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國家工商局對廣告方面的46條答復

國家工商局對廣告方面的46條答復

發布時間:2021-04-05 04:35:52

『壹』 國家工商總局的答復的法律效力工商局是否可以依據工商總局的答復處罰我有什麼法律依據謝謝

  1. 國家工商總局的答復內容,內部規定可以作為參考執行,但針對答復的內容,只是專提出請示的部門屬可以參考而已,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2. 一般來說,工商總局的答復都是根據法律來做出的,所以如果引用答復中的法律條文,則是可以的。工商總局並沒有立法權,同時也沒有法律的解釋權,所以不能直接作為法律依據。

『貳』 國家對廣告的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廣告管理條例
3.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4.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按照新修訂的《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調整有關廣告監管規章相應條款的決定
5.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通知
6.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廣告審查機關和有關廣告活動當事人責任問題的答復
7.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廣告法》有關條款適用范圍的答復
8.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加強專利廣告出證管理的通知
9.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廣告法》執行中有關問題的答復

『叄』 國家有關廣告的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於2015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規范廣告活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廣告業的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2、《廣告管理條例》

《廣告管理條例》於1987年10月26日國務院頒發,自1987年12月1日起施行 1982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廣告管理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第一條

為了加強廣告管理,推動廣告事業的發展,有效地利用廣告媒介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制定本條例。

(3)國家工商局對廣告方面的46條答復擴展閱讀

廣告的特點:

廣告不同於一般大眾傳播和宣傳活動,主要表現在:

1、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是將某一項商品的信息,由這項商品的生產或經營機構(廣告主)傳送給一群用戶和消費者;

2、做廣告需要付費;

3、廣告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

4、廣告是有目的、有計劃,是連續的;

5、廣告不僅對廣告主有利,而且對目標對象也有好處,它可使用戶和消費者得到有用的信息。

『肆』 國家工商局對廣告中含有有第一是否違法的答復

您好!作為序數詞的絕對化用語如首發、首映、首播、首家、首款、第一、最早成立等,和作為數量詞的絕對化用語如獨家代理、唯一授權等,如有事實依據且能完整表示清楚,不致對消費者構成誤導的,原則上允許使用。
詳細內容如下:、
一、法律依據
(一)定性依據:新《廣告法》第九條
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這一規定通常被稱為絕對化用語禁令,與舊《廣告法》基本一致,只是多了雙引號,意思表述無變化。
(二)處罰依據:新《廣告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對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一)發布有本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的。
與舊《廣告法》相比,法律責任總體有所加重。

二、基本原則
(一)核心原則
新《廣告法》第四條:「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廣告法之所以禁止絕對化用語,目的就是防止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廣告,這是判斷絕對化用語是否違反廣告法的核心原則。
(二)具體原則
基於新《廣告法》第九條: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絕對化用語廣告案件查處時應貫徹以下原則:
1、第九條第三項中的「等」字表示列舉未盡之意,即所謂等外等。廣告法所禁止的絕對化用語並不限於法律所列舉「國家級」、「最高級」、「最佳」這三個,與此類似的絕對化用語均在禁止之列。
2、第九條第三項所規定的「國家級」、「最高級」、「最佳」這三個詞語均為表示程度的最高級形容詞,根據同等類推的原則,廣告法所禁止的絕對化用語應僅限於作為表示程度的最高級形容詞或類似語句。
3、第九條採用「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的表述,表明法律對絕對化形容詞是絕對禁止的,而不論該表述是否客觀、真實。

