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局

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局

發布時間:2021-04-13 14:40:41

馬鞍山市靚馬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復鞍山市靚馬制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8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建築工程項目投資、建設、管理及咨詢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戴鑫道
成立時間:2010-08-09
注冊資本:3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96694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太白大道與印山路交叉口國土資源局六樓

❷ 馬鞍山城鄉規劃設計院怎麼樣待遇工作環境,謝謝啦

馬鞍山城鄉規劃設計院,,在雨山湖公園的東門不遠。待遇就不知道了。

❸ 馬鞍山市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來號:****注冊資本:150萬元法定自代表:陳康林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雨山區康泰佳苑6(功輝大廈)-1207
法定代表人:陳康林
成立時間:2012-01-17
注冊資本:1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254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馬鞍山市花山區金匯城市花園1-445

❹ 馬鞍山市城鄉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抄城鄉規劃設計院襲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經建設行業主管部門核準的城市規劃設計、市政設計、建築設計、技術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周征舸
成立時間:2006-11-30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4757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馬鞍山市花山區公園路1號

❺ 誰知道馬鞍山市《關於加強市轄區農村宅基地使用和農民住宅建設管理的意見》具體內容

關於加強市轄區農村村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
事處)審核後,統一向國土分局申請辦理。一戶多宅的,原則上只能辦理一處宅基地登記。

1、申請人可分別執下列文件申請登記:

(1)原郊區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宅基地批准文件;

(2)1998年12月31日前房產管理部門頒發的房屋產權證書

(3)市規劃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經市規劃管理部門認可有效的由原郊區規劃建設管理部門頒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2、登記范圍和面積分別按下列規定確定:

(1)依據原郊區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宅基地批准文件的,按宅基地批准文件確定;

(2)依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辦理登記的,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劃定的范圍和面積確定;

(3)依據房屋產權證書辦理登記的,一般以房屋垂直投影為界。

3、宅基地登記申請人應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使用宅基地的,應先由原使用該宗地的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辦理登記,再由交易雙方按本意見的規定辦理變更登記。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辦理土地登記:

(1)經批准即將徵用、拆遷的宅基地;

(2)違法用地;

(3)權屬有爭議的。

(三)變更登記

農村村民因出賣、交換、贈與或以其他方式轉讓住宅的,雙方當事人應自轉讓之日起15日內持原土地使用證、變更後的房屋產權證明及轉讓協議、身份證到原土地登記機關辦理宅基地變更登記。

征地轉戶後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且村民繼續使用宅基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一組織收回原證,重新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取得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

(四)收費

農村村民宅基地管理收費依據省政府《轉發省物價局等六部門關於專項治理農民建房收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意見的通知》(皖政[2001]99號)的規定執行。

本意見從2003年6月1日起執行。

❻ 馬鞍山的三個區怎麼劃分的

截止2019年10月,馬鞍山下轄的三個區分別是博望區、花山區、雨山區。具體介紹如下:

1、花山區

花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東部,與南京江寧區接壤,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公里,處在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層。截止2019年10月花山區下轄霍里、桃源路、湖東路、沙塘路、解放路、江東、塘西、金家莊8個街道。

2、博望區

博望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馬鞍山市最東端,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和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內,與南京江寧、溧水、高淳三區接壤。截止2019年10月博望區下轄博望、新市、丹陽三鎮。

3、雨山區

雨山區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始建於1976年,雨山區位馬鞍山市城區西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度29分、北緯31度41分。東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塗縣相連,西臨長江,東北與花山區和金家莊毗鄰。

截至2019年10月,雨山區轄4個街道、3個鄉鎮和1個省級開發區。平湖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採石街道、向山鎮、銀塘鎮、佳山鄉、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6)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局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的歷史沿革:

馬鞍山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鄉外)劃屬馬鞍山市。轄縣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2011年8月22日,原地級市巢湖市所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❼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國辦函〔2017〕73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報請審批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准,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馬鞍山是長江中下游地區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和濱江旅遊城市。《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馬鞍山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3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規劃建設管理,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應當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鎮,優化村鎮布局,加強對村鎮建設的指導,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現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106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落實好《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布局。增強城市內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城市內外交通銜接。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范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要加強對採石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布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太白樓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保護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有機交融的濱江城市風貌。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治,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馬鞍山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馬鞍山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馬鞍山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7年7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❽ 最新2009馬鞍山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令

