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英國是新公共管理的發源地
英國是「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台以後,英國保守黨政府推行了西歐最激進的政府改革計劃,開始這種以注重商業管理技術,引入競爭機制和顧客導向為特徵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商業管理技術在英國公共部門的引入始於1979年,並以雷納(Rayner)評審委員會的成立為標志。出身於私人部門的雷納在內閣中主持一個項目小組,負責對公共部門的績效進行調查評估;1983年「財政管理創議」啟動,建立起一個自動化的信息系統來支持財政管理改革。 1987年著名的《下一步》報告(全名是《改變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動方案》),提倡採用更多的商業管理手段來改善執行機構,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該報告指出:長期以來,缺乏真正的壓力以迫使政府機構改善績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往所重視的是標准化的程序而忽視公共服務的提供;白廳注重的是高級文官的政策咨詢功能而非管理功能。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報告建議把整體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機構,這些機構在主管的部(委)的政策指導下,履行公共服務和有效管理的職責;以管理主義的技術和程序培訓職員,並且所有活動都是在一位高級主管的領導下進行。「下一步」機構的創立一開始是零碎的,但發展迅速。
「新公共管理」的顧客導向和改善服務的特徵,特別明顯地體現在1991年梅傑政府的「公民憲章」的白皮書上,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一特徵則明顯地體現在1979年以來英國公共公司以及公共機構的私有化浪潮之中,也反映在1992年梅傑政府的「為質量而競爭」的政策文件上。這些措施促使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公共部門接受市場檢驗;各公共部門之間、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之間為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提供展開競爭,尤其是通過公開投標,贏得競爭並提供優質服務的單位才能生存與發展。
伴隨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傳統官僚制運作下的西方政府既無力應付自身機構膨脹、財政開支加大的困境,其公共物品供給能力的薄弱又無法滿足不斷增強的公共需求。因此,英國撒切爾內閣、美國里根政府等率先開始對公共部門進行改革,實行了不同於政府有限論和以市場解救「政府失靈」的一種公共管理模式。
新公共管理的開先河者是英國撒切爾內閣和美國里根政府。1979年撒切爾內閣掀起這場運動,直接目的是減少預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該運動分四個階段:(1)引入私人部門管理技術階段。撒切爾內閣提出著名的3E標准,即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Effectiveness),作為衡量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最終尺度。(2)公共服務私有化階段,這使政府規模和活動范圍大大縮小。(3)公共服務代理化階段。決策部門只負責政策制定,不再掌管政策執行。(4)公共和私人部門夥伴關系階段。美國里根政府崇尚市場至上、個人自由和政府最小化。其基本理念是:政府就應像一個大型公司那樣予以組織和管理,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都需按照同樣的經濟參數和管理原則進行評價。
盡管各國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規模、深度還存在著差異,但作為一場世界范圍的改革潮流,其主要做法是一致的。(1)調整政府職能。主要措施有:減少對企業和社會的直接干預;通過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公共服務社會化;推行國有企業民營化,從而減輕政府負擔,縮小政府規模。(2)創新管理方式。主要做法包括:充分借鑒企業管理手段,如項目招投標、質量管理、使用者收費、合同外包、人力資源開發等,實現政府管理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電子政務,再造政府管理流程;開展政府績效評估,如英國推行政府公共服務承諾制,美國實行聯邦政府績效管理,都取得積極成效。(3)實行分權改革。即圍繞決策權與執行權的分離,一些國家將政府部門分解成決策部門和具有特定服務功能的執行機構,通過簽訂責任書等方式,明確執行機構的責任范圍、工作目標及考核標准。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都採取了相關做法。
② 誰能提供些國內外比較有名的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定義
公共服務市場化" 英文對照
public service marketization; public services marketization;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公共服務市場化"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政府通過租賃、合同、承包、采購、招標等方式,把原來由政府包攬的部分公共事務和提供的公共服務進行民營化和市場化,由市場企業主體、中介組織、公民個人通過競爭來提供
文獻來源:文宏; 卓黎黎;論中國行政改革的公共服務市場化方向,行政與法, 2005年 05期
2、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打破政府壟斷公共物品供給的局面,通過市場化運作將部分公共服務職能轉交給社會和企業,即讓其他公共機構、中介組織、社會團體和企業參與公共物品及服務的提供
文獻來源 :席小瑾; 梁勁銳;論我國公共財政框架下的公共服務市場化,經濟與社會發展, 2005年 03期
3、所謂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政府「籌集各種資源,通過民主政治程序設定社會需要的優先目標.與此同時,又利用私營部門之所長,組織商品和勞務的生產
文獻來源 :陳振海; 楊愷傑;,美國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改革,黨政論壇, 2004年 03期
4、所謂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利用市場標准、藉助市場資本去配置、提供公共資源,並利用市場標准去評估公共服務生產者的效率
文獻來源:吳靜. 論公共服務市場化中政府的定位[J].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04,(04)
③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歐美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政府提供服務的低效率和壟斷性所產生的巨大壓力下,英、美、澳、日等歐美國家都逐步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重要環節納入到了政府改革的實踐框架之中,並取得了重大成效。
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種有效選擇。近些年來,雖然我國不少地方作了大量積極探索,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運行機制,以提高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健全的立法規定
