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鞍山有什麼地方可以玩
白天你可以帶你朋友去把馬鞍山的超市都逛一遍晚上11點以後你可以帶你朋友去馬鞍山所有的游戲城逛一遍再晚點,馬鞍山的洗腳房也特別的多
2. 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2014-05-15在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花山區霍里山大道北段698號馬鞍山軟體園2棟1501室。
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500099619435X,企業法人陳昕,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組織、策劃;慶典活動策劃、組織服務;禮儀服務;廣告藝術創作;多媒體設計服務;國內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電子商務;建材批發。(依法需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經營)。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89490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391家。
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省善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馬鞍山是「中國浴城」還是「中國欲城」
馬鞍山,安徽名城,在全國響當當叫出來是因為這里有個「鋼城」的雅號,鞍鋼,氣勢如牛。安徽名城不多,馬鞍山算是一個。馬鞍山距離江蘇歷史名城南京更是接近,比鄰之地,多有交往。本人來自安徽,我也聽說過馬鞍山點點事情。
最近網上流傳廣泛的是馬鞍山市政府提出的一項新的城市發展規劃。據說是馬鞍山市旅遊局發布的一項面向社會徵求意見的《馬鞍山城市(旅遊)整體形象策劃設計》。在潤色全面的文件里,還為馬鞍山的城市旅遊文化營銷進行多方面的定位和概括:「馬鞍山的洗浴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水文化,在全國首屈一指,以服務制勝,在安徽乃至華東地區有相當大的知名度。」
中國的北方進入冬季以後天氣越寒,北方人洗澡的習慣在寒冬下,周期一般還是比較長的。生活在廣州這些年終於習慣了天天洗澡沖涼的習慣,即使是在冬天也是沒有間斷的。而在北方的大部分地方,洗澡是在集體澡堂或者條件好一點的浴場。但是既然洗個澡都要出去,肯定就很難每一天都去洗個澡,掏出白花花的碎銀子。所以我記得的洗澡習慣是一周兩次,天氣冷的情況下,有的甚至是一周一次澡,兩周一次澡。
洗澡是不是文化呢?肯定是文化,人們日常的每個小習慣都可以成為一種文化。日本人洗澡更加是文化,據說日本很盛行男女同浴。這就是他們遺傳下來的洗浴文化。韓國也有洗浴文化。
4. 馬鞍山市飲食文化及土特產
馬鞍山的飲食品種極其豐富,南北佳餚均匯聚於此,不僅有川、粵、魯等各菜系的名菜,當地的徽菜更是能讓人大飽口福,以長江魚、蝦、蟹為主的長江魚宴是每一位到馬鞍山採石磯的遊客所必嘗的,此外,採石磯茶干、黃池醬菜也是當地極受歡迎的特色小吃。馬鞍山口袋鴨是一種與北京烤鴨、南京鹹水鴨、板鴨截然不同的美食,有機會的話也一定不能錯過。
特色餐飲店:
1. 夢都集團花中城大酒店
2. 夢都集團臨湖大酒店
3. 春盛食府有限公司
4. 龍川徽府餐飲公司清泓堂店
5. 胡老太大酒店紫金店
6. 沸騰魚鄉餐飲公司
7. 順香齋民族飯店
8. 塞納河畔大酒店總店
特色菜點:
1. 海興大酒店 沙鍋魚頭
2. 夢都集團花中城大酒店 當塗六大碗
3. 金谷源大酒店 太白香草鴨
4. 胡老太大酒店 封 魚
5. 夢都集團臨湖大酒店 臨湖老鴨煲
6. 盛德軒大酒店 盛德軒烤鴨
7. 寶龍大酒店 寶龍小龍蝦
8. 夢都集團雨山湖飯店 富貴魚頭
9. 寶慶美食園 寶慶茶香鴨
10.黟縣土菜館 石耳老雞湯
11.順香齋民族飯店 紅燜桂花鴨
12.紅梅大酒店 醬椒鮰魚翅
13.春盛食府有限公司 臭 桂 魚
14.沸騰魚鄉餐飲公司 沸騰水煮魚
15.採石第一樓餐飲公司 將 軍 魚
5. 1、安徽的三大文化圈是什麼各有哪些特點
現從網上收集一文化高人回答的內容轉獻語與你,以共享:
安徽文化在其長期的發展中,由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個各具特點的區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安徽文化。
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區構成的區域文化帶。淮河文化圈的形成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條件,有其深厚的底蘊和豐富的內涵。由於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各種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為融合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過渡性的特點。
