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年檢怎麼進去啊
可以網路搜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點開」山西「,點」企業公示信息填報「,先進行聯絡員備案,然後點聯絡員登錄,填報年度報告,提交,完成。
② 在山西有工商管理的學校哪裡最好
山西地區開設工商管理的主要院校有: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中北大學 ·山西大學 關於他們的介紹可參見: http://www.mbaun.net/S/Major/ 祝好運
③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領導信息
董岩,男,1958年3月生,漢族,黑龍江省賓縣人,南開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經濟學碩士學位,1975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4年5月30日,當選為呂梁市市長。2015年7月14日任省非公工委書記、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主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全面工作。
李秀英,女,1951年1月出生,漢,北京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1968年12月參加工作,2004年11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巡視員,協助局長負責法制、商標、廣告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法制處、商標監督管理處、廣告監督管理處;聯系山西省商標協會、山西省廣告協會、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塗國強,男,1953年4月出生,漢,河南省唐河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70年4月參加工作,2004年10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協助局長負責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機關黨建群團、精神文明建設、基本建設及宣傳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紀檢組、監察室、執法督查室、基層教育處、直屬機關黨委、宣傳中心、《山西工商行政管理》雜志社、山西省臨汾工商行政管理學校;聯系山西省個體勞動者協會、臨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運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石清禮,男,1950年7月出生,漢,山西省山陰縣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68年1月參加工作,2000年6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協助局長負責市場規范、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市場規范管理處、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和省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聯系山西省消費者協會、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會、陽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忻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馬聯社,男,1956年3月出生,漢,山西省芮城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82年1月參加工作,2006年9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協助局長負責會務、文件、離退休人員及經濟檢查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辦公室、離退休人員管理處、經濟檢查處、直銷監管處、經濟檢查總隊;聯系長治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晉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薛維棟,男,1960年11月出生,漢,山西省柳林縣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83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11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協助局長負責信用體系建設、後勤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合同與信用監督管理處、經濟信息中心、後勤服務中心、招待所、山西證照商標印刷廠;聯系山西省信用企業協會、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朔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趙勇,男,1956年2月出生,漢,山西省平定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75年8月參加工作,2004年11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視員,協助局長負責企業注冊、政務大廳等方面的工作。具體分管企業注冊監督管理處、外資企業注冊監督管理處、行政審批及注冊服務大廳;聯系山西省民營企業協會、山西省工商企業咨詢服務中心、晉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呂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
王拴成,男,1956年2月出生,漢,山西省屯留縣人,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1972年12月參加工作,2006年11月任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視員兼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④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地方性法規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登記、運行以及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將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隨著本級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為其提供指導和服務。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提供相應的便利和服務。
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扶持、服務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服務工作。
第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取任何費用,不得以其他形式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負擔或者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變相增加農民負擔。
第二章設立與運行
第六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中,農民至少應當占成員總數的百分之八十。
國有農場、牧場、林場、漁場等企業、事業單位中實行承包經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職工,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城鎮居民,以及到農村任職的高等院校畢業生,創辦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農民成員計算比例。
鼓勵從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業務直接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社會團體和個人,創辦或者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第七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其預期收益以及其他能夠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用非貨幣財產出資的,由全體成員評估作價,但是不得用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
第八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設立登記,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登記事項變更或者解散、破產的,應當依法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或者注銷登記。
第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提供相應資料。
第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銷售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實行標准化生產。
第十一條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采購和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統一加工、運輸、貯藏,統一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提供信息,統一銷售價格或者出售成員產品,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設置會計賬簿,按照國家規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建立成員賬戶,依法向本社成員分配盈餘。
第十三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在本社內開展信用合作和資金互助,為本社成員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提供資金支持,但不得對外吸納儲蓄、發放貸款。
第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管理人員不得弄虛作假套取財政扶持項目資金,不得侵佔、挪用、私分農民專業合作社財產。
第十五條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其成員之間發生糾紛時,應當依照章程和有關約定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以向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章扶持與服務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以下指導、扶持和服務:
(一)制定指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具體政策;
(二)提供有關政策咨詢和市場、技術等相關信息;
(三)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章程;
(四)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
(五)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有關扶持項目;
(六)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示範和經驗交流活動;
