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說重慶也有馬鞍山,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求解答
說起馬鞍山,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哪裡?
位於安徽省的馬鞍山市,估計會是很多人對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而事實上,馬鞍山這個名字非常普遍,被收錄到網路詞條的就有29個,更不必說其他沒有被收錄的。
人文歷史的確應該得到保留和發展,而這樣做的前提也需要經濟上的支持,能夠將商業和人文歷史保護做到和諧統一,這應該就是大家都想看到的。
㈡ 馬鞍山地貌
馬鞍山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長三角區,地處東經117°53'~118°52'、北緯31°24'~32°02',區域內長江東西貫穿。東鄰南京市浦口區、江寧區、溧水區、高淳區,北接滁州市全椒縣,西毗合肥市巢湖縣級市,南泊蕪湖市鳩江區、無為縣,東南連蕪湖縣、宣城市宣州區。[
㈢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3)馬鞍山地形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㈣ 重慶渝中馬鞍山有多彪悍
一
歷史就像一本煌煌詩篇,攤開來,有光芒直射人心;合上它,則當在閱讀停頓處夾葉書簽…
面重慶人民大禮堂,自右邊的小公路上行數百米,便來到一個岔路口。早些年,有幾棵很大的棗樹長於此處,顧名思義,這里就被稱為棗子嵐埡。
如今棗樹不知去向,唯名留存。
在棗子嵐埡的埡口左側,幾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樓中間,有座不高的小山包。
順山勢有一堵青磚圍牆逶迤朝上,牆頂飾以黛瓦,略覺古樸寧靜之風。沿著腳下青石台階蜿蜒而上,便如逐字逐句叩問一本陌生的閑書,一絲若有若無的神秘引誘著人去翻閱;一探究竟的願望雖非強烈,但不增不減,終究存在。
上到近處,一個充滿民國風情的小院現在眼前。
文化馬鞍山
我流連在這冷清而韻味悠長的凝重深幽的地方,從那些新砌的青磚上閱讀出舊日時光。
慢慢走著,那些曾經窗前站立著各位大師的小樓,皆已修繕完畢。一路黛瓦青磚,朱紅大門,天井連著院落,狹長巷道貫穿其中,條石台階、青瓦紅牆的老建築點綴其間。光影透過參天的黃桷樹投射在青石板上,壯碩的樹根竄出泥土攀上石牆,彷彿緊緊抓住了那些流淌的光陰…
我走著,像在翻閱一本厚重的大書。而如有黃果樹葉飄落,便撿拾它做這趟人文之旅的書簽罷;就像這個地方,如歷史的書簽,方便我回憶時隨時通過它展開懷念。
㈤ 馬鞍山市幾個區
安徽馬鞍山有3區3縣,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715平方千米。
請給個採納 謝謝
㈥ 馬鞍山的環境污染
人們一直以為地球上的陸地、空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江河湖海。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大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例如,超過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排放污染物的標准,超種類、超量、超濃度排放污染物;未採取防止溢流和滲漏措施而裝載運輸油類或者有毒貨物致使貨物 落水造成水污染;非法向大氣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等等。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 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 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但由於大氣、水、土壤等的擴散、稀釋、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 環境自凈 。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編輯本段]環境污染的分類
大氣污染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電磁波)固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編輯本段]環境污染的危害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 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編輯本段]主要的環境污染源
環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工廠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中排出的廢煙、廢氣、噪音、臟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車輛、輪船、飛機等)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灌溉後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狀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於0.25毫克/立方米, 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築、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製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日平均濃度低於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氣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佔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的產物 (包括汽車及一切內燃機燃燒排放的NOx) ;其次是來自生產或使用硝酸的工廠排放的尾氣。當NOx與碳氫化物共存於空氣中時,經陽光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光化學煙霧,它是一種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損害,甚至造成肺水腫。慢性中毒可致氣管、肺病變。吸入NO,可引起變性血紅蛋白的形成並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NOx對動物的影響濃度大致為1.0毫克/立方米,對患者的影響濃度大致為0.2毫克/立方米。國家國家環境質量標准規定, 居住區的平均濃度低於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濃度低於0.05毫克/立方米。
3. 粒子狀污染物
空氣中的粒子狀污染物數量大、成分復雜,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質或是其它污染物的運載體。其主要來源於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燒而排出的煤煙、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建築和交通揚塵、風的揚塵等,以及氣態污染物經過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的鹽類顆粒物。在空氣污染監測中,粒子狀污染物的監測項目主要為總懸浮顆粒物、自然降塵和飄塵。
4.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 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5.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6. 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7. 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 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編輯本段]環境污染的特點