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從遠古到現在皖江地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其范圍大體接近於現在的皖江經濟區域,即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績溪縣)和滁州市東部。皖江文化圈基本特點(1)古皖文化源遠流長(2)皖江文化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異彩紛呈 (3)皖江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特點 (4)開放創新意識濃。
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屬下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和婺源(今屬江西省)等六縣所出現的既有獨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種文化現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主要特點是(1)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具有豐富性、輝煌性、典型性(2)徽州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儒學文化。
6. 安徽馬鞍山有沒有 泡溫泉的
有的馬鞍山 是中國浴都的根據馬鞍山市旅遊局市場開發科有關人士的說法,「專我們這里的洗屬浴中心上規模,上檔次,服務完善,健康正規」,如此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水文化,在全國首屈一指」。呵呵……馬鞍山的 浴場是很不錯的……
7. 皖江文化的其他
安慶地處長江之濱,行政區轄一市7縣4區,總面積1、54萬平方公里,人口610萬,屬中部欠發達的一座古老文化名城,兩千多年前就是古皖國的所在地,安徽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安慶山川秀美,名勝古跡甚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城市。地靈人傑,人文薈萃,素有「文化之邦」、「戲劇之鄉」、「禪宗聖地」的美譽。古皖文化、禪宗文化、戲劇文化和桐城派文化交相輝映,形成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以安慶為中心的皖江文化。安慶名人輩出,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明朝「網路全書」式的傑出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方以智,「照古騰今」的清代書法家鄧石如,清代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文學家方苞、姚鼐、劉大櫆、戴名世、徽劇首領高朗亭,京劇鼻祖程長庚,近現代教育家吳汝倫,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將軍外交家」黃鎮,佛教領袖趙朴初,道教領袖陳攖寧,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美學家朱光潛,文學家張恨水等歷史文化名人,藝術大師和科技精英都出生在山靈水秀的安慶。生於斯,長於斯。
薛家崗和張四墩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見證了安慶的祖先自古就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安慶城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
清光緒年間陳獨秀在安慶舉辦藏書樓演說,創辦《安徽俗化報》,第一次試舉起「新文化」的旗幟;1907年、1908年先後發生在安慶的徐錫麟巡警學堂起義和熊成基馬炮營起義,接連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和新軍起義的第一槍。
同時,安慶亦是啟蒙中國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近代歷史上,安慶是安徽省282年省會,是較早接受現代文明的城市之一,1861年兩江總督曾國藩設「安慶內軍械所」,這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企業。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起點。安慶內軍械所集中了中國第一批第一流的科學家,試制出了中國第一台蒸氣機和第一艘輪船,第一次在中國使自然科學直接為生產服務,第一次派員出洋成批購進西方機器,第一次在中國使用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無生命動力,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起點,邁出了中國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此後,安徽省第一座發電廠、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家電報局、第一部電話、第一條官辦公路、第一個飛機場、第一座圖書館、第一所大學、第一張報紙等都誕生在安慶。
