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PA試題 我國公共服務民營化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 請你全面的論述新常態下中國公共管理應對的諸多挑戰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和深化,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在新常態經濟的版帶動下,我國社會的各個領權域都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公共管理工作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新常態下我國的公共管理工作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面臨著諸多嚴峻的考驗.
2.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不足之處有哪些
從方法論的視角來看,新公共管理的方法論主要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1、「效率至上」的管理方法導致政府公共性的缺失
新公共管理所倡導的民營化、企業化、市場化等一系列以追求效率為目的管理方法,體現了人類尋求良好政府治理的一種努力,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及公民對有效政府的期待。
這些主張與方法可以說在理論與實踐中極具啟發與現實意義,但是對效率這種行政的工具理性價值的過度追求就是一種致命的自負,存在很多缺陷。
新公共管理主張建立市場化改革取向的政府,認為經濟與經營中市場化的操作方法和手段可以引入公共部門,以取代「低效」的官僚行政手段而作為資源配置的方式。然而我們知道,市場不但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而且市場追求高效率的特點在於,將所有活動和人類互動都看作是交易和契約行為。
效率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價值尺度,所有活動都圍繞追求高效率、高利潤來展開。新公共管理採用的這種效率中心主義的方法,徹底打破了公私部門的界限,使政府施政的基本目標趨向於「三E」:經濟、效率與效益,突出強調的是經濟價值。
然而,公共行政在本質上是以民主與社會公正為基石的,政府的價值表現為強調追求人民主權、公民權利、人性尊嚴、公共利益、社會責任等多元價值,而過分強調對效率的追求,使經濟價值成為判定社會發展的唯一標准,將使公共行政管理違背公共行政的根本價值和根本目標,最終會動搖公共行政合法性的基礎地位。
這是一種典型的工具理性的思維方式,即將效率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唯一目標,將公共行政淪為追求效率的工具,以致於使公共行政喪失了作為行政體系本身的「公共」屬性。如此一來,則使公共行政的根本價值與根本目的走進誤區,進而引發公共行政的價值危機。
因此,公共行政應當承擔政府在國家治理過程中的責任和正當性,關注其公共性的本質要求,實現公共行政的多元價值目標,避免公共精神的喪失。
2、結果導向的量化管理方法導致片面性
新公共管理倡導並借鑒了企業的經濟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法直接以經濟結果和經濟指標為目標,以量化的結果為衡量績效的標准,試圖以此來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量化管理方法本身沒有錯誤,問題的關鍵在於,新公共管理方法把結果取向和量化管理絕對化,把經濟價值看成是行政管理的首要價值,將經濟指標看作是判定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標准,似乎數字化的「量」成了衡量事物優劣的唯一尺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公共行政對人本身及管理環境的重視,忽視了社會公平、正義等價值。
從倫理與責任的角度來說,政府應始終是追求至善、維護公共利益、對人民負責的。然而,一旦作為工具的績效管理被目的化後,金錢、數字就成為政府組織和政府官員的唯一目標,這樣某些行政領導就會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搞政績工程,試圖通過這樣的績效來說明其工作結果的有效。
新公共管理方法推行以結果為導向的定量管理方法,過分重視結果,過度依賴定量的方法,在管理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某種程度上會導致公共責任的缺失,有損社會的公共利益。
(2)公共服務民營化缺點擴展閱讀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方法論作為一種新的理論範式,在公共管理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在新公共管理的實踐中發揮著雙重作用。
一方面,它突破了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的羈絆,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和工商企業管理理論等經濟理論為其理論基礎,以「理性經濟人」的個人主義理性思維方法為表徵,以市場經濟的競爭式管理方法為取向,形成了以結果為取向的績效目標管理方法、以顧客為取向的回應性管理方法、以外部為取向的戰略管理的管理方法體系。
這些管理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拓展了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圍與主題,豐富了公共管理的方法,優化了學科結構,完善了理論基礎與實踐模式,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在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於新公共管理理論方法論囿於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並以「理性經濟人」理念為邏輯起點,以引入市場機制、追求效率為目的,就不可避免地重蹈工具理性的覆轍,將公共行政僅僅作為了實現效率目標的工具,導致政府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與價值性的缺失,從而招致理論界與實踐領域的批判。
