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關於加強對寺廟僧尼的基本公共服務工作方案

關於加強對寺廟僧尼的基本公共服務工作方案

發布時間:2021-03-28 16:42:36

① 寺廟僧尼可以加入工會嗎

可以,依據理由為「隨順眾生、」「善巧方便」、「法無定法」等。
但是修行人以「一禪定二誦經三勸化」為根本,盡量少涉外緣為好。

② 寺廟僧尼如何寫申請低保申請書

各地政策不同,政策也不斷變化,原來是屬於出家.有正式批復的教職人員即可申請!

③ 未批寺廟能不能僧尼

這就不清楚了,反正現在亂的很。

④ 寺廟建設籌備工作已完成,現在要做寺廟整體規劃方案,不知道怎麼做應該分幾類做規劃請高手指點,多謝

你好,大師,我們願意出資資助您建設寺廟

⑤ 如何細化落實寺廟僧尼管理工作調研報告

"東北師范大學

師范類重點推薦院校"

專科 國家承認學歷 網路教育 最快 2.5年畢業

心理學、行政管理、小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前教育、教育管理、英語、漢語言文學、法學、工商管理、會計學
本科
法學、會計學、教育管理、漢語言文學、學前教育、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小學教育、心理學、行政管理

⑥ 為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有哪些建議

一、基本葯物制度實施帶來新的問題和建議。基層醫生、群眾用葯習慣與基葯品種和規格之間不適應。在我縣基層醫療機構現在按要求使用505種基本葯物,由於省里招標是一規一品,且有的葯物配送不到位,難以充分保障葯品供應,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時會出現短期葯品缺乏現象,反映比較大。工作建議:一是加大基層臨床醫生的基葯使用培訓力度,逐步建立適應基本葯物制度的用葯習慣。開展基本葯物規范化使用監督檢查,促進基本葯物合理使用,改變臨床用葯習慣。同時加大對群眾基葯宣傳,使群眾充分認識基本葯品,接受基本葯物。二是加強對基葯實施的監管,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定期進行基葯盤點、公示,查處醫療處方。對各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葯物的情況進行嚴格督查,發現違規行為的,除退還多收、亂收費用,沒收所采購的葯品外,並處以多收部分或采購金額的3—5倍罰款,第二次再違紀的,可以取消其從事公共衛生服務和實施基本葯物制度、新農合門診報賬資格,以便形成嚴管重罰的工作機制。三是企業加強配送環節的管理,建立配送企業誠信檔案,一旦出現基本葯物供應不全或不及時等問題,應視情節的嚴重程度,按基本葯物購銷合同的違約責任予以相應的制裁。四是適當增加基本葯物的品種規格和中標的葯品廠家。二、鄉鎮衛生院的績效工資制度存在問題及建議。一是績效管理考核機制不完善。對鄉鎮衛生院「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這一機制說明,政府部門能夠對鄉鎮衛生院的任務量和完成情況進行准確合理評價與核定。該考核機制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特點契合度高,與基本醫療服務契合度低,激勵明顯低效。二是缺乏鄉鎮衛生院的激勵機制。按《績效工資》規定,服務量完成多少,鄉鎮衛生院都能拿到績效工資總量的60%-70%,但又不能獲得高於績效工資總額之外的其他任何獎勵收入,這種托低限高的政策表明對鄉鎮衛生院的低度激勵,也將醫務人員高專業技術含量、高風險度等同於其它事業單位行業的水平。三是缺乏對鄉鎮衛生院衛生人員的激勵機制。盡管文件要求「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內部績效工資的分配,應當向公共衛生服務和臨床一線傾斜。」但30-40%積效工資不足以拉開獎勵差距和調動業務骨乾的積極性。醫生沒有明確的經濟效益和工作任務,他們的工作壓力小了,工作熱情減了,部分基層醫療機構不願收治病人,導致某些疾病原來可以在當地衛生院就能醫治的,老百姓卻花的錢到上一級醫院求治,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這與原來促進病人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醫的政策發生了沖突,而基層衛生院服務水平和能力也有所減弱,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工作建議:盡快建立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績效管理考核制度。要建立以服務數量、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制度,充分體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原則。同時要合理確定醫療任務,推行績效工資下保基本工資,上不封頂的機制。對臨床業務方面,要在保運轉的情況下,核定基本工資發放,對超額完成任務的,要超額發放績效工資。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面,要實行公衛發放資金與考核結果掛鉤,根據考核得分將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考核結果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檔次,經費補助分別按核定標准補助+獎勵經費、核定標准補助、核定標准補助×90%和核定標准補助×80%進行發放。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存在問題及建議。一是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於服務設施、醫療設備、技術力量等方面限制,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承擔的公共服務職能未完全到位,影響服務的有效開展。