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是政府免費提供的公共衛生產品,主要任務是由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協助基層衛生監督機構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報告並協助調查。
㈡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目前,公共服務這一措詞已被相當廣泛地使用,但是,對什麼是公共服務,卻有不同的見解,在很多情況下是含糊不清的,而概念上的混亂又助長了實踐中的混亂。
公共服務與公共管理
所有涉及到國家管理的行為與活動都在公共管理的涵蓋之內。公共服務管理屬於公共管理的組成部分。但公共服務管理與公共行政管理是不同的,是兩種不同性質與形式的公共管理。例如,對公辦教育或公立學校的管理屬於公共服務管理,但政府對教育的執法與行政管理則屬於公共行政管理。
公共服務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這四項職能都是國家應承擔的,都屬於由公職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在廣義上,可以將公職人員使用公共權力與資源所從事的各項工作都看作是公共服務。當國家是建立在普遍的公民主權基礎之上的時候,國傢具有公共性質,國家存在的目的和職能,就是為全體公民的利益和需求服務。在這個意義上,由國家的公共性質所決定,國家體系中的所有機構,如立法機構、行政機構和司法機構等都是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在這些機構中任職的人們的工作都是在提供公共服務。在中國,這意味著在人大、法院、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國家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是在從事公共服務。但是,對公共服務的概念只有作狹義、具體和明確的界定才能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上具有實質性意義,即提供公共服務是國家的主要職能之一,有其具體的內容和形式,並且可與政府或國家的其他職能相區分。也就是說,公共服務只是同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相並列的國家的又一項職能。
狹義的公共服務不包括國家所從事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一些職能活動,即凡屬政府的行政管理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監管行為,以及影響宏觀經濟和社會整體的操作性行為,都不屬於狹義公共服務,因為,這些政府行為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能使公民的某種具體的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公民作為人,有衣食住行、生存、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稱作公民的直接需求。至於宏觀經濟穩定、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等則是公民活動的間接需求,不是滿足公民特定的直接需求的。公共服務滿足公民生活、生存與發展的某種直接需求,能使公民受益或享受。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如果教育過程中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屬於教育公共服務。但是,諸如執法、監督、稅收、登記注冊以及處罰等政府行為,雖然也同公民發生關系,也是公民從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政府工作,但這些類別的公共活動卻並不是在滿足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公民也不會從中感到享受,只是公民活動的間接公共需求的滿足,所以類似政府行為都不是公共服務。筆者的研究所採用的公共服務的概念是狹義的,即能夠滿足公民直接需求的由國家介入的服務活動,如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公共服務的類別
公共服務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㈢ 衛生監督所是什麼部門,做什麼工作
衛生監督所是衛生廳(局)的直屬機構,是依法行使衛生監督執法職能的執行機構。
根據衛生部《關於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規定,各級衛生監督機構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承擔衛生監督工作任務,主要職責為:
(一)衛生行政許可
1.承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餐飲業及集體食堂的衛生條件的衛生行政許可;
2.承辦公共場所衛生條件的衛生行政許可;
3.承辦供水單位衛生條件的衛生行政許可;
4.衛生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行政許可事項。
(二)公共衛生監督
1.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餐飲業及集體食堂的衛生條件、衛生防護設施、生產經營活動及直接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人員的健康管理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2. 對化妝品、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及其他健康相關產品的衛生及其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3.對公共場所的衛生條件及其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4.對用人單位開展職業健康監護情況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對建設項目執行職業病危害評價制度情況進行衛生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三)醫療衛生監督
1.對醫療機構的執行資格、職業范圍及其醫務人員的職業資格、執業注冊進行監督檢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打擊非法行醫;
2.對醫療機構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控制措施、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和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3.對采供血機構的采供血活動、傳染病疫情報告和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
4.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傳染病疫情報告、預防控制措施和菌(毒)種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查處違法行為。負責派出機構的管理;
5.負責轄區內衛生監督信息的收集、核實、上報;負責受理對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
6.開展衛生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7.承辦縣委、縣政府、主管局及上級業務機關指定或交辦的衛生監督事項。
(四)其他
1.負責派出機構的管理;
2.負責轄區內衛生監督信息的收集、核實、上報;
3.負責受理對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
4.開展衛生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5.承辦縣委、縣政府、主管局及上級業務機關指定或交辦的衛生監督事項。
㈣ 衛生監督所詳細職能
衛生監督所職能和承辦工作:
一、各省市的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有所不同,如: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
依法監督管理食品、消毒產品、生活飲用水及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依法監督管理公共場所、職業、放射、學校衛生等工作;依法監督傳染病防治工作;依法監督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業人員的執業活動,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打擊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行為;承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2005年9月開始,承擔市衛生局衛生監督處相關職能。
二、目前,監督中心已承辦8項由衛生部直接審批的行政許可工作,分別是:
