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鞍山的作者簡介
胡銓(1102—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建炎內二年(1128年)中進士,後任樞密院容編修官。宋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金使南下稱詔諭江南,他上疏請斬秦檜因而被貶謫新州。之後,他因憤懣填「好事近」詞一首,因末句「欲賀巾車歸去,有豺狼當道」被新州太守張棣告發,秦檜為此大怒,於1148年再把他流放至吉陽軍(今三亞市)謫居海南。八年後,秦檜死,胡銓才得以遷回衡州,孝宗就位,被召任兵部侍郎。宋淳熙七年(1180年)胡銓逝世,享年78歲,遺著有《胡澹庵文集》。
Ⅱ 馬鞍山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馬鞍山市
概況
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總面積168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124.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22萬人,非農業人口58.17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花山區,郵編:243001。行政區劃代碼:340500。區號:0555。拼音:Ma'anshan Shi。
行政區劃
馬鞍山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
馬鞍山市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人(2003年)。
雨山區面積 13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243071。
花山區面積 123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43000。
金家莊區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當塗縣面積1385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為名。1954年始設馬鞍山鎮,1955年成立馬鞍山礦區人民政府。1956年由當塗縣的馬鞍山礦區和採石鎮設立馬鞍山市,由省直轄。1958年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專署領導。1961年馬鞍山市改由省直轄。1983年6月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馬鞍山市總人口1196916人; 金家莊區 86261 花山區 179542 雨山區 132943 向山區 168830 當塗縣 629340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75號):(1)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2)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管轄,霍里鎮、濮塘鎮劃歸馬鞍山市花山區管轄,雨山鄉、佳山鄉和向山鎮劃歸馬鞍山市雨山區管轄。
2004年,全市鄉鎮由31個調整為19個。年底,全市共有1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Ⅲ 馬鞍山經濟特色及現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走特色興區之路
發布時間:2007-11-05 點擊次數:69次
馬鞍山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建設馬鞍山現代製造業基地中心區的目標,加大項目引進和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群體和四個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基地,顯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僅今年前10個月,累計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2億多美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過80億元。
多年來,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發揮區位和本地資源優勢,堅持走發展特色經濟之路,著力圍繞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高檔食品和乳製品、機械深加工、電子和電子原材料、紡織服裝等五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包裝、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給予政策上重點扶持,管理上重點保護,服務上重點傾斜,初步建起了開發區五大特色產業群體和四個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基地。如以星馬汽車公司、華菱汽車公司、福臻公司等為依託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今年1-9月共生產銷售混凝土攪拌車等各類專用車6328輛,約佔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40%;產銷華菱重卡底盤近1萬輛,位居全國重卡業前六強;福臻公司所生產的汽車專用模具已成為國內各主要汽車製造企業的首選;三家企業前9個月所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了35億元,使馬鞍山市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迅速在全國崛起,成為開發區新支柱新亮點,為馬鞍山市工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以萬馬、瑞慈、驚天、泰爾重工公司等為依託的機械加工產業,增長迅速,科技含量高,行業優勢顯著;驚天液壓製造公司生產的液壓錘和泰爾重工公司生產的大型軋鋼連軋生產線接軸等產品均屬國家高新技術產品,並擁有多項自主發明專利,位居國內同行業的前列。今年前9個月,該產業所創造的工業產值超過4億元,同比增速超過50%。2003年以來,通過引資建設起的以蒙牛乳業、雨潤肉製品等為依託的食品加工產業,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就在開發區崛起了亞洲最大的冰淇淋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僅今年前9個月,蒙牛乳業就實現銷售收入近11億元,同比增速80%以上,成為蒙牛華東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Ⅳ 馬鞍山歷年年鑒
·盛世華章徵文初選稿件(序號...
·歷史大事記(1988年—2...
·林散之藝術館
·歷史大事記(秦·始皇三十七...
·濮塘革命歷史紀念館
·淺談方誌人的基本素質
·歷史大事記(1980年—1...
