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鞍山靈山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馬鞍山靈山機源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7月0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無等。
法定代表人:劉水珍
成立時間:2011-07-08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1566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工業園銀杏大道160號
Ⅱ 靈山縣的歷史文化
靈山人遺址
在靈山縣三海鄉梓崇村馬鞍山,山為喀斯特孤峰,形似馬鞍,山下有東勝岩、葡地岩和盡頭岩三洞。
1960年,廣東師院、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隊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賈蘭坡、顧玉珉、顧閻等在東勝岩發現1塊顳骨的鼓室部、兩顆牙齒和一段左側股骨上段,在葡地岩發現1塊頂骨和3塊額骨,東勝岩還出土熊的化石和鈣化蝸牛,葡地岩出土中國犀牛、野豬、鹿和牛化石,專家研究鑒定為更新世末期的人骨化石,命名為靈山人化石出土地點,此外,還在石背山洪窟洞古人類遺址,出土1塊頂骨、1塊髖骨、1枚上臼齒、2枚板齒,代表老年個體、屬舊石器時代,在石塘鄉鍾秀山滑岩洞遺址,發現10塊頭骨、70枚牙齒、l塊髖骨、l件穿孔石珠和一些網紋、繩紋陶片,研究鑒定為新石器時代的人骨。
1962年2月廣東省靈山縣綠水公社綠水村社員在一處山坡上挖出了一件銅鼓,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得知後,派員至現場作了調查,並將銅鼓運回廣州,發現銅鼓的山崗很高,約二百餘米,銅鼓就埋在半山坡距地面約三、四十米的地方,在山崗周圍沒有發現什麼古代文化遺址或墓葬,附近也沒有找到什麼共存遺物,只在銅鼓內殘存的泥土中找到了一枚唐代的開元通寶,說明這只銅鼓是在唐代或以後才被埋入土中,銅鼓很大,面徑81、通高47厘米,除足部稍。
Ⅲ 廣西靈山自駕安徽馬鞍山要幾個小時
19小時52分鍾 1758.9公里
打車約3164元
途經:泉南高速、滬昆高速
廣西靈山
進入廣場路,行駛140米
右轉,進入G209(舊),行駛60米
左轉,進入六峰路,行駛1.1公里
請直行,進入江北路,行駛1.4公里
請直行,進入S103,行駛48.0公里
右轉,從S103到六欽高速,行駛44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六欽高速,行駛38.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泉南高速,行駛312.8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桂林繞城高速,行駛27.7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桂林繞城高速到泉南高速,行駛74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泉南高速,行駛322.7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京港澳高速,行駛128.8公里
三岔路靠最右側行駛,從京港澳高速到滬昆高速,行駛1.6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滬昆高速,行駛239.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樟樹樞紐,行駛48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滬昆高速,行駛74.4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南昌繞城高速,行駛53.4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福銀高速,行駛89.3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杭瑞高速,行駛51.2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彭湖高速,行駛51.7公里
請直行,進入東九高速,行駛24.4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濟廣高速,行駛19.8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安東高速,行駛49.0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滬渝高速,行駛179.2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寧蕪高速,行駛34.8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寧蕪高速到採石河路,行駛84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採石河路,行駛1.9公里
右轉,進入江東大道南段,行駛2.0公里
左轉,進入九華東路,行駛1.3公里
右轉,進入湖東中路,行駛1.9公里
左轉,進入采秣路,行駛310米
左轉,從采秣路到馬鞍山市,行駛20米
安徽馬鞍山
Ⅳ 馬鞍山市漢風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漢風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09月2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經建設部門核準的園林、綠化工程、仿木建築、園林綠化設計、水電安裝等。
法定代表人:葉玉亮
成立時間:2004-09-22
注冊資本:2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3489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龍山村靈山林場
Ⅳ 靈山人的介紹
靈山人,古人類名。「靈山人化石於 1960年在靈山縣城郊馬鞍山的東勝岩、葡地岩和石背山的洪窟洞等三個地點的洞穴中發現。化石包括三個頭骨的碎片,內有一塊顳骨、四塊頂骨、三塊額骨、兩枚臼齒、一塊髖骨、一段側肢骨、一塊臏骨等,大約代表四五個不同個體。其體質形態特點大體與柳江人和麒麟山人相近。」(引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從三個洞發現的四個個體人類化石看,其體質形態特點大體與柳江人和麒麟山人相近,從門齒舌面呈鏟形等特徵來看,具有蒙古人種的基本性,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硏究所專家的鑒定,「靈山人」化石至少已有兩萬年歷史,屬更新世末期新人階段的化石。
Ⅵ 西遊記里的靈山在哪