獨具特色的以安慶為中心的區域文化——皖江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宏偉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具體體現,也是建設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源泉。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越來越突出,歷史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域歷史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的作用是雙向的。例如,歷史文化沉積的傳統文化,一方面極大豐富了獨特的地域特色,給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推動力;另一方面,歷史文化在代代相傳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了一種非常頑固的思維定勢,一定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因此,地域文化的負面作用對一個地域的影響甚巨。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負面文化,深刻的改變了這個地區的歷史面貌。所以,今天我們在倡導區域文化的時候,應該是這個區域文化的先進文化部分。
皖江文化與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並稱為皖省的三大地域文化圈。皖浙與湘鄂同屬華夏族群中的人文大省,皖省的地域文化亦鮮明而有特色。大凡地緣文化皆是依山水走勢,個中拔尖優秀人物結緣而成。皖河、皖山、皖江、皖人的山水風雨人物經千百年歷史浸孕,蘊育出一個卓而不群,挺拔崢嶸,氣象萬千的地域文化——皖江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有其魂魄和品格,我以為皖江文化的魂魄和品格集中體現在桐城派文化里。
綿延於清代二百餘年,崛起於清康熙年間,衰亡於民國初年,先後歸聚作家1200多人,基本上縱貫整個清代文壇的桐城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大地,龍眠山水,真是一片神奇而靈秀的土地,這里的每一寸熱土都充滿和盪漾著人文情懷。
桐城派應是明末清初時方以智、錢澄之等人為其濫觴者,而在方苞、劉大櫆、姚鼐桐城派三祖之前的戴名世,亦是桐城派創始人之一。這些大師們都有自己的文論理論體系和文學成就,經傑出後世傳承和努力,崛起了一代文派的輝煌。如方苞提倡的「義法」說,即是其文論的核心思想,方苞名作《左忠毅公逸事》即是其文論的實踐之作。他在寫史可法打扮成清潔工,冒險入獄探望左光斗,看到他:「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鳴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地何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生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姧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方苞通過對左光斗、史可法兩人形貌、動作、語言對話的描寫,使左光斗身陷牢獄,心系國家大事的精氣神躍然紙上。
在所有桐城派作家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文以載道「的道統精神以及程朱理學的理性光芒。這點在中興了桐城派的大家曾國藩身上,尤為突出。曾國藩是繼姚鼐、梅曾亮之後桐城派的領袖。他與之前的桐城派古文家不同,他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挽狂瀾於既倒,推遲了清朝的滅亡。由於他的學問博洽,魄力宏大,識見超卓,所以他在論文於姚鼐的」義理、考據、文章「之外,特別強調」經世致用「。由於歷史進入一個新時期,曾國藩門下的四大弟子: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薛福成,著文為事,創新求變,皆擅事功與文章,名重一時。
桐城派經過曾國藩的改造,文風大變,氣象立振。後來,當歷史發展要求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要求固守程朱道統,拘泥桐城家法,抱殘守缺的桐城派退出歷史舞台時,尚有嚴復、林紓、王樹柟、賀濤、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吳闓生等人頑強堅持桐城派文風和道統精神。直至民國初年,桐城派才從人們視野里悄然消失。
顯赫一時,風靡全國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出現和崛起,使得清代散文成就超越元明,比肩唐宋。同時,也為一個更加遼闊博大的地域文化奠定了靈魂和品格,注入了文以載道的理性光輝,以及綿延上下五千年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的道統精神,這就是在歷史和現實中都表現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全方位的貫徹了儒釋道的精氣神,方興未艾的皖江文化的主流文化。
