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限塑工商局實施方案

限塑工商局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1-05-08 12:00:27

❶ 限塑令要如何執行落實

據報道,在2007年12月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發布。近10年來,這份被公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在限制和減少塑料袋使用方面效果明顯。

專家表示,限塑令的核心價值在於向整個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息——資源有價,使用資源需要付出成本,只有引導大多數消費者形成資源有價意識,讓消費者從思想上限塑,才能促進人們主動參與限塑,最終達到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目標。

❷ 請問限塑令有那個部門負責監督實施

質檢部門要建立塑料購物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機制。對違規繼續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或不按規定加貼(印)合格塑料購物袋產品標志的,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相應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要完善質量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曝光、召回、整改、處罰等制度。
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監督檢查,對違規繼續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等行為,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要加強對市場內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管理,督促商戶銷售、使用合格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銷售企業要建立購銷台賬制度,防止不合格塑料購物袋流入市場。
旅客列車、客船、客車、飛機、車站、機場及旅遊景區等不得向旅客、遊客提供超薄塑料購物袋(包裝袋),鐵道、交通、民航、旅遊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❸ 限塑令後 被工商部門查出40多個塑料袋子 罰款6000元 怎麼辦

限塑令是不讓免費提供一次性超薄塑料袋,只要你沒免費提供就不算違法。
「40多個塑料袋子,罰款6000元」有法律文書嗎?如果有,並且對此不服,可以在行政復議期間對處罰決定提起行政復議,也可以去法院起訴,申請撤銷處罰。

❹ 限塑令具體規定

2008年6月1日是「限塑令」實施首日,從該天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將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也不得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塑料購物袋。京城主要超市、商場、市場已紛紛亮出塑料購物袋收費的公示牌,售價最低為0.1元,最高則達到1.5元。在商家自主定價的前提下,如此懸殊的價格讓市民「左右為難」。
國內一些大型超市數月前就已經開始有步驟地推行環保布袋。在廣州華潤萬家五羊新城店,從去年中秋節開始,就策劃了如購買一定價格的商品即贈送精美環保布袋的一系列環保促銷活動。但是,一些小商品店、菜市場等可能成為「限塑令」的「盲點」。
大多數地區的工商及物價部門為配合「限塑令」,紛紛表示要對不合格塑料袋生產廠家及經營商家進行全面清理,但並未要求統一定價,由商家依據自己的成本支出自主定價。一些專家據此認為,以前消費者使用塑料袋的費用其實是包括在商品里的,而「限塑令」的到來促使商家把原來商品的價格還原,讓以前隱含在商品里的塑料袋價格「浮出水面」,不過是把「暗收費」改成了「明收費」。
誠然,「限塑令」效果的顯現,需要一個過程,也存在執法上的多種難處。但要真正讓「限塑令」落到實處,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採取剛性的監管措施。一是要對購物袋的材質嚴格把關,一定要使用環保的、可循環利用的材料;二是對於目前因現實條件還無法完全以環保材質替代的地區,在盡量減少塑料袋使用的前提下,嚴格定價標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種經營機構進行抽查,完善相關獎懲機制,不可使「限塑令」淪為一紙空文。

❺ 限塑十年取得了什麼成果

有這樣兩道選擇題,你能答對嗎?問題一:據國家郵政局報告,2016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料袋約()個——A.14.7萬,B.147萬,C.147億。

限塑令要求,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袋明碼標價,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並收取。但在一些場所,現實不容樂觀。

「每晚都有人來賣塑料袋,這種薄的我一般買5捆,每捆1元共30個,第二天幾乎都用光。限塑令之後,厚袋子更貴了,我們要多花一些錢,但不會向顧客收塑料袋錢。」南寧某農貿市場一位攤主說。

記者看到,商販都備有塑料袋,超薄的佔多數。顧客買菜時,攤主會主動套袋,有顧客接過袋子掂量一下,覺得袋子薄,還讓攤主多套一個。有騎車來的,為了袋子掛在車把上牢靠,也會要求多套一兩個。

