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老黃牛事跡

工商登記老黃牛事跡

發布時間:2021-05-09 00:32:44

『壹』 太原老黃牛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太原老黃牛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企業事務代理等。
法定代表人:白躍章
成立時間:2014-10-28
注冊資本:30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4010020068755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太原市迎澤區新建南路139號106、109室014號

『貳』 建國時期後國人艱苦創業的事跡

王進喜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母親何占信,父親王金堂。40歲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個男孩子,心裡非常高興。按照當地的習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篩子放在秤上一稱整好十斤,於是就給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聽起來非常雄壯,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長大後,按照王家的家譜往下排,起名王進喜,希望他歡歡喜喜去上學,學到本領後重整家業。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王進喜受盡苦難。1929年,玉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災荒。為了活命,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
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金堂被強迫出勞役。9歲的王進喜讓父親坐在牛車上,趕車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10歲的王進喜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沒、氣候變化無常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王家有幾畝地被區長以借為名長期霸佔。12歲的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14歲時,為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干著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但他不甘屈辱,奮起反抗。王進喜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後,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斗爭方法,培養「耐力」。王進喜心中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不屈的性格。
赤城報國
1949年9月25日,玉門解放。1950年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從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進喜一直在老君廟鑽探大隊當鑽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種雜活搶著干。他說,黨把我們當主人,主人不能像長工那樣磨磨蹭蹭、被動地幹活。艱苦的鑽井生產實踐,鍛煉了他堅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無私的先進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個里程碑。入黨不久,王進喜擔任了貝烏5隊隊長,帶領貝烏5隊在石油工業部組織的以「優質快速鑽井」為中心的勞動競賽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祁連山上立標桿」的口號,創出了月進尺5009.3米的全國鑽井最高紀錄。10月,王進喜到新疆克拉瑪依參加石油工業部召開的現場會。余秋里部長、康世恩副部長把一面「鑽井衛星」紅旗頒發給他。貝烏5隊被命名為「鋼鐵鑽井隊」,王進喜被譽為「鑽井闖將」。
1959年9月,王進喜出席甘肅省勞模會,被選為建國10周年國慶觀禮代表和全國「工交群英會」代表。休會期間,王進喜參觀首都「十大建築」,路過沙灘時,看到行駛的公共汽車上背著「煤氣包」,才知道國家缺油,他感到一種莫大的恥辱,這位堅強的西北漢子,蹲在沙灘北大紅樓附近的街頭哭了起來。從此,這個「煤氣包」成為他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思想動力之源。
艱苦創業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玉門闖將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於3月25日到達薩爾圖車站,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里的鑽井紀錄是多少,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把「貧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面對極端困難和惡劣環境,會戰領導小組作出了學習毛主席《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王進喜組織1205隊職工認真學習「兩論」。通過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1205隊的鑽機到了,沒有吊車和拖拉機,汽車也不足。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鑽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來後,沒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鑽。薩55井於4月19日勝利完鑽,進尺1200米,首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1960年4月29日,1205鑽井隊准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於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 余秋里得知後,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4月29日,「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成為大會戰樹立的第一個典型,成為大會戰的一面旗幟。號召一出,群情振奮,戰區迅速掀起了「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的熱潮。