西遊記里的靈山,叫靈鷲山,位於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之東北側,為著名的佛陀說法之地,確實是當年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也正是玄奘要瞻仰的佛陀遺跡。
其山名之由來,一說以山頂形狀類於鷲鳥,另說因山頂棲有眾多鷲鳥,故稱之。梵語gr!dhra 本為『貪食者』之意,其後轉指兀鷲;此類鷲鳥羽翼略黑,頭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屍,棲於林野。
此山為王舍城五山中最高大者,園林清凈,聖人多居此處。佛亦常住於此,諸大乘經典亦多在此山中說。
意思是說靈鷲山是王舍城五座大山中最高大的,十分清凈,佛教聖人大部分都住在這個地方,釋迦摩尼也經常住在這個地方,很多佛教的大乘佛經也大部分在這個山中。
(6)馬鞍山市靈山擴展閱讀
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據大唐西域記與高僧法顯傳之記載,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貝哈爾州(Behar)拉查基爾(Rajgir)東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
另據近時之探查,則謂新舊王舍城之間有一向東綿延之山峽,山峽之北聳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約224m處有一岩台,稱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處乃佛陀多次演說妙法之耆闍崛山。
與佛陀同時代之摩羯陀國頻婆娑羅王(梵Bimbisa^ra )為聞法之故,曾大興工程,自山腰至山頂,跨谷凌岩,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約三公里。
山頂有一佛陀昔日之說法台,然迄今僅存紅磚牆基。此外,復有佛教古跡多處,如提婆達多投石擊佛處、佛陀與舍利弗等諸聲聞入定之石室、阿難遭受魔王嬈亂之處、佛陀宣說法華經、大品般若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無量壽經等處。
Ⅶ 靈山人的靈山人遺址
靈山人遺址位於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三海鎮(現納入靈城鎮)梓崇村馬鞍山。山為喀斯特孤峰,形似馬鞍。山下有東勝岩、葡地岩和盡頭岩三洞。
遺址有鐵柵欄保護。進入洞中,可以看到洞內有奇形怪狀的鍾乳石和石筍,非常漂亮壯觀。洞內有一酷似女性乳房的岩石,渾圓飽滿,約兩米高,距洞頂有一尺多,仍然有細小的水滴落下。而這只巨乳表面,隱藏著一位白衣女神,她呈下八字張開雙臂,喇叭狀的長裙拖曳到地。鍾乳石生長緩慢,幾百年或上千年才生長一厘米,這只布滿筋絡的乳房,最初已見證過古靈山人,它包含著時間豐厚的記憶,也令人聯想到母儀的光輝。1960年11月30日,廣東省把「靈山人遺址」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人民委員會於1962年7月7日公布馬鞍山為第一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命名為「靈山人化石產地」。1982年靈山縣政府按規定把「靈山人遺址」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明確劃定保護范圍及控制地帶。靈山縣人民政府於1987年11月公布該遺址為靈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行政區域改變後,2000年 「靈山人遺址」由廣西政府公布為第五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Ⅷ 靈山有什麼好的旅遊景點
六峰山包括以「石六錦屏」六峰山為主體的六峰公園、花石山、鳳凰山、翠壁峰、環秀橋和江濱公園的大型景區,總面積54萬平方米,1998年10月,被列入廣西濱海旅遊區。
靈山縣位於廣西南部,欽州市東北部。東鄰浦北縣,南接合浦縣,西連欽北區,北與邕寧縣,橫縣交界。靈山縣縣城距南寧市154公里,距欽州市11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全縣下轄19個鎮,總面積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總面積846809畝,水田613866畝,旱地23177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934619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41497畝,有林面積2362145畝。
靈山歷史悠久。1960年在縣城東面馬鞍山出土的「靈山人」化石,說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在此居住。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開始設縣,叫南賓縣。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改稱靈山縣,這是史書可查的靈山縣縣名的最早由來。
靈山交通發達,通訊便利。209國道和20124、20221省道貫通全境,與眾多的縣道、鄉道組成便利的公路運輸網路。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122公里。19個鎮、389個村民委員會均通汽車。水路運輸有沙坪港和平南鎮魯塘碼頭,船隻可直通南寧、梧州、廣州等地。黎欽鐵路經過本縣西部的沙坪、舊州、陸屋三鎮,在沙坪、陸屋鎮分別設有沙坪火車站、靈山縣火車站。縣、鎮和93.8%的村委會均已安裝程式控制電話,電話裝機容量5.6萬門,已安裝電話機4.147萬部,可直撥國際港澳台長途。
靈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極有利於荔枝、香蕉、龍眼、茶葉等亞熱帶作物的生長,靈山物產豐富,素有「白米之鄉」「水果之鄉」「茶葉之鄉」的美譽。1996年,靈山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荔枝之鄉」,1999年,靈山縣武利鎮的「五利」香蕉又以其獨特的風味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蕉之鄉」。
[人口] 據2001年底統計全縣總戶數279180戶,總人口133.7萬人,其中男70.7萬人,女63萬人;農業人口116萬人,非農業人口17.7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37276/3558.58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8%。此外,還有壯、瑤、苗、侗、回、京、彝、水、滿、藏、黎、毛南、仫佬、仡佬、布依、布朗、高山等17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數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