皖江文化的首倡者朱書(1654-17070),雖生於潛山,世居宿松,卻也是桐城派著名文人,他在倡導皖江文化的宣言書《告同郡征撰皖江文獻書》中寫道:「吾安慶,古皖國也。其岳曰皖山,其瀆曰大江,其川曰尋潛,其浸曰雷池,其鎮曰大龍。靈秀所鍾,扶輿郁積,神明之奧區,人物之淵藪也。」皖江文化是以安慶地區為中心的地域文化,應該毋庸置疑。由以下二點即可論定:一、安慶作為282年的省會城市,其在近、現代史上的作用和影響力無法忽略。二、方以智、陳獨秀(尤其是陳的晚年思想,當另文著述),作為皖江文化的兩座思想文化高峰,無法忽視。此二位高峰人物均為安慶人。
所以,安慶土著的古皖文化(以禪宗文化為主體,乃有真因緣,實因禪宗的二祖道場在岳西的司空山,三祖寺在潛山的天柱山)和來自江西、徽州移民的程朱理學,是皖江文化的兩大源頭。桐城派文化則是其魂魄和品格。至於構於其中的戲劇文化,只能認可徽班進京是京劇的源頭。對於時下家喻戶曉,被主政者無限放大了的黃梅戲文化,我強烈贊同學者汪軍的經典觀點:「安慶人是唱著黃梅戲走向沒落的!」這種草根文化的文化品格,從誕生之日起便打上了庸且俗的烙印,對於安慶人品格形成影響甚巨。黃梅戲雖源於民間,但它是由討荒要飯小調演變而成,陰柔之氣甚重。
安慶乃天下形勝,「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洲」,又是「鎖鑰南北,呼吸東西」,「控制吳楚,保障江淮」的戰略要地。安慶本在江北,居山之陽,陽剛之氣得天獨厚,又是280餘年之省會,得領天下風氣之先,中國近代史很多重大事件俱發生於此,徐錫麟、熊成基等英雄足跡烙印在此,似吳樾、周肇基、黃家馥、姜高琦、宋玉琳、陳延年、陳喬年、王步文等熱血英雄層出不窮。
這個陰柔的黃梅小調,到了現代,本已日趨衰落,觀眾日漸減少、消亡,卻又被人為放大,耗財耗力。黃梅戲的地位在安慶已被提到顛峰雲端,完全遮蓋和淹沒了本有的鐵血英雄之氣。黃梅戲即便與源自封建士大夫階層的桐城派文化都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其文化品格亦不可同日而語。榮格認為:一切文化都會沉澱為人格。經久積年,潛移默化,黃梅戲文化已經沉澱為安慶人的人格、品格。當然,戲子走紅,戲子文化激變為高端文化和前沿先進文化,是社會的高層管理者和社會心態的折射。當小沈陽這樣的戲子小丑走紅神州的時候,我們便可知曉當今社會心態已經墮落到何種程度!從深層次角度看,深受黃梅戲文化影響的安慶人的人格已經形成黃梅戲文化品格,這種文化品格甚至是影響安慶崛起的多種根源之一。(當另文專述)。
中國傳統文化結構的核心是儒道釋三大思想流派。先秦產生儒道二派,兩漢以降,佛教傳入,致使三派三足鼎立,此消彼長,薪火相傳,生生息息,綿延不絕。地域文化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其文化結構的核心通常是那個先入為主的思想流派。如徽州文化結構的核心,即是以程朱理學為思想基礎的儒教。而淮河文化結構的核心則是道教思想盛行。遍觀宇內各種地域文化,唯獨皖江文化與眾不同。皖江文化結構的核心是儒道釋三大思想流派並重。單就安慶地區名山秀川間500餘座寺廟來看,佛寺與道觀參次座落交相輝映。皖江兩岸,既有佛教聖地九華山,亦有道教聖地祁雲山,且千百年來香火鼎盛,弟子如雲。歷代皖江大儒,既拜孔孟,又禮佛尊道。既重「入世」「經世致用」,又崇敬老莊夢想逍遙游。既有佛教領袖趙朴初,又有道教領袖陳攖寧。禪宗慧可大師的二祖道場在岳西司空山,三祖寺在潛山天柱山巍然屹立,其間卻又可見「左慈煉丹處」、「白鶴宮」雲遮霧繞,裊裊余香。在青山綠水間,參禪悟道,頌經禮佛兩相宜,這一現象鑒證了皖江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
如果把徽州文化比作山文化,把淮河文化比作水文化,那麼皖江文化就應該是山水文化。古人雲:依山出俊男,臨水出美女。安慶地區的水有名,大江、大河、大湖密布其間,揚子江、皖河、長河、華陽河、武昌湖、黃湖、泊湖、青草湖、蓮花湖、雞冠湖、龍感湖、大觀湖、破罡湖、石塘湖、菱湖、秦潭湖、白兔湖、菜子湖、花亭湖、嬉子湖、白盪湖等無數大大小小水面珠聯玉串,波浪盪漾。山亦有名,天柱山、浮山、司空山、明堂山、龍眠山、香茗山、碧峰山、妙道山、白鶴山、月山、石鏡山、觀音山、西瓜山、鳳凰山、獅子山、大龍山、小龍山、長江絕島小孤山等名山勝景,挺拔峻秀,連綿起伏。
我曾在安慶地區生活工作了近四十年,足跡遍及此地名山秀水。我也曾瞻仰過喜馬拉雅山,經歷過唐古拉山,游覽過黃山、泰山,但我卻有一天在小龍山的山谷里,遙望一道七彩長虹,穿越歷史的時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意境。此座小龍山,雖不似莽莽昆侖氣吞霄漢,卻如一條潛龍屏息靜卧。由此使我感悟:我中華民族歷經上下五千年,無論災難多麼深重,無論處於多麼可怕的絕境,都能夠逢凶化吉,化險為夷,乃因有個最重要的歷史現象,那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百年」。恰如這皖江地區和小龍山,自古從來就是藏龍卧虎之地,一旦風雲際遇,便有潛龍出淵,躍上九霄,影響環球陰晴冷暖。正如這皖江文化,作為地域文化的歷史遠沒有完結,高峰人物和高端人物定將洶涌閃現。物華天寶,江山有緣,才人俊傑、精英輩出,龍騰虎躍,方興未艾。