(七)培訓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和財務人員;
(八)其他指導、扶持和服務的工作。
第十七條支持農業生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裝備保障能力建設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有關財政資金項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可以委託和安排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安排資金,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准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
第十九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用於經營性養殖的畜禽舍、工廠化作物栽培、水產養殖等生產設施用地及其附屬設施用地,農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曬場等農業設施用地,按照國家設施農用地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條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改建、擴建養殖場(區)達到國家規定規模的,依法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在其家庭院落養殖的,不進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第二十一條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及跨區作業的農業機械,免繳車輛通行費。
第二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初加工以及倉儲、冷藏農畜產品的,執行農業生產用水、用電價格。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農產品銷售市場。
商務、工商等有關部門應當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農產品進入市場提供便利。
第二十四條農民專業合作社享受國家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和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以及其他涉農經濟活動的稅收優惠。
稅務機關應當公布並落實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辦理稅務手續提供便利。
第二十五條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應當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信用評定范圍,在授信額度內為其提供信貸便利和優惠。
鼓勵其他金融機構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
鼓勵擔保機構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服務。
第二十六條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農產品生產、加工、貯藏、運輸、銷售和農業機械作業等方面,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保險服務。
第二十七條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採取多種方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技術合作。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向農民專業合作社收取費用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未設置會計賬簿進行會計核算,未建立成員賬戶,未向本社成員分配盈餘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不列入財政扶持范圍。
第三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管理人員弄虛作假套取財政扶持項目資金的,由有關部門追繳其套取的財政扶持項目資金,並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兩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領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營業執照。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登記、生產經營以及對其指導、扶持、服務等活動,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條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⑤ 注冊營業執照掛山西和長詒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掛山西的話注冊,有注冊資金要求。
1.企業名稱如果申請不冠以其所在地縣(區)行政區劃名稱而直接冠以市行政區劃名稱或省行政區劃名稱除該企業符合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登記條件直接在省市 工商管理局登記注冊外一般還應具備一定的條件直接在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具體條件由各省市 工商行政管理 局制定 如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地市縣新設立企業(公司)要求冠以 省名的必須是生產型注冊資本不得低不於1000萬元人民幣;已開辦企業(公司)要求直接冠以省名的在個省同行業中應屬骨幹龍頭企業其產品定型經濟效益好在省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凈資產應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2.企業名稱所冠行政區劃名稱應該是企業所在地縣以下行政區劃名稱而不是非企業所在地行政區劃名稱。因此住所在四川的企業 名稱不應冠以 「吉林」住所在江蘇的企業不能的「上海******」.此外所冠行政區劃名稱應是現行行政區劃的名稱不包含歷史上曾使用的行政區劃名稱如 「華東」 「熱河」等;現有行政區劃名稱的習慣簡稱或俗稱(如上海稱滬廣東叫羊城)在名稱中出現應不按行政區劃名稱認定。
3.各類 「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名稱不得作為行政區劃名稱使用。但是在企業名稱冠以了縣以上行政區劃名稱的前提下可以在行政區劃名稱後綴以經有關部門批準的 「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名稱。
4.根據現行規定除符合特殊條款規定可以不冠以行政區劃名稱外企業名稱都應當冠以企業所在地行政區劃名稱即行政區劃名稱應置於企業名稱的最前部如行政區劃名稱在整個名稱的中間出現則不視為行政區劃名稱此類名稱亦應按照不冠以行政區劃名稱的企業名稱進行登記管理必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方可使用。
⑥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直屬單位
山西省工商局經濟檢查總隊:直屬行政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49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三副;
山西省個體勞動者協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6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二副;
山西省消費者協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4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二副;
山西省民營企業協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3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廣告協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0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商標協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9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6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工商局招待所: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70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三副;
山西省工商企業咨詢服務中心: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20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二副;
山西省臨汾工商學校: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68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三副;
《山西工商行政管理》雜志社: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9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工商局經濟信息中心: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5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
山西省工商局12315消費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全額預算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6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一副一總工程師;
山西省工商局宣傳中心: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16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二副;
山西省工商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正處級建制,編制28名,處級領導職數一正二副;
山西證照商標印刷廠:企業化管理單位,編制50名,未定規格和職數;
山西省信用企業協會:未定規格、編制和職數。
⑦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和山西工商哪個好
山西大學工來商學院好。源
山西工商學院是2011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在山西工商職業學院基礎上升格建立的山西省第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
學院位於山西省會太原市小店區,佔地面積684畝,設有財務金融系、工商管理系、計算機系、酒店管理系、文化傳播系、商務系、藝術系、通才教學部等8個系部,現開設6個本科專業及31個專科專業,形成了以管理學為主,人文學科、工學、經濟學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
⑧ 山西太原市工商局和太原市區工商局哪個好待遇、發展如何(事業編制)懂的進
我不是山西的,不知太原市區工商局是否隸屬山西太原市工商局,如果是,那肯內定是市局容好,他們的行政級別肯定不是一個檔次,比如區局的局長是正科級,那市局的局長就是正縣級,哪怕市局的一個科長都與區局的局長是一個級別。起點不一樣,工資及福利也肯定不一樣。個人建議:能留市局別留區局。
⑨ 山西工商局網上年檢
你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現在不叫年檢了!
