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鞍山有什麼適合年輕人玩的地方還有什麼好吃的地方推薦
2樓是抄襲!而且好多家都關門了 價格也是三、五年前的價格
去KTV可以選擇去華版潤蘇果樓上的 愛我權 還蠻便宜的 在蘇果負一層還有好多小吃 可以考慮考慮
如果喜歡逛街的話 就去解放路
2. 馬鞍山有哪些不出名但卻很好吃的美食店面
1.解放路龍蝦一條街上的旺仔,去頭的龍蝦味道很不錯,吃過N次了,後來發現他們家的菜也很好吃,比較有特色的是一個家鄉茄子吧,是茄子切片裹上雞蛋在油里炸過的,口感很好,不油膩,又和茄夾有區別,不錯。還有個很搞笑的菜,是咸豬蹄排骨燉冬瓜,俺每次去吃都要跟老闆說多放點冬瓜和海帶,否則的話,滿滿一沙鍋都是咸豬蹄和排骨: 2.沙塘路顧家跳水魚館。偶吃過很多家的跳水魚酸菜魚什麼的,就這家味道最好,魚片又香又滑很入味,不象很多飯店做的,用很多油和辣椒,吃起來沒了魚片本身的味道。 3.大北庄超群餅屋對面有一家叫川南人家的飯店~~~裡面的沸騰魚還不錯~~~聽老闆介紹他們是從四川來~~~菜的味道很道地的~~~他們用的調料比較好~~花椒和我們這里的不一樣~~很麻的~~ 4.花山解放路肯德基旁有一條巷子,走200米左右有一家川南小菜館第二小分隊。家鄉雞和肥腸魚都還不錯,菜比較新鮮,也辣的夠味,但是人太多,高峰期去總沒位子。 5.安工大站台邊(三泰電子城對面)油煎肉餅,老闆態度不好,但是味道還不錯. 6.下午5點多,王家山小區中心小轉盤處,一溜大排擋,三、四十桌主要是紅燒大龍蝦,吃的人很多,偶沒有去吃過,但每天都有很多人吃,大概很好吃,樓主不如去品嘗一下。 7.解放路華夏娛樂城,肯的幾門邊,到晚上有燒烤攤點,夏天人非常多醫葯公司邊上的巷字里的「明佳」的「跳水魚、酸菜雞」都是不錯的、口味很正,我看過海南衛視的那小嘴介紹的跳水魚和他做出來的一樣的。 8.還有就是保健醫院對面的「曹家大龍蝦」味道是不錯,(解放路華夏娛樂城邊的中沙路,有其分店)關鍵是很獨特,吃客很多! 可惜我住在他附近,每天晚上俺家都很吵,吃客常有醉酒、打架,還有賣唱的歌聲。俺真想去投訴!又怕大家以後沒有的吃,呵呵~~~ 9.苗寨魚府,巴蜀風,雨頭飯店加上楊秣排檔第二間的仔雞(西往東數) 10.醫葯公司對面的中沙路上有一家賣肥腸,牛肉米線(粉絲)的.3元一碗川味.好象生意不錯,但是我不喜歡吃 11.牛肉拉麵——九區新華書店對面 油炸肉餅——安工大對面 英子菜包——一鐵廠門口 雞汁豆腦——花鳥市場裡面 揸肉蒸飯——二中門口 蕪湖小吃——新亞後面 (負面評價:九區新華書店對面 海貴而且也不好吃啊 安工大對面 老闆不要太翹哦 一鐵廠門口 沒去過改天去看看 花鳥市場裡面 同上 二中門口 沒發現啊,是不是二院門口那家? 新亞後面 價貴、量越來越少了。現在是杯子越賣越小,豆子越賣越少 ) 12.老電大對面的重慶古橋酸菜魚 人民會堂旁邊入妙樓上的粥頂記 安工大小門對面的粉絲 醫葯公司巷子內的牛尾巴火鍋 桃源路蘇果社區店對面的小任烤鴨 大北莊上坡車鵬旁邊的牛肉拉麵 老電大對面的四川大鹵蝦 13.人民醫院對面沙塘裡面有家東北宣宣水餃很好7滴(位置在人民醫院對面沙塘路,海浪足療對面) 14.雨山路廣播電視局旁邊的紅太陽,絕對實惠好吃 15.「咖喱牛肉煎餃」吧,在人民醫院對面往師范附小的巷子里~~(月3元/兩/5個) 馬鋼醫院那兒有個地方賣烤鴨不錯, 在解放路肯德雞對面的新大新旁邊的巷子往裡走不遠,有一家烤肉不錯 16層大樓對面的 仁和酒店裡面的小吃不錯 馬鋼總公司那邊有家回民拉麵館.味道不錯. 華冶對面的華冶大餅,嘿嘿..... 