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普通高中學籍資料如何修改
普通高中學生學籍變動服務指南
一、事項名稱
普通高中學生學籍變動。
二、辦理依據
(一)轉學。《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號 )第十四條:「學生轉學或升學的,轉入學校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啟動學籍轉接手續,轉出學校及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予以核辦。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第十五條:「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後,轉出學校應及時轉出學籍檔案,並在1個月內辦結。」第十六條:「學生轉學或升學後,轉入學校應當以收到的學籍檔案為基礎為學生接續檔案。」《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的通知》(魯教基發〔2016〕3號)第三條:「設區的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普通高中學校學籍管理工作,指導、督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學籍管理工作。」第十一條:「因家庭住址變化、戶口遷移、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調動等因素確需轉學的,由學生或其父母、其他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經轉入和轉出學校同意,並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可辦理學籍異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本學區內不準轉學。普通高中學生在本縣(市、區)域內不準轉學。畢業年級學生一般不準轉學。」 第十三條:「除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外,學籍實行『籍隨人走』,學校不接收未按規定辦理入學或轉學手續的學生就讀。」
(二)休學、復學。《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號 )第十九條:「學生休學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書面申請,學校審核同意後,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登記。復學時,學校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學生休學期間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第二十一條:「學生死亡,學校應當憑相關證明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注銷其學籍。」《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的通知》(魯教基發〔2016〕3號)第十六條:「學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無法堅持正常學習的,可由學生本人或其父母、其他監護人持縣級(含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證明、病歷、相關醫療費用單據或其他有效證明,經學校審核同意,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後辦理休學手續。初中、高中畢業年級第二學期一般不準休學。」第十七條:「學生患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乙、丙類傳染病並在傳染期的,學校應要求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帶其到具備傳染病救治條件的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治療期在半年以上的,應要求其辦理休學手續。經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認定患有其他疾病不能在學校進行正常學習的學生,學校應要求其辦理休學手續。」第十八條:「休學期限為一年。學生休學期間保留學籍。休學期滿仍不能復學者,應當持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證明或其他有效證明,續辦休學手續。」第十九條:「學生休學期滿應及時辦理復學手續。未申請復學的,學校應通知學生或其父母、其他監護人辦理復學手續。」第二十六條:「學生到境外就讀的,憑有效證件到現就讀學校辦理相關手續。回到境內後仍接受基礎教育的,接續原來的學籍信息,不另建新的學籍檔案。」
(三)退學。《山東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的通知》(魯教基發〔2016〕3號)第二十條:「普通高中學生超過應復學時間一個月以上未申請辦理復學手續或未提出繼續休學申請的,按自動退學處理。連續休學兩年以上,仍不能復學的,應予退學。」第二十一條:「普通高中學生擅自離校,學校應通知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督促學生返校。學生擅自離校一個月以上,按退學處理並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第二十七條:「學生死亡,學校應及時注銷其學籍並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
(四)信息修改。《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的通知》(教基一〔2013〕7號 )第十條:「如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修改學生基礎信息的,憑《居民戶口簿》或其他證明文件向學校提出申請,並附《居民戶口簿》復印件或其他證明復印件,由學校核准變更學籍信息,並報學籍主管部門核准」。第十三條:「學生學籍信息發生變化,學籍進行轉接或學生畢業(結業、肄業)時,學校應及時維護電子學籍系統中的有關信息,並將證明材料歸入學生學籍檔案。學籍主管部門應及時對學生學籍變動信息進行更新」。
三、受理單位及辦理地點