現實意義上的皖江地區,是指皖江兩岸大約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由於近代皖江地區開發的比較早,擴大了皖江文化的傳承交流和輻射,形成了皖江文化的又一獨特文化品格,皖江文化特別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歷史上,它與齊魯文化、荊楚文化、楚漢文化、吳越文化交融共進,相互汲取促進。因此,它不同於淮河文化和徽州文化,它是一個內生性較強,充滿活力,激情四射,不斷發展的地域文化。如九華山佛教文化、蕪湖商業文化、馬鞍山和銅陵的城市工業文化都在自然生成中與皖江文化融會貫通。近年來,皖江城市群和皖江產業帶的形成與發展,又給皖江文化的進步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由於皖江地區和皖江流域的開發,皖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都已無限擴大,在與大中華所有文化的交融中成長壯大,揚長避短,棄舊革新,更新創新。所以,皖江文化又是一個追求和諧的文化。
《左傳*襄》雲:「八年之中,九合諸侯,為樂之和,無所不諧。」在千百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一直在不懈地追求政治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和諧。我們追求的現實的和諧社會應當是富裕社會、公平社會、有序社會、活力社會。
安慶由於百餘年來近代經濟的浸入和地域上靠近長三角的區位優勢,曾經有過創造了很多個第一的輝煌歷史。時至今日,安慶的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改革在廣度上已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等所有的領域,在深度上已觸及人們具體的經濟利益。任何一項大的改革活動都可能帶來正反兩方面的社會集群效應。進入「矛盾凸顯期」後,各種經濟社會矛盾加劇,社會差距擴大。社會的安危與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便成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問題。在歷史長河的時間觀念中,一個區域發展的時間只有三天的時間:昨天、今天、明天。安慶昨天的輝煌歷史已經翻過,重要的是為了安慶的明天必須把握好今天,那就是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安慶崛起。安慶要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在省內發展有貢獻,在區域發展中有位置,在皖江流域發展中有亮點。面對區域性群雄崛起的逼人形勢,安慶不進則退。翹首東望,環顧周邊,在各地競相發展的態勢中,安慶不勇於爭先就會被拉開差距,不主動融入就會被淘汰出局,不「一體化」就會被「邊緣化」,加快崛起是安慶唯一的選擇。
我們今天研究倡導的皖江文化,應該是一個推陳出新,創新改革,獨立鰲頭的嶄新的地域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安慶崛起的進程中,地域文化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地域文化就是這片地域崛起發展的精神動力及智力支持。這點,從桐城派文化故里的發展中可以得到鮮明的例證。
桐城市,是安慶8縣中第一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縣級市。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桐城、懷寧沿206國道一帶的鄉鎮,就曾涌現出10萬推銷大軍,推銷塑膠製品,活躍在從東北到雲貴的廣大地區,他們最早接受了商品經濟的洗禮,從純粹的農民蛻變為商人和手工業者。經過30年的艱苦奮斗,這10萬推銷大軍已成為安桐產業帶的中堅力量,並涌現出活躍在本土和外省的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如夏吉國、汪善祥、祝義才、吳自祥等等。
安桐產業帶是指從安慶城區至桐城城區沿206國道形成的產業集群帶,主導產業主要是印刷業和包裝業,是僅次於廣東庵埔、浙江龍港的全國第三大包裝印刷基地。其它產業還有羽絨業、制刷業、板材業等等,且多為本土民營企業,企業形態從家庭作坊到集團公司一應俱全,現有的1800餘家工廠企業形成的工業長廊充滿生機和活力。其地域范圍包括安慶的大龍山鎮、懷寧的月山鎮、茶嶺鎮、高河鎮、金拱鎮、馬廟鎮,桐城市新渡鎮、雙港鎮、老梅鎮、范崗鎮、城關鎮、呂亭鎮等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安桐產業帶中業已形成的包裝印刷基地,是安慶地區唯一可以稱之為產業集群的地方。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當時的安慶主政者也關注到這個地方異乎尋常的經濟活力,曾提出打造「百里工業長廊」的口號。進入21世紀,一批關注「溫州現象」的經濟學家和記者,曾將這里比作早期溫州,並建議相關部門予以關注。近幾年來,安慶市皖江文化研究會的一批專家學者,也曾多次對這里的經濟現象進行考察。陸續提出了「安桐產業帶」、「安慶商幫」等經濟理論文化概念,並組織編撰了一批有份量的文章,在相關媒體上刊登發表。事實證明,一個地域的經濟現象與這個地域的文化現象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當前,在我們構建理想的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還存在著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奢侈浪費、貪污受賄等觸目驚心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在全社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而皖江文化中的許多歷史優良傳統,對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安慶人「窮不丟書,富不丟豬」,「窮不失志,富不顛狂」等人文習俗。
