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

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

發布時間:2021-05-03 23:28:37

A. 創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有哪些內容

一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引入市場機制,激發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使之成為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力量。

二是推進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運營社會化。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准入、監督和考核體系,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方式,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各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確保公共文化設施更好發揮效能。

三是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群眾參與制度化。建立健全群眾能參與、好參與、樂於參與的工作機制,激勵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使群眾自主參與、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真正成為公共文化的建設主體和服務主體。

(1)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足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調動一切可用資源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應著眼於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多樣化,探索數字服務、流動服務、特色服務等新方式。

B.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哪些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面向大眾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先進文化版理論研究服務體系、文藝精品權創作服務體系、文化知識傳授服務體系、文化傳播服務體系、文化娛樂服務體系、文化傳承服務體系、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等七個方面。先進文化理論研究服務體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具有引導性意義。

C. (16分)某校開展「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問題」的研究,同學們發現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難以滿足居民需求。以

()(4分)①√ ;②×
(2)(12分)①不少居民在享用相關設施時不遵守設施使用規范,說明應教育居民增強社會責任感、認識到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自覺做到換位思考、與人為善,從而有利於緩解「社區公共文化設施人為損害嚴重」的問題。(5分)
②文化配套設施投入受經濟水平制約,經濟水平好的社區投入遠高於一般社區,說明要加強經濟建設,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從而有利於緩解不同社區文化配套設施不均衡的問題。(3分)
③參與社區文化活動多為老人,文化水平不高,科學常識匱乏,說明要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從而有利於緩解不少社區文化活動摻雜迷信活動的問題。(4分)

D.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什麼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先進文化理論研究服務體系、文藝精品創作服務體回系、文化知識傳授服務答體系、文化傳播服務體系、文化娛樂服務體系、文化傳承服務體系、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等七個方面。先進文化理論研究服務體系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具有基礎性和引導性意義。

http://www.jxwm.gov.cn/jxwm/sxddjs/xxyd/userobject1ai8240.html

E. 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出來幹嘛的

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出來可以在國家非政府公共事務管理部門、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公共事物管理和服務工作。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一是具備良好的公共管理能力;二是具有全面的智能化管理技能;三是熟練的商務、公務公文的撰寫能力;四是具有良好的社會調查公關策劃能力。

(5)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擴展閱讀:

就業技巧:

隨著我國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市場經濟競爭的日臻激烈,對就業者的各種壓力勢必愈來愈大,若要在就業競爭中取勝,擁有一定的技巧也是必要的。

1、首先要給自己職業定位。在擇業之前,必須要明確自己「想干什麼和最擅長於做什麼」,整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專業或經驗,制定兩個或二個以上比較適合自己的就業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藐視自己,分階段性進行,職位、工資待遇等等均應循序漸進。

2、多渠道捕捉就業信息。有了目標之後,廣泛收集相應的就業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從網路、報刊、廣播電視,從職業中介機構、勞動力和人才交流市場,也可托熟人、親戚朋友、同學,多渠道獲取謀職信息,為自己拓寬就業門路奠定基礎!

3、分析對比,鎖定崗(職)位。從就業信息中,選擇自己的理想職位,然後按此單位招聘(工)要求,與自己現有的能力條件作比較,認真分析自己能否勝任。

在此同時,從網上或通過熟人、電話咨詢等等方式了解該單位的一些基本情況,如單位的性質、從事行業、工作方法和單位的價值觀、經濟效益、工資待遇等等,便利「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更能准確地鎖定符合自己目標的且「力所能及」的崗(職)位。

4、做好應聘前的必要准備。根據應征崗(職)位寫簡歷,力求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易扼要,特出崗(職)位相關的經歷、技能和榮譽,以便順利獲得面試機會。

有計劃地向單位預約面試時間,不同單位約見時間間隔2-3天為宜;溫習應聘職位有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鞏固一下專業技巧,避免面試或筆試時不知所措,給人留下「濫竽充數」的印象。

F. 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麼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G. 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有哪些

公共文化服務的對抄象有襲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公益文化場所提供的文化服務。

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從傳統上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主要是一種人文倫理厚重的文化。這其中有大量的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好好地繼承和發揚。同時,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科學文化是相對缺乏的。



(7)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擴展閱讀:

公共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包括器物層次、制度層次和精神層次。服務於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的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相應地全面考慮到不同層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在制度層次上,要形成良好服務方式以及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有效的科技傳播和普及的機制。在精神層次上,要把握好公共科學服務的內容,普及科學知識,提倡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念。

H. 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麼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版要內容,是實現經濟、政治、文化權、社會協調發展戰略布局的重大安排。

二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雙輪驅動」的「雙輪」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實現「雙輪驅動」、協調發展,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確道路的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和發展文化民生的內在要求。

四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第一位的工作。

I. 公共文化服務的理論

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內在地要求我們重視公共科學服務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服務於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必然要與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科學作為一種文化,是社會文化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科學文化又有著與社會的其他文化或一般社會文化的不同之處。正確地認識兩者的關系,是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需要認真把握的一個基本方面,也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公共科學服務體系建設相互促進的一個基本方面。
從傳統上看,我們的傳統文化主要是一種人文倫理厚重的文化。這其中有大量的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好好地繼承和發揚。同時,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科學文化是相對缺乏的。在科學技術如此地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之中的當代,科技進步和創新不僅是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公共科學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繼承和發揚文化傳統、進行文化創新的努力中,恰恰需要將缺少的東西彌補起來,將相對薄弱的方面強化起來。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也必須注意到這種基本情況,著力於改善這種基本情況。
由於科學文化與其他社會文化之間既有內在的聯系,又有所不同,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播和普及科學文化,要積極地注意到與其他社會文化現象和活動的互動,要積極地將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普及結合進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促進一般社會文化中的科學文化含量。同樣地,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也要注意到這樣的內在要求,要自覺地配合、加入和融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之中,增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科學技術含量,促進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在豐富全社會的社會文化生活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正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正確處理好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也要正確地處理好科技傳播和普及事業與科普產業、文化產業的關系。在大力加強公共科學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公共科學傳播和普及活動的同時,要加大科普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支撐和市場供給,增強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供給能力。因此,我們不僅要研究公共科學服務的運行機制,而且要研究公共科學服務體系與市場的結合、互動的途徑和機制。關注科普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結合,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公共科學服務體系建設的今天,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
當然,公共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包括器物層次、制度層次和精神層次。服務於全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的公共科學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相應地全面考慮到不同層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在器物層次上,需要加快公共科學服務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制度層次上,要形成良好服務方式以及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有效的科技傳播和普及的機制。在精神層次上,要把握好公共科學服務的內容,普及科學知識,提倡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念。

與公共文化服務知識答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