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商局職位排序
省級:局長(正廳)、副局長(副廳)、紀檢專員(副廳)、巡視員(正廳)、助理巡視員(副廳)、處長(處級)、副處長(副處)。
市級:局長(正處)、副局長(副處)、紀檢組長(副處)、調研員(正處)、助理調研員(副處)、科長、副科長、主任科員(正科)、副主任科員(副科)、科員。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1)梅州興寧工商局擴展閱讀:
主要職責
1、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2、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3、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4、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商行政管理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級別
㈡ 為什麼有的省把工商局和質量監督合並了
工商局和質量監督合並是機構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精減機構、精減人員、廉潔高效。
這是工商、食葯監和質監「三局合一」改革,響應了國務院的大部制改革,實質就是把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知識產權保護、食品安全監管、價格監督檢查等職責合並在一個叫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部門。
(2)梅州興寧工商局擴展閱讀
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方案提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合並國家工商、質檢、食葯監等部門職責,整合各部門涉及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的職責等。
「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在談到此次機構改革的力度時,引述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概括。
他們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機構調整不僅順應眾盼,而且順理成章,將有利於完善市場全流程監管,提升產品質量,減輕企業負擔,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馬秋林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回應了民之所盼。「我們前一段時間召開過一些座談會,企業層面、基層局代表對整合呼聲強烈。這次調整可以說是順應期盼。」
他還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助於解決過去「上面三根線、下面一根針」的局面,使得簡政放權和高效行政在組織上得以保證。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省質監局副局長李志強亦指出,近幾年,工商、質監、食葯監「三合一」、「二合一」的改革已在全國縣一級開展,因此在部委層面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商、質檢、食葯監「三合一」,既符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導向,也是多年眾盼,順理成章。
近年來,我國政府力推「簡政放權」,用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換取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此次機構改革方案,讓市場主體更加切實地感受到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提高治理能力與效率的決心。
「原來需要在工商部門辦理的營業執照,需要在質監部門進行實驗室認證認可、計量檢定和商品條碼證,以後只需要在一個部門辦理,一站式服務使監管部門和企業的辦事效率更快。」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認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把工商、質檢、食品葯品監管職能合並是非常科學合理的。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表示,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從政府層面有利於完善監管,從企業層面則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整體有利於構建公平誠信的市場氛圍。此次機構改革方案提出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
「目前,食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已統一歸屬食葯監監管,解決了過去分段監管的弊病,但還有部分與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行業並未納入同一部門監管,這可能會導致監管重疊或監管真空。」張學武舉例說,「『三局合一』為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創造了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津膜科技甘肅金橋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剛亦表示,這將有利於建立全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體系,使老百姓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有效管理。
此次機構改革方案還提出,單獨組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市場監管實行分級管理,葯品監管機構只設到省一級,葯品經營銷售等行為的監管,由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承擔。
馬秋林表示,不同層級之間管理職責的分工有助於基層整合監管力量,更加突出工作重點。
李志強表示,如機構改革方案得以通過,建議接下來還要進一步細化省市縣一級的「三定」方案,進一步理順新機構職能,確保新機構履職到位。
「在監管機構改革的過渡期,建議出台具體的細則,避免有關部門『等等看』『不敢為』的情況發生。」鄭月明說,「建議新組建的部委單位負責人通過媒體進行解讀,讓公眾了解部委的職能架構。」
㈢ 梅州市消費者協會和工商局的電話是多少
機關服務中心
聯系電話:2326512
12315投訴舉報中心
聯系電話:12315,2326315
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掛靠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聯系電話:2326315
㈣ 我想舉報廣東梅州興寧工商局的,怎麼才可以匿名舉報
向媒體舉報就行了
希望採納
㈤ 市場監督管理局是不是工商局的下屬單位
市場監督管理局不是工商局的下屬單位。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幾個單位的執法部門合並組成,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統一登記市場主體並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組織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承擔反壟斷統一執法,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組織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負責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統一管理計量標准、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工作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組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市場監管實行分級管理,葯品監管機構只設到省一級,葯品經營銷售監管,由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承擔。
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
㈥ 廣州市各工商局的詳細地址
單 位地 址電 話 廣州市工商局 廣州市天河路112號 85592525 http://www.gzaic.gov.cn/ 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注冊處 廣州市天河路112號 85596566 廣州市工商局越秀區分局 廣州市解放北路813號後座 83546662 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區分局 廣州市黃埔大道183號 85516006 廣州市工商局東山區分局 廣州市白雲路97號 83877175 廣州市工商局海珠區分局 廣州大道南915號(穗和大廈)702-1602 89000030 廣州市工商局芳村區分局 廣州市芳村大道東170號 81892211 廣州市工商局黃埔區分局 廣州市黃埔區大沙北路81號 32399389 廣州市工商局白雲區分局 廣州市廣源中路212號 86577907 廣州市工商局荔灣區分局 廣州市寶華路存善東街3號 81707058 廣州市工商局番禺區分局 番禺區市橋鎮興泰路59號 84621526 廣州市工商局花都分局 花都區花城路5號 36838811 廣州市工商局增城分局 增城市荔城鎮西園南路48號 82753413 廣州市工商局從化分局 廣東省從化市街口鎮中田東路41號 87932897 廣州市個體、私營協會 中山三路較場東5號八樓 83807491
