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年來,市場上經常出現盜版的音像製品、書籍、電腦軟體等產品,為此,工商、公安、城管等各部門聯合出擊
1、A 2、C 3、D |
㈡ 工商局查獲了一批盜版書籍,在商量如何銷毀這批盜版書籍時有兩種方案:其一是對盜版書籍潑上汽油焚燒;另
出於環境保護,我認為廢物利用比較好。
㈢ 專有出版權的案例
假冒「金龍魚」食用油案
程×雄、程×忠兄弟未經授權,於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期間,擅自生產假冒「金龍魚」食用油(貼上假冒標識出售),生產和銷售案值達145萬多元。東莞市人民法院於2006年2月21日依法對程×雄、程×忠兄弟,分別作出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的判決。
此案被告制售假冒知名產品,數量巨大,具備犯罪要件,法院因此追究其刑事責任。
銷售《無極》等盜版音像製品案
2006年7月31日,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在東莞某音像製品店,現場查獲包括《無極》、《千里走單騎》、《七劍》等涉嫌盜版音像製品110張(盒)。經調查證實,店主袁某明知是侵權盜版音像製品仍進行銷售,侵犯了著作權人合法權益。文化行政部門依法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其非法音像製品,並吊銷《音像製品經營許可證》。侵犯「National」「Panasonic」商標案
2006年6月30日,市工商局查獲了東莞市石排某塑膠加工廠受他人委託代加工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National」、「PAN-SONIC」、「PAN-SONIC」、「SQN鄄NY」牌收音機等一批。市工商局認為,當事人已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並給予罰款50000元的處理。
侵權線連接器專利權案
東莞市莫仕連接器有限公司於2001年9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線連接器(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並於2002年8月獲得專利權。2005年,該公司發現東莞長安某端子製品廠和東莞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許可,製造、銷售線連接器產品,侵犯了自己的專利權。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認為,被請求人生產、銷售的兩產品已進入請求人專利的保護范圍,因此,東莞長安某端子製品廠和東莞某電子有限公司的行為構成了侵權。
侵犯「票單自動錄入」發明專利案
王某於2004年4月獲得「櫃台票單自動錄入方法和系統」的發明專利授權。2005年,他發現在未經授權情況下,東莞市某公司所經營的「某百貨公明店」、「某百貨黃江店」等上十間商場,在銷售散裝商品過程中所使用的系統與自己的發明專利一致。王某於是請求廣東省知識產權局查處該侵權行為。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召集雙方當事人進行多次調解,於今年4月達成和解協議。被請求人向請求人王某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以普通許可的方式取得實施該專利的授權。
侵犯「中域」馳名商標案
2005年,廣東中域電訊連鎖有限公司起訴深圳市某實業有限公司商標侵權。稱該公司批發的「中域」牌手機玩具,在顯眼處印有或貼有「中域ZHONGYU」商標。
法院最終認定原告的商標為馳名商標,因此對其進行跨類保護。深圳某公司構成對原告商標權的侵害。該案的判決,開創了東莞市人民法院馳名商標司法認定先河。今後,如果涉案商標曾經被認定為馳名商標,且對方當事人認可該商標可以繼續作為馳名商標的,法院將不再審查,直接將其作為馳名商標予以保護。
侵犯「國泰」名稱及商標案
原告廣東國泰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是本地知名企業,其擁有的「國泰GUOTAI」文字商標於2003年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被告東莞國泰大廈開發有限公司等單位開發的「國泰大廈」,寫有「國泰中心」的大型橫幅廣告牌,樓內亦設有「國泰中心管理處」及「國泰中心售樓處」。原告認為「國泰大廈」名稱與原告的注冊商標造成公眾的混淆誤認,構成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法院一審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大廈外牆使用「國泰」文字並賠償原告50萬元。
「明和」不正當競爭案
東莞祥和公司與明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黃某,黃某系「明和電子廣場」注冊商標的注冊人。明和公司登記開辦東莞市塘廈明和電腦批發市場,由黃某與被告黎某、林某共同經營。2006年3月間,黎某、林某開始籌辦另一電腦市場「明和森達電腦城大朗店」。
原告黃某認為,被告電腦城使用的「明和」字樣侵犯了原告的商標權,侵犯了原告開設的兩個電腦城的企業名稱權及原告的商業信譽,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不構成商標侵權,但其行為屬不正當競爭。
侵犯「老夫子」專有出版權案
原告吉林攝影出版社稱其「享有《老夫子》、《老夫子魔界夢戰記》漫畫圖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專有出版權」,被告東莞書商余某等銷售盜版《老夫子》等圖書,侵犯了原告的專有出版權,遂將余某等40餘人(或單位)起訴至東莞市人民法院。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余某等銷售的《老夫子》等書,並非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屬非法出版物。被告的銷售行為,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發行行為」(即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復製件的行為),因此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專有出版權,依法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㈣ 盜版書籍是刑事犯罪還是民事犯罪它的主管部門是