1、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受理、評審;
2、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受理、評審;
3、首次進口的化妝品受理、評審;
4、化妝品新原料受理、評審;
5、消毒劑、消毒器械受理、評審;
6、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受理、評審;
7、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審查工作相關事項;
8、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資質(甲級)的受理、資料審查、評審意見匯總上報。
同時,還承擔國家計量認證衛生評審組工作,受理國家級、省級衛生檢測機構和實驗室開展計量認證申請、評審事宜。承擔制定衛生監督執法檢驗技術規范。
協助衛生部開展衛生標准審查、衛生標准制修訂、重大理論問題研究、衛生標准宣貫工作。
負責國家級衛生監督信息平台運行與管理,並進行全國衛生監督信息 的收集、整理、匯總分析及衛生監督員培訓等項工作。
(4)衛生監督屬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中國衛生監督:國家法定的一個監督機構,主要負責公共衛生、職業衛生、消毒殺蟲產品、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等等的監督檢查管理工作。
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成立於2002年1月23日,是衛生部承擔行政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也是衛生部衛生行政許可對外的統一窗口,人員依照公務員管理。
監督中心的工作宗旨是:務實高效、廉潔勤政、服務社會、保障安康,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㈤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5項都是哪些
截止2017年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進行了修訂,正式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現在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47項,不是12類45項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類分別是: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壓健康患者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葯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47項分別是:
1、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居民健康檔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使用、居民健康檔案的終止和保存;
2、提供健康教育資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舉辦健康知識講座、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3、預防接種管理、預防接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4、新生兒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5、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產後訪視、產後42天健康檢查;
6、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健康指導;
7、篩查、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8、患者信息管理、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健康體檢;
9、篩查及推介轉診、第一次入戶隨訪、監督服葯和隨訪管理、結案評估;
10、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葯保健指導;
1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12、食源性疾病及相關信息報告、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計劃生育相關信息報告。
(5)衛生監督屬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制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好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我國13億人口,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
可以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服務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居民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㈥ 衛生監督所屬於什麼編制
衛生監督所屬於全民事業單位。
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為:
1、參與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建設相關工作。
2、協助開展醫療、公共衛生等監督工作;協助查處醫療服務市場違法行為。
3、參與指導地方衛生健康執法監督工作,規范執法行為。
4、擬定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工作制度、技術性規范。
5、承擔國家衛生健康執法監督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工作。
6、組織實施全國衛生健康執法監督人員培訓工作。
7、承擔國家衛生健康監督抽檢工作。
8、承擔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工作和委政務大廳日常工作。
9、承辦國家衛生健康委交辦的其他事項。
(6)衛生監督屬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衛生監督是指國家授權衛生部門對所轄區內的企業、事業單位貫徹執行國家的衛生法令、條例和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違反衛生法規並造成危害人體健康的情況,進行嚴肅處理。
各級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衛生衛生監督機構,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對下列對象行使預防性或經常性監督。衛生監督又分為醫療衛生監督、公共衛生監督、環境衛生監督、計劃生育監督、傳染病與學校衛生監督、職業衛生監督。
衛生監督是加強衛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是主要的衛生監督管理執行機構,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是衛生監督的具體責任部門。衛生監督工作通過監督檢查等手段來實施。
㈦ 衛生監督員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內容
公共場所的監督工作。就是包括各類旅店、理發店、游藝廳公共場所,還有包括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的衛生方面的監督工作。場所的設計、布建、施工。員工的從業資格等的監督工作。
㈧ 按衛生監督 對象分類,衛生監督包括哪些
1、大類:公共衛生、醫療衛生機構
2、專業:
(1)飲水衛生: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管道分質供水、現制現售水
(2)公共場所:各類公共場所
(3)職業衛生: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服務機構
(4)放射衛生:使用放射裝置的各單位
(5)傳染病管理:與傳染病防治相關的各單位
(6)消毒衛生:消毒產品生產、銷售單位,消毒服務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
(7)醫療機構: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各單位
(8)醫務人員:醫、葯、護、技等人員
(9)母嬰保健:與母嬰相關的機構、技術和人員等
(10)血液管理:血液的採集、處理、保管和使用等
(11)醫療事故: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處置
(12)學校衛生:中小學、高校
各地分類有所差別,隨著衛生部門職能轉換也有所差別,曾經也是衛生監督對象的還有:環境保護(最早)、醫療保健、食品衛生、化妝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