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共衛生服務十二五規劃目標
以下是衛生部明確提出來的「十二五」衛生發展總體目標,這目標的實現意味著未來五年國家還需投入最少數千億元來實現自己對於民生的承諾,這個目標不是靠葯品降價能實現的,反過來說葯品降價僅僅是這個大棋局中的很小一個方面,資本市場對其的擔憂過慮了。
「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2%和14%,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目標時,用了這一組數字進行了具體的描繪。
衛生部明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更加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科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居民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區間資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狀況差異明顯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2%和14%,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間,我國衛生發展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四個方面:
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優化規模、結構和布局,形成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功能互補、信息互通、上下互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改善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衛生應急、職業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
繼續加強農村急救體系、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為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職工建設周轉房;全面推進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使其總體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綜合改革,轉變運行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實現服務功能和模式轉變。
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改革管理體制、治理機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加強醫療安全質量監管,促進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改善服務,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國家醫學中心體系,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力爭每個街道辦事處范圍設置一所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
繼承創新中醫葯,建立比較完善的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科研創新體系,加強中醫葯隊伍建設,發揮傳統醫學在保護國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衛生法制建設,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醫葯衛生信息化建設,為衛生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鼓勵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健康管理、老年護理、口腔保健和康復健身等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醫療、預防、保健、養老、康復服務需求。
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
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爭取達到300元以上。門診統籌覆蓋所有地區。進一步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對貧困家庭覆蓋率,擴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圍,報銷比例不低於90%。完善基金管理,防範基金風險。
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險因素
完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控制瘧疾,爭取實現消除麻疹目標,遏制結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達到國家控制標准。
顯著擴大慢性病防控覆蓋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繼續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提高精神衛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加強重點職業病防治,切實減輕職業危害對人民健康的威脅。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標准,逐步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並確保覆蓋全體居民。將干預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解決好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公共衛生服務問題。
加強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管理職責,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為基礎的葯品供應保障體系。嚴格葯品和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提高葯品監測覆蓋率,實行基本葯物全覆蓋抽驗和全品種電子監管。在二、三級醫院建立健全規范用葯管理制度,加強合理用葯的監測和評價,降低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建立葯品安全責任體系,保障人民群眾葯品和醫療器械使用安全。
同時,要健全並不斷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衛生應急等公共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監測體系,完善監管機構,提升監管能力。開展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加強餐飲、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監管執法,大幅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覆蓋面、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率、城市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和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合格率。
❷ 誰有《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
問了這么久,都沒有人回復,估計是沒有了。
所以我也沒有,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國家新的家電補貼政策已經出來了。
在網上都能搜到相關的資料。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二五規劃全文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目 錄
第一篇 轉變方式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政策導向
第二篇 強農惠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第六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第八章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第三篇 轉型升級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製造業
第十章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一章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第十二章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篇 營造環境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 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第五篇 優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十八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十九章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第二十章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篇 綠色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四章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
第二十六章 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十一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標本兼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第三十七章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章 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第四十章 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第十篇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第四十三章 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十四章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第十一篇 改革攻堅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十五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贏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區域開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第五十二章 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
第十三篇 發展民主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五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制建設
第五十六章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五十八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第十六篇 強化實施 實現宏偉發展藍圖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由於規劃全文太多,這里僅發布了《十二五規劃》目錄,網路知道回答有字數限制,請通過此鏈接查看全文: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2.htm】
❹ 十二五規劃主要內容
我國「十二五」規劃的八個重點內容
一是通過擴大內需,特別是通過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通過增強創新能力,培育新型戰略型產業,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通過推進城鎮化和加快新農村建設,調整優化城鄉結構;四是通過優化生產力布局,發揮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通過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六是通過完善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七是通過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八是通過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國際合作和對外競爭的新優勢
一是以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為目標,推動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全方位調整。二是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目標,把社會發展擺在現代化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民生為先,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差距,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三是促進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和諧,樹立經濟、社會、生態三者空間均衡原則,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切實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四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於市場基礎性作用、不利於轉變發展方式、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的體制機制障礙。五是以培育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為目標,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豐富開放的內涵,提高開放的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希望採納,謝謝
❺ 談談國務院為什麼要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
按照平等、參與、共享的原則,以重度殘疾人、農村殘疾人和殘疾兒童為重點,優先發展社會急需、受益面廣、效益好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增強供給能力,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
——殘疾人社會保障。落實和完善貧困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和待遇水平。逐步將符合規定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逐步增加工傷保險職業康復項目。著力解決好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做好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救助。有條件的地方實施貧困殘疾人生活補助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構建輔助器具適配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對重度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給予補貼。
——殘疾人基本服務。建立健全以專業康復和托養服務機構為骨幹、社區為基礎、家庭為依託的社會化殘疾人康復、托養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實施國家重點康復工程,建立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制度。完善殘疾學生助學政策,保障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免費接受義務教育,逐步實行殘疾學生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推進特殊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加大殘疾人就業促進和保護力度,開展多層次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實用技術培訓,落實殘疾人按比例就業、安置殘疾人單位稅收優惠、殘疾人個體就業扶持等政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免費為殘疾人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將住房困難的城鄉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優先納入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強針對盲人和聾人特殊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實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對殘疾人優惠開放,擴大盲人讀物出版規模。加快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推進公共設施設備和信息交流無障礙,有條件的地方為有需求的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提供補助。建立健全殘疾預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