三、定性分析
對廣告中的絕對化用語是否違法,要結合上述基本原則來綜合判斷,不能過於寬泛,把所有的絕對化用語都列為違法用語,也不能過於教條,認為沒有「級」的「最高」是可以使用的。具體分析如下:
(一)作為形容詞的絕對化用語:禁止使用
這類用於形容空間、大小、多少、新舊、優劣等程度描寫絕對化用語很多,除了廣告法列舉的「國家級」、「最高級」、「最佳」以外,國家工商局還曾明確答復,「頂級」、「極品」、「第一品牌」是與「國家級」、「最高級」、「最佳」含義相同的絕對化用語。最典型的是以「最」字開頭的一批詞語,《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修訂稿)》(徵求意見稿)規定:食品廣告不得含有「最新科學」、「最新技術」、「最先進加工工藝」等絕對化的語言或者表示。其他如世界級、宇宙級、全球級、第一、極致、100%安全、99.9999%有效、純天然、包治百病、根治、獨一無二等。如前所述,第九條第三項是對作為形容詞的絕對化用語的絕對禁止,而不論該表述是否客觀、真實。原因在於這類表述往往對消費者具有很大的欺騙、誤導作用。
不少人認為,除「國家級」、「最高級」、「最佳」這三個明確禁止的詞之外,最高、第一等絕對化用語只要有證據證明屬實就不違法,某品牌在廣告法實施當日甚至在天貓打出了「新廣告法保護真第一」的廣告。這其實是對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的教條式誤讀。銷量第一、銷量最高、銷量最佳這但三句話表述的是同一個意思,假設該廣告主確實銷量第一,如果僅僅因為廣告法只列明了「最佳」就判定「銷量最佳」的說法違法,而「銷量第一」、「銷量最高」因表述屬實而合法,法律豈不成了兒戲。反言之,如果只有虛假的絕對化用語才違法,那麼絕對化用語禁令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廣告法有專條規定了虛假廣告的法律責任。
絕對禁止的有限例外
作為形容詞的絕對化用語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可以合法使用:一是用於同一品牌或同一企業內部的產品描述,如最大戶型、最小尺碼、最新產品、頂配車型等,在限定范圍明確且客觀真實的情況下可以合法使用。二是表達企業的經營理念或目標追求,如「顧客第一、誠信至上」、「追求極致安全」等。上述兩種情況下,如果廣告文案中過於突出描述中的絕對化用語,對消費者構成誤導的,仍然違反絕對化用語禁令。三是作為固定用語中的一部分,如最高法院、超級聯賽等。

(二)作為序數詞或數量詞的絕對化用語:允許如實使用
作為序數詞的絕對化用語如首發、首映、首播、首家、首款、第一、最早成立等,和作為數量詞的絕對化用語如獨家代理、唯一授權等,如有事實依據且能完整表示清楚,不致對消費者構成誤導的,原則上允許使用。這類絕對化用語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合法使用:一是表述真實,二是表述完整清楚,三是不致於誤導消費者。
就經驗而言,限定范圍越大,廣告主企圖誤導消費者的可能性越大,違法的概率越高,而限定范圍比較適度具體明確的,違法概率較低。對於將表示空間的最高級形容詞與序數詞、數量詞連用的情況,如全球(全國)首款、全球(全國)首家、全球(全國)獨家、全球(全國)唯一等,其語義重點已不再是表示序數和數量,而是誤導公眾認為其商品或服務具有世界級、國家級品質,應認定違反絕對化用語禁令。全球(全國)首發、首映、首播等用語在如實清晰表述且不導致公眾認為其商品或服務具有世界級、國家級品質前提下,可如實使用。

四、舉證責任
(一)當事人承擔「證實」的責任:對有利於自己的積極事實依法負舉證責任

廣告法第四條第二款:「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第十一條第二款:「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引證內容的,應當真實、准確,並表明出處。引證內容有適用范圍和有效期限的,應當明確表示。」 第四十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履行廣告監督管理職責,可以行使下列職權:...(三)要求涉嫌違法當事人限期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五十九條:「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證據,原告依法應當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訴訟程序中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採納。」
根據上述規定,當事人要對廣告中對商品、服務的積極的描述負有舉證責任,如無充分證據證明其描述屬實,需要依法承擔對其不利的法律後果。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廣告主等當事人對於廣告內容的真實性最清楚,距離證據最近,獲取證據最方便,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亂說當然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
執法人員在執法實踐中,有初步證據或者根據日常經驗法則懷疑某廣告內容涉嫌違法時,可要求當事人限期提供有關證據,如果當事人無法提供相應證據,就需承擔不利的法律後果,甚至相關廣告被認定為虛假廣告。比如,如果當事人不能證明廣告中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性,則構成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一)項所規定的「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虛假廣告。
執法機關依法要求當事人舉證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是當事人只對有利自己的事實舉證,不對不利於自己的事實舉證;當事人只對自己行為合法的事實舉證,不對自己行為違法的事實舉證;當事人只對積極的作為事實舉證,不對消極的不作為事實舉證。
二是行政機關必須向當事人闡明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並對當事人提出舉證要求。
三是行政機關對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要求應當合理,應當考慮當事人舉證的難易程度,給與合理的舉證期限,不能故意刁難當事人。
四是除有法規明確規定以外,當事人不能證明自己的行為合法,不必然推定其行為違法,不免除行政機關依法查明違法事實的責任。

