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

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

發布時間:2021-05-02 12:58:41

⑴ 」請教: 工商所查處假冒偽劣產品後有沒有規定要在多久時間內做出處理結果。

:國家工商總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據此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你的案件三個月內應作出處罰。當然,案情復雜的,也可以延期。至於最長可延長多久,目前沒有具體規定,由當地工商局有關會議集體決定。 對於假冒偽劣產品案件,一經立案並查實屬於假冒偽劣商品,都應追究當事人的行政責任,不存在「超過多長時間不可以再追究我的責任」之說。 以上意見供參考,不一定合乎您的願望,見諒。

⑵ 工商局怎樣處罰銷售假冒產品的

貨值金額的三倍以下罰款,具體參照產品質量法!

⑶ 請問工商局對商戶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開具白條對不對正規的規定應該開什麼樣的票據

開白條?
我靠!
什麼年代了?政府部門還敢搞這玩意兒?
你那兒工商局丫的太JB有狗膽子了!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一般叫做28號令)
(http://ke..com/view/1609011.htm) 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

工商部門進行處罰
首先要向當事人(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戶)出具《聽證告知書》,聽證期限過後,在出具《處罰決定書》,然後才應當由當事人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銀行繳納罰沒款。

當事人在銀行繳納罰款之後,銀行會給你《省級政府非稅收入單據》的,你還可以要求工商部門出具發票。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只有在當場處以二十元以下罰款的,或者對公民處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又或者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以及其他原因,當事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的。
工商部門的辦案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⑷ 國家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罰有何法律法規

國家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罰規定有下列規定:

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1、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列規定:

1、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4)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擴展閱讀

要正確判明一種商品是否屬於偽劣商品,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該商品嚴重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對產品質量規定的必須滿足的要求。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對各類產品應當具備的共同條件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即所謂的「默示擔保條件」,無論生產、銷售何種產品,均須滿足這些基本的質量要求。

二是該商品的主要指標達不到有關的產品質量標准或明示擔保條件。實踐中各類產品紛繁復雜,認定其質量狀況還需參照具體的質量標准。這些多層次的質量標準是法律要求的具體的量化,它既包括國家強制性標准,也包括行業標准,還包括企業標准和地方標准。此外,判定產品質量還應參照產品的明示擔保條件,即生產者或銷售者通過標明採用的標准,產品標識、使用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對產品質量做出的明示承諾或保證。

三是該商品已基本失去其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失去其本身應具備的使用性能,並非毫無使用價值。在不危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不影響工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有些偽劣商品經技術處理或重新加工,也可以作它用。

此外,在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下,還應查明商品質量同危害結果之間有無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故的發生是因消費者使用不當或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而並非由於商品的質量問題,則不能讓行為人對損害結果承擔刑事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⑸ 被工商局查到賣高仿產品,工商局叫當事人去工商局處理,如果不去會有什麼後果

高仿品本身就是侵犯其他品牌廠家的產品,所以生產商違法。銷售商如果明知是假冒偽劣的產品而予以銷售的,也是違法行為 。

被工商局查處,如果不去,也是不會影響工商局的行政處罰,如果行政處罰經過履行時間還未履行,行政機關可以申請強制執行,而且行政處罰中如果有罰款的處罰,超過履行期,會加收滯納金。

(5)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擴展閱讀:

賣高仿產品的民事責任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四條 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後,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⑹ 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理方法

首先您應該攜商品和有關票據到商店去交涉,說明情況。一般說,如果您購買商品的時間不長,商店都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修、或換、或退。在交涉過程中,如果櫃台的售貨員不能恰當處理此事,您可向商店負責人反映,如該商店負責人也不能正確處理,您還可找商店的上級主管部門。根據經驗,這樣做以後,一般問題均可得到合理解決。
如果與商店交涉無效,向其上級主管部門反映也無用,消費者可繼而向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這些部門是專門負責商品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的,他們會幫助你盡快解決問題。如果你覺得向政府部門反映不方便,也可以直接向消費者協會反映。消費者協會是消費者自己的組織,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利益,指導群眾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他們的本職。你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消費者協會將義不容辭地幫助你解決受損害的問題。
如果消費者覺得自己受到的損害重大,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您不要著急,可攜帶假冒商品及有關票據,到國家技術監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調查處理,幫助你追回損失的貨款。如果是懷疑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那就要先請上述兩個部門的有關專家或真品生產廠家幫助鑒別,確定是假冒商品後再作處理。如果當地已成立了消費者協會,消費者也可直接向消費者協會反映,請他們幫助鑒定、調查,使制售假冒商品的行為及時得到制止。總之,消費者如果發覺自己購買了假冒商品,一定不要自認倒霉,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這樣就可以使假冒商品沒有立足之地,既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也維護了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

⑺ 工商局怎樣認定商戶出售假冒偽劣商品

開白條?
我靠!
什麼年代了?政府部門還敢搞這玩意兒?
你那兒工商局丫的專太JB有狗膽子屬了!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一般叫做28號令)
() 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

工商部門進行處罰
首先要向當事人(涉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商戶)出具《聽證告知書》,聽證期限過後,在出具《處罰決定書》,然後才應當由當事人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銀行繳納罰沒款。

當事人在銀行繳納罰款之後,銀行會給你《省級政府非稅收入單據》的,你還可以要求工商部門出具發票。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只有在當場處以二十元以下罰款的,或者對公民處以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不當場收繳事後難以執行的; 又或者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以及其他原因,當事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的。
工商部門的辦案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

⑻ 我買了假冒偽劣產品,造成損失,工商局也確定是假,可是處理不了,我該怎麼辦

讓工商局去處理,不處理的話,
上法院高去,如果你覺得價值小,不想折騰的話,
打當地媒體電話,看下能不能報道,
再不行,沒轍了,總不能去打吧,
嗨,中國就是這樣,
多年經驗之談望及時採納謝謝

⑼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什麼情況下必須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

國家工商局《關於案件移送有關問題的答復》(工商法字〔1999〕第192號)明確規定,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七條及第二十二條的有關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案件過程中,認為案件當事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不再進行行政處罰。

(9)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有4個構成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

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被犯罪行為侵害的社會關系。上述4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犯罪。

閱讀全文

與假冒偽劣工商局二次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