典型如流傳甚廣,膾炙人口的桐城「六尺巷」故事。據姚永朴《舊聞隨筆》、《桐城縣志略》載:「老宰相張文端公(清康熙文化殿大學士張英)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詩以後寄歸,雲:『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毛澤東1958年會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曾引用此詩。在構建和諧相處、誠信友愛、公證公平的人際環境中,這首詩同樣對於我們有著極大的啟迪意義。
盡管安慶相對於安徽、全國僅是一個局部,但構建和諧安慶,加快安慶崛起卻是全局戰略必不可少的部分。安慶強,則安徽強。安徽強,則中國強。中國強,則世界強。古人雲: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安慶歷史上被稱作「萬里長江此咽喉,吳楚分疆第一洲」,地處「鎖鑰南北,呼吸東西」、「控制吳楚,保障江淮」的戰略要津。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建設,滬蓉、濟廣、安合、合銅黃等高速公路干線、105、206、318三條國道和合九鐵路在市境交匯,隨著銅陵、蕪湖、安慶公路長江大橋、望東長江大橋、安慶鐵路長江大橋的相繼建成,皖江南北融為一體,而正在興建的沿江高速,沿江城際高速鐵路,以及安慶——景德鎮高速公路連接,將形成華北地區到東南沿海距離最短的新通道。
長江黃金水道——安慶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稱,碼頭能停靠萬噸級輪船,為長江干線十大港口之一,水運能力居第五位。安慶天柱山民航機場,為4C級飛行區,可起降波音737型以下飛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溫州等航線。安慶集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運輸為一體的立體化交通網路已經形成,使得皖江地區經濟社會與長三角融為一體。有學者預言,皖江經濟帶將與大武漢經濟圈、昌九工業走廊一起構成寧漢經濟走廊,成為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並列的中國經濟第四極。歷史文化文明積淀深厚的皖江文化必將從更廣闊的視野里茂盛光華,奔騰的皖江,飛架南北的一座座長江大橋,繁忙的貨櫃碼頭,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和鐵路、民航構成立體化大交通,皖江地區代代相傳的方以智的科學精神和陳獨秀對民主的追求,將成為21世紀新皖江的新形象。
傳統與現代相交匯,原生態與高科技相融合。皖江文化的誕生地——安慶,應該也必將為中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做出獨特的貢獻。歷經幾十年的奮斗拼博,經國務院批准,安慶現在已經有了三張城市名片: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園林城市。安慶已經是皖江城市群和皖江產業集群帶的核心城市。
一片疆土可以被佔領,一塊地域可以被征服,唯有地域文化能夠一脈相傳,綿延千古。只有文化的消亡才是最後的消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以堅信:安慶這塊屢經輝煌又飽受憂患的土地,文化深厚又歷史滄桑的民眾,完全應該而且一定能夠超脫一切阻礙前行的羈跘,踏入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前列,成為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優秀創造者。
8. 尋找馬鞍山市未來發展研究的論文網址或論文資料
(轉)在馬鞍山上了大學,創了業,買了房應該算馬鞍山人了,也是因為一直對馬鞍山有好感。昨夜失眠,不自量力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了馬鞍山的未來。
首先要糾正馬鞍山絕大多數市民的對於馬鞍山在國內地位錯誤思想傾向――充當南京後花園,或者直接劃為南京管轄。這是一種很不求上進的思想。記得我有次坐火車去浙江湖州,臨座有一對杭州人。全國人民,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人都公認杭州是上海的後花園。而杭州人卻非常討厭這頂帽子,所以他們看到自信心膨脹到傲慢無禮的上海人在杭州問路時,他們都給上海人指反方向。南京跟我們馬鞍山有親和力這是好事,是資源,但我們不能把這個當作資本來炫耀。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著傍大款,而不是當大款呢??