與市場兩街之隔的小巷裡,幾個商販在擺攤。一位賣水果的商販展示了3種塑料袋,「這是能裝10斤的,這是能裝8斤的,都是9元3捆,這種薄的9元6捆。」薄塑料袋上沒有任何標識。

剛買完菜的李女士提著袋子說:「有的菜沾著土,有的帶著水,用塑料袋提回家直接扔了,不心疼。如果用布袋子,還得收拾一下,不方便。賣菜的都會提供塑料袋。」

南寧市工商部門市場規范管理科負責人說,限塑令在集貿市場執行情況不佳,特別是菜市場個體經營者免費提供超薄塑料袋的問題仍普遍存在。有個體商戶坦言,這是無奈之舉,「如果提出收費,顧客扭頭就走,生意沒法做。」

長春市工商部門市場處處長張慶文也表示,在一些小型市場、超市、雜食店,禁塑令的執行因塑料製品成本、質量問題等,存在打折扣現象。

3年前,吉林禁塑令頒布之初,記者曾走訪長春光復路小商品批發市場,當時不可降解塑料袋經銷商面臨經營壓力。近日,記者來到該市場,卻發現傳統塑料袋仍隨處可見。有門店前貼著禁塑宣傳單,店內塑料袋卻各式各樣。一間小店前掛著「塑料袋」「垃圾袋」大牌子,下面黑紅藍白各色塑料袋擺了幾排,店內塑料袋琳琅滿目,基本都是傳統PE材料塑料袋,有些無任何標識。經詢問,中等大小的塑料袋4元50個,最便宜的小號袋1.5元70個,批發給長春市的小商戶。

「禁塑力度不斷加大,禁塑難度也依然存在。」張慶文說。

外賣快遞:新業態帶來新壓力,監管在加強

回到開頭的兩個問題,前者答案是C,後者是B。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

以外賣為例,塑料餐盒、塑料袋使用普遍。在南寧某住宅小區門口,剛送完一份外賣的送餐員說:「我負責的這片區域外賣商家很多,大部分都用塑料袋打包,只有3家用紙質包裝。」在某大型商場負一層,一家雞排連鎖店店員說:「我們賣的是油炸食品,送外賣、顧客到店打包帶走都要用塑料袋,平均每天100個。」

一名剛收到外賣的市民說:「這種能一起打包的,比如肉串和烤腸,會放在一起用塑料袋裝;米飯、面、粉之類的,會用塑料餐盒裝;最後會用一個大袋子把小袋子裝在一塊兒,便於攜帶;飲料、湯汁還會另裝在一個袋子里。」

「吃完外賣,一般會把餐盒等垃圾放在裝外賣的袋子里一起扔了,不會重復用,因為有飯菜的味道、油污等。」這位市民說,盡管收到的外賣塑料袋、餐盒質量不錯,商家還會收餐盒費,但吃完外賣並不會回收利用,而是直接丟棄。

針對這些新問題,吉林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餐飲外賣、郵政快遞等新興消費行業的監管責任主體不明確,出現監管盲區和薄弱環節。對此,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提出,鼓勵快遞企業使用環保包裝材料、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國內的快遞外賣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以實際措施推進「綠色物流」。

日前,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改委准備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相關實施方案。

在地方,相關嘗試也已開始。南寧市區一家健身餐餐館用紙袋包裝外賣食品,店主說:「我們以前用塑料袋,改用紙袋後,顧客覺得我們的商品看起來更綠色環保。」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28日 02 版)

❻ 限塑令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

當今世界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來越多,甚至影響到到了社會,破壞了大自然,所以,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們的重視。據仔細調查研究表明,煙頭、羊毛織物可存留2年;經過油漆的木板可存留13年;尼龍織物可存留30—40年;皮革可存留50年;易拉罐可存留80—100年;塑料可存留100—200年;玻璃可存留1000年……垃圾如此猖狂地破壞大自然,毀壞大自然,我們人類怎能袖手旁觀?我們應該實施「綠色行動」,拯救地球!