花鳥市場一家上海混沌不錯(小碗才2元),我覺得比福建千里香好多了(吃多了) 旁邊還有一家 賣油茶豆腦的(一碗一元),說到豆腦,二十二中後面菊園路上有一家雞絲豆腦不錯!!! 滑莫摟的烤鴨也很不錯! 大治村裡面的春盛漁府非常好,裡面的蒸香腸\燉雞蛋味道很不錯. 太陽廣場的印度飛餅不錯,佳山路往湖南路走有家餃子不錯. 中崗(佳山路)里的龍蝦不錯. 金家莊楊家山車站邊上的大個子排擋的蓋澆飯很好吃 17.人民醫院對面的沙塘路上有一家淮南牛羊肉湯館,味很濃,可下粉絲千張絲,3.5-4元一碗真味的鴨血粉絲,在吉買盛那裡吧; 九區紅旗南路不到紅星的地方的清真拉麵; 沙塘菜市場的淮南牛肉湯 重陽路巴蜀風的泉水魚 江東大道苗嶺山寨的魚 天潤發邊上有個什麼鑫寶的豬手燉魚(不太記得了)還有鴨拐! 安工大對面的蘇果南面的淮楊鴨血粉絲, 18.天潤發停車場北面的小路邊有家早點店,裡面的白菜餡包子8錯 王家山小花園晚上的夜市龍蝦還可以,有家賣的鴨脖子也值得一試,就是晚上太吵人了,還容易發生治安案件,有利有弊。 19.珍珠圓五村,滬上旗艦店旁邊的<小程拉麵>,味道很不錯,價格也適中. 佳華廣場對面小巷子口,一品香<臭豆腐>,2塊錢一份 江東商場那邊的一個烤肉攤烤的小<豬肉串>.全市味道最好的一家 移動總公司對面,有個老太太在烤肉,味道還好,很多年了,就是會少給你幾串. 20.涼皮 涼面 —沙塘那邊巷子內(2元/份) 牛尾巴火鍋—醫葯公司巷子內 煲仔飯—婦幼保健醫院對面 人防辦站台附近 (味道很香~~ 5元/碗) 東北水餃——地址同上 (那附近還有一烤羊肉串的,通常一去那我們都是一網打盡的) 粉絲——粥頂記(他家的粉絲味道還是不錯滴~5-6元/碗) 廣東臘味煲仔——飯悠仙美(雖說稍微貴了一點,味道不錯,飯菜配湯、水果、小菜,和朋友去很好,吃過可以坐坐聊天、環境不錯,18/小份、22/大份) 暫時可以想那麼多了:) 21.偶沒什麼錢,所以偶覺得能經常吃吃桃源路上的揚州包子很不錯 22.十七冶一小附近的鴻城烤全羊 菊園路華電超市對面淮南牛羊肉粉絲 桃源路上真味鴨血粉絲 桃源路中段向北的巷子里淮南牛肉 婦幼保健院對面的曹家土菜的蝦子 紅旗中路與馬鋼便道路口的當塗大肉面 八中老大門一家的酸菜魚 23.太陽廣場對面的重慶古橋酸菜魚(現在味道沒以前好了) 解放路花山菜場內華華咖哩面館(你得痛苦起早,因為早上9.00前才有) 華聯集買盛邊的米線 十七冶一小對面的烤羊排 華夏娛樂城門口的烤魷魚(晚9.00開始) 24.馬鞍山的淮南牛羊肉粉絲,還是醫葯公司裡面的那家味道最濃郁,牛肉湯醇厚,辣油鮮亮夠勁,菊園路的稍次,沙塘路的最差!你三家比較一下,味道還是比較分明的,但是醫葯公司裡面的那家市口不好,原來正對著湖東路一小,拆遷剛往前挪了位置,封閉修路,害得老闆關門回家了 25.拉麵還是保健醫院對面的小趙拉麵好吃.而且24小時營業。 花鳥市場的雞汁豆腦偶沒吃過,但在我老家這叫sa湯,味道不要太好!估計他們也做不出這水平來,哪天去嘗嘗。 安工大對面的餅子不錯,但聞多了那個油味一點胃口也沒有了。 26. 1、婦幼保健醫院對面平頭飯店的龍蝦不錯,特別是他的醬料不錯,就是現在蝦子越來越小了! 2、婦幼保健醫院馬路對面,有家煲仔飯味道好極了,物美價廉! 3、婦幼保健醫院10車站後面,東北水餃館的水餃也很好吃! 4、醫葯公司巷口,晚上5點鍾以後,有個胖大媽家的鴨頭和鴨頸之類的東西都很好吃!推薦去嘗嘗! 5、師范附小對面,有一家炸臭豆腐的小店味道不錯,是臭豆腐不是臭豆腐乾哦! 6、人民醫院對面沙塘路口,有家做小燒餅的攤子,燒餅味道不錯,1塊錢5個小燒餅! 27.