我們馬鞍山應該學學國內幾個自力更生的成功城市。首推溫州、義烏、還有咱們好兄弟城市蕪湖。為什麼學習他們,而不學深圳、上海、北京。深圳完全是地理位置好靠近香港在加上我黨和國家大把大把砸錢,而且給他們,我們這些內陸城市做夢都不敢想的政策。上海也是一樣,扼住長江這條巨龍的咽喉,黨和國家什麼美事都給他們承辦。北京更不用說了――皇城根。北京、上海、深圳的興起我們內陸幾十個省都是要做犧牲的,他們給外國人的各種特惠政策造成各種成本和財稅的損失,我們不都替他們分擔了嗎。國家把美事給他們辦,春風當然不會過玉門關到我們這了。
溫州、義烏、蕪湖這些城市國家並不特別照顧他們,而他們憋了一股勁自己走出一條成功的路。現在全國知名,甚至在國際上也有名聲。溫州人才大氣粗去北京上海炒房不過癮還要集體跨洋過海到台灣、香港東南亞炒房。義烏也很牛,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黨中央,現在義烏滿大街都是外國人,他們常年住在這,把大批大批的義烏的小商品進口到自己國家。在看看蕪湖的了不起,蕪湖在辦奇瑞是瞞著國家頂著壓力乾的,那時候國家是對各地辦汽車業卡的很緊,因為汽車業風險太大,投資太大,幾億幾十億投下去如果賠了,別說水漂,連水花都看不見,試看國內的什麼上汽,一汽,南汽,廣汽哪不是國家大筆砸錢還得傍國外汽車業大佬才敢生產上市。奇瑞生產出來後上市更受氣,因為沒有上市許可證,必須掛靠上汽在創業很困難的條件下每年還得交大筆大筆的管理費給上汽,所以早期的奇瑞車都打著上汽奇瑞的牌子。我們馬鞍山人對蕪湖沒什麼神秘感,甚至有人對安徽唯一的傾國傾城魅力城市這事對蕪湖有意見,理智的想想蕪湖確實值得尊敬。
上面這三個城市,有共同點就是特色鮮明:溫州人專注於做皮鞋,知名的奧康、意爾康、紅蜻蜓、蜘蛛王等等再加上不知名的,林林總總滿大街都是與皮鞋相關的企業;義烏的小商品更是暢銷國內甚至全球他們專著做小商品;蕪湖還在路上,暫時不提。再舉幾個國內著名城市,重慶專注於做摩托車,天津專注從事手機相關產業。在看看全球知名國家小國或地區都很專注做出自己的特色產品,瑞士專注於做表,台灣專注於筆記本電腦的相關產業。
所以我們馬鞍山要在全國讓人知道,一定得有特色,我們要小而強。想多管齊下綜合發展固然對城市經濟穩定性抗風險能力加強有好處,但要想全國知名一定得有特色的,非常上規模的產業。我們馬鞍山想綜合能力樣樣強不現實,至少短期不行。馬鞍山歷史短、地域小、國內知名度小吸引不了人才,註定我們不能走大而全的路。不講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爭外資爭人才,還有二線城市無錫、蘇州、東莞、廈門、青島、大連、南京、寧波、杭州等等我們難以望其項背,再講的殘酷現實點我們連合肥、蕪湖我們都比不過。
那麼我們馬鞍山走什麼路線呢?採石磯太小,內涵太少,靠它發展旅遊不行。鋼鐵業是高耗能高污染夕陽行業,發展已經到極限。甚至連國內鋼鐵業老大首鋼都考慮轉型了。也就馬鋼也就是只能保證馬鞍山人生活小康(我是說全體市民),至於大富大貴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馬鞍山現在洗浴產業,在一定的范圍有影響。我就應該抓住這個契機。發展「水文化。」我就建全國知名的洗浴城。我們左右的南京和蕪湖每年有大批的或是投資者或是旅遊者。當然,蕪湖南京也有自己的洗浴休閑企業,這是事實。我們只要做強做大做專,我們專注發展這個產業,讓蕪湖和南京的顯得很簡陋,我們是完全可以吸引遊客過來的。這首先要我們把連接蕪寧的輕軌或者是地鐵建起來,最大程度的縮短,遊客耗在路上的時間。試想外地遊客爬完中山陵,逛過夫子廟,玩累了方特歡樂谷,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就來我們洗浴放鬆養足精神。遊客願意來我們這洗浴這一定要基於我的洗浴服務產品,非常的獨特,精製,別的地方都沒法跟我們比。很多地方都生產皮鞋,為什麼做皮鞋生意的必去溫州,很多地方都能做手錶,為什麼成功人士非得買瑞士表,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知名的在人們心中占據不可撼動的地位。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他們都把自己的特色產業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們馬鞍山也應該這樣。 (轉)
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幾點設想(轉)
馬鞍山,一個曾經輝煌過的城市!從金泉街到解放路再到步行街!經過五十載的發展而成就今天的模樣,身為馬鞍山人自然希望馬鞍山的明天更美好!
在這里我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把自己關於馬鞍山未來發展的設想在這里表達出來!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的警示性意見!形成一個合集,期望能引起市決策層的注意!