第40號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已經2003年11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姚玉舟

二○○五年六月九日

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我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維護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城市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05號)、《安徽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53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在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第四條 市房地產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市城市房屋拆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其所屬的房屋拆遷管理機構負責拆遷管理的日常工作。

建設、國土、規劃、公安、工商、物價等部門和各區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保證房屋拆遷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章 拆 遷 管 理

第五條 需要拆遷房屋的單位,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拆遷許可證,並提交下列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准文件;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前款第(四)項規定的拆遷計劃,包括拆遷范圍、方式、期限等;拆遷方案,包括被拆遷房屋狀況、各種補償和補助費用概算、產權調換房屋安置標准,新建安置房屋平面設計圖和地點、臨時過渡方式及具體措施等。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拆遷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對申請事項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頒發拆遷許可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六條 房屋拆遷許可證一經發放,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形式予以公布。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和拆遷人應當及時向被拆遷人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第七條 拆遷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和拆遷期限內實施拆遷,確需擴大或縮小拆遷范圍或者延長拆遷期限的,應當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拆遷變更手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變更的范圍或期限及時公布。

第八條 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房屋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也不得接受委託實施拆遷。

第九條 拆遷人委託拆遷的,應當向被委託的拆遷單位出具委託書,並訂立拆遷委託合同。拆遷人應當自拆遷委託合同訂立之日起15日內,將拆遷委託合同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備案。

被委託的拆遷單位不得轉讓拆遷業務。

第十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公布拆遷公告,確定拆遷范圍後, 拆遷范圍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下列活動:

(一) 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 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 租賃房屋;

(四) 工商注冊登記;

(五) 房屋分戶。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在公布房屋拆遷公告的同時,就前款所列事項書面通知有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暫停辦理的書面通知應當載明暫停期限。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拆遷人需要延長暫停期限的,必須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批准,延長暫停期限不得超過一年。

有關部門在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書面通知載明的暫停期限內,就本條第一款所列事項辦理的相關手續不作為拆遷補償安置的依據。

第十一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就房屋及其附屬物拆遷補償安置事項簽訂書面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 拆遷補償方式、貨幣補償金額及其支付期限;

(二) 安置用房面積、標准和地點;

(三) 產權調換房屋的差價支付方式和期限;

(四) 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

(五) 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

(六) 違約責任和爭議解決方式;

(七) 當事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第十二條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先予執行。

第十三條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均可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裁決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拆遷人已依法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復議或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第十四條 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報請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實施強制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除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十五條 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的,按照下列規定進行:

(一)拆遷人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出強制拆遷申請;

(二)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強制拆遷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現場查勘,提出強制拆遷意見,並附房屋拆遷許可證、裁決書等有關材料,報市政府;

(三)市政府自收到強制拆遷意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做出強制拆遷決定,並責成房屋拆遷管理、行政執法、公安等部門和區政府、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組織實施強制拆遷;

(四)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在實施強制拆遷的7日前通知拆遷當事人;

(五)實施強制拆遷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製作筆錄,記明強制拆遷過程和搬遷的財物,由執行人、被執行人簽名;被執行人拒絕簽名的,應當在筆錄中註明。

第十六條 拆遷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或者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不得對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實施停止供水、供電、供氣等影響生產、生活的行為。

第十七條 城市房屋拆遷涉及公共設施或者各種管線遷移的,其所有人應當在房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期限內自行遷移,所需遷移費用由拆遷人給予補償。

第十八條 尚未完成拆遷補償安置的建設項目轉讓的,應當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同意,原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有關權利、義務隨之轉移給受讓人。項目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書面通知被拆遷當事人,並自轉讓合同簽定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告。

第十九條 拆遷人實施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資金應當全部用於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不得挪作他用。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入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指定的銀行專戶,拆遷人使用拆遷補償安置資金,應經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

第二十條 房屋拆除應當由具備保證安全條件的建築施工單位承擔,由建築施工單位負責人對安全負責。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建築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房屋拆除安全的監管。

第二十一條 拆遷人補償、安置被拆遷人後,被拆遷人應當將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證交給拆遷人,由拆遷人到房屋產權管理部門辦理產權注銷手續。