五區菜場的"食為先小吃"的煎餃不錯,他家對面的"西苑小吃"煎菜包子不錯,還干凈. 28.馬鋼飯店的肉包子不錯。不要笑話我喜歡吃肉包子呀。還停留在滿足溫飽水平。西西。 29.當塗東營早點有一家煎包很不錯。 當塗二中後面的巷子里一家小籠包正宗。 當塗人民電影院對面的炒麵正宗,我上高中就每天在那吃。 當塗物資大樓對面一家蛋炒飯地道,一碗蛋炒飯,2.5元+1塊錢大肉他家最好吃的就是大肉,肥而不膩,軟而不爛 一個字 爽! 當然還有205大肉面了 30.我吃過馬鞍山所有的燒烤店,有裝潢精緻的,有簡單的,但實在值得推薦大家的一家,我想了半天,還是不希望它被世人埋沒了,因為實在太美味了,凡我介紹去的朋友,無一不稱贊,讓你睡覺後想了還會留口水,不賣關子了.就在天潤發那有個街心花園,旁邊有一排大排擋(不要以為那裡沒有情趣,味道好才隱於世),第一家有個很大的招牌,就是在這!!!!推薦重點,不得不嘗的是:烤羊肉串\烤鯧魚!!!味道無比入味,那羊肉串的味道比小肥羊還正宗;魚就更沒話說了,我吃了第一次,再也忘不了.其實妹妹我最愛研究美食,可上島,星巴克能做出這樣的美味么?不能!!! 真正的美食是隱藏於民間的!!!!!! 百味燒烤王,以前經常去吃對美食有興趣的大蝦門來頂下嘛!!!! 31.城建路上的』韓美味『里的燒烤也很不錯還有韓國調料和大麥茶 32.太陽廣場梅山第一烤的鴨頭不錯,魚也還可以!胖子二店對面的烤肉也不錯! 33.沙塘路及周邊好的介紹一下:沙塘派出所旁的----春霞拉麵館的拉麵和刀削麵,淮南牛肉湯和他的燒餅及他旁邊的千里香混動.團結路菜場邊的二子拉麵館的拉麵,和平樓邊的真味鴨血粉絲,解放路肯德雞邊的巷子往裡的肥腸米線,維多利亞賓館對面的韭菜包等等. 34.臭豆腐,在步行街(加華廣場對面)有個巷子,10路車站旁,巷口就是,味道很不錯,名字忘記了,一間小門面房. 南翔小吃,在湖東中路,華爾街路口,新浪潮網吧旁邊,還有一家在農工商超市,包子味道還可以,但是其他的就勉強了. 大娘水餃,新亞後面,或者大潤發一樓. 龍蝦,在二十二中門口,或者解放路肯得雞附近,非常多,其中以曹家龍蝦人氣最好,我個人覺得其實他家和別人家味道差的不是很多. 燒烤,在花山解放路肯得雞附近,很多露天排擋,晚上10點以後非常多人,沒吃過,味道可能不錯. 35.紅高梁燒烤, 自己燒烤,記得一定要烤熟,我有幾個朋友沒烤熟,就吃,回家拉肚子了.(不知道是不是原料有問題).老電大對面 36.紅旗橋那邊的重慶酸菜魚,又好吃又不貴;風波庄的百合蒸南瓜,堪稱人間美味,不過聽說要關閉了;醫葯公司巷子里的胖子飯店的紅燒鴨四件,也很不錯,但是老闆總把錢算多…… 37.珍珠西苑東門對面的那個四川名小吃店很好啊,推薦擔擔面和龍抄手,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正宗,但味道很nice啊 ,而且比較干凈,環境也不錯,老闆娘態度很好啊~贊一個! 還有一條路上的百味軒面館,味道很~很~很~好,就是看上去環境不好,衛生也不太敢恭維,但還是常去現在十六層大樓有家美芳的做的龍蝦比較好吃,是新鮮的. 38.花鳥市場裡面的胡老太風干魚味道非常不錯哦,她家的紅燒牛肉、鹵豬手、三鮮鍋味道都很不錯哦,建議大家去嘗嘗!!!!她家在紅旗南路已經開了家旗艦店了!!! 39.滑模樓的烤鴨絕對正點 天門大道中段馬鋼一家廠房對面有家三子面館也很不錯 40.我覺得解放路的阿里山豆漿店和湖東路的南翔小籠都不錯,而且衛生、健康!
3. 馬鞍山的一種圓形的豆腐乾
豆腐乾都是一樣的 大體都是放型的 ,,圓形也就是磨具型裝的問提,,
4. 蘇州特產除了老相食鹵汁豆腐乾,還有哪些
蘇州特產
1、 陽澄湖大閘蟹 .........推薦度★★★★★