環境污染是各種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污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
1、時間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工廠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往往隨時間而變化。由於河流的潮汛和豐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會使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而變化。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會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點的污染濃度相差高達數十倍。交通雜訊的強度隨不同的時間內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
2、空間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進入環境後,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不同污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污染性質有關,因此,不同空間位置上污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
由上可見,為了正確的表述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單靠某一點的監測結果是無法說明的。必須根據污染物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科學地制定監測計劃(包括網、點設置、監測項目、采樣頻率等),然後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才能得到較全面而客觀的評述。
3、環境污染與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強度)的關系
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量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間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雜訊的強度也有同樣情況)。所以,污染因素對環境的危害有一閾值。對閾值的研究,是判斷環境污染及污染強度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
4、污染因素的綜合效應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於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5、環境污染還會不同程度的改變某些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編輯本段]環境污染的防治
每一個環境污染的實例,可以說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一聲警鍾。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為了維護人類自身和子孫後代的健康,必須積極防治環境污染。 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將面臨著滅亡.
我國防治環境污染的對策
為了防治環境污染,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基本國策,提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戰略方針。1994年,我國政府制定了今後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通過高消耗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和未來發展的要求,而必須努力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滿足後代人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的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諸如:成立環境保護部;頒布實施政策法規;制定科技標准;控制、治理污染;保護自然生態;進行環境評價;開展宣傳教育;發展國際合作;進行環境監察等等。政府有關部門在防治環境污染方面也做了許多方面的工作,象財政部、化工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都頒發過相關法規和規章。例如:2006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1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行為,規定了 「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罰。再如:2008年2月6日國家環境保護部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廳),副省級城市環境保護局,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解放軍環境保護局頒發了:《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於加強防範應對雨雪冰凍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故的緊急通知》;2008年5月13日環境保護部向各有關地區省環境保護(廳)局頒發了:《關於防範和應對地震災害次生環境污染事件的通知》。為了做好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們每一個公民必須努力增強環境意識:一方面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在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另一方面要把這種認識轉變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態度積極參加各項環境保護活動,自覺培養保護環境的道德風尚。防治環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與生物科學密切相關的有利用生物凈化來消除環境污染和發展綠色食品等。
生物凈化
