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新加坡公共服務設施

新加坡公共服務設施

發布時間:2021-04-08 06:50:54

1.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保障模式是哪一種的

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類型

迄今為止,世界上已有將近150個國家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但由於世界各國的社會制度、經濟實力和文化背景等不同,推行社會保障制度的時間有先有後和有長有短。因此,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取向、制度設計、項目多寡、具體標准及實施辦法等方面既有共同點,也有差異之處。從社會保障的主要方面進行分析和綜合,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制度大致可以分為救助型、保險型、福利型、國家保障型和自助型等五種模式。
(1)救助型社會保障制度
救助型社會保障制度是指國家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的有關規章制度,保證每個社會成員在遇到各種不測事故時,能得到救助而不致於陷入貧困。對於已經處於貧困境遇的人們,則發給社會保障津貼,以維持其基本生活。其特徵是:1、政府通過相應的立法,作為實施救助的依據。公民申請和享受社會救助是其依法應享受的權利,不附帶屈辱條件,不同於慈善機構的「施善」或「恩賜」,也不同於資本主義初期的濟貧和賑濟。2、社會救助的費用列入政府的財政支出,其資金來源於國家稅收,個人不交納保險費。3、救助的對象為因失業或天災人禍而陷入貧困的公民、棄嬰、孤兒、殘疾人、老年人。4、救助的標准為低水平,以維持生存為限。
這種救助型社會保障制度是工業化開始前後所實行的單項或多項救助制度。按社會保障的標准來衡量,只能說它處於起步階段,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一種初級的、不成熟的、不完備的形式。這種制度目前主要在一些發展較為遲緩的非洲國家實行。
(2)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
保險型社會保障制度是在工業化取得一定成效,經濟有雄厚基礎的情況下實行的。其目標是國家為公民提供一系列的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的失業、年老、傷殘以及由於婚姻關系、生育或死亡而需要特別支出的情況下,得到經濟補償和保障。它起源於德國,隨後為西歐、美國、日本所仿效。
這種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徵:1、政府通過有關社會保障的立法,作為實施的依據。2、這種保險為強制性保險,個人交納社會保障費,企業主為雇員繳社會保障金,各國政府以不同標准撥款資助。公民只在履行交費義務取得享受權利後,才能依法領取各種社會保障津貼。對公民來說,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3、保障的覆蓋面大,幾乎包容了社會全體成員。4、保險的項目有多有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生、老、病、死、失業、傷殘的後顧之憂。5、資金來源多元化,。有利於形成保障基金,增強社會保障的經濟後盾。
(3)福利型社會保障制度
福利型社會保障制度是在經濟比較發達、整個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實行的一種比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標在於「對於每個公民,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險,諸如疾病、災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鰥、寡、孤、獨、殘疾人都給與安全保障」。這項制度來源於福利國家的福利政策,由英國初創,接著在北歐各國流行。
福利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徵是:1、社會保障政策是福利國家的一項主要政策,依法實施,並設有多層次的社會保障法院監督執行。2、強調福利的普遍性和人道主義、人權觀念,服務對象為社會全體成員。3、個人不交納或低標准交納社會保障費,福利開支基本上由企業和政府負擔。4、保障項目齊全,一般包括「從搖籃到墳墓」的一切福利保障,標准也比較高。5、保障的目的已不完全是預防貧困和消滅貧困,而在於維持社會成員一定標準的生活質量,加強個人安全感。不僅要滿足人員社會保障需求,而且開始注意滿足人們的社會福利需求。
(4)國家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
國家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是傳統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保障制度,屬於國家保障性質。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滿足無勞動能力者的需要,保護勞動者的健康並維持其工作能力」。國家把社會保障作為解決勞動的社會經濟問題的杠桿之一。原蘇聯是這一類型的首創與代表。90年代參照這一模式建立勞動保險制度的。
