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施1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居民有什麼好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問: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答:目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13項內容。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問: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如何確定的?
答: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考慮政府財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確定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償標准。在此基礎上,國家找出對居民健康影響大、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實施健康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種因素,選擇和確定優先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資源應用於與居民健康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上,使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問:什麼是服務均等化?是平均化嗎?
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指每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性別、年齡、種族、居住地、職業、收入,都能平等地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以理解為人人享有服務的權利是相同的,居民在可以需要獲取相關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時,機會是均等的。但是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必須得到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差異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前國家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很多內容是針對重點人群的,如老年人、孕產婦、0—6歲兒童、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因此,均等化並不是平均化。
問:誰來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答: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①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②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③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問:誰能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具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門的部署來提供相應的服務。
問:居民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要付費嗎?
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所規定的服務內容由國家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所需經費由政府承擔,居民接受服務項目內的服務不需要再繳納費用。
問:國家對服務項目補助經費是多少?
答:2011年,各級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為人均25元,全國經費補助總額達到325億元。人均補助標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以及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今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助及其項目內容還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適時進行調整。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經費補助標准。
問: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居民有什麼好處?
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覆蓋我國13億人口,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實施項目可促進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逐步樹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及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可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衛生服務應急處置能力,建立起維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對於提高居民健康素質有重要促進作用。
② 怎麼看待公共衛生服務對群眾受益
受惠三大人群
據了解,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主要包括11項內容,即: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和中醫葯健康管理服務。在各項服務規范中,分別對服務對象、內容、流程、要求、考核指標及服務記錄表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據萬泉主任介紹,全縣所有居民和患有相應疾病的患者均可免費享受相應服務,而這11項服務內容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針對全民的服務項目、針對重點人群的服務項目、針對重點疾病防控的服務項目。
針對全民的服務項目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主要為轄區所有居民逐步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並及時更新檔案內容,逐步實施計算機信息化管理,發放居民健康信息卡(我縣目前未發放)。所有居民通過到「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時或「公共衛生服務機構」通過入戶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
不僅如此,在逐步實施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後,居民可用健康檔案信息卡隨時查詢自己的健康檔案。在醫院就診時,醫生也可隨時調取健康檔案,了解既往病史,以對症治療。
健康教育。全縣居民可通過「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發放的宣傳資料、播放的音像資料、宣傳專欄、健康咨詢和講座等活動,了解和知曉大眾化的健康知識,比如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等。目的是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健康知識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進轄區內居民養成健康的學習、生活習慣,確保身心健康。
針對重點人群的服務項目