陽澄湖清水大閘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稱,其外形特徵:青背、白肚、黃毛、金爪、體壯。青背,蟹背青得發亮,清爽,半透明,燒熟後,顯純紅,紅得鮮艷。它不同於其它湖區螃蟹的灰色,色暗,泥土色重,熟後呈淡紅,紅中帶灰。白肚,蟹肚呈白色,白得有光澤,給人以水亮玉質般美感(隨著養殖業的發展,有些水深的地方也養殖陽澄湖大閘蟹,因而有少量其它湖區螃蟹肚灰白或灰色,或白得不清潔。黃毛,蟹螯上的絨毛、蟹爪上的須毛呈黃色。雄蟹絨毛密而軟,不帶泥土屑。蟹爪上毛須清爽,顯黃色。其它湖區蟹毛帶泥土色,不清潔。金爪,蟹爪尖上呈煙絲般金黃色。其它湖區的蟹,爪尖上沒有明顯的金黃色。體壯,陽澄湖大閘蟹體壯,墩厚,結實,兩螯八爪粗壯有力,放在玻璃上能撐起,爬行自如。與其它湖區蟹相比,同樣形體大小的蟹,陽澄湖大閘蟹體重重得多,它沒有一殼水的現象。
陽澄湖大閘蟹為「蟹中之王」,其色、香、味妙不勝言,「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那桔紅色的蟹黃、白玉似的脂膏、潔白細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之上,也是其它湖區蟹無法比擬的,難怪章太炎夫人湯國梨女士詩曰:「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2、太湖三寶 .........推薦度★★★★★
太湖水產資源豐富,這為地處太湖之濱的蘇州提供了豐厚的美食資源,盛產的銀魚、梅鱭和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馳譽中外。
銀魚
銀魚,俗稱面條魚,或麵杖魚,身長數寸,體長略圓,相傳吳王食膾有餘棄於水中,化而成魚,古亦稱膾殘魚(銀魚之名因其在湖中游洄,如銀箭離弦之故)。可知太湖銀魚被開發為我國珍貴食用魚種歷史之久。
太湖銀魚有大銀魚、雷氏銀魚、短吻銀魚和寡齒短吻銀魚四種,前兩者較大,後兩者較小。整魚除兩眼為黑點外,全身潔白、透明、骨軟、無鱗。產期集中於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間是捕撈的旺季。明朝詩人王叔承所寫的「冰盡溪浪緣,銀魚上急湍,鮮浮白玉盤,未須探內穴」詩篇就是對銀魚的贊詠,宋代張先寫的「春後銀魚相下鱸」的詩句,則將銀魚和鱸魚並舉,列為魚中珍品。
銀魚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銀魚含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鈣258毫克、磷102毫克、鐵0.5毫克、熱量41千卡,以及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份。
新鮮銀魚經爆曬可製成銀魚干,其形如一尾玉簪,色、香、味經久不變。蘇州盪口產的銀魚干,長不到兩寸,體呈扁形,肉肥骨軟,色白有光,列為上品。遠銷歐美,享有盛譽。
銀魚肉質細膩,潔白鮮嫩,無骨刺,無腥味,可用來烹制出多種味美可口的菜餚鮮湯。魚嫩湯鮮的「銀魚球」和鮮嫩香肥的「銀魚攤黃菜」就是以太湖銀魚為主料,經名廚之手加工、烹制而成的兩道傳統名菜。食用銀魚干在烹制前,要用水浸泡,如若與雞蛋合炒,鮮嫩味美,柔若無骨,是一道江南的應時名菜。
梅鱭
梅鱭,又名湖鱭,俗稱毛葉魚,體形略扁薄,頭尖小而口大,兩眼著生於頭的前上端,腹部稍闊,尾則細狹,鱗細色白,整體呈窄長的毛竹葉狀。