這種國家保障型社會保障制度的特徵是:1、國家憲法把社會保障確定為發展中的國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權利是由生產資料公有制保證的,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政策在整個國家國民經濟范圍內實行管理取得的。2、社會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業承擔,個人不交納保障費。其傳統觀念認為國家已經事先對社會保障費用作預留和扣除。3、工會組織保障事業的決策與管理,一方面勞動者通過人民代表機構對社會保障施加影響,另一方面,工會從基層工會到中央理事會,都參加實施社會保障。4、保障對象為全體公民。憲法規定,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都必須積極參加社會生產,對無勞動能力的一切社會成員提供物質保障。保障的經濟來源靠全社會的公共資金無償提供。
(5)自助型社會保障制度
自助型社會保障制度是指以自助為主,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的保障形式。其特徵是政府不提供資助,除公共福利與文化設施外,費用由僱主和雇員負擔。這種制度主要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實行並在新加坡等國取得了顯著成效。
世界各國的社會保障發展過程看,由於各國基本社會制度和國情的差異,社會保障機制和保障水平明顯不同,使其對儲蓄和消費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各國一般使用社會保障支出與國民收入(或者是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作為各國社會保障支出規模的顯示指標。按照這個指標,日本為13.8%、瑞典為49.0%、法國為34.9%、德國為29.7%、英國為24.5%、美國為18.0%(均為1991年數)。
顯然,日本的社會保障給付費規模最低,其次是美國,而英、法、德、瑞的給付費規模都比較高。依據社會保障給付費規模以及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同,我們將主要發達國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低保障國家;另一類是以英國、瑞典為代表的高保障、高福利國家。
美國與日本:社會保障是"穩定器"
美國、日本社會保障與消費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明確
同歐洲一些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和日本的社會保障程度都不算高,但就其消費水平和儲蓄率來講兩國卻截然不同。從國際比較看,美國是比較典型的低儲蓄率國家,而日本卻是典型的具有東方色彩的高儲蓄率國家。有關資料顯示,美國與日本1970-1994年期間,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日本比美國高15-20個百分點;個人消費佔GDP的比重美國比日本高10個百分點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還高約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美、日雖然同屬低社會保障國家,但儲蓄率和消費水平卻完全不同。
一般認為,美國居民的高消費行為主要是:(1)美國政府長期以來存在巨額的財政赤字;(2)消費信貸在美國非常發達;(3)進入80年代以來,美國股票市場發展迅速,財富效應使得居民消費需求明顯上升,儲蓄下降。可見,美國的高消費與社會保障的相關性不大。
日本高儲蓄率主要是:(1)日本人民具有東方民族勤儉儲蓄的傳統;(2)日本居民為教育進行儲蓄的動機非常強烈;(3)日本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使居民工資收入增長較快;(4)社會保障水平較低,不排除防老儲蓄動機的存在。由此看來,日本的高儲蓄率與社會保障似乎有一定的正相關性但並不明顯。
社會保障的實施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
雖然美國、日本的社會保障對儲蓄率和消費的影響並不明顯,但美、日兩國作為世界經濟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對其經濟發展確實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1)對緩和經濟危機、協調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起了積極作用。美、日兩國通過採取適度的社會保障措施,部分地抵消了因衰退造成的大量失業而引起的支付能力下降,對保障國民基本收入和一定的消費需求以及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2)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調節了宏觀經濟運行,增加了社會有效需求。如美國大部分社會福利開支是以政府轉移支付形式進入低收入家庭,在貧困家庭或個人較高邊際消費作用下,這些轉移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會購買力,使美國經濟不斷維持了一種較高的有效需求狀態。同時,制度化轉移支付與累進制所得稅一同構成美國經濟生活中的"自動穩定器",在宏觀經濟過程中起到了自發調節景氣的作用。
(3)政府的社會福利支出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個人、家庭對勞動力培養和訓練費用支出的不足,對培養和開發本國人力資本起到了積極作用。

