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

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

發布時間:2021-03-29 21:22:58

1. 行政確認中的登記和行政許可中的登記有什麼區別

婚姻登記明顯是登記制度……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通過確定、證明等方式決定管理相對人某種法律地位的行政行為。

2.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你好:
你問的這個問題,可能是工商局的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現在相關文件版還沒有傳達出來。
但總體權上來說,對於公司的注冊要方便很多。
1、不要注冊資本金的審計。(這里要節約很多錢)認繳是說,你想注冊多少就注冊多少,沒有時間限制你多久交清,但你對注冊資本金承擔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億,你就得承擔1億的有限責任,如果你認繳10元,你就承擔10元的有限責任。
2、不強求要公司注冊地址;
3、減少很多前置條件,並不是全都減了,現在好象還留了40多項。
意思是好,如果你是注冊一個一般的公司應該一個小時內能搞定。現在不年驗,搞年度報告制度,對於年度報告制度,現在工商局內部都還沒有搞懂是個什麼意思。這個報告是要做成什麼樣子。
目前就只能了解這么多了。
對於所謂的嚴管,這個問題只有在公司法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進行修改後,再知道管些什麼,呵呵

3. 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的區別

區別:

1、行為對象不同。行政確認是指對行政相對人既有法律地位、權利義務的確定和認可,主要是指對身份、能力和事實的確認;行政許可的行為對象是許可行政相對人獲得為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資格。一般來說,前者是業已存在,而後者是許可之前不得為之。

2、行為的法律效果不同。行政確認中未被認可的行為或地位將發生無效的結果而不適用法律制裁;而在行政許可中,未經許可而從事的行為將發生違法後果,當事人將因此受到法律制裁。即前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對今後僅是一種預決作用;而後者的法律效果具有後及性,不具有前溯性。

3、所為的意思不同。行政確認行為表明行政主體的態度是對某種狀態、事件、物或行為予以法律上的承認、確定或否定;而行政許可行為則是行政主體在對申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和判斷的前提下,對申請是否予以准許或同意的行為。

4、行為性質不同。行政確認屬於確認性或宣示性行政行為,它僅表明現有的狀態,而不以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為目的。行政許可,從其正常狀態(即批准)而言是建立、改變或者消滅具體的法律關系,是一種形成性行政行為。

5、內容不同。行政確認行為的內容具有「中立性」,它並不直接為當事人設定權利或義務,對當事人是有利還是不利,取決於確認時原已存在的法律狀態或事實狀態;而行政許可行為則是一種授益性行政行為,它直接為申請人授益。

6、方式不同。行政確認既有依申請的確認也有依職權的確認;而行政許可則只能是依申請才能發生的行政行為。

7、表現形式不同。行政確認一般只能以證書形式出現;而行政許可的表現形式盡管以書面的形式為主,但也存在口頭、默示等許可方式。

(3)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擴展閱讀:

行政許可中的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幾種違法行為包括:

(1)規范性文件違法設定行政許可;

(2)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許可;

(3)行政許可實施機關違反法定條件實施行政許可的行為;

(4)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實施行政許可擅自收費或者不按照法定項目和標准收費的行為;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截留、挪用、私分或者變相私分實施行政許可依法收取的費用的行為;

(5)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監督不力的行為;

(6)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辦理行政許可、實施監督檢查,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行為。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具體形式是:

(1)有關機關責令設定行政許可的機關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銷;

(2)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

(3)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所在單位、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4)行政賠償。

4. 請問:工商登記是不是行政許可,稅務登記是不是行政審批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稅務登記歸為行政審批類。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或執照等形式,依法決定是否賦予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資格的行政行為。

工商登記是通過「登記」方式授予申請人《營業執照》,賦予對方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格。


稅務登記歸為行政審批類,因為大部分行政行為都可以看作是行政審批。稅務登記是行政確認行為。

行政確認行為是指行政主體所具有的確認或否定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或權利義務的單方法律行為.稅務登記是通過「登記」方式確認申請人是納稅義務人。

稅務登記又稱納稅登記,是指稅務機關根據稅法規定,對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登記管理的一項法定製度,也是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的法定手續。稅務登記又稱納稅登記,它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實施稅收管理的首要環節和基礎工作,是征納雙方法律關系成立的依據和證明,也是納稅人必須依法履行的義務。

(4)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擴展閱讀

1.行政許可是依法申請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方針對特定的事項向行政主體提出申請,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前提條件。無申請則無許可。

2.行政許可的內容是國家一般禁止的活動。行政許可可以一般禁止為前提,以個別解禁為內容。即在國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對符合特定條件的行政相對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資格或權利,能夠實施某項特定的行為。

3.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賦予行政相對方某種法律資格或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作出的具有授益性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是一種外部行政行為。行政許可是行政機關針對行政相對方的一種管理行為,是行政機關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一種外部行為。行政機關審批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其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內部管理行為不屬於行政許可。

5.行政許可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定形式,即應當是明示的書面許可,應當有正規的文書、印章等予以認可和證明。實踐中最常見的行政許可的形式就是許可證和執照。

5. 什麼是行政確認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或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定、證明(或證偽)並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1、例如:工商行政機關進行企業登記,公安機關進行戶口登記,公證機關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的公證行為,交通警察部門對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技術監督部門對於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認定等,都屬於行政確認。