據晉代張華所著《博物志》中記載:傳說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經過「卧薪嘗膽」積蓄了力量,對吳國發起決戰,報仇雪恥。當時吳王夫差因得西施,終日尋歡作樂,荒淫無度,殘害忠良。吳軍不願為其賣命打仗,越軍贏得有利戰機,節節勝利,但後由於受阻於太湖水面,無法攻克吳國都城,戰爭相持不下。正當越軍軍糧快要吃盡,欲撤退之際,忽然在越軍戰船四周,浮游起成群結隊的小魚——即為梅鱭。越軍捕撈食之,從而士氣重振,很快地攻進了吳國都城(今蘇州),滅了吳國。傳說太湖梅鱭是由吳王夫差吃剩後倒入太湖裡的膾魚殘肉、殘骨而變,因其比銀魚要長,太湖漁民慣稱梅鱭為銀魚的阿哥。
梅鱭每年三、四月間產卵,六月子魚始見,隨後即為捕撈汛期,民間故有「七月七,梅鱭齊」諺語,捕撈期可直到次年的二月中旬。
梅鱭,肉質細嫩,味極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磷、鈣、鐵等無機鹽。特別應提到的是,嫩骨和卵中含有大量的鈣質,約為銀魚的三倍,是人腦和骨髓的滋補品,尤其適合作為青年保健食品。
太湖漁民通常習慣把剛捕撈起來的梅鱭及時用木炭火緩慢烤乾,制出了鮮美而無腥味的梅鱭干,為太湖著名特產,被人們視為席上珍品。
梅鱭魚(鮮品)及其魚干,烹調方法多種多樣,清蒸或紅燒均可,如取梅鱭魚干輔以鹹菜或豆腐等共燒煮,則是江南太湖一帶群眾的一道美味佳餚。
白蝦
白蝦,生長在太湖開闊的水域,屬淡水蝦類。體色透明,頭部有須,胸部有爪,兩眼突出,尾成*形。據《太湖備考》記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
太湖白蝦多為生活在水草豐盛、風平浪靜的淺灘處,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機殘渣和弱小無脊椎浮游生物為主要食料。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蝦產卵旺季。春季早批產卵孵化出的幼蝦,經過二、三個月,六、七次蛻皮後,至六月中下旬長成大蝦,八月底即可成熟產卵。無專門的汛期,通常農歷六、七月間是吃蝦的時令。
太湖白蝦肉質細嫩鮮美,營養價值甚高,據科學分析,每100克食用蝦中,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以及鈣、鱗、鐵等無機鹽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份。除食用外,還可入葯。當代葯學家葉桔泉在《食物中葯與便方》一書中說:「蝦性味甘、溫,托痘瘡,下乳汁,壯陽道,是一種強壯補精葯,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
以蝦為主料製作的菜餚,色、香、味俱全。「碧螺蝦仁」、「炒蝦餅」和「三蝦豆腐」等名菜均出於技藝高超的廚師之手,食後令人贊不絕口。
3、碧螺春茶 .........推薦度★★★★★
碧螺春茶原產於蘇州東、西山, 但關於碧螺春卻有著許多美麗而動人的傳說。一種傳說講:碧螺春興於唐代、盛於宋朝,明清之際遍及江南。因色如碧、形似螺,又值春天之際,故而得名。據說,此茶為王母娘娘派仙鶴傳的種,山人朱元正獨得其妙,植於山崖下。初稱其為「嚇煞人香」,後清康熙南巡到東山,才改名碧螺春。另一類說法也就是目前比較認可的一種,傳說認為碧螺春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當初茶農採茶,因「筐不勝貯,置於懷中,茶得熱氣,忽發異香」,茶農於是驚呼「嚇煞人格香」,「嚇煞人香」於是便成為碧螺春的俗名。後適逢康熙皇帝南巡,江蘇巡撫宋犖用此茶進獻,甚得嘉許,但聖上以為名稱不雅,遂欽賜「碧螺春」之名。於是,今天就有了人人傳頌的碧螺春美稱。