·市情概況
·郭祥正
·白璧山
特載
專文
大事記
市情綜述
城市建設
環境保護
工業
建築·地質勘查
交通·郵電
房產業
農業
商業貿易
旅遊業
財政·稅收·審計
金融·保險
經濟監督管理
黨政
黨派群團
軍事
政法
科學
教育
文化
衛生·體育
社會生活
縣區
人物
榮譽榜
附錄
彩色圖片
索引
其他
主辦:馬鞍山地方誌辦公室 技術支持:馬鞍山市計算機中心
這么多的分類,你要哪一板塊??
Ⅳ 馬鞍山村的村情概況
馬鞍山自然村隸屬於迤車鎮石橋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迤車鎮北邊,東接本村營盤,南連本村瓦廠,西接本村楊家灣,北鄰本村江底。距離石橋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迤車鎮25.00公里。國土面積1.46平方公里,海拔1,560.00米,年平均氣溫15.20 ℃,年降水量78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冬早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164.73畝,其中人均耕地0.80畝;有林地310.04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6戶,有鄉村人口213人,其中農業人口213人,勞動力14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3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050.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冬早蔬菜為主。
Ⅵ 知道的幫一下:馬鞍山市資源概況
自然資源
馬鞍山市土地總面積約1686km2,其中耕地面積4.82萬hm2,林地面積2.49萬hm2,交通用地1400hm2,水域7.64萬hm2,未利用土地1960hm2。
資源物產 馬鞍山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硫鐵礦、磷礦、金礦、石膏、石灰土、鉀長石、五氧化二礬、明礬石、高嶺土和雲母等。其中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資源,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為我國七大鐵礦區之一。
馬鞍山生態條件優越。山場廣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宜於農、林、副、漁各業發展。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大豆、玉米、山芋、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茶葉、蠶桑、蔬菜等。農副產品主要有家禽、家畜、魚蝦、蟹鱉、菱藕、竹木、瓜果、香菇、葡萄、木耳、板栗等。
水利資源豐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062~1092mm,所形成的大氣降水總量約2.9億m3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1.13億m3。長江年過境經流量高達9.794億m3,是發展工農業生產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長江水面達21km2,其他河流、湖泊、水庫總面積約19km2,其中河流水面積5.7km2,湖泊面積1.51km2,池塘面積11.67km2。
地下水資源豐富,其流速約0.525cm/d,流量為0.22m3/d。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m左右的含砂蓄水層中,砂層之下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層。另外,地下水位還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變動幅度約在0.2~0.5m之間。地下水的總流向,由地勢高的東部向地勢低的西部流入長江。
Ⅶ 馬鞍山概況
馬鞍山城市簡介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大門,與江蘇南京接壤。建市於1956年,現轄三區一縣,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總人口124萬,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經濟實力較強城市。
自古以來,馬鞍山作為六朝古都南京的畿輔,荊州至建康的門戶,在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市郊古鎮採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中國歷代戰爭的天然博物館之稱。歷史上以少勝多,以文勝武,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南宋文臣虞允文以一萬八千人大破完顏亮金兵六十萬,即發生於此。如果說戰爭體現了歷史的滄桑,那麼,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的吟詠,就是歲月的貯存的瑰寶。詩仙李白,留戀這里的山水之美,人情之醇,在這里寫下了船頌千古的五十多首詩篇。民間更有李白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美麗傳說。馬鞍山鍾靈毓秀,從六朝開始,但是的許多貴族就把這里當作終老之地。