二是部分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重臨床、輕公衛的意識存在,造成對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將公衛專款用於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的現象,造成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投入不足,影響工作的開展。工作建議:一是完善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實施和設備,改善醫療條件,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公衛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公眾公共衛生服務評價體系,要把公眾對公共衛生服務的滿意度作為考核績效的標准,滿意度要讓服務對象來評價,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和品質,嚴防弄虛作假。三是加強督查與監管。每季度對各單位的公共衛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加強工作指導。同時,增加公衛資金使用政策的透明度,對公衛經費實行專款專用,嚴禁挪作它用。四、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一是鄉村醫生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鄉村醫生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雖取得資格,仍屬師從入伍,缺乏正規化的學習或培訓。雖然縣衛生局每年安排組織鄉村醫生進行業務培訓,但部分鄉村醫生積極性不高,不能很好的與實踐相結合。能主動到上級醫院進修的鄉村醫生就更少。同時,因為鄉村醫生布點已滿,進出機制不暢,加之鄉村醫生執業環境固定等因素的影響,這支隊伍基本上難以調整,新的進不來,老的退不出,更不願退出,導致鄉村醫生整體素質難以提高。二是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就我縣來說,目前仍有70%以上的村衛生室未達到標准要求,絕大多數均是鄉村醫生在自家或租用房屋開設村衛生室,有的房屋簡陋、三室分開落實不到位,醫療器械缺乏,難以達到基本醫療保健的要求。盡管中央財政逐年加大對農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目前我縣新建為標准村衛生室只有29家,僅為村衛生室的8%,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三是鄉村醫生管理難度較大。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後,雖然實行多措並舉,強化管理,但因線長面廣,管理實施存在不到位的現象。公共衛生基本服務項目在村級的落實也有一定差距,有些鄉村醫生工作有流於形式的現象,實際效果較差,對老百姓健康保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四是補償機制難以調動鄉村醫生的積極性。目前鄉村醫生的補償標准偏低,補償法單一,難以體現多勞多得,臨床業務量大的,相反隱虧就大。工作建議:一是推進村衛生室項目建設。加大村衛生室項目的力度,對未給予項目建設的村衛生室給予支持,幫助改善村衛生室的條件,也避免村衛生室村私有的現象。同時,建議加大村衛生室中醫葯能力建設的扶持力度,推進村衛生室中醫葯服務能力。二是探索建立村衛生室醫療責任保險、醫療風險基金,降低鄉村醫生的執業風險,減輕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醫療風險負擔。探索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制度,出台相關政策明確鄉村醫生參保標准。三是加大投入,提高補償標准。進一步落實鄉村醫生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財政補助政策,考慮縣財政困難,逐步提高國家、省、市等各級補助水平。同時,建議參照「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的激勵政策,鼓勵大專學歷以上、有執業助理醫師證的人員到村衛生室執業,提高鄉村醫生整體素質。四是將村衛生室納入鄉村一體化管理。工作布置,統一安排考核,要求規范統一力度加大,增強鄉鎮衛生院對鄉醫的管理,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施財務統一管理。五、新農合住院病人流向不合理及建議。由於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缺乏激勵、住院用葯減少、避免手術風險和限制執業范圍等多方面原因,新農合病人無序流向省、市級醫院,使得本應「保基本」的新農合資金被「劫貧濟富」,一些「小病大治」的現象造成衛生資源浪費,也給新農合資金使用造成壓力。據統計,2007年,我縣新農合住院病人在省、市、縣、鄉的比例分別為2.37%、17.08%、49.54%、31.01%;次均費用分別為17200.00元、6343.00元、2281.00元、995.00元;總住院費用分別為577.95萬元、1534.60萬元、1600.00萬元、436.70萬元。2012年,我縣新農合住院病人在省、市、縣、鄉的比例分別為3.61%、18.13%、48.74%、29.53%;次均費用分別為11429.00元、6524.00元、2437.00元、935.00元;總住院費用分別為3060.85萬元、8786.00萬元、8824.1萬元、2051.5萬元。此外,分級醫療制度未形成,也造成病人流向不合理,影響新農合資金使用效率。工作建議:一是通過政策引導,加大政策對比宣傳力度,將各定點醫療機構的報銷政策、例均費用、補償比例公示到村一級,引導參合群眾合理選擇定點醫療機構。二是調整補償方案,實行雙向技術轉診,引導患者合理流向,以減少基金風險。三是加強對縣以上醫療機構的監管,控制醫療費用。(