據調查研究,白色垃圾有以下幾點害處:

一、佔地過多

在小巷深處,經常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垃圾,成堆成堆地擺放在那裡,旁邊還有一些蒼蠅飛來飛去,場面令人作嘔,不僅影響市區容貌,還影響市民健康。

二、污染空氣

白色垃圾在腐爛的過程中,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散發到空氣中去,又隨著氣體的流動,很快傳播到各個角落,人聞多了會生病。

三、污染水體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多,難免都會找個假期旅遊玩玩,但是大多數人都很不自覺,吃完飯盒隨手扔到河裡,湖中,經常都可以看到從遠處漂來的飯盒或白色塑料袋,或停留在河面上,因此,河裡的魚兒也不多了。

誰都知道,莊稼要靠土才能播種,一般的泥土可不行,要施過肥的沃土才能種出最好的莊稼來,可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家田內,莊稼的根就不會很好的生長,就會大量減產,人們就會吃不著糧食。

五、火災隱患

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引起火災,明火,大多數森林起火就是這樣引發的。

六、有害生物的巢穴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以上六點概況了垃圾的的害處,但垃圾並非一無是處,據估算,回收1噸紙可產好紙800公斤,可以少砍17棵樹,可節約一半以上的資源,減少30%的水污染;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汽油和柴油……

讓我們利用知識和行動來減少地球污染和節約資源吧!做好21世紀的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園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一、引言

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由於塑料製品難以分解,所以被遺棄的塑料製品(尤其是各種塑料袋)會給環境帶來嚴重危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廣大中學生對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製造白色污染,使原本聖潔的校園受到白色污染的侵蝕。為了了解、解決校園白色污染的問題,我們對校園白色污染進行了一些調查,並嘗試找出解決辦法,使廣大中學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還校園一片凈土,促進桃江縣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二、有關白色污染的相關知識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製品,對耕作和播種造成了極大困難,影響了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不產。如果將塑料燃燒,則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環境。將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鳥、魚類誤食,會造成這些動物死亡,若是纏住一些艦船的螺旋槳,則會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白色污染治理辦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關鍵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學家研製了多種自毀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毀塑料、化學自毀塑料、醫用自毀塑料等。製造這些塑料的指導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種化學物質,使塑料能被光照、細菌或其他化學物質溶解或消除。這些方法的共同特點是造價昂貴,無法與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競爭。

三、調查情況

我們小組在學校隨機挑選50人參加我們的問卷調查,共收回45份,佔90%(調查問卷附表),結果如下:

問題一:你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嗎?

調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結果表明,大部分中學生是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的,這與學校教育有很大關系(高二化學教材對於白色污染有過講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這表明,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問題二:你經常購買小食品嗎?

22.2%的人偶爾購買小食品,71.1%的人經常購買,只有6.7%的人不買小食品。這是因為,學生族很少有時間在家吃早飯,所以來學校購買食品充飢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裝袋絕大部分都是塑料製品(請看以下的調查),這就為校園白色污染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

問題三:你如何處理塑料袋?

上圖顯示只有7人(佔15.6%)將塑料袋隨地亂扔,而扔進垃圾箱的佔80%,但這並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進入垃圾箱中,因為據我們小組成員觀察發現,很多人雖然知道應當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內,卻總是扔到垃圾箱旁,風一吹,塑料袋就滿校園亂飛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兩位選擇其他的同學中。一人表示會把塑料袋扔進視線所見的垃圾箱內。我們發現。校園內垃圾箱以前並不多,而且大多銹跡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過本學期開始後,學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數量,這對於防治校園白色污染是有幫助的。

問題四:請同學對校園白色污染的處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議。

提供建議如下:

(1)學校應教育同學們增強環保意識,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學們不要隨意扔垃圾,對隨地扔廢棄物的人講講環保的重要性。