預防接種。全縣「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免費為0~6歲兒童建立接種卡,發放兒童預防接種證,通過預約、通知單、電話等多種方式通知適齡兒童監護人,告知疫苗接種種類、時間、地點和要求。所有0~6歲兒童,包括流動兒童均應到當地「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國家和當地政府根據疾病控制需要,可在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針對性開展出血熱、鉤體病、炭疽疫苗應急接種或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強化免疫、群體性接種和應急接種工作。
0~6歲兒童健康管理。全縣「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將為0~6歲兒童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分別在新生兒出院1周內、新生兒滿月、3、6、8、12、18、24、30、36月齡、4歲、5歲、6歲時為兒童免費提供健康管理服務,醫務人員重點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體格檢查、血常規檢測等,針對性開展健康指導。
孕產婦健康管理。全縣「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免費為孕產婦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分別於孕12周前、孕16~20周、孕21~24周、孕28~36周、孕37~40周免費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於分娩後3~7天和42天免費開展2次產後訪視。孕期健康管理主要包括常規體檢化驗、孕婦和胎兒生長發育評估、高危重點篩查、產前健康指導。產後訪視包括健康體檢、產後疾病預防和健康指導、產婦身體恢復評估和新生兒生長發育評估和指導等。
老年人健康管理。全縣「公共衛生服務機構」每年免費為65歲以上老人開展1次健康管理服務,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和健康指導。對管理中診斷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老人轉入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主要包括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在≥35歲居民每年第一次就診時,免費為其測量血壓。凡按高血壓診斷標准被診斷為高血壓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免費為其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每年免費為其提供4次面對面健康隨訪和1次健康體檢。健康隨訪時測量血壓並評估是否存在危急情況,是否需要轉往上級醫院處理,了解患者服葯情況和生活方式,判定血壓控制效果,進行服葯指導和分類干預。健康體檢主要是常規體格檢查。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對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免費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每年免費提供4次面對面隨訪,包括4次空腹血糖檢測,1次健康體檢。面對面隨訪時必須測量空腹血糖和血壓,評估是否存在危急情況,是否需要轉往上級醫院處理,檢查足背動脈搏動情況,了解患者服葯情況和生活方式,判定血糖控制效果,進行服葯指導和分類干預。健康體檢主要是常規體格檢查。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對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費為其建立患者信息檔案,每年至少隨訪4次,體檢1次。每次隨訪應進行危險性評估,檢查患者精神狀況,開展服葯指導和分類干預。健康體檢應在患者病情許可和家屬同意後進行,可在專業機構指導下開展,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血壓、體重、血常規(含白細胞分類)、轉氨酶、血糖、心電圖。
中醫葯健康管理。該項服務為2013年新增加內容,主要是免費為65歲以上老人及0~36月齡兒童建立中醫葯服務健康檔案,提供中醫葯保健指導。
針對重點疾病防控的服務項目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公共衛生服務機構」要及時發現、登記和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疑似病例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及時發現報告食物中毒等事件並協助調查,開展職業衛生咨詢指導、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學校衛生服務和非法行醫及非法采供信息報告。
通過近五年的努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我縣取得一定實效,全縣覆蓋率更是達到了100%,群眾受益率達90%。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300~10萬之間,且無重大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不僅如此,全縣嬰兒死亡率降至7.05‰,出生缺陷率降至4.18‰,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4.34/10萬。高血壓、糖尿病管理人數分別達22456人、5030人。
「迄今為止,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推進使我縣居民整體健康狀況得到有效管理,提高了全縣居民的健康指數。」縣衛生局局長傅詠說,根據近5年統計數據分析顯示,我縣的傳染病發病率、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都在持續下降,老年人及慢性病管理也已經趨於規范化,到今年初,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了100%,群眾受益率達90%。乙類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300~10萬之間,且無重大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不僅如此,全縣嬰兒死亡率降至7.05‰,出生缺陷率降至4.18‰,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4.34/10萬。高血壓、糖尿病管理人數分別達22456人、5030人。
十一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深化,離不開基層醫護人員的努力,受益的都是老百姓,政府每年加大投入,通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方式,提高群眾的健康防線。
③ 90%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疫情沖擊,全世界是否值得反省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愈演愈烈,很多國家的醫療系統都收到了很大的沖擊。對於我國來講,我們的醫療系統確實是受到了很大的考驗。我們對此建立了很多的方艙醫院,以及全國各地都對武漢送去了援助之手。我們的疫情防控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也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結束疫情影響的國家。這些都是我們醫療制度以及現有醫療結構所獲得的成就。但是,在這次疫情當中我們也發現,面對如此重大的公共衛生災難,我們人均擁有的醫生人數還是遠遠不及發達國家的。正事因為我們優秀的管控力度才讓我們度過了這次災難。
④ 九成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疫情沖擊
是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3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對105個國家的抽樣調查顯示,有90%的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到疫情沖擊,其中以中低收入國家受疫情沖擊最為明顯。
世衛組織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多數國家都出現了日常醫療服務中止現象,在一些低收入國家,癌症監測、艾滋病治療等關鍵醫療服務受到影響,另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國家急診服務受到干擾。
據世界衛生組織實時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8月31日14時14分(北京時間20時14分),全球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64107例,全球確診病例超2511萬例,達25118689例;全球報告死亡病例超84萬,達844312例,較前一日增加5385例。