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著重要的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綠色植物能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例如,1hm2(公頃)柳杉林每個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綠色植物可以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櫸林一年中阻滯和吸附的粉塵達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廠礦周圍,種植一定寬度的林木,可以減輕放射性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第三,許多綠色植物如懸鈴木、橙、圓柏等,能夠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園空氣中病原菌的數量比鬧市區明顯減少。總之,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大氣的作用,特別是森林,凈化作用更加明顯,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發展林業有著比較優越的條件,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使我國的森林越來越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計算,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努力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自1978年起,我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這十大林業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全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遼河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和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共規劃造林1.2億公頃。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的實施,使我國相當大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得到改善。
微生物的凈化作用
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土壤和水體中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許多有機污染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從而起到生物凈化作用。
自然界中不同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情況不同: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容易分解,如人畜糞尿等;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難分解,如纖維素、農葯等;有些有機污染物則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尼龍。
農葯的化學性質一般比較穩定,能夠在土壤中殘留較長的時間。農葯能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呢?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他們選取幾種有代表性的土壤,將土壤混合均勻,並等量地分裝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容器分成兩組:一組進行高壓滅菌;另一組作為對照不滅菌。接著,分別向兩組容器內的土壤上噴施等量的「敵草隆」①,然後把兩組容器放入溫箱中培養。六周以後,檢測兩組容器中「敵草隆」消失的情況,發現經滅菌處理過的土壤中「敵草隆」只被分解了10%,而對照組土壤中的「敵草隆」則被分解了近50%。科學家們通過多種實驗得出結論,土壤中農葯的消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利用微生物凈化污水 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方面利用過濾、沉澱等方法,除去工業污水②和生活污水中個體比較大的固體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污水中的多種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無機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如圖)。污水經過凈化處理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就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和工廠的冷卻用水。
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指按照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經過專門機構認定和許可後,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營養食品。由於與環境保護有關的事物通常都冠有「綠色」二字,為了突出這類食品產自良好的生態環境,人們將這類食品叫做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的開發包括產地的選擇,以及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儲運等一系列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准和要求,以便防止和減少污染。例如,農田的大氣、土壤、水質都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標准;包裝時不能對食品造成污染,食品要密封。
綠色食品標志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組成,象徵和諧的生態系統。整個標志為正圓形,寓意為保護,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類,這兩類的主要區別是: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有機化學合成物質;AA級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任何有機化學合成物質。1999年,我國生產出七百多種綠色食品,有些已經進入國際市場,並且使一百多萬公頃的農田受到了良好的保護。
總之,開發綠色食品,是我國重視保護生態環境的產物,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改變的產物。綠色食品的開發,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人民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
[編輯本段]全球十大環境污染事件
(1)北美死湖事件
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西半球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每年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萬噸。其中約有380萬噸由美國飄到加拿大,100多萬噸由加拿大飄到美國。七十年代開始,這些地區出現了大面積酸雨區,酸雨比番茄汁還要酸,多個湖泊池塘漂浮死魚,湖濱樹木枯萎。
(2)卡迪茲號油輪事件
1978年3月16日,美國22萬噸的超級油輪「亞莫克?卡迪茲號」,滿載伊朗原油向荷蘭鹿特丹駛去,航行至法國布列塔尼海岸觸礁沉沒,漏出原油22.4萬噸,污染了350公里長的海岸帶。僅牡蠣就死掉9000多噸,海鳥死亡2萬多噸。海事本身損失1億多美元,污染的損失及治理費用卻達5億多美元,而給被污染區域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3)墨西哥灣井噴事件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南坎佩切灣尤卡坦半島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號平台鑽機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層時,突然發生嚴重井噴原油泄漏,使這一帶的海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4)庫巴唐「死亡谷」事件
