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辦學條件標准化建設管理提示網頁有錯誤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要登錄的太多了,你得重新再打開才行,網速很重要
② 聚焦丨全國首個!這項改革正在形成「山東標准」
當前,「一業一證」改革正成為各地比拼營商環境、改善政務服務的重要戰場。
山東在省級層面率先突破,編制公布全國首份《「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證工作指引》地方標准,印發《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大幅降低行業准入成本實施方案》,已取得明顯成效,接下來應在法治化、便利化、標准化、智慧化上多下功夫,問需於企,以市場主體的需求為中心,優化方案設計和工作流程,推動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破解「准入不準營」的治本之策
「一業一證」改革,是指把一個行業准入涉及的多項審批事項、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綜合許可證」。
「一業一證」改革體現了商事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從商事登記制度「先照後證」改革解決「辦照難」問題,到行政許可制度「證照分離」改革解決「辦證難」問題,再到「照後減證」改革解決「辦證多」問題,我國商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一業一證」改革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開辦過程中行業准入後的行業准營問題,是破解「准入不準營」的治本之策,是「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的新路徑,對於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首個地方標准
山東自2020年4月30日開始,選取20個行業試點「一業一證」改革,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
在全國首次實現省級層面全覆蓋。山東在全國率先突破,實現了全省186個市、縣及功能區20個試點行業的全覆蓋,2020年共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49910張,首批20個試點行業辦事環節、申請材料、審批時間分別較改革前壓減71%、80%、78%,全年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1、7%,市場主體近1200萬戶,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潛能得到有效激發。山東「一業一證」改革的試點經驗被納入《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一省一案例和國務院辦公廳深化放管服改革典型案例。
行業范圍不斷擴展。2021年1月8日,山東印發《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大幅降低行業准入成本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2021年1月起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新增30個行業,將全省行業綜合許可范圍擴展至50個行業,提速流程再造,一證准營、全省通用,並於5月1日在全省全面推開。
再造流程,實行「六個一」管理。「一次告知」,整合審批要件,一次性告知市場主體必須具備的許可條件和材料清單;「一表申請」,將行業市場准入許可涉及的多張申請表歸並為一張申請表,簡並申報材料,並推行承諾制容缺受理;「一窗受理」,設置「一業一證」窗口,並實行全程幫辦代辦服務;「一同核查」,合並核查程序,統籌組織市縣聯動、部門聯合,實現多個事項一次核查;「一並審批」,實行並聯審批,除即時審批事項外,審批時限依照全流程中最短審批事項用時確定,限時辦結;「一證准營」,制發載入集成有效許可信息二維碼的「行業綜合許可證」,全省通用。
形成了「一門受理」「一門審批」新模式。山東的「一業一證」改革由行政審批服務部門牽頭實施,實行集中審批,審批職責更明晰,協調更方便。《方案》明確「一業一證」改革由行政審批服務部門作為牽頭主體,統一協調改革試點過程中的相關事宜,包括會同協同部門制定有關行業實施細則,集成各部門要求的行業准入條件、申請信息要素和材料清單,制定新的行業綜合許可辦事指南、申請表、審批流程和許可證內容規格樣式等,並負責具體受理、審查、審批,實現一個部門統一受理、統一審查、統一審批,形成「一門受理」「一門審批」的新模式。
問需於企、擴面提質,打造「山東標准」
與此同時,山東「一業一證」改革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在市場主體端,存在著綜合許可證在外省的效力問題,即跨省互認的問題;在政府端,存在著行政審批部門的法律地位、法律責任不明確的問題,即行政許可法定賦權的問題等,亟需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加以解決。
推進山東「一業一證」改革擴面提質,應在法治化、便利化、標准化、智慧化上多下功夫,問需於企,多渠道聽取市場主體意見,以市場主體的需求為中心,優化方案設計和工作流程,推動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法治引領。按照「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的要求,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好改革的法治保障工作。
「一業一證」改革涉及審批流程再造和監管制度創新,在全國和各省、市層面均無直接的法律依據支撐,為此,需要根據改革情況適時修改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目前,山東省「一業一證」改革被寫入《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十條第三款,這意味著「一業一證」改革已被納入山東省的地方性法規,下一步還需進一步細化、完善,真正實現法定賦權。
標准先行。山東已在「一業一證」改革的20個試點行業制訂了工作規范,下一步要著力進行標准化建設,起草行業綜合許可受理、審查、審批三個環節的標准體系,包括受理環節的行業綜合許可目錄清單、許可條件和材料清單、申請表等,審查環節的現場審核事項清單、承諾制容缺受理、整改意見、整改情況復審等,審批環節的審批管理、質量、流程、評價、安全、環境等,制定層次分明、內容全面的標准體系,使「一業一證」改革向規范化、標准化推進。
持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打造智能審批模式。山東省正在全面謀劃實施「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加快建設數字政府,這是「一業一證」改革的技術支撐。