㈦ 工商的辦理那些到行政服務中心,那些到區工商局,那些到市工商局
一樓的答案真讓人無語~~目前中國的公司類型只有兩種: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股份公司)。
200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市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設區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區分局都可以辦理公司登記(其中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記只能到國家總局、省局、市局辦理)。那麼具體該到哪一級的工商部門辦理公司登記就要看當地市一級工商部門的許可權劃分了。
以我所在的市為例,我們市局下屬的區一級分局有的是分局性質,有的則是直屬局性質。在直屬局中,目前我所辦理過的公司登記沒有注冊資本的上線,也就是說從法律規定的最低額度三萬到上億都可以在區一級的直屬局辦理;而分局的登記許可權較直屬局弱,可能注冊資本達到一定數量就必須到市局辦理了吧,而這個數量額度到底是多少也要看市局的具體授權。
還有就是工商部門辦理登記也要遵循屬地管轄原則,也就是說LZ要到擬設立公司的住所所在地的區一級工商部門辦理登記。
另外就是行政服務中心和工商局的問題,現在很多地區為了方便群眾辦事都從區一級開始設立行政服務中心,把工商、稅務、衛生、質監等部門收納在一處辦公,而有的地方沒有設立行政服務中心,當然就要去工商部門辦理嘍。
所以,針對LZ的提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啊。建議LZ以後要去辦事前先打電話到所在地區縣一級的工商部門咨詢一下。
㈧ 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工商局辦理的營業執照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改革後工商局與相關機構被並入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1、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起草市場監督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有關規章、政策、標准,組織實施質量強國戰略、食品安全戰略和標准化戰略,擬訂並組織實施有關規劃,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負責市場主體統一登記注冊。指導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體工商戶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工作。建立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和共享機制,依法公示和共享有關信息,加強信用監管,推動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3、負責組織和指導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工作。指導地方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伍整合和建設,推動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組織查處重大違法案件。規范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行為。
(8)梅州興寧工商局擴展閱讀:
市場監管,一個部門覆蓋全流程
2014年1月1日,上海市浦東率先將原來的工商、質監、食葯監部門「三合一」,成立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並構建起一個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監管體系。當年10月,原屬發改委(物價局)的價格監督檢查職能也並入其中,改革進入「3+1」新階段。
「3+1」體制改革後,浦東還歸並了新區、工商、食葯監、質監、價格5條熱線,自主研發了統一的「公眾訴求處置平台」。據統計,2014年浦東市場監管局處置各類消費者訴求1.83萬件,同比增長59.9%,按時辦結率達100%。
效果案例:
上海仁恆房地產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李宏雲來到浦東市民中心一樓大廳,為下屬企業辦理「准生證」。「現在真的方便多了。」李宏雲說。
2014年3月,浦東市場監管局會同區商務委、區稅務局,先行試點外資企業設立和變更登記一口受理,實現外資批准文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食品許可「五證聯辦」。「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入印鑄刻字准許證、海關報關單位注冊登記證,實現『七證聯辦』,進一步提速企業准入。」新區市場監管局注冊許可分局外資企業注冊科蔡俊科長說。
浦東市場監管局成立後,合並了工商、質監、食葯監三部門的所有登記、許可機構、人員,並對各項窗口業務進行整合,對涉及市場監管局的所有證照實行「一口受理、一門辦理」。
㈨ 梅州市工商注冊需要哪些材料
梅州市注冊一個新公司的流程如下:1、工商局名稱核准擬定企業的名稱(字型大小),字型大小要2個中文字以上(包含2個字),新規定相同行業字型大小有兩個字相就不可以注冊,因此要先擬定三到五個字型大小,以備選用。
選定字型大小在工商局檢索如果沒有重名就會核發一張「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2、租辦公室辦公室必須是商業或者辦公用途,現行規定居住用途是不可以注冊的,租房時要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並到當地房屋中心備案,提取備案合同原件和出租方的房產證復印件,合同上的名稱和地址必須和房產證一致。
3、驗資後,提交工商注冊受理填寫各種表格,包括設立登記申請表、股東(發起人)名單、董事經理監理情況、法人代表登記表、指定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登記表。
填好後,連同核名通知書、公司章程、房屋租賃合同、房產證復印件、驗資報告等一起交給工商局受理,。
4、辦理組織機構代碼憑營業執照和相關資料到市技術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一般3個工作日可完成。
5、辦理國地稅登記領取執照後,15個工作日內必須到當地國地稅局申請辦理國地稅登記,並且每個月按時向稅務局申報稅,即使沒有開展業務不需要繳稅,也要進行申報。
6、辦理開戶許可憑營業執照、代碼證、國地稅原件到銀行辦理開戶許可,開立基本戶。
7、開始做稅務賬務工作公司成立後,必須按規定於每月15號之前完成上月報稅工作。
費用的話,那就得視您的注冊資金多大了,因為大小會影響出報告等費用,所以沒有指定的價格!但其中代碼局收費是一致的,都是282(不含數字證書)。
㈩ 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什麼區別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工商局、質監局、葯監局、物價局等幾個部門合並而成。
市場監督管理局范圍較大,工商局范圍較小。
拓展資料
行政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自下而上搞試點,以區縣級為單位,一些地方將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三合一」為「市場監督管理局」。
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包含了原來三個部門的職能,行使市場監督管理職能,具體包括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有些地方下放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管、葯品醫療器械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廣告監管、標准計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
這種自下而上的探索確實有助於尋找合適的市場監管模式,但也有諸多問題。其一,基層合並,國家級,省市級仍然是多頭管理,造成向上的渠道不暢,甚至交叉混雜。各個口子都來布置任務,統計報表,在執法文書的要求上又存在差異,需要法制科同事進行大量工作。
其二,基層工作難度大大增強。原先的質監、食葯局僅在區級設立,原工商部門在鎮級卻設有基層分局,合並後盡管有質監、食葯人員下放到基層,但仍然是無法滿足需要。
總之,在國家級、省市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存在(也有些地方開始了市一級的合並),區縣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與質監局、食葯監合並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