巴西聖保羅以南60公里的庫巴唐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於世。該市位於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進煉油、石化、煉鐵等外資企業300多家,人口劇增至15萬,成為聖保羅的工業衛星城。企業主只顧賺錢,隨意排放廢氣廢水,谷地濃煙彌漫、臭水橫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過敏症,醫院擠滿了接受吸氧治療的兒童和老人,使2萬多貧民窟居民嚴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萬公頃,到1983年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積量占同年森林生長量的21%多,先後有80多萬公頃森林被毀。這種枯死病來自酸雨之害。在巴伐利亞國家公園,由於酸雨的影響,幾乎每棵樹都得了病,景色全非。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樅樹相繼枯死,全州57%的松樹病入膏肓。巴登??符騰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樅、松綠的發黑而得名,是歐洲著名的度假聖地,也有一半樹染上枯死病,樹葉黃褐脫落,其中46萬畝完全死亡。漢堡也有3/4的樹木面臨死亡。當時魯爾工業區的森林裡,到處可見禿樹、死鳥、死蜂,該區兒童每年有數萬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6)印度博帕爾公害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驚世界的印度博帕爾公害事件發生。午夜,坐落在博帕爾市郊的「聯合碳化殺蟲劑廠」一座存貯45噸異氰酸甲酯貯槽的保安閥出現毒氣泄漏事故。1小時後有毒煙霧襲向這個城市,形成了一個方圓25英里的毒霧籠罩區。首先是近鄰的兩個小鎮上,有數百人在睡夢中死亡。隨後,火車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毒霧擴散時,居民們有的以為是「瘟疫降臨」,有的以為是「原子彈爆炸」,有的以為是「地震發生」,有的以為是「世界末日的來臨」。一周後,有2500人死於這場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這一污染事故中,有15萬人因受污染危害而進入醫院就診,事故發生4天後,受害的病人還以每分鍾一人的速度增加。這次事故還使20多萬人雙目失明。
博帕爾的這次公害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因事故性污染而造成的慘案。
(7)切爾諾貝利核漏事件
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蘇聯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組反應堆突然發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嚴重後果。帶有放射性物質的雲團隨風飄到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等國,瑞典東部沿海地區的輻射劑量超過正常情況時的100倍。核事故使烏克蘭地區10%的小麥受到影響,此外由於水源污染,使前蘇聯和歐洲國家的畜牧業大受其害。當時預測,這場核災難,還可能導致日後十年中10萬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8)萊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爾市桑多斯化學公司倉庫起火,裝有1250噸劇毒農葯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隨著百餘噸滅火劑進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警報傳向下游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國835公里沿岸城市。劇毒物質構成70公里長的微紅色飄帶,以每小時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經地區魚類死亡,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改用汽車向居民送水,接近海口的荷蘭,全國與萊茵河相通的河閘全部關閉。翌日,化工廠有毒物質繼續流入萊茵河,後來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後,塞子在水的壓力下脫落,幾十噸含有汞的物質流入萊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11月21日,德國巴登市的苯胺和蘇打化學公司冷卻系統故障,又使2噸農葯流入萊茵河,使河水含毒量超標准200倍。這次污染使萊茵河的生態受到了嚴重破壞。
(9)雅典「緊急狀態事件」
1989年11月2日上午9時,希臘首都雅典市中心大氣質量監測站顯示,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318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准(200毫克/立方米)59%,發出了紅色危險訊號。11時濃度升至604毫克/立方米,超過500毫克/立方米緊急危險線。中央政府當即宣布雅典進入「緊急狀態」,禁止所有私人汽車在市中心行駛,限制出租汽車和摩托車行駛,並令熄滅所有燃料鍋爐,主要工廠削減燃料消耗量50%,學校一律停課。中午,二氧化碳濃度增至631毫克/立方米,超過歷史最高記錄。一氧化碳濃度也突破危險線。許多市民出現頭疼、乏力、嘔吐、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市區到處響起救護車的呼嘯聲。下午16時30分,戴著防毒面具的自行車隊在大街上示威遊行,高喊「要污染,還是要我們!」「請為排氣管安上過濾嘴!」。
(10)海灣戰爭油污染事件
據估計,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灣戰爭期間,先後泄入海灣的石油達150萬噸。1991年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空襲後,科威特油田到處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臘油田被炸,濃煙蔽日,原油順海岸流入波斯灣。隨後,伊拉克佔領的科威特米納艾哈麥迪開閘放油入海。科南部的輸油管也到處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長16公里,寬3公里的油帶,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擴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燒黑煙遮沒陽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寬16公里,長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兩國架設浮攔,保護海水淡化廠水源。
㈦ 也是江南丘陵那 馬鞍山的地形是平原還是丘陵
馬鞍山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
㈧ 誰知道安徽馬鞍山的怪山〈水往高處流〉是怎麼回事
近幾年不斷看到媒體有關地球上神秘地點的報道。中國有著名的沈陽北郊「怪坡」,加拿大有「磁力山」,美國有加州聖塔柯斯小鎮郊外的森林。在這些神秘地帶,樹林向一個方向傾斜,物體傾斜落地,人華僑行走而步履穩健。更神奇的是,物體可以自動向坡上運動,水往高處流。有時還會出現,人可沿直立絕壁向上走的怪事情。這些地現象明顯違犯了牛頓的引力定律,令人費解。實際上這些神秘現象是由一種「垂直轉向」的心理幻覺造成的。迷路,轉向搞錯了東南西北的現象我們都很熟悉,它是我們憑感覺人為的方位和實際方位偏離時產生的一種幻覺。「垂直轉向」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的垂直方向顯著的偏離了實際的垂直方向(重大的方向)。地球上的這些神秘地帶,都是由一種「坡上坡」的環境之中,會發生「垂直轉向」,這時神秘現象就會發生。
揭開了神秘地帶的奧秘,我們就可以人工製造出這樣的神秘地帶,作為旅遊資源,供人們娛樂。
為什麼我們會「方位轉向」?