醫療

新加坡的衛生水準不斷提高, 主要是因為傳染病減少,人民生活水準提高, 衛生服務良好, 衛生檢查措施嚴格所致.政府和私人機構都提供廣泛的預防, 醫療, 復原等衛生保健服務, 政府大量津貼其衛生保健服務, 以確保人人都能利用這些服務。

新加坡共有家五間政府醫院, 6間重組的政府醫院, 10間私人醫院, 13間政府綜合診療所, 10間門診所, 13間婦孺診療所和一千八百多名私人執業醫生,永久居民也可以利用政府醫院和綜合診療所所提供的醫療和牙科設備, 收費和公民相同。

綜合診療所

政府綜合診療所為國民全家大小提拱全面的衛生服務. 這些診療所都是設在主要的建屋發展局鎮中心和住宅區里, 對公眾人士很方診療所的服務包括婦孺保健, 免疫注射, B型肝炎等傳染病的檢驗,老年人身體檢查, X光檢驗和牙科治療等。

首次求診的病人必須攜帶身份證. 十二歲以下的兒童須攜帶出出生證書,病人在辦完登記手續後, 診療所職員會發給他一張診卡和一個排隊等候看醫生的號碼。

綜合診療所的診費是成人7元, 六十五歲以上的成人和十八歲以下的學生5元;葯費另計, 供一星期服用的葯品收費從一元到四元不等;照光和驗血也須繳費, 唯收費低廉,診療所的開放時間是星期一到期五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一點, 再從下午二點到下午四點三十分, 星期六則從上午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三十分。

政府醫院

政府醫院提拱專科門診服務,綜合診療所的醫生和私人執業醫生都可寫介紹信介紹病人去看政府醫院的專科醫生,病人首次求診收費40至50元, 覆診每次20至30元.

院費視病房等級而定, "C"級病房之每天收費元, "A1"級病房每天收費元;此外, 化驗, X光檢驗和其它如手術等服務, 則另外收費.

私人診所和醫院

私人執業醫生的診費一般上從12元起, 視治療性質而定, 私人專科醫生, 如整形外科醫生或婦科醫生的收費則較高, 從50元起;私人醫院和重組的政府醫院收費比政府醫院來得高, 各醫院的收費也不一, 四人病房收費每天從120元起, 單人病房收費每天由335元起。

老人保健計劃

為了確保老人能在住屋附近獲得醫療照顧, 政府在各個組屋區設立老人保健中心, 目前共有六間中心專為各區老人服務。這些中心的服務包括康復治療, 定期檢查身體以及為家人開辦照顧老人課程。收費每天約五元至元之間;永久居民的父母如果是持有長期探親證並且已在新加坡定居, 也可以參與這些保健計劃的活動。

家庭醫生

在所有組屋區里都有幾間私人診所, 開放時間由早上9:00時至下午5:00時, 有些診所在周末由早上9:00 時至中午12:00也有營業;為了使你的家人得到更好的醫療照顧, 最好是找一位在你家附近的診所醫生作為家庭醫生。

社會福利

中央公積金

中央公積金在一九五五年設立,為退休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士提供財務上和生活上的保障,公積金是一套全面的社會儲蓄保障計劃,保障人民保健的需求,退休後的生活所需,購屋資助,及教育保險等的支持。

在公積金的條例下,僱主和雇員須共同繳納,就業淮證和工作淮證持有人則不須繳交公積金, 五十五歲以下的新加坡公民和住滿兩年以上的永久居民員工, 員工每月供款為20%,僱主須繳交12%;永久居民員工首年供款為3%, 僱主交5%, 翌年雇員交9%,僱主交15%;之後則按照正常的繳交率繳納公積金;政府已逐漸計劃僱主的繳交率回升到20%的原來水平。

公積金戶口

公積金戶口共分為普通戶口、保健儲蓄戶口和特別戶口:

1) 普通戶口的存款可用來購買住用產業,如建屋發展局新組屋和私人屋子,此外也可用來購買保險,如家庭保險和家屬保險,會員也可以把存款投資在於經批準的股票、債券、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和黃金等, 普通戶口的存款亦可用於資助子女或本身的大專教育上的學費開資,它亦可用來支付本地六所大專學府所有全日制學位於文憑課程的學費;

2) 保健儲蓄戶口:保健儲蓄戶口的存款可用於在會員,配偶、孩子、父母和祖父母的住院費,他們的祖父母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此外,公積金會員也可以用這個戶口裡的存款支付;健保雙全保險計劃"的保費;這個保險計劃是確保會員在患上重病須長期住院或接受治療時,有能力應付龐大的醫葯費;

3) 特別戶口:特別戶口中的存款將保存在戶口裡,作為退休、養老和應急之需要。

公積金利率

一般情況下,公積金存戶的儲蓄利率是和市場上的利率相應的,但在公積金的法例保障下,公積金的存戶保證可獲得至少二點五的存款利率,而較長的儲蓄計劃,更可額外獲得更高的利率。

公積金提款

存戶可在年齡達五十五歲後,提取公積金戶口內的存款, 但法例規定下,戶口內仍須保留一筆最低存款作為年老時的基本保障,除了五十五歲可提取存款外,永久離開新加坡或終身殘廢及神智不清的情況下亦可提取公積金存款,另一方面, 如果會員在五十五歲後仍繼續工作,會員可在每隔三年後提取存款,即在五十八歲,六十一歲或六十四等。

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特區的養老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居民的養老保障被納入以個人積累為基礎的中央公積金體系。在個人公積金存款賬戶中,特別賬戶存款系退休養老積累。中央公積金面向所有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雇員,僱主本人和自雇者可自願參加。新加坡政府規定,雇員年滿55歲後,個人賬戶結構由普通賬戶、醫療儲蓄賬戶和特別賬戶轉變為退休賬戶和醫療儲蓄賬戶。雇員年滿60歲且在個人退休賬戶須保留一筆法定最低存款(註:關於這筆最低存款的資產形態和數額調整情況,請參閱和春雷主編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國際比較》,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章表4~7。)的前提下, 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若最低存款未達到規定數額,可選擇推遲退休以繼續增加公積金賬戶積累,或用現金填補差額,或由其配偶、子女按照一項最低填補儲蓄計劃從各自的公積金賬戶中轉撥填補。從退休賬戶的積累和最低存款填補制度的性質上看,新加坡的退休養老制度強調個人和家庭的責任,也是新加坡政府採取以家庭為中心處理社會問題的政策的具體表現。
在2000年底以前,中國香港特區企業雇員沒有統一的退休金制度。雖然政府規定了企業主對退休雇員給付「長期服務金」的強制性責任,但它只是作為一項職業福利而存在,且採取一次性支付的方式,支付水平因企業不同而各異。只有部分規模較大的企業自行設立公積金或退休金制度,但繳款辦法和給付水平各不相同,覆蓋范圍十分有限。1971年以來,香港政府通過「公共福利金計劃」(1993年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所取代),為老年群體提供數額有限的高齡福利津貼。此外,政府還在社會公共服務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優惠,通過減少老年人生活支出的辦法間接提供福利保障。從2000年12月起,香港特區政府推行了強制性的養老公積金計劃,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個基本養老制度。這項計劃覆蓋了所有雇員和自雇者。個人賬戶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均攤的繳費及資金運營收入,退休者的待遇完全取決於其工作期間的基 金積累及其運營收益水平。

2. 新加坡留住條件,我想去新加坡做生意,在那住需要什麼證嗎

去新加坡做生意,需要通過投資移民或創業移民或自雇就業移民,這三種方式都是通過創業自己做生意達到新加坡居住生活的方式。給你簡單介紹下:

一、新加坡創業移民(Entrepass)