盡管如此,新公共管理理論方法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範式,在一定的社會發展階段中,仍然具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3. 公共服務民營化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
優點:政府財政負擔減輕;提升競爭性和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率
缺點:服務質量也可能會下降;服務產品價格會提升;政府監督成本增加;處理不當還會造成公共服務的缺失。
4. 公共服務民營化的定義是什麼
公共服務的民營化,是指更多地依靠民間機構,更少地依賴政府來滿足公眾的需專求。在產品屬或服務的生產和財產擁有方面減少政府的作用,增進社會其他機構作用的行動。對於公共服務民營化,需要法律對於這種行政管理手段加以確立,並為這種管理模式的轉變奠定法治的前提
5. 如何完善公共服務民營化的改革措施
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責任
從2O世紀80年代開始的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其目標在於適當減少政府的規模,收縮政府行動范圍,引入市場化機制,鼓勵民營化,從而提高經濟效率,實現公共服務的最佳供給和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這樣的改革方向自然有其歷史合理性。但遺憾的是,在許多國家的改革實踐中,政府忘記了自己作為保障公共服務提供最終責任人的使命,在鼓勵市場化和民營化的同時,忽視了強化市場監管的職責。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國家在推行自由化、市場化從而縮小政府行動范圍的過程中,也同時削弱了政府制定和執行法令與政策的制度性能力,從而未能適應市場化的發展對政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我國在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改革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方面,醫療、教育和住房的價格高啟,已經超出了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伴隨著成本和價格的攀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卻未見明顯的改進,在很多領域甚至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完善公共服務市場化中政府責任的措施
(一) 提高政府在純公共物品生產和提供中的能力
經濟學家P·薩繆爾森認為,公共物品可分為純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純公共物品是指完全具備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特點的產品,對於純公共物品,其投入大、非營利性的特點,決定了只能由政府加以生產和提供。這就需要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增強純公共物品生產和提供的能力。
6. 在採用市場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務民營化要注意的問題
用市場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務民營化,要注意的問題,在採用市場化的要注意的問題,特別特別的多
7. 求一個關於公共服務民營化論文的提綱
論文寫作,先不說內容,首先格式要正確,一篇完整的論文,題目,摘要(中英文),專目錄,正屬文(引言,正文,結語),致謝,參考文獻。規定的格式,字體,段落,頁眉頁腳,開始寫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論文算是寫好了五分之一。
然後,選題,你的題目時間寬裕,那就好好考慮,選一個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較多的閱讀相關的參考文獻,從裡面獲得思路,確定一個模板性質的東西,照著來,寫出自己的東西。如果時間緊急,那就隨便找一個參考文獻,然後用和這個參考文獻相關的文獻,拼出一篇,再改改。
正文,語言必須是學術的語言。一定先列好提綱,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麼,保證內容不亂,將內容放進去,寫好了就。
參考文獻去中國知網搜索,校園網免費下載。
不懂可追問
合適請採納
給你一份
供參考
一般的邏輯體系就是前言、理論基礎部分、現狀問題部分、原因部分和對策部分。
8. 私有化的優點和缺點,為什麼近年來幾乎所有國家都在推行私有化
近幾年來,世界許多國家都在把部分國有企業出售給私人(外刊稱之為非國有化或私有化),英國在這股席捲全球的私有化浪潮中處於前列,被美刊稱為「帶頭羊」。英國私有化不僅針對企業,還涉及住房、社會福利、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部門。
私有化的具體目標是:減少國家干預,減少財政負擔,擴大市場作用,促進競爭,以振興英國經濟。保守黨1979年競選綱領中就將私有化列為其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優點就是減少國家干預,擴大市場的作用,促進競爭。
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第一,私有化必然導致私人以逐利為目的。這必然導致非人性化手段的泛濫。美國現在還在用100年前的煤氣網路就是證明。第二,私有化在很大程度上縮小了經濟規模。企業將不再以國家全部資源共享為特徵進行競爭。第三,競爭雖然很好,但為了生存下來,資本必須存活、壯大才能生存,這必然導致各種開支的減少。比如說一些公共部門,私有化將讓公共資源不再為大眾服務,而是成為私人剝削大眾的工具。
以非洲國家奈及利亞為例,在沒有進行私有化的時候,國家有十幾所大學,學生毛入學率75%以上,私有化以後,大學減少到兩所,學生毛入學率降低到10%以下。
因此私有化在減少國家干預的同時,必然導致對民生等需要花錢的部門投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