第二十二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拆遷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拆遷檔案資料的管理。

第三章 拆遷補償與安置

第二十三條 房屋拆遷補償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被拆遷人有權選擇拆遷補償方式。

第二十四條 被拆遷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根據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確定。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由具有法定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以市政府公布的貨幣補償基準價為依據,結合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建築結構、成新等因素評估確定。

房地產評估機構由拆遷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採取隨機抽取方式確定。評估所需費用由拆遷人承擔。

貨幣補償基準價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物價、國土部門制定,報市政府批准,定期公布。

第二十五條 拆遷當事人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評估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鑒定,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10日內組建房地產估價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拆遷當事人申請鑒定的,以鑒定結論作為裁決機關裁決的依據;未申請鑒定的,以評估結果作為裁決機關裁決的依據;鑒定費用由鑒定申請人承擔。

第二十六條 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和用途以被拆遷房屋的產權證等有效證件記載的建築面積和用途為准。

1990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施行前已改變房屋用途並以改變後的用途延續使用,根據房屋所有權人的申請,經負責房屋產權登記的管理部門變更登記的,按照改變後的用途認定。

第二十七條 拆遷住宅房屋,被拆遷房屋的建築面積不足30m2的(含)按40 m2計算,30 m2以上40 m2以下的按45 m2計算,40 m2以上50 m2以下的按50 m2計算。

拆遷戶屬城市低保戶的,由拆遷人安置一套不小於50m2的住房,50m2以內不補結構差價。

第二十八條 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和安置;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按照被拆除建築的工程造價結合剩餘期限給予適當補償。

第二十九條 實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依照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分別計算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和所調換房屋的金額,雙方按差價結算。

拆遷非公益事業用房的附屬物,不作產權調換,由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條 拆遷公益事業用房的,拆遷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城市規劃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給予貨幣補償。

第三十一條 拆遷租賃房屋,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的,或者被拆遷人已對房屋承租人進行安置的,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實行產權調換,產權調換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遷人應當與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第三十二條 拆遷設有抵押權的房屋,依照國家有關擔保的法律執行。

第三十三條 被拆遷房屋產權不明或者有其他糾紛的,拆遷人應當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審核同意並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後,方可實施拆遷。所調換的房屋或者貨幣補償款,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代管。

第三十四條 用貨幣補償款購買的住宅房屋和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與被拆遷房屋建築面積相等的部分,辦理產權證時免繳有關稅費。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房屋使用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實行產權調換的,住宅房屋過渡期不得超過18個月,非住宅房屋過渡期不得超過24個月。在過渡期內,拆遷人未提供周轉房的,拆遷人應當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的月數從其搬遷之日起至被安置後的4個月內計算;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過渡的,拆遷人不付給臨時安置補助費。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由被拆遷當事人自行過渡,拆遷人支付8個月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六條 拆遷人不得擅自延長過渡期限,周轉房的使用人應當按時騰退周轉房。

由於拆遷人的責任使被拆遷人延長過渡期限的,拆遷人應從逾期之日起給予二倍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對由拆遷人提供周轉房過渡的使用人,應當自逾期之日起給予臨時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七條 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拆遷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三十八條 搬遷補助費、臨時安置補助費、停產停業補償費標准,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會同市物價管理部門制定,報市政府批准,定期公布。

第四章 罰 則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並處已經拆遷房屋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 拆遷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以欺騙手段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1%以上3%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拆遷人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停止拆遷,給予警告,可以並處拆遷補償安置資金3%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房屋拆遷許可證:

(一)未按房屋拆遷許可證確定的拆遷范圍實施房屋拆遷的;

(二)委託不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的;

(三)擅自延長拆遷期限的。

第四十二條 接受委託的拆遷單位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轉讓拆遷業務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合同約定的拆遷服務費25%以上50%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的,評估結果無效,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責令重新評估,並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請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取消其資質。

房地產評估機構有前款所列行為,對拆遷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四條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核發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後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 在本市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實施房屋拆遷,並需要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六條 當塗縣政府可以根據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當塗縣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第四十七條 本辦法具體應用中的問題由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1990年12月30日發布的《馬鞍山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以及2000年2月2日市政府發布的《馬鞍山市城市住宅房屋拆遷貨幣化安置試行辦法》同時廢止。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市城鄉規劃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