(3)學校統一將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

(4)增設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嚴重的地方(如小賣部門口)。

(5)設計一個環保標志,掛在醒目的地方。

(6)盡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並杜絕使用一次性發泡飯盒(現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飯盒就是國家禁止使用的飯盒,但仍在使用)。

(7)呼籲全社會增強環保意識。

(8)學校不要焚燒垃圾。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於白色污染比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對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這需要學校增強環保方面的教育。②相當一部分人雖然知道什麼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隨手丟棄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見,學校培養學生環保的觀念十分重要,同時學校也要作出實際行動,如多設置分類垃圾箱,組織回收有價值的垃圾等。

(三)學校白色污染現狀調查

通過上一階段的調查,我們已經調查清楚了學生對白色污染的了解情況,與同學們初步探討了如何防治校園白色污染。這一階段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調查我們學校白色污染的情況,並對處理方法進行可行性探討。

首先,我們進行的工作是稱量一個班一天產生的垃圾,分揀出垃圾的種類、白色污染(如塑料袋、塑料瓶等)所佔比重為多少,以此來估算一中一天產生的白色污染物的數量。以高二某班為例,這個班一天所產生的垃圾約重2kg左右,主要成分是紙、塑料包裝袋、塑料瓶、易拉罐、發泡飯盒及一些果核等。其中塑料包裝袋有近l00個(幾乎全用於食品包裝),5個塑料瓶,7個發泡飯盒,2個易拉罐(鋁制)。不難看出,食品包裝是校園白色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還發現,紙張和易拉罐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目前社會上也有回收廢紙、易拉罐的地方。於是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上。

在學校的垃圾站,我們遇見一位揀垃圾的人,他把塑料瓶進行了回收。我們小組成員上前詢問他回收的目的、價錢,而他沒有回答。為了查詢有關塑料的回收情況,我們小組特意利用課外時間對太原市各正規廢品回收站進行了采訪,可惜沒有發現回收塑料的地方。最後,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我們得知:塑料是可以回收的,但不可以再利用來製造食品包裝袋(因為造價高,不能保證衛生與安全),只可用作建築材料或農用大棚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違規生產的個體小企業私自回收塑料廢物,用一些有毒的有機溶劑清洗後再利用,這對人體是有害的。因此,學校在進行垃圾分類回收時,一定要將回收的塑料製品送到正規的回收單位。

三、結論

通過以上調查,我們發現校園內是存在白色污染的,以一中為例,每天一中要產生4000個左右的食品包裝袋,這會使多少畝土地喪失耕種能力!而且,學生對於白色污染缺乏緊迫感,採取淡然的態度,這是不容樂觀的。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那麼若干年後中國還有沒有可供種植耕作的土地?

我們中學生不應該對白色污染這一社會問題不聞不問,而一定要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地去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宣傳環保意識、從而使全社會的人都有環保觀念--這正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的建議:

(1)根據我們的調查以及我們所查的資料,我們建議學校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每一個班在班內建立一個小型垃圾點,將垃圾按紙類、塑料、金屬(如易拉罐等)、電池、其他共五類分類收集。由於紙類、塑料數量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慮到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建議同學們把廢舊電池統一回收。

②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並在校園內多設置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學校負責與社會回收單位聯系,及時送出回收來的垃圾。

③學校應當設立一個評分制度,對垃圾回收工作開展得好的班級進行鼓勵。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2)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污染,就必須在學生心中樹立環保的觀念,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保教育,如徵集環保標志,舉行環保歌詠比賽等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3)加強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目的還在於向全社會宣傳環保知識,因此建議學校多方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活動,如在每年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時,組織學生上街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等知識,只有全社會都在講環保,才會從根本上防治白色污染。

❼ 限塑令目前實施的狀況

只有大超市還在執行
其他的地方照常

❽ 上海新版限塑令10月起實施,更新了哪些內容

上海市發改委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出台了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將進一步規劃和引導全社會合適的理性的進行塑料品消費。

閱讀全文

與限塑工商局實施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