在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均有國家層面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比如,美國就具有全世界最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美國國會和有關部門制定了大約500 種政府采購法規,形成了以法律(法案、法令)、規章制度、行政和司法三個部分組成的制度體系。其中《聯邦政府采辦法案》和《聯邦政府采購條例》是政府采購法規體系的核心,統一規范了政府各機構的采購政策、標准、程序和方法。
在英國,自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社會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大范圍推開以來,無論是1997年上台的托尼·布萊爾將其常態化、制度化,還是如今執政的卡梅倫提出的「大社會」計劃,均在立法和政策上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後於1998年和2011年分別發布了《政府和志願及社會部門關系的協議》和《開放的公共服務白皮書》,通過選擇性放權,秉持公平性與多元化原則,改善公共服務,引領公共服務改革創新。
日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進程起始於2004年小泉內閣通過的《推進規制改革、民間開放3 年計劃》。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日本政府在公共服務購買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立法為先導的原則。《關於通過競爭改革公共服務的法律》明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基本原則;《會計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了中央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地方自治法》及相關法規規定了與地方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從而形成了關於政府購買服務的較為完備的法制框架。
在澳大利亞,對於社會部門的一般管制均以澳大利亞稅務局為核心,這就確保了澳大利亞慈善法律的真實價值是關注獲取利益。1997年頒布的《財政管理與責任法》和《聯邦服務提供機構法》規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這方面的細則。
公開透明的購買流程
一套公開透明的公共購買流程,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大多已安排專項預算,通過一定的政府采購程序對私有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社會服務進行購買,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簡單來說,西方國家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政府對購買服務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選定購買的公共服務的范圍、項目,並確定相應的預算;其次,向社會公布政府購買的項目、購買價格、預算安排以及質量要求和各項服務指標等;再次,對投標進行資質認定,並運用招投標和委託等方式選定供應商、簽訂合同並實施相應的過程管理和監督;最後,對這些組織進行績效考核並按照績效進行結算。
當然,具體到每個國家而言,其流程可能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至少由6個環節構成:制定統一的單據格式、招標公告以及表述格式、對招標工作人員統一定位,詳細制定招標采購操作規程,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投標,交貨追查,進行采購審計和管理審計。英國的政府采購程序則包括8個階段:制定采購計劃,確定采購總負責人和配備律師、會計師或審計師,律師起草和在指定刊物上公布信息,接受咨詢,按標准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標或直接采購,按照合同監督供應商完成服務,獨立審計。
但不管怎麼變化,實現政府對非營利組織和社會服務組織公共服務的購買,「按照選定服務項目——社會公布——資質認定、招標管理——過程管理、監督——績效考核——結算」都是最基本的流程。
非壟斷的購買方式
在西方發達國家,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方式。例如,英國政府早在1990年公布的公共醫療和社區關懷法中就明確規定,中央政府撥付的特殊款項的85%必須以競爭招標的方式向私營或非政府組織購買。不過在加拿大,正式招投標並非最主要的方式,政府也經常採用直接向社會組織提供項目的方法。
競標可以幫助政府降低購買公共服務的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不足之處是有可能引起政府雇員的反對,需要建立起相關過渡的政府雇員機制。除公開競標外,在涉及專業性較強的公共服務時,西方發達國家還會採用協議定標的方法,如對監獄、醫院等服務的購買。
在美國,合同外包則是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主要形式,被廣泛應用於社會服務領域。在合同外包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購買服務經歷了由設計型合同向績效型合同的轉變。設計型合同的特點是政府為投入和過程付費,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嚴格約束社會組織的行為;績效型合同則是通過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質量、效果等的評估付給費用。20 世紀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取得主導地位後,績效型合同出現並普遍使用,使為公民提供的服務和項目質量最大化,便於有效測算項目和服務的最終產出。
另外,不管採取哪種購買方式,政府都應逐漸從公共服務直接生產者的角色中淡出,而更多地承擔起公共服務規范和制度制定者的責任。以英國政府做法為例,2001 年,布萊爾政府設立了公共服務改革辦公室,與公共服務決策部門、執行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相關部委制定購買服務政策,下設具體的部門執行。同時,實行了中央與地方「分治」,使地方政府擁有了更多的公共服務決策權。在社會層面,獨立顧問團、專業消費者組織和行業自律協會在完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體系,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樣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制定規劃、各級政府部門具體執行和社會團體予以輔助的政府購買服務管理體制。
④ 英國公共服務代理化階段開始的標志是1988年出版的
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
⑤ 英國BBC的公眾服務理念是怎樣建立
don't known。。。
⑥ 華東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專)網上作業求高手,好的加分1
1、c
2、c
3、d
4、a
5、c
6、b
7、c
8、b
9、a
10、d
⑦ 請管理學高手幫忙
b b b d b a(雖然主題日趨多元化,但政府還是核心) c d b c
⑧ 我在英國,應該選擇哪裡的代理伺服器
當然要使用中國的啊,不過你要是選擇中國大陸電信網通之類的效果一般不會特別明顯
一般在國外要訪問國內的網站或者是游戲,都選擇用香港代理的,速度比直接用大陸的代理IP要快的多哦~
你也可以試下看看!
⑨ 英國IP代理伺服器
目前國內做全球IP的服務商不多,IPIDEA比較正規,是國內高質量的IP服務商(國外的代理需要在境外環境下使用),其他的都是國外的服務商了,但是可能會存在時間差或者語言上的溝通登問題,選擇IPIDEA便於溝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