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鹹菜

馬鞍山鹹菜

發布時間:2021-04-09 20:21:45

馬鞍山春節習俗

1、送春

新春頭幾天或立春之日,當塗鄉村人家都會迎來「送春」者。這是回一種以說唱為主的表演形式答,俗稱唱「見樣歌」。送春人一般系家傳親授、曲調獨特,以一人單獨成行居多。

送春時,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鑼等民族樂器,一邊說唱一邊伴奏。說唱內容開頭主要是以辭舊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詞作鋪墊,後面的內容則靈活多變,見到老人唱長壽,見到孩童唱聰慧。



2、凈年

為了過一個乾乾凈凈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戶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掃干凈;把門上的舊聯、牆上的舊畫拆下換新;將要吃的菜該煮的煮、該洗的洗干凈、該裝盤的裝盤;傍晚將水缸盛滿,並煮上滿滿的一鍋年飯(帶第二天吃)。

㈡ 馬鞍山地方春節習俗

馬鞍山年俗比較雜,這和馬鞍山是一座移民城市有很大的關系,較本地過年的氣氛主要體現在當塗傳統年俗上,尤其當塗農村。以下是當塗年俗的簡要介紹。

1、送春

新春頭幾天或立春之日,當塗鄉村人家都會迎來「送春」者。這是一種以說唱為主的表演形式,俗稱唱「見樣歌」。送春人一般系家傳親授、曲調獨特,以一人單獨成行居多。送春時,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鑼等民族樂器,一邊說唱一邊伴奏。說唱內容開頭主要是以辭舊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詞作鋪墊,後面的內容則靈活多變,見到老人唱長壽,見到孩童唱聰慧;見到堂前雙喜唱百年好合,見到黃、綠(孝)春聯唱孝子、思親;見到新屋唱華堂,見到牲畜唱興旺……總之是隨機應變,依情依景,見什麼唱什麼。唱得家主滿意一般都會賞喜錢。現在不太多見,但每年還能見到。因為被一些討飯者所利用,群眾之反感。代表人物有:張飯郎

2、凈年

為了過一個乾乾凈凈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戶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掃干凈;把門上的舊聯、牆上的舊畫拆下換新;將要吃的菜該煮的煮、該洗的洗干凈、該裝盤的裝盤;傍晚將水缸盛滿,並煮上滿滿的一鍋年飯(帶第二天吃)。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不用淘米、不用洗菜,不動刀和剪、地上不灑一點水;一天不動笤帚掃地,以免烏煙瘴氣,對客人不敬。總之,要保證大年初一整潔一新。

3、拜年

如今拜年的方式有賀卡拜年、電話拜年、手機拜年等多種方式,而傳統的當塗人拜年只有走動拜年一種,且大有講究。拜年的禮包「輕、重」一般人不太計較,但背包內一般要帶一對(條)糕,背來背去以示「高(糕)來高(糕)去」、年年登高之意,回頭還要放回點禮品或其他糖點、花生等物,以示收獲而歸。拜年最講究的則是拜年的先後順序。一般是先宗族,次舅父,再師父、後岳丈,爾後是姨表親等;於是,許多人就形成了年初一拜同宗長輩、年初二拜舅父、年初三依此類推的拜年習慣。拜年見面的具體形式:大人以作輯問好為主,孩童則要叩頭跪拜。一般做長輩的被請到堂前端坐,面前地上擺放著稻草編織的蒲團,俗稱「拜席」。孩童向長輩們問安後,邊在「拜席」上向端坐者叩頭跪拜,邊祝願長輩健康長壽。周圍人一般拿孩童逗樂,做長輩的則要給孩童壓歲錢。這便是真正的「拜年」了。現在「拜席」基本沒有了。現在主要以茶碟(小吃點心,博望地區的香菜[一種腌制鹹菜]比較出名)、瓜子、花生、糙米(芝麻花生)糖招待,喝茶聊天。

4、歡團茶

這是新春招待人的第一杯茶,說是茶其實並無茶葉,而是由「歡團」、「咬頭」和糖組成的一杯糖茶。「歡團」是以糙米、糖稀為原料,用杯(小碗)制的一種球狀食品,以取「歡歡喜喜」、「團團圓圓」之意;「咬頭」是指棗子、花生仁、桂圓等耐咬的乾果食品。「歡團茶」用開水一泡,糙米自然散開浮上水面,「咬頭」則沉入杯底,喝起來既不覺燙,還又香又甜。「歡團茶」喝上一半,主人一般會來加點開水,俗稱「添財」。「添財」時,主人還會說吉利話,祝飲茶者一年裡「發財」、「陞官」、「學習進步」等。飲茶者一般喝到杯底才能將「咬頭」吃掉,以示一年到頭、從頭到尾都豐衣足食。