山東省東營市教育局(山東省東營市府前街118號)。
四、辦理條件
全市各普通高中學校在校生學籍變動,均可按規定程序辦理。
五、申請材料
(一)轉學。《居民戶口簿》等戶口遷移其他證明、學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調動相關證明。由外省(市、區)轉入我省,還需提交原就讀學校出具的《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或《成長記錄》檔案、學生已經獲得的學分清單,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學業成績證明。
(二)休學、復學。縣級(含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證明、病歷、相關醫療費用單據或其他有效證明。
(三)退學。超過應復學時間一個月以上未申請辦理復學手續或未提出繼續休學申請的相關證明材料,學生擅自離校一個月以上的相關證明材料,學生死亡的相關證明材料。
(四)信息修改。《居民戶口簿》或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六、基本流程
(一)由市內普通高中學校轉出到市外,由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相關材料到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辦理。其他學籍變動均由學生學籍所在學校持相關材料到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辦理,其中市內轉學的,由轉入學校負責辦理。
(二)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核准。
七、收費依據及標准
不收費。
八、辦理時限
1個月。
九、咨詢方式
(一)現場咨詢。東營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219室。
『貳』 膠州經濟開發區的情況介紹
膠州市是中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境模範保護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被譽為膠州灣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山東省膠州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膠州開發區),作為膠州市對外開放的「窗口」,1992年12月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膠州開發區在交通地理、綜合投資環境、城市功能配套、稅收等諸多方面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具體體現在: 膠州開發區位於膠州市城區東部,與老城區緊密相連,在海、陸、空運輸方面都十分方便。地處青島市半小時經濟圈,不但進出口方便,更可廣泛向國內其他城市輻射,特別適合產品部分出口、部分內銷的企業落戶。
1.空港:距青島國際機場僅30公里。
2.海港:距青島港和青島前灣港僅有30公里,兩港口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開通了國際航線。
3.鐵路:境內有3條鐵路干線。膠濟鐵路是國內重要城市進出青島、煙台的主要鐵路干線和必經之路,2012年正在進行電氣化改造。膠黃鐵路以及膠新鐵路是膠東半島連接中國內陸的主要干線,橫貫膠州境內,使膠州成為連接內陸與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
4.公路: 境內有5條高速公路和1條國道。濟南至青島的濟青高速公路、青島至黃島的環膠州灣高速公路、膠州至萊蕪的膠萊公路,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縱貫中國東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膠州,青島到銀川的青銀高速近在咫尺,204國道貫穿市中心,與五條干線公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5、交通工具:膠州市內公共汽車、計程車數量眾多,出行方便,乘客可隨時到達市內的各個角落。
6、中鐵物流:青島膠州灣國際物流中心是青島市多式聯運陸路綜合物流中心、山東半島區域重要的集疏運物流中心和全國特色物流基地,是繼上海、昆明之後,全國第三個開工建設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也是山東省境內唯一的集裝箱中心站。這為膠州的貨物出口或內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運輸優勢。 膠州開發區所轄17平方公里內實現了「九通一平」( 道路、供水、供電、排水、排污、供熱、供氣、通訊、數字電視及土地平整),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1、土地:膠州開發區內的土地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是國家規劃內的建設用地。六個月內可申領土地證。
2、供電:區內設35KV和110KV變電站各一座,可實現雙電源不間斷供電,保證客戶用電需求。
3、供排水:供排水設施完善,可保證開發區內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水需要。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0萬噸以上。
4、勞動力資源豐富:膠州市總人口約100萬,其中含流動人口約22萬,膠州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吸引了大批外地勞工來這兒務工。這也為膠州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膠州職業中專、職業技術學校可為企業定向培訓各類技術人才。
5、通訊設施:區內建有裝機容量為10萬門的程式控制電話系統,安裝便捷,可供國內、國際電話、傳輸數據等多項服務。國際互聯網普及率達60%,設有ISDN和光纖專用線路,上網快捷方便。
6、膠州市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市領導對入駐膠州的外資企業,尤其是歐美企業,無論在價格、政策方面,還是在其它軟硬環境方面,一向十分重視,鼎力支持。歐堡鍋爐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該企業生產設備龐大,運輸不便,入駐之初,膠州市府曾撥出專款為其修路搭橋,方便其車輛通行。