到一個新地方,新城市,人們常常搞不清方向,不知道東南西北,因此很容易迷路。好多人在新地方會覺得太陽不同再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當然我們不能據此說在這地方的太陽和自己家中的不一樣,保會說自己「方位轉向」了。為什麼我們會「轉向」呢?原來我們身體里沒有天然「指南針」,不能靠地球磁場自動識別方位(東西南北)。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方位的判斷,完全靠周圍景物的相對位置。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田野的山川、村莊、田地、樹木以及城市的街道、建築都被我們用來判斷方位。在我們熟悉的地方,我們認識周圍的景物,知道我們的相對位置,所以不容易方位「轉向」,也不易「迷路」。如果你的城市街道正好是東西或南北方向的如北京,西安等,你的地理方位感就很易建立。當我們到一個新城市,常常急於搞清東西南北方位,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坐標系,把周圍景物的相對位置搞清。但是那裡的車站,商店,道路我們不熟悉,不能靠它們的相對位置辨別方位,如果是陰天或晚上,看不到太陽,東西南北的坐標系就建不起來。這時候我們失去了坐標軸。只能憑印象把頭腦中的坐標軸加在新地方,當我們頭腦中印象的坐標軸和實際偏離時,就「方位轉向」。
垂直轉向
地球表面一點的垂直方向是地心和該點的連線方向和重力的方向一致。真正的「下」是沿重力的方向,「上」就是和策略相反的方向。本文中的「垂直轉向」指在一定的情況下,我們判斷的垂直方向明顯偏離了重力的方向。我們通常說天為上,地為下,實際上並不準確。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如果這只蛙所在的井,並不是直井,這井一直下去到不了地心,那麼這只青蛙看到的天就不是真正的上。如果井壁和地平面成70度角而不是90度角,青蛙認為的上和實際的上(重力方向)偏離了20度角。我們坐飛機時經常「垂直轉向」當飛機因起習,著陸或轉向時,我們會發現地面或天際線傾斜了,這就是「垂直轉向」。
和「方位轉向」不同,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垂直轉向」。因為我們判斷垂直方向的能力比判斷方位的能力強得多。由於重力吸引,我們能感覺到上、下方向。這種感覺並不是非常准確。另外我們絕大部分同樣靠視覺並不是根據周圍景物判斷垂直方向。除了我們直立的身體,樹木、建築物都是垂直參考物。我們更信賴的是腳下的地平面,和它垂直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當周圍的環境造成我們依據視覺判斷的垂直方向和策略方向嚴重偏離,同時我們的感覺又不能夠糾正時,就會發生「垂直轉向」。「垂直轉向」是造成地球上神秘地帶的心理原因。但是造成這種「垂直轉向」需要一定的地質、地貌環境。這種地貌組合本文稱之為「坡上坡」。
地球上神秘地帶地質地貌組合
根據一系列理論研究和實驗得出,神秘怪坡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地貌組合。它包括兩個坡,本文之為「坡上坡」,即位於一個「大斜坡」上的「小斜坡」,「大斜坡」與「小斜坡」坡向一致,「小斜坡」的坡度角明顯小於「大斜坡」。當這種地貌組合處於一定環境,「小斜坡」附近的人看不到真實地平面,把「大斜坡」當成真正地平面,從而發生「垂直轉向」,把「小斜坡」的坡頂當成坡底「小斜坡」的坡向顛倒了。從而看到「水往高處流」的怪現象。
我們再看什麼樣的神秘坡最理想。由我們的理論模型可知,神秘怪坡的「視坡度角」等於「大斜坡」和「小斜坡」坡度角之差。因為我們的身體可以感覺到重力的方向所以好的怪坡應和重力方向近似垂直,也就是神秘怪坡本身實際上只是一很緩的坡,位於其上的人感覺不到斜坡。而它的視坡度角這時又很大,因此怪坡上的人能「看」到自己在坡上。理想「怪坡」怪就怪在坡上的人只能看得見,直立時卻感覺不到坡。
神秘怪坡的製造