㈢ 安徽有的地方可以學習美食在哪裡

在省會城市,教學設施還是相對齊全,各方面都會有保障。

㈣ 馬鞍山過年有什麼習俗

1、送春:新春頭幾天或立春之日,當塗鄉村人家都會迎來「送春」者。這是一種以說唱為主的表演形式,俗稱唱「見樣歌」。送春人一般系家傳親授、曲調獨特,以一人單獨成行居多。送春時,送春者手持二胡、快板或小鑼等民族樂器,一邊說唱一邊伴奏。說唱內容開頭主要是以辭舊迎新,新春吉祥等唱詞作鋪墊,後面的內容則靈活多變,見到老人唱長壽,見到孩童唱聰慧;見到堂前雙喜唱百年好合,見到黃、綠(孝)春聯唱孝子、思親;見到新屋唱華堂,見到牲畜唱興旺……總之是隨機應變,依情依景,見什麼唱什麼。唱得家主滿意一般都會賞喜錢。現在不太多見,但每年還能見到。因為被一些討飯者所利用,群眾之反感。代表人物有:張飯郎
2、凈年:為了過一個乾乾凈凈的新年,到了大年三十,每戶人家都要把院落打掃干凈;把門上的舊聯、牆上的舊畫拆下換新;將要吃的菜該煮的煮、該洗的洗干凈、該裝盤的裝盤;傍晚將水缸盛滿,並煮上滿滿的一鍋年飯(帶第二天吃)。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不用淘米、不用洗菜,不動刀和剪、地上不灑一點水;一天不動笤帚掃地,以免烏煙瘴氣,對客人不敬。總之,要保證大年初一整潔一新。
3、拜年:如今拜年的方式有賀卡拜年、電話拜年、手機拜年等多種方式,而傳統的當塗人拜年只有走動拜年一種,且大有講究。拜年的禮包「輕、重」一般人不太計較,但背包內一般要帶一對(條)糕,背來背去以示「高(糕)來高(糕)去」、年年登高之意,回頭還要放回點禮品或其他糖點、花生等物,以示收獲而歸。拜年最講究的則是拜年的先後順序。一般是先宗族,次舅父,再師父、後岳丈,爾後是姨表親等;於是,許多人就形成了年初一拜同宗長輩、年初二拜舅父、年初三依此類推的拜年習慣。拜年見面的具體形式:大人以作輯問好為主,孩童則要叩頭跪拜。一般做長輩的被請到堂前端坐,面前地上擺放著稻草編織的蒲團,俗稱「拜席」。孩童向長輩們問安後,邊在「拜席」上向端坐者叩頭跪拜,邊祝願長輩健康長壽。周圍人一般拿孩童逗樂,做長輩的則要給孩童壓歲錢。這便是真正的「拜年」了。現在「拜席」基本沒有了。現在主要以茶碟(小吃點心,博望地區的香菜[一種腌制鹹菜]比較出名)、瓜子、花生、糙米(芝麻花生)糖招待,喝茶聊天。
4、歡團茶:這是新春招待人的第一杯茶,說是茶其實並無茶葉,而是由「歡團」、「咬頭」和糖組成的一杯糖茶。「歡團」是以糙米、糖稀為原料,用杯(小碗)制的一種球狀食品,以取「歡歡喜喜」、「團團圓圓」之意;「咬頭」是指棗子、花生仁、桂圓等耐咬的乾果食品。「歡團茶」用開水一泡,糙米自然散開浮上水面,「咬頭」則沉入杯底,喝起來既不覺燙,還又香又甜。「歡團茶」喝上一半,主人一般會來加點開水,俗稱「添財」。「添財」時,主人還會說吉利話,祝飲茶者一年裡「發財」、「陞官」、「學習進步」等。飲茶者一般喝到杯底才能將「咬頭」吃掉,以示一年到頭、從頭到尾都豐衣足食。

㈤ 馬鞍山特色小吃是什麼

1、送灶粑粑

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蕪湖、馬鞍山等地,如壩鎮、槐林、無為、廬江等一代的漢族傳統小吃,民間節日祭品。每年農歷12.23為送灶節,當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餅,用豆乾,肉,蔬菜或鹹菜等為餡,用素油煎出舉家共食,迎接小年。

