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局處理一個案件規定多少天嗎
一般情況下九十日內。
1、《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適用回一般答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處理決定。
2、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
3、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註: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
(1)二案工商局擴展閱讀:
工商局辦案程序: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局有如下辦案程序:
第三條:
1、辦案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第二十條:
1、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2、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3、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Ⅱ 工商局是做什麼的
工商局的主要職能是:
1、貫徹執行國家、省人民政府和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關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2、組織管理工商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登記注冊,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定、批准、頒發有關證照,對其登記注冊事項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3、依法組織監督管理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流通領域的走私販私行為,打擊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行為。
4、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受理消費者申訴,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組織實施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與監督;監督管理電子網路經營行為。
6、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監督管理商標的使用和印製;指導商標代理機構工作。
7、組織管理廣告審批發布與廣告經營活動,指導廣告審查機構的工作。
8、組織實施合同行政監督,會同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合同示範文本,指導辦理合同鑒證,監督管理消費類合同格式條款,組織查處合同欺詐行為。
9、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10、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管理拍賣行為。
11、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12、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13、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14、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15、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行政編制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機關行政編制為300名(含兩委人員編制2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15名)。
局長1名,副局長4名;
領導職數
司局級領導職數42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辦公室領導職數1名)。
Ⅲ 商標侵權被投訴,工商局立案調查,工商局罰款是多少
這幾天美國對中興通訊(31.310, 0.00, 0.00%)的「一芯封喉」讓國人知道了專利、技術的厲害!然而,一家日本企業早在中美貿易戰前就在用專利訴訟阻擊我國一家擬上市高科技企業。我國這家擬上市企業就是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如果IPO審核通過,將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我們先看一下方邦電子是做什麼東東的。 方邦電子主營業務為電子薄膜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專注於提供電子薄膜材料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 公司的核心產品為電磁屏蔽膜,其他產品為導電膠膜。 方邦電子的前身方邦有限,成立於 2010 年 12 月 15 日,於 2015 年 12 月 23 日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7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億、1.3億元、1.9億元及0.98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07萬元、4330萬元、7698萬元及3747萬元。 招股說明書披露行業競爭情況,日本拓自達在2000年首先開發出電磁屏蔽膜,12年後,方邦電子也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而電磁屏蔽膜正是方邦電子最核心的產品,占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源。 拓自達創建於 1945 年,總部位於日本大阪。拓自達以電線、電纜業務為基礎,逐步發展到通信、電子及光電等新興領域,特別是在電子材料相關的功能性材料領域有較大技術優勢,其所開發的電磁屏蔽膜產品被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廣泛使用。 然而,在方邦電子2016年6月16日報送IPO材料6個月後,第一競爭對手拓自達(即原告大自達電線股份有限公司)即於2017年1月6日發起專利訴訟阻擊,起訴於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發行人侵害其專利權號為 200880101719.7 號的發明專利「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以及印刷布線板」, 並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方邦電子)立即停止侵害原告第 200880101719.7 號發明專利權,包括但不限於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 (2)判令被告(方邦電子)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該侵權賠償包括原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公證費、調查費、律師費等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2050 萬元;(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2017年4月27 日,拓自達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請求將原起訴狀中第二項訴訟請求變更為:判令被告就其侵權行為向原告支付侵權賠償以及原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 9272 萬元。 兩項訴訟請求還是很厲害的,第一項「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害原告專利權的印刷布線板用屏蔽膜,並銷毀專用於生產侵權產品的設備和模具,以及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如果拓自達勝訴,對方邦電子無疑是滅頂之災,直接關閉清算的命運。 2017 年 7 月 21 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原告拓自達的全部訴訟請求,並由原告拓自達負擔本案案件受理費 505400 元。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拓自達已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雖然一審方邦電子勝利了,但二審結果還沒有出來,給方邦電子的IPO審核增加了巨大的不確定性。萬一二審判決支持拓自達的訴訟請求呢?在二審判決出來之前,發審委員能讓這家企業過會嗎? 即使二審駁回拓自達的訴訟請求,方邦電子是否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也不是,從法律上來說,只要使用了方邦電子產品的終端產品如智能手機在美國或日本銷售,拓自達仍然可以在美國或日本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這個專利侵權訴訟中,對方邦電子很不利的一點是,訴訟發起人日本拓自達是這個產品技術的原創發明人,而方邦電子是拓自達發明後12年才擁有這個技術,難免讓人猜測方邦電子侵犯了原創人拓自達的專利技術。 技術密集型公司都把專利作為保護自己、打擊對手的重要武器。國際知名企業英特爾、微軟、高通、蘋果、波音等都擁有強大的律師團隊時不時針對競爭者、挑戰者發起專利訴訟。我國的一些技術企業這幾年也學會了專利戰這一招。據傳,去年12月上旬通過發審委審核的一家深圳公司至今未拿到IPO核准批文,原因就是被一家公司起訴專利侵權。