新加坡創業移民是通過先申請創業准證,在通過注冊新加坡公司並經營新加坡公司,在進一步申請綠卡。

創業准證,又稱為商業入境證,是由新加坡人力部(MOM)及新加坡標新局(Spring Singapore)聯合審核的一種面向外國企業家的工作準證。如果您准備在新加坡成立新的公司,您就有資格申請創業准證,從而進一步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PR),達到創業移民的目的。

二、新加坡就業移民EP(也稱技術移民)

就業移民是新加坡現存三種移民途徑的主要途徑之一,旨在通過申請就業准證,從而完成移民的目的。新加坡就業准證(EP)是新加坡人力部頒發的等級最高工作準證,申請者的准證成功批准後,可以進一步申請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權(PR)。

(2)新加坡公共服務設施擴展閱讀:

產生影響:

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現象和社會現象,使遷出地、遷入地與人口這個基本要素相關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資源、環境條件發生了重要變化,導致生產生活、公共服務、公共設施、資源利用、生態和環境服務需求變化,它是一門涉及面廣、問題復雜、社會經濟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

1、積極影響

移民擴大了人類生存空間,促進了生產地理空間的擴大,人類文明的傳播,人種、民族的同化、融合,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的自我追求與自我完善,地區經濟增長,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改善人與自然關系等。

2、消極影響

移民不當會導致族群、社會群體沖突,可能導致社會排斥和分裂,產生次生貧困,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增加國家與地方經濟負擔,惡化生存環境等。

3.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受到哪些國家或者理論的影響

新加坡曾是英國殖民地,二戰被日本殖民。殖民初期英國總督萊弗士描繪了新加坡的第一張城市規劃圖,規劃區現已成為歷史核心區,新加坡明顯保留著英國的城市規劃傳統。

新加坡獨立後,城市規劃提出如下理念:

  1. 公屋政策為第一優先:住者有其屋,逐步擴大成為結合公積金、公共政策、社會發展、社會福利的整體國家發展策略。新加坡住屋發展局和公積金政策對於新加坡城市發展規劃具有深遠的影響;

  2. 新市鎮建設,用捷運相連:每個新市鎮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成熟商業服務業和一定的就業機會,大大減少市中心的壓力;

  3. 用綠化帶將各新市鎮與快速路相隔,將工業區隱藏在新市鎮之外;

  4. 新市鎮內部層級分明的道路系統:只有慢車道和人行道

  5. 長遠規劃,精密計算

  6. 填海造田,轉移開發壓力


4. 去新加坡旅遊必備物品有哪些

應該帶好護照、錢包、貨幣、手機、相機、充電器、充電寶、電池、轉換插頭、

1、護照及復印件、一寸和兩寸證件照2張

出國最重要的當然是護照,它可是我們在國外的「身份證」呢,一定不能忘記!把護照有照片和個人信息的那一頁復印一下隨身攜帶,再帶2張兩寸證件照片,以防護照丟失的時候能迅速補辦,切記護照和復印件別放在一起。

2、手機,相機

手機和相機自然是旅行必備,不必多說。提醒大家,帶上一張備用的存儲卡,這樣就可以隨意照相了。新加坡的電壓和中國大陸地區一樣,是220~240伏,50HZ。但是新加坡使用的是G型三孔插座,出行千萬不要忘了帶上一個電源轉換插頭。

6、防曬,雨具隨身背

7月份正值新加坡的旱季,除片刻的雷陣雨外,白天艷陽高照是常態,防曬工作一定要做足哦! 不過眼下的晴天並不代表下一秒也是晴天,新加坡的天氣變幻莫測,經常是東邊日出西邊雨,太陽雨也不是稀罕事兒,出門帶著傘,防雨防曬免憂愁。