(4)疫情公共衛生服務影響擴展閱讀:
2020衛生消毒行業現狀分析
消毒產品又分為消毒劑、消毒器械、衛生用品,消毒液產品需求廣泛,應用場景豐富,在醫療行業下沉,消費意識提高的推動下,近年來國內需求也在穩步增長。
但是,2019年受到全球化工市場低迷影響,我國消毒劑市場產值增長較前三年顯著放緩,僅為0.58%,產值為103.4億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消毒液市場預計會有13.7%的增長,達到117.6億元。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消毒滅菌設備發展較好,2018年我國消毒滅菌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約176.65億元。2019年約186.22億元,2020年約196.58億元,2022年將達到218.79億元。衛生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同樣也在不斷增加,2018年吸收性衛生用品的市場規模(市場總銷售額)達到約1188.7億元,比2017年增長4.4%。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外消毒用品的需求量都在激增,截止2020年4月,中國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隨著國外疫情的爆發和不確定性,消毒用品行業出現了巨大的供給缺口。
⑤ 九成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疫情沖擊,哪些國家最為嚴重
新冠疫情的到來,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全球的經濟受到了重創。由於新冠病毒的傳播性以及變異性較強,導致全球2000多萬人確診,人數的增多,各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像印度的醫療條件堪憂的國家來說,他們所面對的困境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難得多。
一、哪些國家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8月底在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對105個國家的抽樣調查顯示,有90%的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到疫情沖擊,其中以中低收入國家受疫情沖擊最為明顯。主要就是一些非洲地區的國家,包括烏干達、葉門、索馬里等等。這些國家出現了日常醫療服務中止現象,癌症監測、艾滋病治療等關鍵醫療服務受到影響,另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國家急診服務受到干擾。
⑥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到底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認定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主要是在國際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兩個方面。鑒於目前的疫情發展,包括跨國旅遊在內的服務貿易已經受到一定影響,此次認定本身的影響有限。但後續影響較大的是商品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預期,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對中國經濟的最終影響取決於疫情發展本身
1、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定是動態變化的,未來3個月內還會啟動再次評估;
2、目前世衛組織僅是將中國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而並未將中國列為「疫區」,這暫時避免了一些極端預期,為中國全面應對疫情預留了較為有利的外部空間。
(6)疫情公共衛生服務影響擴展閱讀
一、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的列入條件
1、該事件會因為疾病傳播,對其他國家構成公共健康風險;
2、該事件因為發展到很嚴重的程度,或是向不尋常、預料之外的方向發展,需要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才能夠解決。
二、影響疫情是否構成PHEIC的因素包括
疾病感染病例、死亡病例、傳染性、治療效果、疫區人口密集程度;病情發展速度;是否傳出國境;是否需要限制國際旅行及貿易等。
三、時效性
發布有效期三個月,之後或者自動失效,或者繼續構成PHEIC。
確定PHEIC後,世界衛生組織會發布一個臨時建議,包括各國對人員、物品及交通工具應採取的衛生措施。並協調全球人力物力,必要時給予發生PHEIC地區指導與幫助。
⑦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意義是什麼
公共衛生服務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務,但又是一種社會效益回報回周期相對較長答的服務,它與普通意義上的醫療服務是有一定差距的。為了能夠公 平、效率、合理地配置公共衛生資源,必須要明確什麼是公共衛生。 美國城鄉衛生行政人員委員會對公共衛生定義———公共衛生是通過評價、政策發展和保障措施來預防疾病、延長人的壽命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和藝術。
⑧ 九成國家公共衛生服務受疫情沖擊,哪些國家最明顯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3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對105個國家的抽樣調查顯版示,有90%的國家權公共衛生服務受到疫情沖擊,其中以中低收入國家受疫情沖擊最為明顯。
世衛組織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多數國家都出現了日常醫療服務中止現象,在一些低收入國家,癌症監測、艾滋病治療等關鍵醫療服務受到影響,另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國家急診服務受到干擾。
(8)疫情公共衛生服務影響擴展閱讀
疫情席捲全球,公共衛生服務受考驗
2020年新年伊始便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速度之快超出了絕大部分人的預期,隨著病毒的全球蔓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成為世界各國的頭等大事。這樣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給世界尤其是中國的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這場戰役也提示了中國防疫抗疫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方向,以及解決這些基礎性和制度性問題的重要性。此次疫情提示人們,中國必須建設一個健全和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傳染病防範體系以及ICU重症隔離資源管理體系。
⑨ 什麼叫公共衛生服務
基本公共來衛生服務,源是指由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等城鄉基本醫療衛生機構向全體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主要起疾病預防控製作用。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三方面含義:
一是城鄉居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權利,
二是服務內容將根據國力改善、財政支出增加而不斷擴大,
三是以預防為主的服務原則與核心理念。
⑩ 疫情給國家公共衛生服務都造成了什麼影響
2000年新冠疫情的發展將會是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次疫情持續時間之後,持續范圍之廣都令人震驚,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被疫情所困擾。
本次疫情也給國家衛生公共部門帶來了一個警示,無論何時都要高度警惕。因為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我們要做好十足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