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局確定造假要哪些證據
我國的法律規定,對收集到的各種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所謂查證屬實,就是要求辦案人員一定要查清證據是否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以及是否與案件事實存在著聯系。
實際工作中,作為行政執法機關查處案件的有效證據,必須能夠證明違法當事人的情節和事實,即這種違法和那種違法,以及違法情節輕重的事實,或者構成違法行為和不構成違法行為的界線區分,也要根據真正的事實來認定。與案件毫無關聯或者表面上看似乎有聯系,而實質上並沒有內在的,必然的聯系,也不能當作證據使用。
證據在理論上的幾種分類
一、根據證據的來源,可將證據分為原始證據和派生證據(傳來證據)。
原始證據,通常所說的第一手材料,指直接來源於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辦案人員現場查封的,當事人用於制假的原料、配料、工具、成品等。
派生證據:是指原始證據中派生出來的證據,是通過轉述、轉抄等中間環節得到第二手或第三手材料。如書證的復印件等。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查處案件中,收集證據時,應盡量收集原始證據,它與待證事實之間有直接聯系。
二、以證據與待證事實,證據與證明對象之間的關系為標准,證據可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
直接證據:指能直接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例如營業執照能直接證明當事人是否具有經營權。
間接證據:指不能直接確定案件的主要事實,需與其他證據結合,才能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由於間接證據本身無證明力,在運用時,應遵守下列原則:
l、間接證據必須查證屬實,對每一個間接證據都應認真審查,分清真偽。
2、間接證據必須與案件事實之間存在客觀的聯系,這種聯系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可能反映案件發生的原因或結果,有的可能是案件主要事實的條件等。
3、間接證據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一個間接證據只能證明案件的某個片段,只有把證明案件各個片段的間接證據全部收集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證明體系,並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結論是唯一的,才能據以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
4、間接證據之間,以及與案件事實之間必須協調一致,沒有矛盾。如果發觀矛盾,應及時調查,在矛盾尚未排除之前不能定案。
在實踐工作中,辦案人員應力求收集直接證據,這對認定案情有重大作用。但工作中大量遇到的還是間接證據,間接證據經常起到發觀問題及作為鑒別直接證據真偽手段的作用,有時在無法收集直接證據的情況下,也可依靠間接證據來定案,因此,也不可小看間接證據的作用。
三、根據證據的表現形式,證據還可分為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
言詞證據就是通過一定人的口頭陳述收取來的證據。如,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等。
實物證據,是以實物的形態、特徵及內容作為證據。如,物證、視聽資料等。
證據在法學上的分類,有助於辦案人員了解各種不同證據的作用和特點,充分收集和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及時、公正、准確地對案件作出處罰。
㈡ 去工商局投訴沒證據會受理嗎
不會。必須有基本的證據,證明有這件事。
㈢ 有個人帶工商局來查東西,但是那個人沒有證件,工商局的有證件,隨便挑了幾樣就拿走了,什麼情況
有證件一般不會錯,你說的那個人,可能是舉報者,沒證件正常。工商局拿走東西沒給單據嗎?你有錄像證據嗎?沒告訴你什麼時間到工商局去嗎?
㈣ 工商局的有權力打人嗎我朋友被打我找不到證據!!!!!!
無權打人;拿走東西系違法行為。無證據則難以投訴、訴訟,難以勝訴。建議聘請律師處理。
㈤ 如果工商局接到舉報 但是沒有證據應該怎麼做
工商行政管理局如果接到對方的舉報以後,他們會根據舉報的線索去落實情況的,如果落實的情況為虛構,他們會對舉報人進行一定的訓誡或者是簡單的懲處。
㈥ 工商行政執法,找了幾個證人來做詢問筆錄,沒有經過他們同意的錄音能不能用做案件的證據
證人已同意做詢問筆錄並在詢問筆錄上簽字確認,工商執法人員同步錄音是可以的,雖然沒有直接告之證人在做筆錄的同時進行了錄音,但仍可以做為證據使用。
㈦ 工商局投訴沒有證據的事情.可不可以
投訴不可以,必須有證據,如果被訴方涉嫌違法經營,你可以舉報,工商局可以根據線索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決定是否立案。
㈧ 被公司騙了投訴到工商局,調解不成工商局不管,到法院起訴證據不足怎麼辦
你證據不足,那真的是沒有什麼可想的辦法了。工商局只能調解。最終的途徑只能走法律途徑,你現在連法律途徑都走不成,那真的是無計可施了。
㈨ 怎樣找工商局維權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三條規定,經營者 「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准、版實權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屬於欺詐消費者行為。
消費者在商品時特別是貴重商品時,要現場明確商品的重量、性能、生產時間等,並索要正規發票,以備日後維權。如果發現自己的合法權益被侵犯,可以投訴到工商局,或者撥打12315投訴電話,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