2、行政確認的分類:

(1)按行為的動因不同可分為依申請的行政確認和依職權的行政確認。

(2)按行政確認對他種行為的關系,可以分為獨立的行政確認與附屬性的行政確認。

獨立的行政確認是指不依賴他種行政行為而獨立存在的行政確認行為。即這種行為不是他種行政行為成立的必要前提。附屬性的行政確認,是指他種行政行為依賴於該行為補充。

(3)按照行政確認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對身份、能力(或資格)、事實、法律關系和權利歸屬的行政確認。

(4)對權利歸屬的行政確認主要有:不動產所有權的行政確認、不動產使用權的行政確認、經營權的行政確認、工業產權的行政確認。

(5)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擴展閱讀

一、原則

1、依法確認的原則

行政確認的目的在於維護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因此,行政確認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遵循法定程序,確保法律所保護的公益和行政相對人權益得以實現。

2、客觀、公正的原則

(1)行政確認,是對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的證明或者明確,因而必須始終貫徹客觀、公正的原則,不允許有任何偏私。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監督、制約機制,還須完善程序公開、權利告知等有關公正程序。

(2)例如,《公證暫行條例》專設一章「辦理公證的程序」,在第25條中規定:「公證處拒絕當事人申請辦理公證時,應當向當事人用口頭或者書面說明拒絕的理由,並且說明對拒絕不服的申訴程序。」

3、保守秘密的原則

行政確認往往較多地涉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盡管其確認程序要求公開、公正,但同時必須堅決貫徹保守秘密的原則,並且,行政確認的結果不得隨意用於行政管理行為以外的信息提供。

二、各種確認形式

1、公安管理中的確認

主要由對交通事故的車輛、物品、屍體、路況以及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態的檢驗和鑒定;對交通事故等級的確認;對當事人交通責任的認定;對行政案件的原告中自然受治安行政拘留的人員、勞教和受審人員的精神病司法鑒定等。

2、司法行政管理中的確認

主要有對合同、委託、遺囑、繼承權、財產權、收養關系、親屬關系等民事法律關系的公證;對身份、學歷、經歷、出生、死亡、婚姻狀況等事實的證明;對有關文件的真偽、法律效力的公證等等。

3、民政管理中的確認

民政管理中的確認主要有對現役軍人死亡性質、傷殘性的確認;對烈士紀念建築物的等級確認;對革命烈士的確認;對結婚、離婚條件的確認等。

4、勞動管理中的確認

勞動管理中的確認主要有對人員傷亡事故原因、責任的確認;對鍋爐壓力容器事故原因和責任的確認;對特別重大事故的技術鑒定等。

5、衛生管理中的確認

衛生管理中的確認主要有食品衛生的確認;對新葯品及進口葯品的鑒定;對國境衛生的鑒定;對醫療事故等級的鑒定。

6、經濟管理中的確認

經濟管理中的確認主要有對產品標準的行政認證和計量器具檢定,產品質量認證;對商標和專利權的審定;對著作權屬的確認;對動植物檢疫的確認;對養殖水面區域的確認;對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確認;對無效經濟合同的確認等。

6. 工商登記改革什麼時候全國實施

國家總局預計將在6月出台相關規定、細則。不過因為涉及到一批法律法規的修改、廢版止,需要人大批權准。不過有一點肯定,明年的個體驗照和企業年檢將取消或者形式會從根本改變,所以應該在秋季能在全國施行吧,你去紅盾論壇看看信息。不過以黑龍江的作風,國家局出台相關改革方案,黑龍江會在第一時間執行的。
另外說一下,不是不需要前置,與國家安全、生產安全有關的,可能還是需要前置審批的。實繳改為認繳,工商還是負有監管職責的。

7. 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改革會變成什麼樣子啊

公務員

8. 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還是行政確認

你好,一般認為,工商登記是行政許可。

9. 行政確認的主要形式是什麼

答:根據法律規范和行政活動的實際情況,行政確認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確定。即對個人、組織法律地位與權利義務的確定。 (2)認可。又稱認證。是行政主體對個人、組織已 有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以及確認事項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承認和肯定。 (3)證明。即行政主體向其他人明確肯定被證明對象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或某種情況。 (4)登記。即行政主體應申請人申請,在政府有關登記簿冊中記載相對方的某種情況或事實,並依法予以正式確認的行為。 (5)批准。即行政主體對相對方申請事項或某種法律行為,經審查後對符合法定條件者予以認可或同意的行為。 (6)鑒證。即對某種法律關系的合法性予以審查後確認或證明其效力的行為。如工商管理機關對經濟合同的鑒證。 (7)行政鑒定。即行政主體對特定的法律事實或客體的性質、狀態、質量等進行的客觀評價 。

10.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如何確保企業信息的真實性

工商管理登記制度復改製革是我國政府管理轉向寬准入,嚴監管 」的重要舉措,主要內容包括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先照後證 用年度報告公示制代替工商年檢制度,以及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制度等措施。

在年度報告公示下,企業要在規定期限內,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工商部門將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根據規定,企業要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 合法性負責。一是信息公開 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
(轉自福建自貿區官網)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行政確認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
馬鞍山開源駕校招聘 瀏覽:509
馬鞍山手工活 瀏覽:475
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總結 瀏覽:326
品管圈成果匯報演講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