7、成熟的產業發展模式:膠州市有近二十年的招商歷史,先後落戶了許多外資企業。2012年,已有艾默生、德固薩、拉法基、現代、日綿、住友、肯德基、旭硝子、韓國SK等9家世界500強企業進駐膠州。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格局,並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模式。具體來說,膠州已形成了六大主導產業,包括:電子產業、水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服裝產業、廚具製造產業、精細化工產業。
8、優質的服務:膠州行政服務大廳將企業落戶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有關行政審批部門集中起來為企業服務,簡化了企業設立及發展過程中進行變動的有關手續。開發區管委會則派專人為企業跑手續,實行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管理經驗,這都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優質的服務可以幫助企業解決正常生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難,為企業創造一個安心、舒心、有信心的投資環境,使企業全身心投入於生產經營管理之中。
9、廣闊的發展空間:
膠州開發區作為膠州市對外開放的「窗口」,是青島「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主要載體之一。區內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齊全,為招商引資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並與膠州灣產業新區和少海新城域臨,銜接了兩大經濟發展平台,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膠州開發區具備齊全的城市功能。
1.醫療衛生:膠州市有醫療衛生機構33家。醫院內設有專門的外商門診和病房,客商可持綠卡享受到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
2.購物:利群、國貨等多家購物中心可提供豐富充足的生活日用品。
3.餐飲:世紀大酒店、肯德基、永和豆漿等是人們餐飲的好去處。
4.居住:開發區東部正在建設全國最大的人工湖之一--東湖,2012年已初具形象。根據規劃,東湖將建成為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集居住、娛樂、休閑、觀光等功能於一體、有助於人類居住、生態平衡、社會發展的靚麗新城區,這無疑將極大地拉動整個膠州市經濟的增長,推動膠州快速實現向中等規模城市的轉變。同時,膠州還有外商聚居的風情一條街等,城市功能齊全,為在膠客商提供了舒適的生活休閑場所。
5.社會治安:膠州開發區內設有公安分局,該局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分局在企業集中段設立警區,實行警企聯系卡,局內人員24小時在企業周圍不間斷巡邏。一旦接到報警,三分鍾內火速趕到現場,及時處理,強有力地保證了開發區企業、居民的安全生產和正常生活秩序。改革開放20年來,膠州市沒有出現外商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事件。
『叄』 青島出台戶籍新政 取消購房落戶面積限制
3月15日,青島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取消原有單套商品住宅城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90平方米以上、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紅島經濟區、即墨區)60平方米以上的面積限制,實現在青島市取得居住性質的合法產權型房屋人員(含已辦理房屋轉讓合同網簽備案)及其近親屬即可辦理落戶。
全文如下: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促進人口和勞動力要素合理順暢有序流動,根據中央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系列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結合實際,現就進一步深化我市戶籍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放寬放開外來人口落戶限制,優化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布局、有序流動,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穩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人口對城市發展貢獻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充分人力資源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人才集聚。以城市發展總體戰略為根本導向,以主導產業人才需求為重點目標,為引進戰略性領軍人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堅持動態平衡。圍繞全市空間布局調整和產業經濟地理重塑,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合理分布,實現城市、人口、產業可持續發展。繼續放寬中心城區、大幅放寬城區、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實施分區域、分類別、差別化落戶,引導人口合理有序流動。
堅持自願選擇。尊重城鄉居民自主定居意願,依法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
堅持配套改革。統籌推進戶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政策配套力度,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二、繼續放寬中心城區落戶政策
中心城區落戶政策實施范圍: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