4、 昆石 .........推薦度★★★★
「孤根立雪依琴薦,小朵生雲潤筆床」,這是元朝詩人張雨在《得崑山石》詩中對昆石的贊美。昆石,因產於江蘇崑山而得名。主要出自於城外玉峰山(古稱馬鞍山)。它與靈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又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稱為「江蘇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大約在幾億年以前,由於地殼運動的擠壓,崑山地下深處岩漿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熱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縫,冷卻後形成石英礦脈。在這石英礦脈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結晶晶簇體便是昆石。由於其晶簇、脈片形象結構的多樣化,人們發現它有「雞骨」、「胡桃」等十多個品種,分產於玉峰山之東山、西山、前山。雞骨石由薄如雞骨的石片縱橫交錯組成,給人以堅韌剛勁的感覺,它在昆石中最為名貴;胡桃石表皺紋遍布,塊狀突兀,晶瑩可愛。此外還有「雪花」、「海蜇」、「荔枝」、「荷葉皴」等品種,多以象形命名。昆石總的看來是以雪白晶瑩,竅孔遍體,玲瓏剔透為主要特徵。
昆石的開采歷史很悠久,宋代《雲林石譜》中就已作介紹。它的採制大致要經過選坯、曝曬、沖洗、剔泥、雕琢、浸泡等復雜工藝,方能完成,又因數量一直很少,故頗為名貴。玉峰山高才82米,方圓不過三華里,經過上千年不斷采覓,現在山表已很難看到石坯了。
昆石一般大小僅尺許,大者極少見,據《清秘藏》作者介紹,他在嘉靖年間見到一塊昆石,高有丈許,方七八尺,下半部狀若胡桃塊,上半部乃雞骨片,色白如玉,玲瓏可愛,後被松江一大姓以八十千錢買去了。現崑山亭林公園有兩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為明代舊物,一為「春雲出峋」,一為「秋水橫波」,陳列在顧炎武紀念館前亭子中。這二株巨石,窈窕玲瓏,竅孔遍布,是碩果僅存的巨峰佳品。更多的昆石小品則為民間所收藏,成為案幾清供之品。
5、萬三蹄 .........推薦度★★★
為周庄首選名菜,以精選的豬後腿為原料,配以佐料,經過煨煮或蒸燜而成。肉質酥爛脫骨,湯色醬紅,肥而不膩,咸甜相宜,香酥味美,十分可口。原為周庄過年、宴慶中主菜,意為團圓,後變為招待貴賓的上乘菜餚,傳為沈萬三家中待客必備的菜餚。
6、萬三菜莧 .........推薦度★★★
萬三菜莧採用周庄本地所產的、在春天採摘的嫩菜芯為原料,經過精心腌制,放於小甏,甏口用箬葉和黃泥密封,存放數月而成。清香撲鼻,既可生食,也可燒湯炒菜。配料:菜芯、食用鹽、白糖等。
7、 芡實 .........推薦度★★★
芡實是同里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開胃助氣、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紅棗、蓮子、桂圓更美味。