1960年7月1日,會戰指揮部召開慶祝建黨39周年和大會戰第一戰役總結大會,突出表彰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被樹為大會戰的「五面紅旗」。一個鐵人前面走,千百個鐵人跟上來。大會戰出現了「前浪滾滾後浪涌,一旗高舉萬旗紅」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連續創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造了6項高紀錄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
科學求實
王進喜是吃苦耐勞的實幹家,也是科學求實的典範。在科技領域,他以「識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刻苦學習,帶領工人們以創造性的勞動,創出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1961年2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鑽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負責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個鑽井隊。他經常身背干糧袋,騎著摩托車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場,調查研究,檢查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當了大隊長後,他深感沒文化開展工作困難,拜機關幹部為師,抓緊一切機會學文化。他說:「我認識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鐵人已經可以獨立地看報、讀文件、學「毛選」,甚至可以列出簡單的發言提綱了。
王進喜學習技術知識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他說:「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他帶領工人們不斷地從實際需要出發搞技術革新。為提高鑽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動滑車。為打好高壓易噴井,他帶領工人研究改進泥漿泵。為提高鑽井質量,他和科技人員一起研製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鑽井法」。他還在多年的鑽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鑽井絕技」,能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鑽頭磨損情況。他對待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苟,經常向工人強調:「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1961年春,部分井隊為了追求速度,產生了忽視質量的苗頭,連鐵人帶過的1205隊也打斜了一口井。為了扭轉這種情況,4月19日,油田召開千人大會,對鑽井質量問題提出嚴肅批評,這個日子被人們稱為「難忘的四•一九」。事後,已擔任大隊長的王進喜帶頭背水泥,把超過規定斜度的井填掉了。他說:「我們要讓後人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無悔奉獻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幹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工人和家屬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和家人卻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他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1964年年底,他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大會並代表工人做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從北京回來後,他依然保持謙虛謹慎的習慣,說,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他一邊參加勞動一邊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工人的實際問題,成為大家的知心朋友。他看到天冷時工服不保暖,工人挨凍,就到縫補廠建議把棉工褲後腰加高加厚,給工人做皮背心和皮護膝。鑽井生產、生活特別是住房、吃糧面臨困難時,他利用工余時間帶領職工和家屬開荒種地,燒磚、割葦,蓋「干打壘」住房,讓工人和家屬「吃飽肚子去會戰」,「回來有個窩」。大隊駐地離市鎮比較遠,工人和家屬買糧、郵信、看病都不方便,他又帶領職工家屬想方設法辦起了商店、糧店、郵局、豆腐坊、衛生所等,建起了設施比較齊全的生活基地。鑽工子女沒處上學,整天在荒原上玩耍,他帶領人們在大隊機關附近支起一頂帳篷,建起了大隊級第一所小學——帳篷小學。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王進喜,把這所小學命名為「鐵人小學」。他到阿爾巴尼亞訪問期間,還惦記著鑽工們的困難,利用補助的一點外匯特意買了兩個「熱得快」,帶回來給職工燒開水、熬中葯。鑽工陳國安病了,在大慶治不好,他利用開會機會把他送到省城醫院治療。生產骨幹張啟剛因工犧牲後,他和1205隊的職工經常給他的老母親寄錢和糧票,一直供養到老。
鐵人王進喜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鐵人家是個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還要上學。為了維持全家生計,王進喜叫老母親管賬,精打細算過日子。會戰工委和各級黨組織都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的情況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長期補助」,但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大隊派人給他家送去豬肉和麵粉,他都一律拒收。工人們想把他家鋪炕用的葦草換成席子,他老母親也不讓。鐵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上級為照顧他,給他配了一台威力斯吉普車。王進喜自己很少坐,就用它來給井隊送料、送糧、送菜,拉職工看病,完全成了公用車。可老母親病了,是鐵人的大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去衛生所。與他的愛人同期來油田的家屬多數已轉成正式職工,他的愛人卻一直是家屬,在隊里燒鍋爐、喂豬。他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公僕形象。
鞠躬盡瘁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鑽井指揮部副指揮。1965年7月,在石油工業部第二次政工會上,王進喜應邀作了報告,他在發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讓我們國家省省有油田,管線連成網,全國每人每年平均半噸油」的奮斗目標。「文革」開始後,大慶油田生產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1966年12月31日,王進喜毅然到北京向周總理匯報大慶油田生產的嚴峻形勢。返回大慶後,他走遍油田,貫徹總理的指示精神,大聲疾呼「大慶生產一天也不能停」。一些人羅織罪名,對他進行殘酷迫害。他說,想讓我承認大慶紅旗是黑的,那是痴心妄想,刀架脖子我也不承認!在周總理的謀劃下,繼鞍鋼之後,大慶實行了軍管。周總理指示軍管會把王進喜送到基層連隊保護起來。