5. 求新加坡城市發展歷史

住屋政策
六十年代初,大多數新加坡人居住在衛生條件惡劣,人口過於密集的住屋環境,而且沒能力購買自已的屋子。在
新加坡各式樓房(10張)這種情況下,新加坡政府於1964年宣布實施「居者有其屋」計劃,現在超過80%的國人居住在建屋發展局承建的房子里。 新加坡的組屋大都分布在各區(鎮)中心地鐵站周圍,充分利用所在地區的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組屋建設嚴格按居住小區規劃進行設計、興建,在各居住小區內設有齊全的公共服務設施,居民的一般日常生活問題都可在小區內得到解決。 這幾年下來政府組屋的價格居高不下,有些新加坡人負擔不起昂貴的房價,因此高房價也是左右2011年大選選情的因素之一。
關於建屋局的規定
建屋發展局規例只讓新加坡公民購買新組屋,第一次購買新房子的公民也可以享有房屋津貼,一個核心家庭只能擁有一套政府組屋。永久居民和單身人士只可以在二手轉賣市場上購入組屋。組屋是新加坡人共有的資產,為了有效遏止炒樓,屋主在購買組屋以後,一般必須住滿5-10年才可以轉賣,組屋使用期限為99年。 組屋種類
一房式 客廳、飯廳和卧室為一體的組屋,面積23-33㎡,俗稱「一房半廳」 (如:振瑞路)
二房式 一個客廳、一間卧室,面積37-45㎡,現在只有少數地方還有這類組屋(如:加冷、黃埔、大巴窯)
三房式 一個客廳、兩間卧室,面積54-70㎡
四房式 一個客廳、三間卧室,面積75-95㎡
五房式 一個客廳、一個飯廳、三間卧室,面積95-125㎡
六房式 一個客廳、一個飯廳、四間卧室,面積130-150㎡,1990年代修建的也叫「公寓式」
雙層公寓式 雙層組屋單位,下層為客廳、飯廳、廚房和儲藏室、上層為卧室,面積160-190㎡

私人與有地樓房
組屋之外最多人居住的是私人公寓,屬於私人性質的住宅樓房,價格一般是政府組屋的四、五倍以上。此外還有少部分的排屋(即聯體別墅)或獨棟別墅,因為價格昂貴並不太多人選擇
公元3世紀,馬來人將新加坡的主島命名為蒲羅中(Pulau Ujong),取意馬來半島末端的島嶼。後來,新加坡又被賦予海峽之邦的別譽,因而先有早期的華人移民以Selat (海峽)為本源,呼其作石叻。1330年,中國元代航海家汪大淵首次來到新加坡,並在所著《島夷志略》一書中將之稱為單馬錫,並留下了「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單馬錫,一月不下」的記錄。1365年的《爪哇史頌》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繪制於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鄭和航海圖》則稱新加坡為淡馬錫(海城)。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a(獅城)才首次出現。

6. 新加坡PSB學院的學校設施

PSB學院新校區坐落於中岜魯地鐵站(Tiong Bahru MRT station)和大型的購物廣場附近,環繞學院周邊的公共服務設施有:餐館,銀行,零售店,超市和多屏幕影院等等。新校區佔地總面積26500平方米,配備工程、科學、電腦實驗室、室內體育館、足球、籃球、英式女子籃球場、學生餐廳、圖書館、書店、配有空調的教室、以及擁有先進視聽設備的演講廳等設施。新加坡PSB學院是經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受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認證的一所多功能、多學科的學院。於2003年獲得新加坡政府素質級教育機構稱號(SQC)。
作為新加坡最大的獨立教育與培訓機構之一,PSB學院 和美國、英國與澳大利亞的頂尖大學建立了國際合作關系,從而確保每一位踏進PSB學院大門的學生都能享受到世界級品質的教育。PSB學院擁有400多位全、兼職教職人員,每年給30,000多名學生提供各類課程。學生非常享受設備齊全、多國文化交融的校園生活以及我們兢兢業業的學生服務團隊提供的各類服務,包括挑戰的露營活動、實習和海外交流計劃等。PSB有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師生比例控制在1:45以內,相信PSB學院能給您提供活力四射、豐富多彩的學習與校園生活。除了提供熱門的學術課程,PSB也是知名的培訓和咨詢服務提供商。至今,已經有超過6,500間私人與公共組織受惠於該校各領域的專家服務。40 多年的幫助個人和機構積極應變、追求卓越的經驗讓PSB學院的服務備受青睞。
PSB學院新校區坐落於中岜魯地鐵站(Tiong Bahru MRT station)和大型的購物廣場附近,環繞學院邊的公共服務設施有:餐館,銀行,零售店,超市和多屏幕影院等等。
新校區佔地總面積26500平方米,配備下列設施:
工程、科學、電腦實驗室 室內體育館 足球、籃球、英式女子籃球場 學生餐廳 圖書館 書店 健身房 配有空調的教室,以及擁有先進視聽設備的演講廳

