1. 城管體制改革執法人員身份為什麼不能解決
城管體制改革執法人員身份的問題原因是:身份=收入,成本問題,和城管還是其他無關。
之前,國辦發〔2000〕63號規定「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必須是公務員」,國發〔2002〕17號進一步明確「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要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採取考試、考核等辦法從有關部門和社會符合條件的人員中擇優錄用」。
2. !事業單位改革城管怎麼改革
應該不會,城管局有國務院的授權。
當然,作為我,我真的發自肺腑的希望取消城管的執法權,得罪人,還不落好,現在這情況,單位不發加班費,還不歇班。如果取消了執法權,我們會以勸阻為主,如果遇到不聽勸阻的,對不起,我們沒執法權,所以我們沒有權利一定要把他們弄走,最多說我廢物,但不必費勁想怎麼樣既能把攤點弄走還不出事……或者嚴格要求執法程序也挺好,我們只要每天不停地做筆錄然後提交法院處理我們就沒責任了,多好
沒事坐辦公室看看報紙,周末陪家人出去玩玩多好……這是我的理想……
3. 事業單位改革,有編制的城管會成為公務員嗎
城管的問題很有針對性,事業單位改革估計會對城管有單獨的政策,參照公務員管理為最好結果。待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城管職能應該會被公安收編,是職能,不是人員。
4. 城管執法怎麼改革
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監察部門,是城市管理的綜合執法組織,是在20世紀90年代國家法律確定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的背景下產生的。城管「無所不管」,多數情況下是「借法執法」,即履行職能主要是執行其他部門所制定的法律法規。
現實中城管的著裝、標識、公務用車、執法工具「五花八門」,而因其「無所不管」常常導致自身成為角色分裂的執法者。
城管執法問題突出,表現為:缺少綜合行政執法機構的主體資格;職權不清,與相關部門缺乏配合;執法觀念滯後;在具體執法中,「治標不治本」。
城管隊伍魚龍混雜:既有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或者事業單位考試進入城管編制,並且通過了相關執法資格考試,屬於具有執法權的「正規軍」,又有協助正規城管工作的協管員和承擔城管外包工作的「僱傭軍」,還有業務多次外包後產生的或完全冒充的「偽軍」。
部分城管人員在現實中的不當行為對於城管形象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社會民眾對之已經形成刻板印象。一方面,大眾從心理上往往將受害的小販視為自己同一階層的人群;另一方面,城管的「恃強凌弱」、「公權私用」的行為確實大量存在。於是民眾往往從負面的角度去理解關於城管的信息。這就促成了社會對城管的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
城管網路動詞高頻詞數據顯示,在全網和在微博,網友對城管的網路情感均以負面居多,自媒體對城管評價更差。不同地域網民對於城管的關注度存在差異,可以推斷出兩項結論: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城管受到網民的關注度大;大城市城管受到更大關注度。
改革建議:
一是制度變革與微調。政府出台全國統一的城管管理辦法勢在必行:首先,制定全國通行的專門法規,取代地方性的管理條例;其次,理順城管與其他政府部門的關系,確定統一的歸屬部門;第三,統一「硬體」,包括城管的制服、臂章、執法工具、執法車輛的規格等。
二是媒介形象修正與改善。主要分為四個方面:與傳統媒體積極溝通,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特別在面對負面新聞時不推脫,在第一時間擺出一個易於讓群眾接受的姿態;用詼諧幽默的方式應對網路媒體的惡搞,城管可以運用視頻、音樂等多種形式「反惡搞」;利用微博建立改善形象的新窗口,如專人負責、申請認證、發布信息平民化、針對相關熱點問題主動發起討論等。
三是理念的轉變與提升。包括:城管核心理念應為民服務,需要更多地突出「服務」色彩,在具體的工作中,從民眾角度出發,簡化各種手續的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城管部門不能外包執法權力和責任,外包的只能是城管的服務職能,城管也應該對雇傭人員的負面事件承擔責任;城管需要重點化解與流動攤販的矛盾,可以協助解決小販就業問題、推行分區治理、定時定期舉辦集市等;城管還需要注重隊伍建設,同時利用新興科技幫助改善執法。
四是公共治理方向和探討。公共治理是指將包括普通公民、治理對象、第三方機構等各種公共的和私人的機構納入到城市管理主體當中,並通過相關的法案、法規對這一模式進行制度化,創造諸如政府與社區、流動商販三者之間達成的協商與合作、多方談判、合約信用和自治規則,從而規避城管執法目的和執法行為的變異。
5. 機構改革原來的城市管理局改為城市發展中心為住建局二級機構是什麼身份待遇
每個地方都變化時間都不一樣,是從國務院2008年大部制開始後,逐步變化的,大概在2009年至2010年
住建局,建設局和城建局一樣嗎?
