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何如此高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是政府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確保國家職能的履行,政府經濟作用的發揮,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可以支持市場經濟的形成和壯大。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於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保障各機關部門的項目支出需要,以及支持地方落實自主擇業軍轉幹部退役金等。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高的原因: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所包含范圍廣,在公共財政支出佔比大, 國家公共財政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高。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的支出,包括人大事務、政 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室)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 財政事務、稅收事務、審計事務、海關事務、人力資源事務、紀檢監察事務、人 口與計劃生育事務、商貿事務、知識產權事務、工商行政管理事務、國土資源事 務、海洋管理事務、測繪事務、地震事務、氣象事務、民族事務、宗教事務、港澳台僑事務、檔案事務、共產黨事務、民主黨派事務及工商聯事務、群眾團體事務、彩票事務等。 外交:指政府外交事務支出,包括外交行政管理、駐外機構、對外援助、國際組織、對外合作與交流、邊界勘界聯檢等方面的支出。
措施:
1、對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的指標絕對規模及其占財政支出的規模比重嚴格規定並具有法律效力,由國家立法機關和國家審計部門對其實行嚴格的審計監督和立法監督。
2、一般公共服務部門本身必須對行政管理費的供應范圍,完善行政經費定額和考核辦法,堅持支出程序, 加強檢查監督,使其步入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2.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的含義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用於保障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支持各機關單位履行職能
3. 有人認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較高,是我國行政成本過高的體現」,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是通過財政收入的再分配形成的,所以國家的財政狀況是制約它的首要因素。在通常情況下,國家的財政狀況越好,行政管理支出的規模就有可能越大。
4. 在財政支出項目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包括哪幾項如基本建設支出(見問題補充)等
"一般公共服務來"是政府自收支分類科目中的一個「類」級科目,其下包括人大事務、政協事務、政府辦公廳及相關機構事務、發展與改革事務、統計信息事務、財政事務等37個款級科目。一般公共服務主要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
5. 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是一個意思嗎
不是。
一般公來共預算總收源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上劃中央的稅收部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稅收收入地方分成部分+非稅支出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主要包括增值、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地方分享40%部分)、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車船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煙葉稅、環保稅;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主要包括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費以及其他收入。
(5)公共服務支出佔比哪個擴展閱讀: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中包含的上劃中央稅收部分,是指收入完成過程中,按比例分成上劃中央部分,為中央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上解中央支出,是指地方按照體制政策上解中央的支出,屬於上下級財政間轉移支付。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土地出讓收入,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屬於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包含在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
6. 公共支出和財政支出有什麼不同
公共支出就是公共財政的支出,是政府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所安排的支出。公共支出可以確保國家職能的履行,政府經濟作用的發揮,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可以支持市場經濟的形成和壯大。 財政支出是指財政支出總額中各類支出的組合以及各類支出在支出總額中所佔的比重,也稱「財政支出構成」。
7. 財政公共服務投入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達到96%為全年目標,半年完成96%,請問佔全年的比例為多少
半年完成96%,是用半年的實際公共服務支出與半年的地方財政支出相比較的結果,全年的比例要用全年的公共服務實際投入比年度實際地方財政支出,這樣才有可比性。用半年的投入可以與地方財政支出預算數比較,計算投入完成進度,測算距96%的預算目標還差多少。
8. 一般政府支出有哪些
(一)政府支出按政府職能分類
按政府職能分類,實際上就是按費用類別分類。按照政府職能劃分,政府財政支出可分為經濟建設費、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和其他支出五大類。
(二)政府支出按經濟性質分類
購買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購買者的身份在市場上采購所需的商品和勞務,用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政府購買性支出,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准則,即實行等價交換。對市場運行而言,購買性支出,對消費和生產具有直接影響,可廣泛用於調節各項經濟活動。一定時期內政府購買性支出的規模與結構,對市場物價、有關產業發展有重要調控作用。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基礎設施落後,國民經濟面臨工業化的繁重任務,政府財政支出中購買性支出占較大比重;轉移性支出,是指預算資金單方面無償轉移支出,如社會保障支出、財政補貼等。轉移性支出,由於是價值單方面無償轉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而是為了實現政府特定的經濟社會政策目標。與購買性支出相比,轉移性支出的重點在於體現社會公平,而對市場經濟運行的影響則是間接的。在經濟發達國家,市場發育程度高,社會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政府一般不直接參與經濟活動,財政分配政策重點傾向於體現社會公平,因而轉移性支出占較大比重。這種分類方法的優點是,以此可分析政府預算政策在公平與效率之間的權衡和選擇,以及政府對市場運行干預的廣度、深度。
(三)政府支出按支出具體用途分類
