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代化氣象業務體系" 主要內容是什麼
戰略目標:本世紀頭20年,中國氣象事業要按照「一流裝備、一流技術、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事業現代化體系,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的跨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一流的氣象服務。
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事業現代化體系,重點是:
建立一體化氣象觀測體系,構建氣候系統觀測平台,使之成為地球觀測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建立信息管理體系,構建氣象信息共享平台,使之成為氣候系統的信息中心;
完善無縫隙預報預測體系,構建公共氣象服務平台,使之成為氣象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的基礎;
完善科技、教育培訓體系,構建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平台,使之成為全國氣象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支柱。
參考資料:
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輔導讀本:
http://www.weather.org.cn/xsjl/qxsj/1.doc
② 公共氣象服務到底是做什麼的
1、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產品的製作,承擔面向省級(全省性)媒體的公眾氣象服務信息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承擔省級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服務信息發布工作;承擔省級(全省性)公眾氣象服務業務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承擔省級(全省性)氣象服務信息發布手段的建設和推廣等。
6、承擔對全省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業務指導;負責甘肅麥克氣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承擔全省氣象服務科學研究和合作交流等。
7、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的增值服務和專業有償氣象服務等。
8、承辦省氣象局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③ 珠海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怎麼樣
珠海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珠海市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公眾氣象服務的內容及方式有哪些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大致可分為4類:1、基礎性公共服務。人人都可享受的。如:供水、版供電、供氣、基本交權通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公交車等)、基本通訊設施(通訊衛星、有線電視網路、電話網、寬頻網等),郵電、氣象服務(天氣預報、地震預報等)等。2、社會性公共服務。基本上也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如:教育、醫療、科普、普法、衛生、社會保險、環境保護、技能培訓等。3、經濟性公共服務。主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如:政務服務網站(讓國民了解事程序)、招商引資洽談會、高新技術交易平台、融資擔保、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等。4、安全性公共服務。如:軍隊、警察、消防、國安等。
⑤ 軍事氣象保障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軍事氣象保障是為保障完成軍事任務在氣象方面所採取的綜合措施。它是軍隊作戰保障的組成部分,由各級司令部組織實施。其主要內容包括:制定氣象保障計劃,部署和組建氣象台、站,組織協調氣象保障;收集氣象情報,傳遞氣象信息,提出利用氣象條件建議;提供軍事活動地區的氣候情況和有關氣象參數、資料;發送天氣預報和各種專題氣象報告,發布危險天氣警報、通報;必要時實施局部人工影響天氣。其基本原則是:保障重點,兼顧一般;積極主動,密切協同。氣象保障的方式,一般分為固定式和野戰機動式。前者是保障軍團以上的戰役行動和在重大軍事行動時採用,後者多為陸軍軍以下部隊和海軍艦艇編隊所採用。
⑥ 應用氣象學(公共氣象服務方向)是什麼
這個專業是應用氣象學院新建的專業,大氣科學一般畢業在氣象局會做回預報工作,他答們學的都是氣象理論。應氣做的比較雜了,課程主要有大氣物理學、大氣探測學、天氣學原理、產業工程氣象學、氣象信息服務、應用氣象學方法、農業氣象學、遙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本科畢業嘛,大部分會去縣局(有關系除外),縣局主要工作就是做做觀測,工做也蠻輕松地。
⑦ 如何認識大力發展公共氣象服務的必要性
公共氣象服務指氣象事業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眾、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並讓用戶了解和掌握一定氣象科學知識,將氣象服務信息和技術應用於自身的決策、管理和生產生活實踐的過程。
大力發展公共氣象服務是中國氣象局黨組深入貫徹十七大、國務院3號文件、國辦49號文件,總結30年來中國特色氣象事業發展改革經驗提出的戰略任務。
是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應對氣候變化、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的迫切需要。
是增強公共氣象服務業務在整個氣象業務中主導地位、實現氣象綜合實力整體躍升的必由之路。
⑧ 你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見的氣象服務
天氣預報查詢
按氣象服務對象劃分,氣象服務可劃分為決策氣象服務、公眾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和科技服務。決策氣象服務是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的氣象服務;公眾氣象服務是為公眾提供的日常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是為各行各業提供的針對行業需要的氣象服務;科技服務是為專門用戶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氣象服務。這四者構成了覆蓋全社會全方位的氣象服務網。
⑨ 公共服務包括哪些
公共服務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包括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四方面內容。
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
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
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社會發展領域包括教育、科學普及、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社會公共服務是為滿足公民的生存、生活、發展等社會性直接需求,如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社會福利等。
理解基本公共服務的內容要注意三個基本點:一是保障人類的基本生存權(或生存的基本需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障、基本生活保障等;二是滿足基本尊嚴(或體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都提供基本的教育和文化服務,三是滿足基本健康的需要,需要政府及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基本的健康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一個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的范圍會逐步擴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