7. 你喜歡新加坡這個國家嗎

是個大蒸籠的國家 除非非常喜歡很熱的人

8. 新加坡的哪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要我說呀公共交通,新加坡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呀,巴士和地鐵可以讓你到任何地方,一張易通卡簡直什麼都能幹,sbs和八達的公交服務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新加坡,即使沒有直達車轉車用意通卡在一定時間內也不用附上昂貴的價錢。
如果國內有任何城市能做到像新加坡一樣我肯定去那個城市

9. 新家坡政府對去新加坡的遊客有什麼措施

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貿易、旅遊中心,具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在交通方面出入新加坡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陸上與馬來西亞相連,海上有豪華郵輪可出訪,航空方面因其處馬六甲海峽要沖,亞、非、歐、大洋洲都有航班往返,方便遠程遊客;市內交通網路便捷,公共汽車、地鐵、輕軌四通八達,價格便宜,方便遊人在國內各景區、商場旅遊購物。
在住宿、餐飲、旅遊景點、商場、娛樂等方面,公務服務設施齊全、方便遊客。首先,旅遊咨詢服務功能強大,新加坡旅遊局在機場主要商業街區設立6個旅客詢問中心,其中新加坡旅遊局在機場和重要商業區設4個,另外兩個授權商業協會承辦本區域內的訪客詢問和辦理旅遊觀光業務。隸屬旅遊局管理的旅客詢問中心,可為遊客提供各種旅遊信息,遊客在中心可以得到新加坡相關的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信息,極大地方便外來遊客,但沒有經營的職能。其次,商業綜合體、會展綜合體給遊客提供了嶄新體驗,金沙大酒店是集空中觀光、空中花園、空中游泳、酒店、購物、會展、科技館、地鐵站為一體旅遊綜合體;怡豐城是集景區地鐵、輕軌、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這是新加坡全新的商業模式。上述綜合體成為新加坡人和國外遊客休閑的新寵。最後,設有健全的外幣兌換網路,便捷的外幣兌換點是新加坡的國際化的一種標志,在酒店街區隨處都有外幣兌換點,為國外遊客提供了方便,這也是打造國際旅遊城市需要借鑒之處。

10. 案例丨為什麼新加坡社區商業如此成功

與政府的政策大環境有關系。無論是政府組屋、私人公寓還是私人宅地都相對封閉,而且有秩序。內部完全沒有商業行為。所有的商業行為都集中在以地鐵/公交換乘站為中心的社區商業街區。公共服務設施也都集中在那附近。
另外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畢竟小,這種集中商業行為的做法並不會對人民生活產生不便。出門走路或最多乘兩站公交車就可以到達社區商業中心。在住宅附近沒有喧嘩叫賣或者熙熙攘攘的人流,可以在家中享受靜謐舒適的環境,這樣的生活品質比較高。
商業社區的配套很值得研究。一個商業社區內的商家既能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又不會有同行競爭的出現。公共衛生、健康健身、圖書館、電影院、停車場這些群眾性的設施合理布局。學校與商業社區的距離;既有的需要保護的建築與商業社區的關系等這些問題需要專業的規劃和社區的引導以及管理。新加坡在這方面確實有不少成就。

閱讀全文

與新加坡公共服務設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