1968年5月,大慶革命委員會成立,王進喜被推選為大慶革委會副主任。1969年2月,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成立,王進喜擔任副組長。1969年4月,黨的「九大」在北京召開。王進喜作為大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並當選中央委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文革」期間,大慶油田出現了地層壓力下降、原油產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兩降一升」嚴峻形勢,王進喜焦急萬分。在油田呼籲得不到支持的情況下,就到北京向燃化部和國務院匯報。周總理在《當前大慶油田主要情況報告》上批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油田生產被動局面逐步得到扭轉。為了把散落在草原上的物資器材回收回來,王進喜於1969年7月,集中30多人,成立了廢舊物資回收隊,帶領工人們風里雨里,為國家回收散失的廢舊物資。形成了今天仍被我們頌揚的「回收隊精神」。
1970年春節前,王進喜受周總理委託,到江漢油田慰問,並做了大量的解放幹部、穩定隊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全國石油工作會議在玉門召開。王進喜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大會。他在會上大聲疾呼要恢復光榮傳統,充滿信心地提出「大慶產量要上四千萬噸,全國產油一億噸」等一系列遠大的奮斗目標,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玉門會議期間,王進喜胃病發作。後經解放軍301醫院檢查確診為胃癌晚期。病中的鐵人心裡想的仍然是油田生產建設和廣大職工家屬。得知油田生產不穩定,他想還是因為主要幹部解放不出來。叫警衛員方廷振代筆寫信給大慶當權者,叫他們趕快解放宋振明。聽說家屬基地有臭蟲,他託人買來敵敵畏,讓來看望他的人帶回大慶。
1970年10月1日,王進喜抱病參加國慶觀禮,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檢閱遊行隊伍。國慶節剛過,鐵人的病情急劇惡化。臨終前,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同志。打開紙包,裡面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和一張記賬單,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沒有動。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臨終前,弟弟王進邦守候在病榻邊,王進喜手拿300元錢交給他,強忍劇痛,斷斷續續地說:「看情況,我可能看不到咱媽了,媽這一輩子很苦,你就多替我盡孝道吧」。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向王進喜同志告別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等以及中組部、石油工業部、黑龍江省的領導,大慶油田、玉門油田的幹部、群眾來向鐵人告別。王進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鐵人王進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跡。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刊發了長篇通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高度評價了王進喜偉大的一生。大慶油田做出了「向鐵人王進喜同志學習的決定」。學習鐵人精神,繼承鐵人遺志,大慶人決心把他未竟的事業進行到底!
鐵人詩話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好大油田。干!干!干!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寧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安徽鄧氏家族傑出代表:鄧石如、鄧藝孫、鄧季宣、鄧以蟄、鄧稼先等),清朝譽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書法家與篆刻家鄧石如的第六世孫,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鄧以蟄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教授。1925年,母親帶他來到北京,與父親生活在一起。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於1945年自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畢業,1948年到1950年赴美國普渡大學讀理論物理!
他從青少年時代就有了科技強國的夙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的興亡緊密相連。
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他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16歲的鄧稼先隨大姐去了大後方,在四川江津讀完高中,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抗日戰爭勝利時,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
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這位取得學位剛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是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6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終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關系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干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粗估」參數的時候,要有物理直覺;晝夜不斷地籌劃計算時,要有數學見地;決定方案時,要有勇進的膽識和穩健的判斷。可是理論是否准確永遠是一個問題。不知道他在關鍵性的方案上簽字的時候,手有沒有顫抖……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1948年10月,鄧稼先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讀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他主要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可能長了一店