(二)執法機關的舉證責任
《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一是查明當事人身份。要搜集當事人的身份證明(營業執照、身份證、委託書等)。
二是證明廣告活動存在。要搜集當事人從事廣告設計、製作、發布、代言等廣告活動存在的證據,如合同、票據、廣告素材等。要搜集固定廣告內容的各類廣告素材,包括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
三是證明廣告內容或廣告行為違反廣告法。如包含絕對化用語的廣告素材等。證明廣告內容虛假的書證、物證、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統計數據等。

(三)絕對化用語廣告案件的調查取證
1、對於禁止使用的絕對化用語,執法機關只要能證明廣告中含有禁用的絕對化用語即可定案。可要求當事人提供有關廣告內容真實與否的證據,但這類證據只作為案件情節輕重危害大小的認定依據,一般不影響案件定性。
2、對於允許如實使用的絕對化用語,當事人承擔證明廣告內容真實的責任,執法機構承擔證明廣告內容虛假的責任。
3、廣告違法案件中,當事人常常會提供第三方市場調查報告作為證據。對第三方市場調查報告要進行核實,要核實作為報告出具方的第三方市場調查機構的身份和相關資質,要調取報告全文,報告要由出具方提供或經出具方認可方有效,任何節選本均不能作為有效證據。要結合市場調查報告的調查目的、統計方法、樣本選取、適用范圍等因素綜合審查報告的權威性可靠性,市場調查報告一般都有特定調查目的和適用范圍,很多市場調查報告都明確載明不得作為廣告宣傳依據。

五、法律適用
(一)禁止使用的絕對化用語案件法律適用
1、主觀性的絕對化用語和客觀上無法證實或證偽的絕對化用語,按絕對化用語禁令定性處罰處罰。
2、雖有客觀標准,但執法人員無充分證據對其證偽的絕對化用語,按絕對化用語禁令定性處罰。
3、上述情況的絕對化用語同時違反廣告法第二章中關於葯品、保健品、農葯、教育培訓、招商、房地產、種子等廣告的禁止性規定時,按相應專門條款定性處罰。
4、執法人員有充分證據對其證偽的絕對化用語,按絕對化用語禁令或虛假廣告擇重定性處罰。除涉及廣告代言人的案件外,其他案件不推薦這種做法,因為多數情況下關於第一、最好、最高等內容的取證、驗證比較繁瑣,證偽的難度大,而執法效果相差不大,沒必要浪費執法資源去做。
(二)允許如實使用的絕對化用語案件法律適用
作為序數詞或數量詞的絕對化用語檢查的重點是表述是否真實、准確、清楚、明白。有證據證明表述不真實的,按虛假廣告查處。達不到虛假廣告的證明標准,表述不準確、不清楚、不明白的,按違反廣告法第八條或第十一條定性查處。
謝謝閱讀!

『伍』 國家工商總局:如何加強新媒體廣告監管

在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網路廣告、手機廣告、移動電視廣告等多種形式的新媒體廣告應運而生,發展迅猛。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有很多優點,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分析和研究如何對新媒體廣告加強監管,已成為工商機關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的概念、特點及形式 (一)新媒體的概念。新媒體是相對於報刊、廣播、電視、戶外這些傳統媒體而言的,指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二)新媒體的特點可以概括為: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費用低,更新快,形式多樣,受眾數量可以准確統計,易於檢索。(三)新媒體的形式包括:網路、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二、新媒體廣告的現狀 (一)新媒體廣告的發布主體。第一類是廣告專營公司,通過移動電視或觸摸媒體在居民樓、寫字樓、公共汽車、各種經營場所發布廣告。第二類是具有ICP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網路經營者,通過互聯網發布廣告。第三類是具有ICP許可證和廣告經營許可證的企事業媒介單位,通過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電視、數字廣播發布廣告。第四類是企事業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通過互聯網鏈接,在自己的網站或網頁上對自己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進行宣傳。第五類是具有SP許可證、ICP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電信運營商,通過電信網路發布手機廣告。第六類是不法黑客,通過互聯網發布網路廣告、手機廣告。 (二)新媒體廣告的內容:第一類是由廣告專營公司、網路經營者、媒介單位、電信運營商發布的商業廣告。第二類是企事業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通過自己的網站及網路鏈接對自身生產、經營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所做的各類宣傳。