看數額,最高法院有一個侵犯著作權的司法解釋,你可以看看。
㈤ 賣盜版書怎麼舉報
可以撥打12318向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部門投訴,也可以到當地的工商局、文化局、派出所進行舉報,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盜版書即翻版書,指非經原作者或原出版商出版的未經授權的書。盜版書一般封面色彩鮮艷,字跡混濁,封面用紙較薄,膠印的膠水外溢。盜版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判斷,盜版書的危害眾多。
對製作、銷售盜版圖書的處罰有三種法律責任:行政、民事、刑事。行政處罰只是當事人接受處理的一種法律責任,該處理由版權管理部門查處,由於文化體制改革,該部門職能主要並入副省級以下城市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行政處罰依據為:《著作權法》(20100226)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20130301)第三十六條 有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非法經營額或者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下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可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
㈥ 遇到盜版書籍時,你會怎麼向有關部門申訴
直接和他們交涉,告訴他們你很傷心,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賣這種盜版書籍,以後他們不能這么做。
㈦ 如果購買了有錯字的盜版書籍,屬於侵犯了消費者的哪種權利
首先,您購買『盜版』書籍,已經屬於不合法行為,所以嚴格來講法律是不予保護的!但是!您如果在購買書籍的時候(有發票或小票),不知道這是盜版書籍的話,可以向當地的工商部門舉報,並且要求書店退還書款。如果您是在沒有發票或小票的情況下,在合法經營的場所購買的不知是盜版的書籍,建議您將書籍拍照或留下作為證據的影像後,將情況說明和盜版書籍郵寄回書籍的出版單位,更換正版新書!如果不可行,請到當地消費者協會申訴!
㈧ 盜版書籍侵權的案例
盜版書籍的危害
一個人是否遵守法律,按法律辦事,與他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生活在實事求是,勤勤懇懇環境里的的孩子,必定遵守法律,如果環境相反,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每到趕集的時候,集市上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簡直就是人山人海。我最愛去的攤子就是賣書的地方,那裡的書物美價廉。雜志,漫畫書,名著,作文書,……是應有盡有。一次,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買書。我來到攤前一看,哇!《鐵道游擊隊》,這不正是書上「課外書屋」的推薦嗎?我拿起這本書愛不釋手,正想好好的看一看,可是我發現,「道」寫成了「到」,這讓人怎麼看哪?!分明就是盜版書,這種書不是不允許賣嗎?我把這些疑問告訴了書攤的老闆,老闆並沒有贊同我的說法,倒是怒氣沖沖的說:「哪裡來得小孩?要買書就快買,不買的話一邊呆著去!別妨礙我做生意!」可惜媽媽不在身邊,不然我就要和他評理。剛要離開時,我發現旁邊站著一個比我大不了多少的男孩,他拿著另一個書攤的書看的津津有味,我心想:哼!這邊的老闆太可惡了,大不了去那邊看。我大步邁向另一個書攤,定睛一看,這里的書都是什麼呀!有《壞蛋是怎樣煉成的》《風流少俠》《外國十大名妓》,這里不全是思想不健康的書嗎?這種書怎麼也有人賣!我望著那個男孩捧著的書,好奇心促使我彎腰去看書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居然是《艷女傳奇》。
那天,我什麼書也沒有買,因為一串串的問號總在我腦中回盪。這些書攤老闆真可惡,賣什麼書不能掙錢?非要賣一些對社會沒有用處的盜版書呢?這些做法都是違法的,這些書危害著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盜版書看得太多會使青少年經常寫錯別字,同時對青少年的思想有很多不良影響,如果青少年沉迷於這些書,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那樣會毀了一生的。
大家快行動起來吧!打擊盜版書籍,為了能讓青少年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拿起法律武器打擊違法行為,為青少年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㈨ 文化局執法大隊對盜版圖書市場的處罰規定
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版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
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所列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上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沒有非法經營額或者非法經營額5萬元以下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可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