Ⅳ 非法集資案件在工商局不知情的狀態下進行,事發後工商局應負什麼樣的法律職責
非法集資案件在工商局不知情的狀態下進行,事發後工商局不用擔負任何責任。
非法集資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個人或其他組織未經批准。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或者集體募集資金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
工商局的職責是負責市場的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知道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工商局作為一個政府機關單位,並且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於社會上發生的非法集資案件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並且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是個人而非單位。對於非法集資案件在實踐中也很多,他侵害的是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因此法律有必要將它規定為犯罪,如果是工商局的相關執法人員對於明知倒是非法集資而故意隱瞞,對此不加追究這種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那麼可以對相關人員追究玩忽職守罪。 工商局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主管本市市場監督管理和有關行政執法工作。
2)依法組織管理本市各類企業(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戶的登記注冊,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定、批准、頒發有關證照並實行監督管理。 3)依法組織監督本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不正當競爭、走私販私、傳銷和變相傳銷等經濟違法行為。
4)依法組織監督本市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依法對本市各類市場經營秩序實施規范管理和監督,負責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登記注冊。
6)依法組織監督本市經紀人、經紀機構。 7)依法組織實施本市合同行政監管,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管拍賣行為,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8)依法對本市廣告進行監督管理,查處違法行為。
9)依法組織管理本市商標工作,組織查處商標違法行為。
10)依法組織監管個體工商戶、個人合夥和私營公司、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活動。
11)領導本市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和機構編制、幹部人事、財務基建、紀檢監察、審計監督等有關工作。
12)指導掛靠的協會、學會、消費者委員會等社會團體的工作。
13)承辦省局和市委、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Ⅳ 工商局主要有哪些部門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根據《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工商局內設機構:
辦公廳、 法規司、 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直銷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市場規范管理司、 企業注冊局、外商投資企業注冊局、 廣告監督管理司、個體私營經濟監督管理司 、人事司 、國際合作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紀檢組、監察局。
(5)二案工商局擴展閱讀:
工商局主要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七)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Ⅵ 工商局有哪些部門
工商局內部有經檢、消保、市場、企業、商廣、人教、個體這些業務科室,當然也還包括辦公室、後勤中心、黨辦、老乾這些綜合性的科室。
Ⅶ 工商局有什麼權力
工商局執法權力范圍如下:
1、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2、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3、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4、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7)二案工商局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三)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四)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六)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Ⅷ 工商局立案需要通知被立案人嗎
工商局立案不需要通知被立案人,立案後進行調查時才需要通知被立案人。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八條 立案應當填寫立案審批表,同時附上相關材料(投訴材料、申訴材料、舉報材料、上級機關交辦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當事人提供的材料、監督檢查報告、已核查獲取的證據等),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辦案機構負責人指定兩名以上辦案人員負責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8)二案工商局擴展閱讀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中規定:
第二十五條辦案人員可以要求當事人及證明人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其他材料,並由材料提供人在有關材料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十六條辦案人員應當收集、調取與案件有關的原始憑證作為證據;調取原始證據有困難的,可以提取復製件、影印件或者抄錄本,由證據提供人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誤」、註明出證日期、證據出處,並簽名或者蓋章。
Ⅸ 工商局立案偵查到案件處理結束,按照國家規定是多長時間,多少天。若工商局處理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五十七條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內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容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案情特別復雜,經延期仍不能作出處理決定的,應當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關會議集體討論決定是否繼續延期。
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和鑒定等時間不計入前款所指的案件辦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