2、封扁魚

是含山縣獨有的地方特產,得名於其獨特的民間工藝,保留鮮活鯿魚的完整體型,在鯿魚腹腔內填封肥瘦適中的豬肉,經傳統腌制、鹵泡製作而成,其成品肉質細嫩、醇香味美。

3、當塗大肉面

是當塗縣當地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又稱205大肉面,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落戶於205國道當塗段,客人主要是路上跑車人,大肉面汁濃味醇、肥而不膩,名聲漸漸傳開,也因而得名「205大肉面」、「當塗大肉面」。

4、口袋鴨,是馬鞍山傳統名菜,其主料均選用兩年以上農家土老鴨和鮮嫩土豬肚,配當歸、黨參、沙參、枸杞等十多種名貴葯材精製而成,營養豐富、味道純正、開胃健脾、滋陰補腎、活血養顏、四季皆宜。

5、姥橋花生酥

是安徽和縣漢族傳統名點。據傳清光緒年間有一位陳姓糕點師傅,將花生米仁炒熟碾碎後,加上芝麻油和麥芽糖切成方塊,形如酥糖,故名。主要由花生米、白糖加工而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㈥ 馬鞍山60年來的變化800字作文

建國六十年來,我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原子彈、氫彈的爆炸,到衛星的上天,標志著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再也不畏懼強國的凌虐。特別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人民大力發展國民經濟,,「雜交水稻」試驗成功,舉世矚目的「三峽」水壩建成「神七」飛向太空,「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香港、澳門的回收,海峽兩岸「大三通」。這一個個重大創舉標志著我們國家強大了。我們不是東亞病夫,我們是鋼鐵巨人。我們中華兒女更是發揚我們的勤勞精神,不斷的造就輝煌,從鄉村到城市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身體素質大大地提高了,我們又成功地舉辦了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世博會,並在奧運會上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好成績。建國60年來,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面貌與姿態,屹立於世界的前列。祖國,我為你的改革開放驕傲;祖國,我為你的堅韌不拔驕傲;祖國,我為你的無私奉獻驕傲;祖國,我為你的繁榮昌盛驕傲!
更讓我切身感受的是,爺爺奶奶經常說,你們現在是神仙過得日子了。還要經常去吃什麼「肯德基」,過去他們常年吃的是窩頭,鹹菜,遇到災荒,糧食減產,還不夠吃呢!到了我爸爸這一代飯雖是能糊上口了,但是菜主要是蘿卜,白菜。市裡一個月每個人只供應250克肉,平常不捨得吃,逢年過節或家裡來客人,才捨得弄一點兒嘗嘗!如今我們每天不僅能吃飽飯、吃好飯、吃出花樣來,還講究營養和環保呢!爸爸也經常說,過去做夢都想要一部「BB」機,現在連小學生都用起了手機,真是時代進步了。

㈦ 我在馬鞍山吃的面條上泡的鹹菜叫什麼怎麼賣

店名?菜名?
PS:各地鹹菜貌似沒有太大區別

㈧ 馬鞍山早餐吃什麼

馬鞍山
的早餐最佳「李大叔的渣肉蒸飯」

品嘗,一星推薦
菜品
豪華版渣肉蒸飯,這內是十多容年前就火遍花山區的早餐店了,一份豪華版的渣肉蒸飯量很足,一盒糯香的蒸飯,加入的湯汁讓米飯更有味,一盒渣肉配上千張,土豆和鹹菜,渣肉偏瘦,香味十足,千張也是渣肉絕配。


服務
一如既往的熱情,這是專注做小吃人多年以來的保持不變的那種熱情。
環境
從小小推車到一家整潔的大門面,是時代變遷帶來的影響,也是專注手藝的最大收獲。

價格
人均15元,性價比也不錯,算比較正常的早餐價格。


總結
兒時最愛吃的一家早餐店,多年以後再去品嘗,那種回味讓人留戀,長久以來不變的口味也是讓人口口相傳的重要原因。

㈨ 安徽特產小吃有哪些

1、送灶粑粑

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蕪湖、馬鞍山等地,如壩鎮、槐林、無為、廬江等一代的漢族傳統小吃,民間節日祭品。每年農歷12.23為送灶節,當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餅,用豆乾、肉、蔬菜或鹹菜等為餡。用素油煎出舉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將到來。

又稱「逍遙雞」,是始創於三國時期安徽合肥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塗蜜油炸後,再經配料鹵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

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余香滿口。因而,以其獨具一格風味,受到來合肥旅遊的中外食客好評,曾留言贊美:「名不虛傳,堪稱一絕」。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鹹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