按支出用途分類,是我國迄今為止的財政支出的主要分類方法,它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社 政府支出按支出具體用途分類,在我國現行預算制度下,主要包括: (1)基本建設支出。 (2)企業挖潛改造資金。 (3)科技三項費用。 (4)農業支出。 (5)林業支出。 (6)水利和氣象支出。 (7)工業交通等部門的事業費。 (8)教育事業費。 (9)科學事業費。 (10)衛生經費。 (11)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 (12)社會保障補助支出。 (13)國防支出。 (14)行政管理費。 (15)外交外事支出。 (16)公檢法司支出。 (17)支援不發達地區支出。 (18)債務本息支出。 (19)其他支出。 政府支出按具體用途分類,是同國家預算科目的設置相一致的,這種分類可以全面地反映財政資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於各級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可以更好地對各項支出進行管理和監督。
(四)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類
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類,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外交支出。(3)國防支出。(4)公共安全支出。(5)教育支出。(6)、科學技術支出。(7)文體廣播支出。(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醫療衛生。(10)環境保護支出。(1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2)農林水事務支出。(13)交通運輸支出。(14)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15)其他政府支出。包括未劃分到以上功能中的財政支出。這種政府支出劃分方法,有利於體現政府各項支出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體現的功能、作用,可分析資源在不同領域的配置狀況。
(五)政府支出其他分類方法
1、政府支出按部門劃分 政府支出按部門分類:預算支出可分為工業部門、農業部門、商務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科技部門、教育部門、文化部門、社會保障等部門支出。 將預算支出分為工業部門、農業部門、商務部門、交通運輸部門、科技部門、教育部門、文化部門、社會保障等部門支出,一方面,可以分析政府的部門政策導向,一般而言,政府對那些部門投入多,那些部門事業發展快;另一方面,將預算支出按部門分類,直接為編制部門預算服務。 2、政府支出按預算編制方法劃分 政府支出按預算編制方法,可分為經常性預算支出、資本性預算支出。經常性預算支出,是指滿足政府履行日常內外職能所需要的支出,這部分支出一般都是無償性支出;資本性預算支出,是指投入社會再生產領域,形成各類資產的支出,這些資產以後可為國家財政帶來利稅收入。將預算支出分為經常性預算支出、資本性預算支出,可分析政府履行基本公共管理職能與干預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 3、政府支出按預算管理體制劃分 政府支出按預算管理體制劃分,可分為中央預算支出、地方預算支出。中央預算支出,是指中央政府滿足全國性和跨區域性公共物品服務的支出,體現中央政府職能實現的程度;地方預算支出,是指地方各級政府滿足區域性公共物品服務支出。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分析各級政府履行其職能的具體情況,以及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
9. 政府消費支出與政府財政支出之間的區別
公共消費,包括國家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教科文衛事業支出,社會救濟和勞動保險方面的支出等。社會消費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場上購買並消耗商品和服務所形成的支出,是購買性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執行其政治和社會職能的財力保證。在國家財政支出項目中,屬於社會消費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文教科衛事業費、工業交通等部門的事業費、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流通部門事業費等。
財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也稱公共財政支出,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財政資金的支付。
財政支出 國家財政將籌集起來的資金進行分配使用,以滿足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需要,主要包括:
(1)基本建設支出:指按國家有關規定,屬於基本建設范圍內的基本建設有償使用、撥款、資本金支出以及經國家批准對專項和政策性基建投資貸款,在部門的基建投資額中統籌支付的貼息支出。
(2)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指國家預算內撥給的用於企業挖潛、革新和改造方面的資金。包括各部門企業挖潛改造資金和企業挖潛改造貸款資金,為農業服務的縣辦「五小」企業技術改造補助,挖潛改造貸款貼息資金。
(3)地質勘探費用:指國家預算用於地質勘探單位的勘探工作費用,包括地質勘探管理機構及其事業單位經費、地質勘探經費。
(4)科技三項費用:指國家預算用於科技支出的費用,包括新產品試制費、中間試驗費、重要科學研究補助費。
(5)支援農村生產支出:指國家財政支援農村集體(戶)各項生產的支出。包括對農村舉辦的小型農田水利和打井、噴灌等的補助費,對農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補助費,對農村舉辦的小水電站的補助費,特大抗旱的補助費,農村開荒補助費,扶持鄉鎮企業資金,支援農村合作生產組織資金、農村農技推廣和植保補助費,農村草場和畜禽保護補助費,農村造林和林木保護補助費,農村水產補助費,發展糧食生產專項資金。
(6)農林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用:指國家財政用於農墾、農場、農業、畜牧、農機、林業、森工、水利、水產、氣象、鄉鎮企業的技術推廣、良種推廣(示範)、動植物(畜禽、森林)保護、水質監測、勘探設計、資源調查、幹部訓練等項費用,園藝特產場補助費,中等專業學校經費,飛播牧草試驗補助費,營林機構、氣象機構經費,漁政費以及農業管理事業費等。
(7)工業交通商業等部門的事業費:指國家預算支付給工交商各部門用於事業發展的人員和公用經費支出,包括勘探設計費、中等專業學校經費、技術學校經費、幹部訓練費。
(8)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指國家預算用於文化、出版、文物、教育、衛生、中醫、公費醫療、體育、檔案、地震、海洋、通訊、電影電視、計劃生育、黨政群幹部訓練、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科協等項事業的人員和公用經費支出以及高技術研究專項經費。主要包括工資、補助工資、福利費、離退休費、助學金、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業務費、差額補助費。
(9)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費:指國家預算用於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事業的經費。包括由民政部門開支的烈士家屬和犧牲病殘人員家屬的一次性、定期撫恤金,革命傷殘人員的撫恤金,各種傷殘補助費,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生活補助費,退伍軍人安置費,優撫事業單位經費,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維修費,自然災害救濟事業費和特大自然災害災後重建補助費等。
(10)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支出:指實行歸口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經費。
(11)社會保障補助支出:指國家預算用於社會保障的補助支出,包括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補助、促進就業補助、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補助、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等。
(12)國防支出:指國家預算用於國防建設和保衛國家安全的支出,包括國防費、國防科研事業費、民兵建設以及專項工程支出等。
(13)行政管理費:包括行政管理支出,黨派團體補助支出,外交支出,公安安全支出,司法支出,法院支出,檢察院支出和公檢法辦案費用補助。
(14)政策性補貼支出:指經國家批准,由國家財政撥給用於糧棉油等產品的價格補貼支出。主要包括糧、棉、油差價補貼,平抑物價和儲備糖補貼,農業生產資料價差補貼,糧食風險基金,副食品風險基金,地方煤炭風險基金等。
(15)債務利息支出:指國家預算中用於償還國內外債務利息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