被列為八十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東吳名將朱然墓,是諸多六朝貴族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墓中出土的精美漆器及繪畫作品,填補了從漢代至三國時期的美術史的空白。馬鞍山境內的青山,是南齊大詩人、宣城太守謝朓十分鍾愛的地方,他曾築室山南而居,謂之「山水都」,後人稱青山為「謝家青山」。詩仙李白愛讀謝朓山水詩,「一生低首謝宣城」,遂有「宅近青山同謝公」的夙願。青山亦有幸終成詩仙長眠之所,為後人所共仰。歷史的積淀,為這里留下了眾多人文寶藏。昭明太子閣遺址、黃山塔、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廣濟寺、小九華等100多處人文景觀,都閃爍著獨特的光彩。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馬鞍山的山水因為蘊涵了深厚的人文而富有生氣。而人文的產生,正是來自於山水的滋養。馬鞍山西傍長江,中含一湖,眾多玲瓏剔透的青山點綴在城市四周。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對此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譽。山、水、城融為一體,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風韻的山水園林城市。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採石風景區,擁有令人神往的佳山勝水。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為休閑度假的勝地。被譽為城市明珠的雨山湖風景區,佔地1000多母,樹影湖光,使人有城市山林之感。馬鞍山作為全國十大鋼鐵工業基地之一,具有豐富的工業旅遊資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業景觀一日游,成為馬鞍山旅遊業的一條特色,名牌旅遊線路,被批准為首批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為紀念詩仙, 弘揚民族文化,自1989年起,每年農歷重陽節,馬鞍山舉辦國際吟詩節。中國馬鞍山國際吟詩節已成為安徽省主要旅遊節慶活動之一。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將發展旅遊業作為調整全市產業結構和促進城市功能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幾年來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現代化城市旅遊功能、旅遊行業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500多年前的馬鞍山,被謝朓譽為山水都,在那200多年後,山水都又成為詩仙李白的終老之鄉,公元2000年,聯合國又給了這兒一個「迪拜改善人居環境範例良好獎」的桂冠。它餓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
Ⅷ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徽省。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 ″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下轄3個市轄區:花山區、博望區、雨山區,3個縣:當塗縣、含山縣、和縣。市政府駐地太白大道2008號。
名稱由來:
馬鞍山的地名相傳楚漢戰爭時,西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自然資源:
馬鞍山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硫鐵礦、金礦、石膏、石灰土、鉀長石、五氧化二礬、明礬石、高嶺土和雲母等。
其中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資源,礦區主要分布在南山、姑山、黃梅山等地,硫鐵礦集中分布在市郊的向山、馬山地區,總儲量約19937.7噸。
馬鞍山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飛禽類、水生動物和有害動物3大類。 飛禽類有啄木鳥、白頭翁、丹頂鶴、老鴇、喜鵲、畫眉、大杜鵑、雀類、家燕類等。鴨科和鷺科 的湖中水禽,有黃嘴白鷺、水田雞、白鸛等。
水生動物共有70餘種,主要有中華鱘、揚子 鱷、白鰭豚、江豚,胭脂魚、長吻魚、鰣、青、草、鰱、鱅、鰻、鱖、鱭、鯉、鯽、鯿等魚類,以及蟹、 鱉、蝦、蚌等節肢類甲殼動物。
Ⅸ 馬鞍山長江大橋的概況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千年前,詩仙李白欲從馬鞍山市和縣內渡江南容下採石磯,因東方烏雲大作而被未能成行。時至今日,兩岸居民面對橫亘於前的泱泱江水,苦等輪渡汽笛聲的局面即將結束。
馬鞍山長江大橋(公路)位於馬鞍山市市區與鄭蒲港新區之間,橋位位於河段當塗江心洲,主橋長10.9公里,北岸接線經鄭蒲港新區姥橋鎮至206省道,接擬建的合肥、巢湖至馬鞍山高速公路,線路長5.68公里;南岸接線經超山、向山、歐城、韓家壩、基趾塘,至皖蘇省界牛路口,接規劃建設的馬鞍山至溧水高速公路江蘇段,線路長19.23公里。全線在馬鞍山東、馬鞍山南、江心洲、姥橋4處設置互通式立交。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3.5米,長江大橋寬33.0米。
橋梁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其中,主副通航孔凈空高度分別大於32米和18米,這將是安徽省通航凈空尺度最高的長江大橋,意味著橋下可通行萬噸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