在數據共享方面,要打破「信息孤島」,拔掉「信息煙囪」,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共享應用,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完成國家、省、市三級平台級聯,加快推進全省人口、法人單位、公共信息、宏觀經濟、空間地理、電子證照六大信息資源庫建設,實現數據的標准化、結構化。
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推進「一次辦好」、「一網通辦」,建設「一業一證」網上申辦系統,根據市場主體和有關部門的需求不斷迭代升級,提升網上申辦系統的智能化水平,聚焦便捷查詢、自動比對、精準匹配、智慧填表等功能,做到無感申報。選擇一批標准化、規范化程度較高的行政許可事項,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規范,整合材料,結構化數據,指標化審查,打造無需人工參與的智能審批模式。
強化改革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套,發揮制度疊加效應。探索建立行業綜合監管制度,制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細則,加強各部門在審批、服務、監管全流程各環節中的銜接,明確各部門職責,強化信息共享,加強監管協作。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協同高效的證照監管制度,加快電子證照庫、電子印章系統的建設。探索建立承諾制容缺受理制度,將承諾履行情況納入事中事後監管,對虛假承諾要依法依規嚴肅懲處。探索建立行業綜合許可審批服務的「好差評」制度,以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評判標准,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形成評價、監督、反饋、整改的評估導向反饋機制,促使政府部門持續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大眾網)
③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辦法的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部門對企業產品所執行的標准實行登記管理制度。企業應當將產品所執行的標准報當地技術監督部門登記。
第二十二條 技術監督部門對消費者普遍反映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及有其他突出問題的商品,應當及時進行標准化審查。審查的商品目錄由省技術監督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商定公布。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產品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計劃,並組織企業實施。經省技術監督部門考核,產品達到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要求的,發給採用國際標准證書,准予使用「採用國際標准產品」標志。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部門實施監督檢查,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進入有關制定、實施標准活動的場所進行檢查;?
(二)查閱有關制定、實施標準的文件、資料;?
(三)復制有關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准要求的文件、資料;
(四)封存、扣押違法標識、包裝物和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
(五)對情節輕微的違法行為施行現場處罰。
技術監督部門和檢查人員對被檢查者正當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應當保密。
第二十五條 技術監督部門工作人員實施標准化監督檢查,必須向被檢查者出示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技術監督部門制發的執法證件。不出示證件的,被檢查者有權拒絕。
④ 山東省標准化建設管理平台信息如何保存
我的也是不能保存
⑤ 山東省高速公路施工標准化管理指南哪裡可以下載
在網路搜索山東高速公路施工標准化管理指南就能搜素到,下載使用需要求助文獻發布者
參考資料http://xueshu..com/s?wd
⑥ 山東省有幾家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評審單位
39家,,。可以去山東安監局網站看看,或各地級市網站,都有公告的,評審級別及內容,這次回答的全面了吧,省內,省外,都有
⑦ 山東標准化研究院
您好,請問一下,您去山東標准化研究院了嗎?哪裡具體是做什麼的啊
⑧ 山東省服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物流分技術委員會
山東省服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物流分技術委員會於2009年3月16日在青島開發區會議中心召開成立大會。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領導張健和國家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服務業標准部姬二明處長為物流分技術委員會揭牌。山東省經濟委員會交通與物流處譚延銘處長,山東省發展與改革服務業協調處張勇處長,青島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趙迎春,青島質量監督局副局長高善武,青島開發區工委副書記、區委常委苟訓林,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譚森德出席了成立大會。該委員會的成立將解決長期制約山東物流產業發展的物流標准化滯後問題。
山東省服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物流分技術委員會由26名委員組成,秘書處設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流商會。該委員會由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從事山東省物流行業標准化工作的組織,同時負責全省物流行業領域的標准化技術歸口工作,負責向山東省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有關物流行業標准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技術措施的建議。該會將依託省、市、區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充分發揮政府、高校的作用,圍繞山東物流標准化滯後、物流人才缺乏等現代物流發展的三大瓶頸等問題,全面開展物流行業標准化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物流分技術委員會智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