(一)人才落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依次選擇在合法固定住所、近親屬家庭戶、單位集體戶、市(區、市)人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申請落戶。在青高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在校學生落入學校集體戶;其他高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在校學生,落入市人才集體戶。
1.持山東惠才卡、青島市人才服務綠卡(青島菁英卡)人員或者全國其他市(地)級及以上人才;
2.學歷人才,包括取得博士學位人員;50周歲以下,取得碩士學位人員;45周歲以下,具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人員;40周歲以下,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人員以及技工院校、職業院校畢業生;
3.技術技能人才,包括正高級職稱人員;55周歲以下,副高級職稱、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人員;45周歲以下,中級職稱、技師職業資格(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人員;40周歲以下,初級職稱、高級工職業資格(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人員;35周歲以下,取得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或相應職業技能等級),在青島市按規定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的人員;
4.國內普通高校專科及以上學歷層次的在校大學生;在國(境)外高等院校留學的專科及以上學歷層次在校大學生;國內高級技工學校及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學年在校生;
5.組織人事主管部門批准調入(含錄聘用)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幹部和職工。
(二)居住落戶。取得居住性質的合法產權型房屋人員(含已辦理房屋轉讓合同網簽備案),可申請本人及其近親屬落戶。
(三)親屬投靠落戶。
1.被投靠人戶籍登記為城鎮合法固定住所、單位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的,可辦理下列親屬投靠:
夫妻投靠:外地居民與常住戶口居民登記結婚,可辦理投靠落戶;
子女投靠父母:未成年子女可自願投靠父親或母親落戶;被投靠人戶籍登記為城鎮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辦理成年子女投靠父母落戶。
2.父母投靠子女:被投靠人戶籍登記為城鎮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辦理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戶。
3.父母雙亡的未成年人、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可投靠其監護人落戶。
4.夫妻一方服兵役、出國(境)定居或者死亡、失蹤的,另一方確與配偶父母共同居住生活的,且配偶父母戶籍登記為城鎮合法固定住所的,可投靠配偶父母落戶。
(四)賦權激勵落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選擇成建制落入單位集體戶:
經確定的全市「雙招雙引」重點項目、納入「未來之星」人才工程支持的高成長性創新創業團隊,其所屬員工可整建制落入單位集體戶,公安機關予以全程代辦服務。
三、大幅放寬城區和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
(一)城區落戶政策實施范圍: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區。
1.居住落戶、親屬投靠落戶、賦權激勵落戶,與中心城區落戶政策相同,人才落戶取消繳納社會保險年限限制。
2.實施穩定就業或穩定居住落戶政策。在城區穩定就業或穩定居住(租賃房屋並辦理租賃合同備案和居住登記)的人員,可申請本人及其近親屬依次在城區近親屬家庭戶、單位集體戶、穩定居住地城鎮社區集體戶落戶。
(二)縣域落戶政策實施范圍: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城鎮區域。在青島市確定的戶籍政策范圍內,縣域三市可進一步研究放開落戶限制,修訂完善現有政策。
四、暢通入鄉返鄉人員落戶渠道
(一)農村地區升學遷往學校、戶籍在高校集體戶的畢業生,可自願選擇在本市城鎮落戶或回原籍落戶。
(二)回原籍返鄉就業創業人員,可申請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原籍社區集體戶落戶。
(三)擁有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且在城鎮無合法固定住所和穩定收入的進城落戶人員,回原籍實際居住的,可自願申請將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遷回原籍。
(四)被投靠人在農村具有宅基地使用權和戶籍登記,投靠人在農村實際居住生活,可以申請辦理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成年子女。
五、強化落戶權益保障
(一)增設落戶承接方式。增設社區集體戶,用於承接無合法固定住所、無近親屬家庭戶、無單位集體戶等人員落戶,發揮「兜底」功能。符合落戶條件人員,可依次選擇在合法固定住所、近親屬家庭戶、單位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申請落戶。
(二)鼓勵「舉家遷徙」。在本市城鎮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單位集體戶、人才集體戶、社區集體戶的人員,可申請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投靠落戶。戶口登記在社區集體戶且具有家庭成員關系的人員,公安機關可依申請頒發家庭居民戶口簿。
(三)全面推進城鎮戶口自由遷移。本市戶籍人員可將戶口遷移至城鎮范圍內合法固定住所。
六、加強組織領導