『叄』 老黃牛被人們賦予什麼樣的象徵意義

老黃牛被人們賦予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工作的象徵意義。

「老黃牛」精神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集中體現。

「老黃牛」,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目標,信念最堅定,對事業最忠誠;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情壯志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勇於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3)工商登記老黃牛事跡擴展閱讀:

「老黃牛」精神:

「老黃牛」精神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對工作始終如一、決不懈怠;忍辱負重、大公無私,奉獻多而索取少,從不計較個人的名利得失,為了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老黃牛」事跡宣講是一場弘揚奮斗精神、展現台科院人風采、傳遞正能量的活動。他們一切豐收的果實,皆是辛勤耕耘的結果,風采背後,是他們兢兢業業的付出,他們的故事全都詮釋著「奮斗」兩個字。

「老黃牛」身上流淌著任勞任怨、甘於奉獻的精神,洋溢著充滿愛心和責任心的育人情懷;以身作則、春風化雨,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勤勤懇懇、誨人不倦,當好學生的人生導師。

『肆』 先進人物故事

1、鄭月蘭,2000年全國勞動模範,蒼南縣公路段養路工人,浙江省第九屆、十屆人大代表。1979年以來一直堅守公路養路一線,先後在平陽麻步、蒼南靈溪、南水頭、河西、溪頭埠道班(公路站)、馬站公路站養護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她工作的真實寫照。

1992年她擔任河西公路站站長,成為溫州市公路系統首位也是唯一的女站長。2006年8月10日下午,超強台風「桑美」登陸馬站鎮,公路設施遭受重大損失,幾十處公路塌方,行道樹颳倒無數,站房破壞嚴重,凌晨2時許,她不畏險情立即組織艱難的搶通。

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女職工、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十行百佳婦女、省先進女職工、省勞動模範、省交通行業十佳文明標兵、改革開放30年浙江交通創業創新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2、葉朋,2005年全國勞動模範,天信儀表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流量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1998年開始歷任天信儀表集團副總工、總工、副總裁,先後主持研製了智能氣體流量計、電子體積修正儀。

自動化系統等二十多個系列產品,產品技術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多個項目列入「國家級新產品」、「國家火炬計劃」、「國家創新基金」項目,1項列入「國家863計劃」項目,多次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主導起草了1項國家標准和1項浙江製造標准。

參與編制8項國家和行業標准及規程,擁有30多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及軟體著作權,發表了13篇論文,參與編寫3本專業書籍。在本人及所帶領團隊的努力與創新下,天信儀表一直領先於國內同行,公司業績連續多年位居國內同行首位,為我國自動化儀表技術發展作出較大貢獻。

3、林景聰,2004年浙江省勞動模範,現於蒼南縣市場監管局金鄉分局工作。三十多年來,他長期紮根在紅盾事業的基層一線。「一朝工商人,一世正義魂」是他三十多年來辛勤工作的真實寫照。有位老局長曾這樣評價他「大家對景聰同志印象非常好,他就像『老黃牛』一樣誠懇工作。

默默奉獻」。「熱愛工商事業,幾十年如一日」這是同志們對他的一致評價。他曾在全市率先實行個體戶「一戶一檔」的檔案規范化管理,建立原始個體、企業停歇業、注吊銷的各類檔案一萬多戶,被市局作為典範推廣。他查處虛假廣告,牽出系列違法案的事跡。

曾獲全市十大經濟違法案例之一,在省、市、縣工商系統多次舉行「學習林景聰同志」先進事跡的活動。曾獲省「經濟衛士」、市「紅盾衛士」、榮立「二等功」,並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縣級先進者、縣工商「十佳」辦案能手。

4、沈愛芬,2014年浙江省勞動模範,金鄉高級中學教師,曾獲浙江省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第二十屆省春蠶獎等。她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忠誠熱愛,對教學工作的努力鑽研,對學生的極端負責,在金鄉高中教師這個平凡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一年。

她作為蒼南縣百名領軍教師參加國內外各類高端培訓,經常開示範課、講座,撰寫了20多篇教育教學論文,主持和參與省、市、縣級課題研究10多個。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不以成績定優劣,對每一位學生都給予關注,經常與學生促膝談心,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她擔任金鄉高中英語教研組長13年,積極發揮培養、指導青年教師的作用,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英語教研組先後獲得縣先進教研組、縣巾幗示範崗等榮譽。她主持「沈愛芬名師工作室」和「沈愛芬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發揮名師、勞模的示範帶頭作用。