8、太湖蒓菜 .........推薦度★★★
蒓菜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原來野生於長江以南的湖泊和池塘中,尤以蘇南太湖、杭州西湖出產最多,也最著名。蒓菜的葉子呈橢圓形、深綠色,背面分泌出一種類似瓊脂的粘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等多種成份,可煮可炒,不僅是風味獨特的珍貴蔬菜,而且有清熱、潤肺、利尿、消腫、解毒、健胃、止瀉等功效。太湖蒓菜從明末清初開始人工栽培,生長繁殖快,每年「清明」前後水底的地下莖開始萌芽生長。在這個時節採摘的蒓菜嫩片稱為「春蒓菜」;「立夏」之後,氣溫上升,蒓菜生長旺盛,到「霜降可大量採摘,稱為「秋蒓菜」。目前,以東冊財團湖區和西冊消夏灣的蒓菜產量最多。每年夏秋,那裡大片地布滿了一簇簇蒓菜,連綿數華里,彷彿給碧清如鏡的太湖湖面綉上了翠綠的「花邊」,美不勝收。蒓菜除鮮蒓菜可食用外,還可以由食品廠加工成瓶裝或罐裝蒓菜保存或出口,太湖蒓菜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榮獲外貿優質產品稱號遠銷國外。用太湖蒓菜加輔料烹調而成的「是火蒓菜湯」、「芙蓉蒓菜」,滑嫩鮮美,清香誘人,是蘇式菜餚中的名菜,因此國內賓館、飯店、招待所對太湖蒓菜的需求日趨增加。人們還把太湖蒓菜比喻為思鄉之物。據《晉書》記載,歷史上有位名張翰的官吏,在北方想起江南的蒓羹,便棄官回鄉,這便是「蒓鱸之思」典故的由來。
9、 煽禽 .........推薦度★★
沙家浜煽禽有近100年歷史,已逐漸發展成為江南名產。其主要原料為草雞、草鴨,用沙家浜的傳統工藝,配以十餘種天然香料,採用現代真空包裝和滅菌技術精製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劑。該產品開袋即可食,並能保證在儲藏過程中不變質及保持原有獨特風味,為旅遊、家宴之佐餐和饋贈親友之佳品
緙絲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術,以前被用來生產帝王後妃們的龍袍和霞帔,是一種通經繼緯的特殊手工織物。它以生絲作經線,彩色熟絲作緯線織造,在織品圖案與素地結合的地方,微顯高低,猶如摟刻而成,因而又稱為,「刻絲」緙絲織成的屏風、中堂、和服腰帶、日用物品是藝術精品。
蘇塌
蘇州生產的檀香扇、摺扇、絹官扇、紙團扇等製作精巧、外觀玲玫,富有藝術特色。特別是香氣四溢的檀香摺扇,運用刻花、拉花、燙花三種工藝,並飾以絲纓,顯得雍容華貴,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品。蘇州玉雕玉雕也是蘇州傳統的工藝,古代宮廷都聘請蘇州玉工為皇室琢造各種玉器。「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吳郡。」
蘇州玉雕
正在繼承這一優良傳統,重新煥發出青春。除了上述工藝品之外,其他如民族樂器、金銀細工、紅木器物、國畫顏料、字畫裝裱,也都是著名的蘇州工藝品。
蘇式糖果蜜錢
選料講究,製作精細,有獨特的配方和工藝。糖果的配料以松子、核桃、芝麻、瓜子仁為主,形成蘇式糖果的特色。蘇式糕點甜松糯韌、香軟肥潤、細膩酥脆是蘇式糕點的特點。它的品種繁多,不同式樣、不同餡心的達170多種。碧螺春綠茶是中國綠茶中的十六名茶之一。因其茶色碧綠鮮嫩、葉形捲曲如螺,又採摘干早春,故名。它以色、味、形全優的特點,並列為極品綠茶。茉莉花茶蘇州是全國茉莉花茶的重要產地,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蘇州的茉莉花茶香氣高雅、濃而不膩,深受顧客歡迎。
