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政府采購公共服務

政府采購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1-06-02 20:49:28

Ⅰ 什麼是政府采購

政府采購就是指國家各級政府為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完善、合理的政府采購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是財政支出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

(1)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在我國政府采購的主體是指行使有關國家權力或從事某種公共職能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政府采購協議規定,政府采購的主體是「由直接或基本上受政府控制的實體或其他由政府指定的實體」,不僅包括政府機構本身,而且包括其他實體,如政府代理機構;不僅包括中央一級的政府實體,還包括地方政府采購實體。

Ⅱ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是一回事嗎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的政府采購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政府采購 , 是指各級國家機關 、 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 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
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准依照本法規定的許可權制定。
本法所稱采購,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償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包括購買、租賃 、
委託、僱用等。
本法所稱貨物,是指各種形態和種類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設備、產品等。
本法所稱工程 , 是指建設工程 , 包括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新建 、 改建 、 擴建 、 裝修 、 拆除 、修繕等。
本法所稱服務,是指除貨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購對象。

只要符合政府采購法規定,都屬於政府采購。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所規范的服務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658號所規范的服務內容有,
第一條回根據《中華人答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以下簡稱政府采購法),制定本條例。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所稱服務,包括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務和政府向社會公眾提供的公共服務。
廣義上講只要涉及服務都試用本條例。
第三條集中采購目錄包括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項目和部門集中采購項目。

技術、服務等標准統一,采購人普遍使用的項目,列為集中采購機構采購項目;采購人本部門、本系統基於業務需要有特殊要求,可以統一采購的項目,列為部門集中采購項目。

第四條政府采購法所稱集中采購,是指采購人將列入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委託集中采購機構代理采購或者進行部門集中采購的行為;所稱分散采購,是指采購人將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未列入集中采購目錄的項目自行采購或者委託采購代理機構代理采購的行為。
第八條政府采購項目信息應當在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采購項目預算金額達到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標準的,政府采購項目信息應當在國務院財政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

Ⅳ 政府購買服務從屬於政府采購嗎

政府購買服務跟政府采購是不同的

政府采購是一種制度,政府購買服務內是一種政策。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指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託、邀標等形式將原本由自身承擔的公共服務轉交給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政府采購是指國家各級政府為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容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是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及采購管理的總稱,是一種對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

Ⅳ 政府購買服務是什麼意思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指政府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託、邀標等形式將原本由自身承擔的公共服務轉交給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滿足公眾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

政府購買服務,是指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以及政府履職所需服務事項,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和事業單位承擔,並由政府根據合同約定向其支付費用。

(5)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廉政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的政府采購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准依照本法規定的許可權制定。

本法所稱采購,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償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包括購買、租賃、委託、僱用等。