⑦ 西藏自治區寺廟僧尼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西藏自治區寺廟僧尼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五條僧尼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標准和待遇領取。
(一)繳費標准:僧尼個人繳費採取分檔、按年繳費的方式,繳費標准設定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共12個檔次,僧尼可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檔次繳費。也可選擇高於1200元,檔差為100元的標准進行繳費,但最高不得高於3000元。
對由僧尼擔任寺廟管理委員會名譽主任、副主任和自治區佛協常務理事(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滿一年的,其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在任期內可以自願選擇繳費檔次進行繳費,政府根據其選擇的繳費檔次按照1∶1的比例進行配套補貼,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200元。不擔任上述職務後仍按普通僧尼自願選擇繳費標准和享受相應的政府補貼。
(二)政府補貼:政府在僧尼個人繳費的基礎上,對應自願選擇的繳費檔次每年分別給予30元、35元、40元、45元、50元、55元、60元、65元、70元、75元、80元、85元共12個檔次的繳費補貼,對選擇高於1200元標准進行繳費的,政府補貼仍為85元。
(三)養老金待遇:城鎮居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城鎮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120元。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超過15年的每超過1年每月加發1%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標准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139。
(四)領取條件:(1)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寺廟僧尼,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2)初次參保時已年滿60周歲的僧尼,不必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3)僧尼距領取養老金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實際年限繳費,允許本人自願選擇檔次進行補繳,累計補繳年限不超過15年。
(五)僧尼死亡,個人賬戶儲存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依法繼承。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無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將其個人賬戶余額並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
第六條僧尼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准和醫療待遇。
(一)繳費標准:僧尼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額征繳,繳費標准每人每年280元,其中:個人繳費60元,自治區財政補貼160元,地(市)財政補貼40元,縣級財政補貼20元。
(二)醫療保險待遇:初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僧尼,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的個人不再繳費,終身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初次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女年不滿60周歲、男不滿65周歲的,個人繳費至女年滿60周歲、男年滿65周歲後,不再繳費,終身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三)僧尼死亡,個人賬戶余額可依法繼承。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無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將其個人賬戶余額並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金。

⑧ 為寺廟僧尼提供齋飯的場所叫什麼

寺院里做飯的地方叫大寮;用齋的地方叫齋堂,也叫五觀堂。

齋堂

閱讀全文

與關於加強對寺廟僧尼的基本公共服務工作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 瀏覽:119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