5. 馬鞍山採石乾的由來
採石磯茶乾的傳說 安徽是豆腐的故鄉,用豆腐製作的茶干更是花樣繁多,名氣最大內的當容屬採石磯茶干。採石磯茶干問世已有近二百年歷史了。相傳在清朝嘉慶年間,採石鎮翠螺山下住著一對清貧的老夫妻,膝下無兒無女,終年以擺攤賣茶為生。採石磯的水質極好,沏出的茶水清香四溢,深受遊客贊賞。老漢常想,如果能有一種食品供遊人佐茶,必定可以增加收入。於是老夫妻倆試著用當地的黃豆磨豆漿做豆腐,壓製成緊薄柔韌的豆腐乾,放入以醬板、食鹽、冰糖、大茴香、桂皮、甘草熬成的醬汁浸煮,入味後晾乾,便成為甘香筋道、越嚼越香的佐茶小吃,賣茶生意也隨之興旺起來,茶干從此成為一方名產。新中國成立時,採石鎮上約有12家作坊製作茶干,規模不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採石鎮已建起一座現代化的豆製品廠,技術不斷改進,花色品種增加,俏銷全國各地,先後有五十多個國家的客商到廠參觀。有一次幾名美國人在品嘗時從不同的茶干中分別嘗出蝦米、雞絲、牛肉乾,十分驚奇,認為這在中國的茶干中是獨一無二的
6. 說說什麼豆乾比較好吃
從小學開始一直吃老李豆腐乾,現在去超市如果看到也會隨手拿幾包,只是這個牌子的豆腐乾現在再大超市裡看到的越來越少了。除了老李,覺得老爸豆腐乾吃吃也挺好的~另外現在的祖名的也好吃~但是毫無疑問,老李豆腐乾是心目中的第一名~~這些豆腐乾都是不辣的。
7. 寫一篇關於馬鞍山市特產的作文
採石磯茶干問世已有近二百年歷史了。採石磯的水質極好,沏出的茶水清香四溢,深受遊客贊賞。老漢常想,如果能有一種食品供遊人佐茶,必定可以增加收入。於是老夫妻倆試著用當地的黃豆磨豆漿做豆腐,壓製成緊薄柔韌的豆腐乾,放入以醬板、食鹽、冰糖、大茴香、桂皮、甘草熬成的醬汁浸煮,入味後晾乾,便成為甘香筋道、越嚼越香的佐茶小吃。 產品源於江南民間小吃,是傳統的地方名產,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配以隔年陳醬,桂皮、甘草、雞汁等二十餘種調料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而成,產品含大量優質植物蛋白及各種氨基酸等,其大豆蛋白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其中鈣、磷、鐵含量分別是牛肉、瘦豬肉、牛奶的30倍、4倍和1 O倍,是理想的健康食品。產品質地厚實、有韌勁,鹹淡適口,有豆製品特有的清香,嚼後口舌生香。是家庭、飯店、茶館必備,野餐、饋贈上選之佳品。
8. 本人喜歡豆乾一類的零食,大家有吃過覺得不錯的可以推薦下
好巴適豆乾,我吃得很好。因為好巴適豆乾有很多種口味。
9. 誰知道那裡的豆腐乾好,什麼樣的 豆腐乾好
豆腐發源於安徽淮南,但豆乾聽過安徽馬鞍山的採石磯茶干不錯,還有馬鞍山的太白樓茶干稍微次點。另外,安徽黃山五城茶干,江蘇如皋白蒲茶干、揚州界首茶乾等都很有名。
10. 馬鞍山特產茶干是什麼東西
茶干是什麼東西?暈死,馬鞍山的特產貌似是黃池茶干吧!!也就是現在的金菜地茶干。採石磯茶干不是太好!!其實茶干就是一種特製的豆腐乾,至於說怎麼做,那是人家的秘方,我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