5、李維波,男,中共黨員,自2003年應聘農電工以來,他就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他熱愛的電力事業。在多年的工作中愛崗敬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2003年至2007年先後擔任過xx供電所線損管理員、用電檢查管理員、兩率管理員、線路工作負責人。

2007年調到xx供電所任用電檢查管理員、客戶經理;2009年5月調到xx供電所任營銷員兼用電檢查管理員。剛踏入電力工作的時候,他還是個電力行業的「門外漢」,可他深深的明白:「知識改變思想!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決定命運」這句話,明白在當今學習的社會里。

對於電力更就應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更新新的觀念,以滿足時代對於電力的更高的要求。正是這樣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一步步的從「門外漢」變成了此刻的技術骨幹。

『伍』 中國 建國60周年以來的傑出人物的事跡.

長大後我將成為你有這樣一首歌:「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神氣,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必然有一個自己的偶像或者是你學習工作的榜樣。激勵我學習的就是張傑。他有著帥氣的外表,動人的眼神……他在很久以前參加過快樂男生,他雖然沒有得到冠軍,但他也名列前茅,因為他是唯一的一位用心唱歌的男孩子。他在音樂風雲榜上的人氣並不低於周傑倫。他有著天籟之音,他唱的好歌數不勝數,專輯已有N張,其中《明天過後》一上市就被瘋狂搶購。他有一首歌是專門為星星們(他的歌迷們)創作的,叫最美的太陽。他是一個文舞雙全的人,他參加快樂男生讓人聽見他動人的聲音,他參加舞動奇跡讓人看見了他高超的舞技。他的寫真集是好詞佳句的搖籃,是人生哲理的寶箱,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他過去的生活,還可以學到許多老師教不到的知識。一個人如果光有聲音的獨特而變得沒有愛心他也不會被人關注的。張傑是一個有愛心,同情心的人。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張傑回到自己的家鄉看望小朋友,親人,受傷者……他和更多的歌手回到四川獻血,當他看到那麼多孩子的屍體的時候,他傷心的哭了,他把自己的好住處讓給了受傷者,自己住的也是帳篷。他還在網上建立了北斗星空慈善會,地震那幾天他們籌集了18萬元,張傑也把省吃儉用省下來的10萬元捐給了災區,雖然這只是杯水車薪,但許多一點點積累起來就會變成一座推不倒的大山。張傑為了音樂夢想永不放棄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是值得大家的尊重的,雖然他成功了,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成功,是一個用汗水凝成的江河。不知道樓主滿意不.?.^_^

『陸』 具有老黃牛精神的人物有哪些

1、焦裕祿

原蘭考縣委書記,幹部楷模,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後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

『柒』 青島老黃牛生態農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美鋤 (原老黃牛生態社區),系青島老黃牛生態農資有限公司旗下獨立品牌。市民通過繳納年費來預訂農戶的生產及農產品。這種預訂只是農戶生產能力的份額預訂。比如,一個農戶預訂的市民會員上限為20,那每個會員預訂的是這個農戶1/20的生產能力和土地資源。農戶會按照美鋤制定的生產要求來完成全年的生產,並把產品平均分配給會員。

法定代表人:胡海升
成立時間:2014-11-27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323013321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島市李滄區九水東路320-1號2464號房間

『捌』 長沙市老黃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長沙市老黃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7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通過互聯網銷售辦公用品、日用品、服裝、化妝品、計算機軟硬體的銷售,電子出版物零售、出版物零售(湖南省出版物零售經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9年7月16日)等。
法定代表人:梁斌
成立時間:2013-07-16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0400007465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長沙市嶽麓區嶽麓街道黃鶴村七組(劉建軍私宅)

『玖』 廣西老黃牛勞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西老黃牛勞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0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保潔服務,室內環境治理(憑資質證經營),商務信息咨詢服務(除國家有專項規定外)等。
法定代表人:韓英
成立時間:2014-07-03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36669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書院鎮船山街90號116室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老黃牛事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