(一)強化規范推進。市公安、發展改革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醫保、民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稅務、統計等部門,研究提出符合落實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人口大數據應用場景,市大數據部門負責統籌各業務部門信息資源,積極推進跨部門、跨地區信息整合和共享應用。公安部門具體負責落戶政策執行和辦理工作,並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戶籍准入實施細則。
(二)優化資源配置。加強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統籌考慮常住人口規模和基本公共服務增支等因素,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醫保、民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大就業創業、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保障、養老服務、農民權益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滿足人口增長服務需求的能力。
(三)規范辦理流程。完善人口基礎信息登記、統計調查等制度,全面掌握人口動態信息,准確反映人口規模、人員結構、人口流向、區域分布等情況。減少紙質審批,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辦理」,增加現場辦結事項,做到「一窗受理、一次辦好」,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關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本意見執行。
青島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5日
『肆』 膠州市事業單位招聘的通知和相關事宜應該去哪個網站查詢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1年度滕州事業單位招聘工作已經結束,請關注2015年滕州事業單位招考信息。
山東各地區事業單位最新招考信息請及時關注山東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伍』 普通高中學生學籍表可以用塗改液修改嗎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普通高中學籍管理,提高學校精細化管理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條例》、《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山東省教育廳關於規范普通高中招生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法。第二條本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所有普通高中學校。第三條普通高中學籍管理實行分級負責制。市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學籍由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學校共同管理,膠南市、膠州市、即墨市、平度市、萊西市以及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以下簡稱五市三區)普通高中學籍由市教育局、五市三區教體局和普通高中學校共同管理。第二章入學與學籍注冊第四條普通高中學生入學必須參加當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試(以下簡稱中考),按照中考志願順序、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情況擇優錄取。第五條普通高中實行按行政區域招生錄取制度。除按規定批準的招生范圍外,市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學校面向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以下簡稱市內四區)招生,五市三區普通高中學校面向所在行政區域招生。跨區(市)就讀的初中畢業生原則上回戶籍所在地參加中考報名、考試和錄取。任何普通高中學校不得錄取先期已被其他學校按規定程序和方法錄取的學生,不得錄取未在本行政區域參加中考報名和考試的學生。民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工作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六條普通高中實行按行政區域注冊學籍制度。學生在所屬行政區域參加中考報名和考試,按照所在區(市)高中招生錄取政策被正式錄取後,錄取學校應向學生發放錄取通知書。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持錄取通知書到錄取學校報到並入學手續後,方能注冊學籍。因特殊情況,不能如期報到的學生,須持有關證明在開學後兩周內向學校請假。開學兩周後不到校入學手續的,學校應當書面告知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以下簡稱家長)取消其入學資格,全市任何普通高中不得擅自錄取。當年十月底前,確屬特殊情況未在開學兩周內到錄取學校入學手續的,由家長提出書面申請,經錄取學校和所屬教育主管部門共同認定,並按照規定。學校違反規定招收的學生,教育行政部門按規定不予注冊學籍和學業水平考試考籍。第七條新生入學手續後,由學校通過《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管理信息系統》錄入學生電子學籍信息,並在規定時間內報教育主管部門核准。第八條普通高中實行全省統一編排注冊學號。學生轉學、復學後,注冊學號均由市教育局重新編排。學生學籍一經變更,原注冊學號作廢。第九條普通高中招生數量必須與學校規模和設備設施相適應,招生班額應控制在56人以內,有條件的班額應不超過50人。對班額過大的學校,教育主管部門將下達學籍建議書,接到學籍建議書的學校,原則上不再允許接收學生轉學、借讀或其他形式的就讀。第三章轉學第十條學生因家庭住址搬遷且戶口遷移、回戶籍所在地就讀或其他正當理由確需轉學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經轉出、轉入學校和學校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轉學。第十一條由本市以外普通高中學校轉入的學生,持轉學材料與本市普通高中學校聯系,學校審查同意後到教育主管部門轉學手續。