不一樣,具體如下:
建設局,又稱住建局,全稱為住房與城鄉建設(規劃)局,縣(或設區)一級主管建設行業的行政部門。
城建局--主管城鎮建設(主要指城管大隊負責的市容市貌)。
住建局--主要是住房、建築的審批規劃發證等。
幾年前只有建委後來改為城建局,現在細化為城鎮建設局與城市住宅建設局。
請問縣級區建設局下屬單位有可能在以後的事業單位改革中改為企業嗎?(現在是事業編)
沒有。代建辦現在只有幾人是事業編制,大部分是企業編制。因為屬於城市投資性質,是代建政府項目的單位。...
現在各級政府的衛生局改成什麼名稱
衛生局是縣級和市級的稱呼,到省里就是衛生廳,中央是衛生部。2014年以後,衛生部門和計生部門合並,...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現在改成什麼名字了
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現在改成中國新型建築材料公司,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由國家經委代管。這是為了加強對建材...
現在有個機會去政府部門!!!有可能是發改局,環保局,和建設局。去哪個比較好呢?發展好些?
要選擇這幾個部門需要看你是在什麼地方。1、假如你在比較發達的城市,那肯定去環保局,因為政府已...
溫州市建設局改名為 什麼。 說全國建設局統一改名溫州市改了什麼名?
沒有聽說要改名的事情啊
煙台市建設局什麼時間改名為住建局了
2008年,建設部更名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隨後,2009年內,各省市的建設廳、局單位均陸續更名為...
城鄉建設局以前的名稱
是一城市機構改革後合並建設局、房產管理局產生的。如2009年昆明市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縣建設局是什麼性質的單位?是事業單位還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政機關???
縣建設局是縣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即政府部門),是行政機關,是行政單位,不是事業單位。(5)馬鞍山城管改革擴展閱讀:...
6. 城管這次改革人員安排
會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避免不穩定因素,改革會面向社會,推進市場化進程。簡單說,你們身份會改變,不在是事業單位工人身份,但在短期內各項收入不會減少,以後將不參加行政機關的工資晉級。退休將在社保拿錢。現在穩定是第一要務,不會採取買斷一刀切的方法。你們會留在原單位,但單位的性質發生的根本改變。
7. 我是通過招考到城管執法局的,參公單位,這次事業單位改革可能會怎麼改,請了解的高人賜教,非常感謝
恭喜你!准備要當正式公務員了!這個單位以後變改為行政機關的。
8. 最近,新聞上看到了綜合執法的體制改革問題,不是很懂,難道城管執法部門要取消嗎求解
恰恰相反,就是把一些比較糟糕和難處理的職能增加給綜合執法部門。
比如,
超限超載是交警的,非機動車道違停是交警的,
人行道違停劃轉給綜合執法局,城管要管停車。
工業園區排放廢氣、廢水達標是環保局的,餐飲油煙排放達標劃轉綜合執法局,
也就是說城管要去管炒菜的。
如果環保局去查工廠,估計會獲得大力支持,
如果城管局去查餐飲店排放油煙問題,應對飯店周邊居民油煙投訴
要求飯店整改,然後其實投訴的人也去飯店吃飯,
有沒有感覺,城管要比以前更「壞」了,
以前買菜馬路菜場不安生,現在連吃飯都不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