『陸』 廣告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廣告現活動,促進廣告業的健康發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發揮廣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積極作用,制定本法。
第二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本法。本法所稱廣告,是指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地介紹自己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的商業廣告。本法所稱廣告主,是指為推銷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自行或者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本法所稱廣告經營者,是指受委託提供廣告設計、製作、代理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本法所稱廣告發布者,是指為廣告主或者廣告主委託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第三條 廣告應當真實、合法,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第四條 廣告不得含有虛假的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第五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循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廣告監督管理機關。
第二章 廣告准則
第七條 廣告內容應當有利於人民的身心健康,促進商品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 (二)使用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 (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四)妨礙社會安定和危害人身、財產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妨礙社會公共秩序和違背社會良好風尚; (六)含有淫穢、迷信、恐怖、暴力、丑惡的內容; (七)含有民族、種族、宗教、性別歧視的內容; (八)妨礙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八條 廣告不得損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身心健康。
第九條 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產地、用途、質量、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許或者對服務的內容、形式、質量、價格、允諾有表示的,應當清楚、明白。廣告中表明推銷商品、提供服務附帶贈送禮品的,就當標明贈送的品種和數量。
第十條 廣告使用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應當真實、准確,並表明出處。
第十一條 廣告中涉及專利產品或者專利方法的,應當標明專利號和專利種類。未取得專利權的,不得在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禁止使用未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和已經終止、撤銷、無效的專利廣告。
第十二條 廣告不得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
第十三條 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辯明其為廣告。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應當有廣告標記,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不得使消費者產生誤解。
第十四條 葯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有下列內容: (一)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的斷言或者保證的; (二)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的; (三)與其他葯品、醫療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較的; (四)利用醫葯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和形象作證明的;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五條 葯品廣告的內容必須以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說明書為准。國家規定的應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治療葯品廣告中,必須註明「按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
第十六條 麻醉葯品、精神葯品、毒性葯品、放射性葯品等特殊葯品,不得作廣告。
第十七條 農葯廣告不得有下列內容: (一)使用無毒、無害等表明安全性的絕對化斷言的; (二)含有不科學的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的; (三)含有違反農葯安全使用規程的文字、語言或者畫面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八條 禁止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布煙草廣告。禁止在各類等侯室、影劇院、會議廳堂、體育比賽場館等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煙草廣告中必須標明「吸煙有害健康」
第十九條 食品、酒類、化妝品廣告的內容必須符合衛生許可的事項,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混淆的用語。
第三章 廣告活動
第二十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之間在廣告活動中應當依法訂立書面合同,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一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得在廣告活動中進行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
第二十二條 廣告主自行或者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廣告主的經營范圍。
第二十三條 廣告主委託設計、製作、發布廣告,應當委託具有合法經營資格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
第二十四條 廣告主自行或者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應當具有或者提供真實、合法、有效的下列證明文件: (一)營業執照以及其他生產、經營資格的證明文件; (二)質量檢驗機構對廣告中有關商品質量內容出具的證明文件; (三)確認廣告內容真實性的其他證明文件。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發布廣告需要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的,還應當提供有關批准文件。
第二十五條 廣告主或者廣告經營者在廣告中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他人的書面同意;使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名義、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其監護人的書面同意。
第二十六條 從事廣告經營的,應當具有必要的專業技術人員、製作設備,並依法辦理公司或者廣告經營登記,方可從事廣告活動。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出版單位的廣告業務,應當由其專門從事廣告業務的機構辦理,並依法辦理兼營廣告的登記。
第二十七條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實廣告內容。對內容不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廣告經營者不得提供設計、製作、代理服務,廣告發布者不得發布。
第二十八條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廣告業務的承接登記、審核、檔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條 廣告收費應當合理、公開,收費標准和收費辦法應當向物價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應當公布其收費標准和收費辦法。
第三十條 廣告發布者向廣告主、廣告經營者提供的媒介覆蓋率、收視率、發行量等資料應當真實。
第三十一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以及禁止發布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不得設計、製作、發布廣告。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設置戶外廣告: (一)利用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的; (二)影響市政公共設施、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使用的; (三)妨礙生產者或者人民生活,損害市容市貌的; (四)國家機關、文物保護單位和名勝風景點的建築控制地帶; (五)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設置戶外廣告的區域。
第三十三條 戶外廣告的設置規劃和管理辦法,由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廣告監督管理、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公安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四章 廣告的審查
第三十四條 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以及其他媒介發布葯品、醫療器械、農葯、獸葯等商品的廣告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進行審查的其他廣告,必須在發布前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廣告審查機關)對廣告內容進行審查;未經審查,不得發布。
第三十五條 廣告主申請廣告審查,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向廣告審查機關提交有關證明文件。廣告審查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作出審查決定。
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或者轉讓廣告審查決定文件。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九條 發布廣告違反本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公開更正,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發布廣告違反本法第九條至第十二條規定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公開更正,沒收廣告費用,可以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發布廣告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發布者改正,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至第十七條、第十九條規定,發布葯品、醫療器械、農葯、食品、酒類、化妝品廣告的,或者違反本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發布廣告的,由廣告監督管理要產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改正或者停止發布,沒收廣告費用,可以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發布煙草廣告,或者在公共場所設置煙草廣告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沒收廣告費用,可以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未經廣告審查機關審查批准,發布廣告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負有責任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停止發布,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 廣告主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偽造、變造或者轉讓廣告審查決定文件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廣告審查機關對違法的廣告內容作出審查批准決定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上級機關、行政監察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 廣告監督管理機關和廣告審查機關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一)在廣告中損害未成年人或者殘疾人身心健康的; (二)假冒他人專利的; (三)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 (四)廣告中未經同意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 (五)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權益的。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復議機關應當在接復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出復議決定的,當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本法自1995年2月1日起施行。本法施行前制定的其他有關廣告的法律、法規的內容與本法不符的,以本法為准。