以下為我個人之設想(所謂拋磚):
馬鞍山是一個年青的重工業城市,產業較為單一!也正是這單一的產業奠定了今日的馬鞍山,社會穩定,居民收入與周邊地區相比較高!當時鍾跨進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單一的產業也就成了馬鞍山發展的瓶頸!
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裁員(形式較多。如:九十年代以前馬鞍山的男生少有沒工作的,現在呢?馬鋼不招了!),受單一產業的影響,沒有其它的產業可以接納富餘的勞動力,這部分人也是要是生存的,那麼問題來了,這部分人中就有一些可能會為了生存而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一個社會一個地區要想發展自然首先要有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在過去的十年中處處可以看見市裡在這方面的努力,直至新世紀也沒有太大的起色,究其原因:沒有一個持續、漸進、有力度的發展計劃!另一方面在已引進的項目中很少是能夠成就一個產業鏈的產業。蘇州的發展較為典型就是首先引進一個能帶動一個產業鏈的項目(如:宏基),馬鞍山有什麼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鏈的?
那就是讓我們馬鞍山人引以自豪的馬鋼(全國唯一的康采恩鋼鐵企業)!這也是我們馬鞍山進一步發展、騰飛的一個最有力的發動機!其實馬鋼也早就在做這一步,薄板、H鋼固然很好,但我認為還很不夠,力度不深。我們可以引導馬鞍山的民間資本並引進外地以及外國的資本和技術進行鋼鐵產業鏈的深加工,(馬鞍山有很成功的例子:私營企業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在其企業主馬先生的領導下最初就是為台灣加工狗用電鍍項圈起步的,九十年代中期為其打工的農民工就有月入一千五百元的了,可見其業務之火,利潤之高!最近獲悉馬鞍山市玉龍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編織漁網用稀土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2003年科技部產業化環境建設貸款項目。在這里晚輩恭喜馬先生了!預祝玉龍公司他日大展鴻圖!期望馬鞍山能有更多象玉龍一樣的公司,馬鞍山缺的就是這樣的公司。)在近幾年來最熱門的產業那就要算汽車了,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那就是汽車用鋼板。國內尚無廠家可生產此類產品,最近有寶鋼在洽談此類項目,另外台灣最大的汽車鋼板供貨商春源鋼鐵和中鋼公司,將合作在福建福州投資大型汽車鋼板廠,成為祖國大陸東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鋼板供應基地。即使是這兩家都生產了也不可能滿足國內現有的的需求,何況汽車業在國內還才剛剛起步呢!這個項目的落戶可以使馬鞍山的綜合競爭力上一個新台階!
當然這也是單一產業的延續,如果說要在根本上改變可能短期內是難以實現的。就城市的發展我主張:向南京靠攏,做南京的配套,進而做長三角的配套,錯位發展,別老想著做雞頭,沒有牛後那牛不得憋死?(長三角:由上海、南京、揚州、鎮江、南通、泰州、蘇州、無錫、常州、杭州、湖州、寧波、嘉興、舟山、紹興15個城市組成,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之一,已被世界公認為繼紐約、多倫多與芝加哥、東京、巴黎與阿姆斯特丹、倫敦與曼徹斯特等城市為核心的五大都市圈之後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在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35個城市中,長江三角洲地區佔了10個;在最新選出的全國綜合競爭力10強城市中,長三角地區佔了4個。目前,「長三角」地區佔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18%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去年的全國財政收入中,長三角地區的貢獻份額超過了1/4。)雖然我們不在長三角內,但值的慶幸的是我們身處南京一小時經濟圈內,且是離南京最近的一個城市!我們應該好好的把握住這點。
限於篇幅和時間這次只能寫這一個方向了,我相信廣大網友們會有很多很好的設想,我只敢說我是在拋磚,期望能引來你們的玉。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我也是找的
9. 我有同學來馬鞍山玩,除了採石磯,雨山湖公園,還有什麼其他好玩的地方啊
朱然公園(免門票,有朱然墓和三國文化陳列館,湖西南路西側,翡翠城市花園對面回,坐129可到),青山李白墓園(答當塗青山),水文化(翠林、碧海藍天、在水一方等等),濮塘風景區(馬鋼盆山度假村、幽谷山莊等,坐7路車到)
10. 旅遊地產開發企業有哪些
深圳華僑城、上海上投實業、中華企業……
深圳華僑城是央企,旅遊地產龍頭企業;上海上投實業是上海市屬的企業,實力雄厚;中華企業與上海市黃浦區淵源較深,是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