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鞍山市中心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佳山上的電視塔
2. 馬鞍山招投標在哪個網站公布啊
在中國采購與招標網
3. 我國第一個指向標台是什麼
我國第一個指向標台是1927年在長江花鳥山建成!
4. 什麼是公交車標台
公交車標台,是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的方面專業名詞,是指不同類型的運營車輛按統一的標准當量折算成的營運車輛數。
按車輛長度折算標台,5米到7米車型折算為0.7標台,7米到10m的公交車為標准車,標台為標准車的單位。10米到13米車,型折算為1.3標台,16米到18米車型折算為2.0標台,大於18米車型折算為2.5標台,雙層巴士折算為1.9標台等。另亦可按載客量折算標台:一輛標准車按45客位計,合並站位與座位額定容量一般按80人計。
(4)馬鞍山標台擴展閱讀:
公交車的重要性及分類:
城市公共交通是在城市及其郊區范圍內,為方便公眾出行,用客運工具進行的旅客運輸。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共交通對城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發展影響極大,也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業。
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類型有公共自行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快速有軌電車、地下鐵道等。近百餘年來,工業發展為城市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技術裝備不斷更新,加速了城市公共交通現代化的進程,性能落後的交通工具逐漸被淘汰。公共馬車和軌道馬車先後被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取代。以蒸汽為動力的地下鐵道被電氣化地下鐵道代替。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發展,計程車等輔助性的交通出行方式也隨之興起。
5. 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11 標台 「標台」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就會比較通俗一些了:鄭州市平均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為15標台;就是這個意思。
計算公式是:
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數(標台)=全市公共交通車輛標台數÷城市總人口(萬人)
公共交通車輛標台數是指不同類型的運營車輛按統一的標准當量摺合成的運營車數.
計算公式是:標准運營車輛數=∑(每類型車輛數)×相應換算系數)—詳見建設部《城市建設統計指標解釋》(建綜[2001]255號)
6. 馬鞍山三標認證多長時間,南京ISO三個體系認證產品
基本上1個月左右差不多就能拿證
7. 誰知道標台/萬人是什麼意思詳細解釋~俺小白一個!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鄭州市平均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為15標台;就是這個意思
計算公式是:
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數(標台)=全市公共交通車輛標台數÷城市總人口(萬人)
公共交通車輛標台數是指不同類型的運營車輛按統一的標准當量摺合成的運營車數。
計算公式是:標准運營車輛數=∑(每類型車輛數)×相應換算系數)——詳見建設部《城市建設統計指標解釋》(建綜[2001]255號)
8. 馬鞍山有沒有做標識、標牌的公司啊
馬鞍山市金馬標牌廠
公司法人代表:鄭建
公司電話2474453
9. 馬鞍山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特色
馬鞍山人民廣播電台三套節目風格迥異,各具特色:
新聞綜合廣播著力於新聞立台,強調新聞的大容量、寬視角、高密度,突出新聞的大縱深、權威性、時效性。省十佳欄目《馬鞍山新聞》、《今日聚焦》,省優秀欄目《晨間旋律》,以及《政風行風熱線》、《新聞晚報》,為新聞綜合廣播構築了瞭望世界風雲、洞察社會風標、貼近百姓生活的新聞平台。
交通音樂廣播以服務社會大交通為宗旨,以新銳先鋒音樂為基調,突出專業性、體現對象性、發揮服務性、彰顯社會性。《城市立交橋》欄目組被馬鞍山市授予首屆「十佳誠信集體」榮譽稱號。各檔節目努力呈現本地交通音樂廣播資源優勢,以路況信息為骨架,交通服務為龍頭,突出本地服務特色。
生活故事廣播是集休閑、娛樂、健康、快樂於一體的全新聽覺平台,主打輕松、悠然、親切和諧的風格。針對不同收聽群體和收聽習慣,根據各類人群的習慣收聽時間播出品種豐富的文學故事。自辦節目重視服務功能,突出人文關懷,彰顯生活格調,強化地域特點,全力營造生活故事廣播的清新風格。
2007年,馬鞍山人民廣播電台又建立了 馬鞍山廣播網 網站的開通將打破現有廣播播出模式空間、時間的限制,打造音、文、圖多方位,24小時不間斷資訊、互動新平台。
馬鞍山廣播網定位於打造一份馬鞍山廣播電台的有聲雜志,廣泛地對外宣傳馬鞍山。廣播網開通後,牢固樹立政治家辦網的思想,始終堅持新聞立站,特色立站的宗旨,當好黨和政府的喉舌,辦成宣傳思想的陣地,成為主流文化的平台。堅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及時報道馬鞍山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努力使其成為記錄馬鞍山市和馬鞍山人民廣播電台發展進步的重要載體。本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不斷更新欄目設置,努力提高網站的閱讀率和點擊率。
近年來,馬鞍山人民廣播電台有多部作品在國家、省創優評比中獲獎,技術裝備逐步實現數字化,各項工作躍上新台階。
10. 馬鞍山鋼筋標牌有幾種
一般表示為:等級\標記\規格。
建築上使用的鋼筋主要是按照抗拉強度分的。
抗拉強度2400kg/c m平方稱1級鋼筋,圖紙上用ф表示;
抗拉強度2800kg/cm平方也屬1級鋼筋,圖紙上用圓圈中兩豎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鋼屬2級鋼筋,圖紙上用下加一橫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鋼屬3級鋼筋,圖紙上用中間兩豎、下加一橫的ф表示。
現在資料是舊標准,現行標准應力單位是MPa,1MPa=10Kg/cm平方,需換算。
大家也許習慣於一級鋼(Ⅰ即 ),混合結構工程用一級鋼(Ⅰ即 )的量比較大,如帶型基礎、構造柱、圈樑、現澆樓板或者屋面板等;現澆框架結構的民用或者工業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水利橋梁等用二、三級鋼比較多。
但若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用三級鋼比一級鋼要省,板塊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板都是構造配筋,這就有最小配筋率來控制,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您比較一下會發現,砼等級一致的情況下,一級鋼和三級鋼相差明顯:(大板塊,受力控制時三級鋼優越性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