改成企業年報啦。
都是在網上申報的!
第一步:進入後,選擇城市「山西」,再點擊「企業年報」。
祝您生意興隆!生活愉快!
⑩ 為什麼有的省把工商局和質量監督合並了
工商局和質量監督合並是機構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精減機構、精減人員、廉潔高效。
這是工商、食葯監和質監「三局合一」改革,響應了國務院的大部制改革,實質就是把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知識產權保護、食品安全監管、價格監督檢查等職責合並在一個叫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部門。
(10)山西陸達和山西工商局擴展閱讀
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方案提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合並國家工商、質檢、食葯監等部門職責,整合各部門涉及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的職責等。
「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在談到此次機構改革的力度時,引述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概括。
他們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機構調整不僅順應眾盼,而且順理成章,將有利於完善市場全流程監管,提升產品質量,減輕企業負擔,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秋林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回應了民之所盼。「我們前一段時間召開過一些座談會,企業層面、基層局代表對整合呼聲強烈。這次調整可以說是順應期盼。」
他還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助於解決過去「上面三根線、下面一根針」的局面,使得簡政放權和高效行政在組織上得以保證。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省質監局副局長李志強亦指出,近幾年,工商、質監、食葯監「三合一」、「二合一」的改革已在全國縣一級開展,因此在部委層面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商、質檢、食葯監「三合一」,既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導向,也是多年眾盼,順理成章。
近年來,我國政府力推「簡政放權」,用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換取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此次機構改革方案,讓市場主體更加切實地感受到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與效率的決心。
「原來需要在工商部門辦理的營業執照,需要在質監部門進行實驗室認證認可、計量檢定和商品條碼證,以後只需要在一個部門辦理,一站式服務使監管部門和企業的辦事效率更快。」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認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把工商、質檢、食品葯品監管職能合並是非常科學合理的。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從政府層面有利於完善監管,從企業層面則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整體有利於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此次機構改革方案提出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
「目前,食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已統一歸屬食葯監監管,解決了過去分段監管的弊病,但還有部分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行業並未納入同一部門監管,這可能會導致監管重疊或監管真空。」張學武舉例說,「『三局合一』為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創造了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津膜科技甘肅金橋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剛亦表示,這將有利於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使老百姓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有效管理。
此次機構改革方案還提出,單獨組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市場監管實行分級管理,葯品監管機構只設到省一級,葯品經營銷售等行為的監管,由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承擔。
馬秋林表示,不同層級之間管理職責的分工有助於基層整合監管力量,更加突出工作重點。
李志強表示,如機構改革方案得以通過,建議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細化省市縣一級的「三定」方案,進一步理順新機構職能,確保新機構履職到位。
「在監管機構改革的過渡期,建議出台具體的細則,避免有關部門『等等看』『不敢為』的情況發生。」鄭月明說,「建議新組建的部委單位負責人通過媒體進行解讀,讓公眾了解部委的職能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