轉學材料分別為:(一)外省轉入:轉出省學業水平考試管理機構出具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及學生已經獲得的學分清單;轉出地市級(不含縣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轉學介紹信;轉出學校提供的普通高中學生發展報告或成長記錄、學籍檔案冊;學生在本市的常住戶籍證明;教育主管部門按規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二)省內轉入:轉出市(不含縣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轉學介紹信、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證明;轉出學校提供的《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發展評價報告》和學籍檔案冊;學生在本市的常住戶籍證明;教育主管部門按規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外省轉入和省內轉入的高一學生,還應當提供轉出地市級(不含縣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學生中考情況說明,主要內容包括學生中考當年該地中考科目、分值、中考總分;學生中考每科分數、總分;學生就讀學校中考計劃內錄取線;該校在當地中考錄取批次和學水平等。第十二條轉往本市以外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持學生戶口遷移證明和接收學校的接收函向轉出學校提出申請,轉出學校審查同意後到教育主管部門轉出手續,最後到轉出學校提取學籍檔案冊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發展評價報告》。轉往外省的,還須到山東省學業水平考試管理機構開具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證明。第十三條普通高中學生在本市范圍內原則上不準轉學。因父母工作調動造成學生家庭住址跨區(市)搬遷(市內四區內搬遷除外)且戶口遷移或回戶籍所在地就讀的,可以申請轉學。轉出學校、轉入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嚴格審查學生父母工作單位證明、房產證明和戶籍證明。第十四條確需轉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在高一第二學期期末前向要求轉入的中等職業學校提出書面申請,接收學校審查同意並報市教育局批准後,方可轉入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第十五條對教育主管部門直接安排的符合轉學條件的學生,學校應當接收。本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轉學按有關規定執行;現役軍人、部隊轉業幹部子女轉學應按規定優先予以安排;殘疾學生轉學應按規定給予特殊照顧。第十六條由外省、市普通高中學校轉入的學生,原則上應轉入我市同類學水平學校。第十七條每學期開學前後各一周集中轉學手續,其他時間每周一(節假日除外)。第十八條高三第二學期一般不轉學;學生在受處分期間一般不轉學;學生休學期間不允許轉學;在中考所在地以外普通高中學校注冊學籍的學生,不允許轉回中考所在地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第四章借讀第十九條已經注冊學籍的普通高中學生,跨省、市、區(市)到非戶籍所在地就讀的,均為借讀生(市內四區之間跨區就讀的,不屬借讀生)。第二十條學校一般不接收借讀生。父母雙方出國工作一年以上、支援邊疆建設、從事野外工作或流動性較大工作,由本市親屬撫養的學生,可以申請在本市普通高中學校借讀。申請借讀的學生,持證明材料向普通高中學校申請,學校審查同意後到教育主管部門借讀手續。證明材料包括:(一)父母雙方工作單位證明;(二)學生學籍所在地市級(不含縣級市)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學籍證明;(三)學生學籍所在學校同意外出借讀證明和學籍檔案復印件;(四)學生親屬在本市的常住戶籍證明;(五)教育主管部門按規定要求提供的其它證明材料。第二十一條因特殊原因確需外出借讀的學生,應持借讀學校同意接收證明向學籍注冊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同意並正式手續後,方可外出借讀。第二十二條借讀生學籍由學籍注冊學校負責保留、管理,並建立學籍檔案、學生發展報告和高考電子檔案。第二十三條借讀生學分認定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借讀學校負責,並及時轉交學籍注冊學校,學籍注冊學校應認可其評定結果。第二十四條借讀生需回學籍注冊學校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由學籍注冊學校核發畢業證書。戶籍和學籍均在本市以外的借讀生,因特殊原因確需借考的,須由學校報教育主管部門按規定批准。第二十五條借讀生在接受教育、參加團隊組織、擔任學生幹部、幫困助學、校級評優獎勵方面,與本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第二十六條高三第二學期不借讀。達不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區(市),其所屬公普通高中學校(含公改制學校)原則上不接收學生借讀。班額已經達到56人的,原則上不再接收借讀生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學生就讀。第二十七條外來務工就業人員子女在本市普通高中學校借讀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二十八條境外學生在本市普通高中學校借讀按有關規定執行。第五章休學、復學、退學第二十九條在校學生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連續三個月無法到校學習需要休學的,應當持區(市)級以上醫院的原始病歷、診斷證明、繳費憑證和醫院建議休學證明,向學校提交書面申請,學校審查同意並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後,可予休學。在校學生中途出國探親或學習超過三個月,經學校同意可以申請休學。學校應認真審查學生出國簽證等材料,及時到教育主管部門休學手續。學生出國前,學校應與家長簽訂協議,約定學籍管理、相關費用、學生離校期間監護和安全責任等重要事項。第三十條患有傳染病或患有區(市)級以上醫療單位認為不宜在學校正常學習疾病的學生,應當及時到教育主管部門休學手續。第三十一條普通高中學生因病原則上最多兩次休學,每次休學期限為一年。