本法所稱貨物,是指各種形態和種類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設備、產品等。

本法所稱工程,是指建設工程,包括建築物和構築物的新建、改建、擴建、裝修、拆除、修繕等。

本法所稱服務,是指除貨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購對象。

Ⅵ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歐美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政府提供服務的低效率和壟斷性所產生的巨大壓力下,英、美、澳、日等歐美國家都逐步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重要環節納入到了政府改革的實踐框架之中,並取得了重大成效。
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種有效選擇。近些年來,雖然我國不少地方作了大量積極探索,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運行機制,以提高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健全的立法規定
在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均有國家層面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比如,美國就具有全世界最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美國國會和有關部門制定了大約500 種政府采購法規,形成了以法律(法案、法令)、規章制度、行政和司法三個部分組成的制度體系。其中《聯邦政府采辦法案》和《聯邦政府采購條例》是政府采購法規體系的核心,統一規范了政府各機構的采購政策、標准、程序和方法。
在英國,自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社會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大范圍推開以來,無論是1997年上台的托尼·布萊爾將其常態化、制度化,還是如今執政的卡梅倫提出的「大社會」計劃,均在立法和政策上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後於1998年和2011年分別發布了《政府和志願及社會部門關系的協議》和《開放的公共服務白皮書》,通過選擇性放權,秉持公平性與多元化原則,改善公共服務,引領公共服務改革創新。
日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進程起始於2004年小泉內閣通過的《推進規制改革、民間開放3 年計劃》。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日本政府在公共服務購買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立法為先導的原則。《關於通過競爭改革公共服務的法律》明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基本原則;《會計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了中央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地方自治法》及相關法規規定了與地方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從而形成了關於政府購買服務的較為完備的法制框架。
在澳大利亞,對於社會部門的一般管制均以澳大利亞稅務局為核心,這就確保了澳大利亞慈善法律的真實價值是關注獲取利益。1997年頒布的《財政管理與責任法》和《聯邦服務提供機構法》規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這方面的細則。
公開透明的購買流程
一套公開透明的公共購買流程,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大多已安排專項預算,通過一定的政府采購程序對私有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社會服務進行購買,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簡單來說,西方國家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政府對購買服務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選定購買的公共服務的范圍、項目,並確定相應的預算;其次,向社會公布政府購買的項目、購買價格、預算安排以及質量要求和各項服務指標等;再次,對投標進行資質認定,並運用招投標和委託等方式選定供應商、簽訂合同並實施相應的過程管理和監督;最後,對這些組織進行績效考核並按照績效進行結算。
當然,具體到每個國家而言,其流程可能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至少由6個環節構成:制定統一的單據格式、招標公告以及表述格式、對招標工作人員統一定位,詳細制定招標采購操作規程,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投標,交貨追查,進行采購審計和管理審計。英國的政府采購程序則包括8個階段:制定采購計劃,確定采購總負責人和配備律師、會計師或審計師,律師起草和在指定刊物上公布信息,接受咨詢,按標准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標或直接采購,按照合同監督供應商完成服務,獨立審計。
但不管怎麼變化,實現政府對非營利組織和社會服務組織公共服務的購買,「按照選定服務項目——社會公布——資質認定、招標管理——過程管理、監督——績效考核——結算」都是最基本的流程。
非壟斷的購買方式
在西方發達國家,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方式。例如,英國政府早在1990年公布的公共醫療和社區關懷法中就明確規定,中央政府撥付的特殊款項的85%必須以競爭招標的方式向私營或非政府組織購買。不過在加拿大,正式招投標並非最主要的方式,政府也經常採用直接向社會組織提供項目的方法。
競標可以幫助政府降低購買公共服務的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不足之處是有可能引起政府雇員的反對,需要建立起相關過渡的政府雇員機制。除公開競標外,在涉及專業性較強的公共服務時,西方發達國家還會採用協議定標的方法,如對監獄、醫院等服務的購買。
在美國,合同外包則是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主要形式,被廣泛應用於社會服務領域。在合同外包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購買服務經歷了由設計型合同向績效型合同的轉變。設計型合同的特點是政府為投入和過程付費,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嚴格約束社會組織的行為;績效型合同則是通過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質量、效果等的評估付給費用。20 世紀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取得主導地位後,績效型合同出現並普遍使用,使為公民提供的服務和項目質量最大化,便於有效測算項目和服務的最終產出。
另外,不管採取哪種購買方式,政府都應逐漸從公共服務直接生產者的角色中淡出,而更多地承擔起公共服務規范和制度制定者的責任。以英國政府做法為例,2001 年,布萊爾政府設立了公共服務改革辦公室,與公共服務決策部門、執行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相關部委制定購買服務政策,下設具體的部門執行。同時,實行了中央與地方「分治」,使地方政府擁有了更多的公共服務決策權。在社會層面,獨立顧問團、專業消費者組織和行業自律協會在完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體系,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樣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制定規劃、各級政府部門具體執行和社會團體予以輔助的政府購買服務管理體制。

Ⅶ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概念闡述

在理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時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主體是政府,不論是一級政府,還是政府相關部門;第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客體是社會組織與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同樣也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客體;第三,公共服務不同於私人服務。一般來說,政府購買的服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自身消費的服務,二是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為社會所提供的服務。前者屬於政府內部的服務,服務對象是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自身,後者屬於公共服務,服務對象是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會機構和公眾。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政府采購的一部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可見采購對象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其中「服務」的行為應該包括公共服務,這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有法可依。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民營化的重要方面。著名學者薩瓦斯認為,民營化可界定為更多依靠民間機構,更少依賴政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歐文·E·休斯強調民營化是指從整體上減少政府的介入,減少生產、供給、補貼、管制,或這四種工具的任意組合。

Ⅷ 政府采購與政府購買服務的聯系與區別

區別:
政府采購是一種行為;
政府購買服務是對一種政府行為的描述;
聯系:
從欄位屬性上講,政府采購是名詞,政府購買服務是句子。它們的聯系是政府采購是概念,政府購買服務是實例。

Ⅸ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有何區別,專家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屬於政府采購的范疇。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按照國際慣例,購買服務應執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是通行規則。
而在《政府采購協定》(GPA)規則中,多數服務項目被列入出價,例外並不多。以美國為例,作為例外的項目主要有:所有的運輸服務,包括發射服務;與政府設施或用於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設施,包括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管理與運營服務;公共設施服務;研究與開發。
其次,政府購買服務與服務采購的內涵基本一致,但強調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政府購買服務強調的是投入方式,服務采購強調的是程序規范。
最後,從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異,服務采購的主體范圍要大於政府購買服務。服務采購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采購的服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參照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經費由財政管理的群團組織,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需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卻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Ⅹ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政府采購辦需要做什麼工作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社會工作服務被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後,成了政府采購專新的品目和項目。社會屬組織作為提供這些服務的主體,成為了對應意義上的供應商,其提供的「商品」面向社會大眾。這給政府采購工作帶來了需要解決的新問題。

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與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單位在身份上存在不同,我們可以參照《政府采購法》,給予社會組織類似於「供應商」的身份。包括質疑與投訴、監督檢查等機制,以及采購人、代理機構、監管部門的責任等,都可以參照相關規定,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公共服務、社會工作服務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的特點決定,一旦進入采購程序、執行程序後,對其的監管、變革以及後續保障等都成為比較敏感的社會問題,這樣的采購項目已經超越了現有政府采購法律法規約束的范圍。所以,完善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社會工作服務機制還應包括招投標程序、購買程序、績效評估程序和糾紛解決機制、應急處理機制等等。而這些問題,對於政府購買服務主導部門、政府采購監管部門、政府購買服務的采購主體等各方來講,都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