如果想製造一個可以讓「水往高處流」的「怪坡」,除了要滿足「怪坡」AB與「假水平面OX」的幾何關系外,在「怪坡」的附近不能看見真正的水平面和垂直面(樓房,線桿等)。理想地點在山頂上,城市最高建築物頂上,或者在地下。如在高處,真正的垂直參考物不見了,這時只要把你的地面搞成一斜面,在這個斜面上建一個與該斜面「坡向」一致「坡度角」很小的小斜坡,在這個小斜坡上,觀察者就會看到水往高處流。
㈨ 馬鞍山是平原地形嗎安慶是平原地形嗎銅陵是平原地形嗎三個城市哪個城市發展最好
馬鞍山,安慶,銅陵都不屬於平原地形。都屬於丘陵地形。銅陵俗稱山城。三個城市中,我個人最看好馬鞍山。因為已經把馬鞍山列入長三角開發區了,比蕪湖所謂的皖江開發帶要好。
㈩ 馬鞍山的怪坡怎麼形成的/
這就是視覺欺騙。
視覺欺騙,術語。人在看某些特殊的圖像景物時,出現的視幻覺。這種幻覺使人感受到的和現實中的景物不符,使人感到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視幻覺的原理很復雜,這里只能籠統的概括,不能詳盡的解釋。
一部分原因是人的左右腦分工不同,所導致的眼睛所見到的圖像在左右腦中處理時產生了不同的應激反應。
怪坡製造者的一番苦心還可以在多處發現。在怪坡首端,右邊出發點比左邊返回到達點高出數十公分。原因何在呢?右邊墊高,是為了人們來到怪坡,放眼望去,第一印象便產生明顯下坡感。而左邊鏟低,則為了保證回來時靠慣性滑得更遠。再譬如,若將怪坡像前面的路段一樣修成瀝青或水泥路面,照說摩擦力更小,滑行的效果會更好。
但光潔的路面容易泄露真實的走勢,於是便保持兩邊高,中間凹的土路模樣。柱子根全用碎土石擁住、埋住,看不見顯示角度關系的交界線。也隱瞞了柱子在地面部分的真實高度。連那個雕像的底座也是蓄意做成歪的。
(10)馬鞍山地形擴展閱讀:
其他地方的著名怪坡:
台灣「怪坡」
在台東縣東河鄉,有一個名叫「都蘭」的旅遊勝地,其最吸引遊人處,便是「水往高處流」。「怪坡」旁有一股小溪,溪水流到山腳下的農田,而靠近山腳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觀者無不稱奇。
發生在華夏大地的「怪坡」奇異現象,以其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成為人們探奇的「熱土」。饒有興趣的是,類似「上坡輕松、下坡費勁」的「怪坡」,在世界各國亦已發現多處。
烏拉圭「怪坡」
南美烏拉圭的巴納角地區,可以說是「怪坡」的「聚焦點」,汽車只要一開進這一地區,便怪事叢生。最令人驚奇的要數汽車一旦拋錨,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神力,會把汽車推出幾十米遠。
韓國「怪坡」
韓國的濟州島,在天馬牧場附近的516國道,有一段「怪坡」。汽車到此,熄火並置於空檔,卻見汽車又向坡上滑行。
美國「怪坡」
美國猶他州,有一個被人們稱為「重力之山」的奇特山坡, 有一條直線距離為500米左右,坡度很大的斜坡道,也是聞名全球的「怪坡」。驅車到此, 將車停下,松開制動器,就會發現,汽車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拉著似地、緩慢地向山坡上爬去。
唐山「怪坡」
河北省唐山市區大城山腳下,新近發現一處「怪坡」,引起人們濃厚興趣。「怪坡」位於唐山市大城山公園東北角,長約70餘米,寬約15米,呈北高南低走勢,坡度約為15度。日前,記者與遊人一起騎車感受了一下「怪坡」。上坡時感覺輕松,幾乎不用蹬車,而下坡則很費勁,不蹬車難以行進。記者看到,一位司機駕駛著桑塔納轎車,下坡時汽車空檔竟然向後滑行。 據了解,「怪坡」是唐山一企業員工偶然發現的,已開辟為旅遊景點。關於「怪坡」的成因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磁場效應,也有人歸結於周邊環境造成的視覺誤差。「怪坡」的出現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據介紹,自國慶節以來吸引了上萬人次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