因出國探親或學習等原因原則上只准休學一年。學生休學期間保留學籍。第三十二條高三第二學期原則上不允許休學。第三十三條學生休學期滿,須按期復學。復學時,應當向學校提交復學申請和醫院建議復學證明,經學校審查同意後到教育主管部門重新注冊學籍方可復學。第三十四條連續休學兩年,仍不能復學的,應予退學。普通高中學生申請退學的,應當由學生本人和家長共同提出申請,並正式退學手續。學生死亡的,學校應及時到教育主管部門學籍注銷手續。第六章畢業、結業、肄業、升級、留級第三十五條普通高中學生修業期滿,經考核達到以下要求的,准予畢業。(一)每學年在每一個學習領域都獲得一定學分;(二)三個學年獲得116個必修學分(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在選修課程Ⅱ中至少獲得6個學分,總學分達到144學分;(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四)綜合素質表現評定合格;(五)體育測試合格(殘疾學生除外)。第三十六條因有不合格科目而未能獲得學業成績合格證的學生,離校後兩年內允許參加兩次考試,成績合格者發給學業成績合格證。學校可核發其畢業證,畢業證的簽發時間為全部科目最後合格年度。第三十七條普通高中學生修業期滿,未達到畢業要求的,由學校發給結業證書。第三十八條普通高中學生修業一年以上,因故申請中途退學的,只發給肄業證書。對自動退學的,不發給肄業證書。第三十九條學歷證書遺失不予補。必要時本人可向原畢業學校提出申請,學校核實原始檔案後報教育主管部門,教育主管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如實出具證明信。對提供虛假證明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第四十條普通高中畢業證書由省教育廳統一規格並監制,普通高中結業、肄業證書由市教育局統一規格並監制。第四十一條普通高中升級實行直升式,不實行留級制度。第四十二條嚴禁公普通高中學校佔用公共教育資源舉復讀班或招收往屆高中畢業生插班復讀。第七章檔案管理第四十三條各普通高中學校應建立健全學生學籍檔案,普通高中學生學籍檔案包括紙質和電子兩種。紙質檔案包括學籍檔案冊、學生證、學業水平考試准考證、學生花名冊、學籍變更材料、學分認定材料、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等。電子檔案主要通過《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管理信息系統》和《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發展評價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管理。第四十四條對所有在籍學生,各普通高中學校都應當及時為其學籍檔案,並到教育主管部門學籍檔案驗印手續。學籍檔案材料必須按時填寫,字跡應工整,項目應填全,一律使用鋼筆填寫。每學期末整理一次學籍檔案。第四十五條學生受到校級(含校級)以上獎勵的,應記入學籍檔案和學校的文書檔案。對學生的處分決定應存入學籍檔案。撤銷處分的,應將處分決定取出,存入學校的文書檔案。第四十六條各普通高中學校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登記卡」,作為升學檔案的必備材料。對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或適當放寬要求的學生,應註明原因並附醫院證明。第四十七條每學期末,各普通高中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集中更新《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管理信息系統》電子學籍信息。第四十八條各普通高中學校應認真做好學生學分認定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並根據省教育廳統一安排和高等學校招生錄取需要,及時填報和維護《山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發展評價報告》相關數據。第四十九條各普通高中學校每年兩次填寫《學生學籍變更情況統計表》並報各區(市)教體局,各區(市)教體局分別於每年5月20日和12月20日前報市教育局。第八章其他第五十條各區(市)教體局、各普通高中學校應確定一名領導分管學籍管理工作,同時設學籍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日常學籍管理工作。第五十一條各區(市)教體局、各普通高中學校應配備學籍管理專用的計算機、激光列印機、數碼攝像頭、移動硬碟(或優盤)等必須設備。第五十二條學生轉學或借讀手續完畢,學校方可接收學生就讀。第五十三條每次學業水平考試前20天,暫停學生學籍變更手續,考試結束後繼續。第五十四條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籍管理工作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對工作成績優異的單位或個人,給予適當的表彰和獎勵;對違反有關規定,造成工作失誤或產生不良影響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和處分。已被認定為規范化學校的,根據規范化學校動態管理規定進行處理。第九章附則第五十五條對學生進行處分,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五十六條本法自2007年8月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1997年印發的《青島市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法》(青教通字[1997]216號)普通高中學籍管理相關規定同時廢止。[1]參考資料1.青島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學籍管理法newsInfo.aspx?pkId=16893開放分類:高中,法,青島市,學籍管理「青島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學籍管理法」相關詞條:什麼是相關詞條我來完善網路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本詞條對我有幫助0分享到i貼吧添加到搜藏分享到新浪微博合作編輯者教育政策法規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一步完善,網路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