你認真參考下吧

『柒』 廣告法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廣告法》的具體內容分為: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廣告內容准則
第三章 廣告行為規范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77550.htm

『捌』 廣告中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絕對化用語,如何查處

違反食品安全法我倒是沒看出來,不過是違反了廣告法的。 1、《廣告法》第七條第二款第(三)項:「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 2、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極品」兩字在廣告語中是否屬於「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問題的答復工商廣字〔1997〕第207號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關於「極品」兩字在廣告語中是否屬於「最高級」、「最佳」等用語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廣告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廣告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絕對化用語。「極品」兩字,與上述用語含義相同,屬於絕對化用語,故適用上述規定。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 3、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產品包裝物出現「極品」字樣問題的處理意見工商廣字[2000]第30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來,發現一些企業在其產品的包裝物上使用「極品酒」、「極品香煙」等字樣,現對此類問題提出規范意見如下: 商品包裝中使用「極品酒」、「極品香煙」等字樣,與「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含義相同,屬於絕對化語言,違反了《廣告法》第七條第二款規定。凡含有以上內容的產品包裝,自2002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使用。二000年十二月十五日

『玖』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某某問題的答復>效力如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某某問題的答復,屬於一般規范性文件,尚未上升至規范性法律文件,與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有沖突時,適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
立法法:第七十一條:...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第七十五條: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
第七十六條: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拾』 與廣告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廣告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以下種類:
一、主要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 ;《廣告管理條例》 (1987)。
二、特殊行業的: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2000年1月13日);《煙草廣告管理暫行辦法》(1995年12月20日,1996年12月30日作出修改,對違反辦法規定的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可以處10000元以下的罰款);《獸葯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醫療器械廣告管理辦法》(1992年8月8日發布,1992年10月1日執行),《醫療器械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3日),《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3月8日發布);《葯品廣告管理辦法》(1992年6月1日發布施行),《葯品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3月22日)、《葯品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農葯廣告審查標准》(1995年3月28日)、《農葯廣告審查辦法》(1995年4月7日);《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10月1日施行);《食品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10月1日施行),《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1997年2月1日施行);《房地產廣告發布暫行規定》(1997年2月1日施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1993年9月27日發布);《酒類廣告管理辦法》(1995年11月17日發布,1999年12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規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對低度發酵酒(葡萄酒、水果酒、黃酒等)的廣告不再實行發布數量、時間、版面的限制);《臨時性廣告經營管理辦法》(1995年6月1日發布);《戶外廣告登記管理規定》(1995年12月8日發布);《廣告顯示屏管理辦法》(1996年2月29日發布);《店堂廣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工商局第81號令;《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工商局第84號令等。
三、其他法律法規中涉及的:
《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物權法》等。

閱讀全文

與國家工商局對廣告方面的46條答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
千慧知識產權是什麼 瀏覽:939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