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合夥企業咋成立成立後如果加減合夥人需要去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嗎
1、根據《中華人來民共和國合夥企業登自記管理辦法》的規定
第十一條設立合夥企業,應當由全體合夥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申請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向企業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全體合夥人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全體合夥人的身份證明;
(三)全體合夥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委託書;
(四)合夥協議;
(五)全體合夥人對各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出資的確認書;
(六)主要經營場所證明;
(七)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設立合夥企業須經批準的,還應當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第十二條合夥企業的經營范圍中有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在登記前須經批準的項目的,應當向企業登記機關提交批准文件。
2、第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合夥企業登記機關(以下簡稱企業登記機關)。 所以合夥企業的變更必需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以保證合夥人的合法權益。
3、建議注冊公司。因為合夥企業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公司投資人僅以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另外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
⑵ 有限合夥企業的出資是實繳出資還是認繳出資
可以是實繳出資,也可以是認繳出資。
根據合夥企業法第十四條規定:
設立合夥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二個以上合夥人。合夥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書面合夥協議;
(三)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四)有合夥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⑶ 50萬的公司,幾個人合夥開的,股東認繳出資額最低可以寫多少
新的公司登記制度已經沒有最低繳納資金的限制,已經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轉變為認繳登記制度,工商部門只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證明文件。申請企業登記不用再為注冊資本發愁。如參照國際慣例,企業股東承諾認繳多少就是多少,理論上一塊錢也能辦公司,經營者風險自擔。
將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放寬了注冊資本登記條件。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並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具體內容是:取消了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制,並不是說開辦公司就沒有條件、不用花錢,注冊資本只是設立公司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從另一個角度講,維持公司的基本運營也是需要一定的資本,完全不花錢辦公司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一元錢辦公司」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
依然需要提供驗資報告的行業為:
注冊27種行業必須要驗資,這27種行業是:
1、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商業銀行 3、外資銀行 4、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5、信託公司 6、財務公司 7、金融租賃公司 8、汽車金融公司 9、消費金融公司 10、貨幣經紀公司 11、村鎮銀行 12、貸款公司 13、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14、農村資金互助社 15、證券公司 16、期貨公司 17、基金管理公司 18、保險公司 19、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 20、外資保險公司 21、直銷企業 22、對外勞務合作企業 23、融資性擔保公司 24、勞務派遣企業 25、典當行 26、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27、小額貸款公司
⑷ 有限合夥企業,認繳、實繳出資都為0,可以嗎
1.合夥企業法只規定了要明確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但對首期出資、最大專出資期限沒有屬規定,所以設立時實繳出資為0沒有禁止性規定。但從實際講,一個企業設立後要有運行資金,實繳出資為0不是很妥。當然其一定要0也是沒辦法的事。
2.合夥企業法規定了要明確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所以設立時認繳出資不能為0。
3.同理,合夥協議里要寫明各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合夥企業實現了企業管理權和出資權的分離,可以結合企業管理方和資金方的優勢,因而是國外私募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我們耳熟能詳的黑石集團、紅杉資本都是合夥制企業。
2007年6月1日,中國《合夥企業法》正式施行,青島葳爾、南海創投等股權投資類有限合夥企業陸續成立,為中國私募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
⑸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區別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和實繳出資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認繳出資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而實繳出資是指公司成立時公司實際收到的股東的出資總額。
2、承擔責任不同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設立普通合夥企業應當有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而實繳出資時,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
3、出資數額不同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認繳出資時,在有限合夥企業登記事項中應當載明有限合夥人的姓名或名稱及認繳的出資數額,新入伙的有限合夥人對入伙前有限合夥企業的債務,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而在實繳出資中,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
(5)合夥企業減少認繳出資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在企業合夥制度中合夥人為公司主人或股東,其主要特點是合夥人享有企業經營所得並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責任;
可以由所有合夥人共同參與經營,也可以由部分合夥人經營,其他合夥人僅出資並自負盈虧;合夥人的組成規模可大可小。
企業合夥制度中的實繳出資是公司現實擁有的資本。由於股東認購股份以後,可能一次全部繳清,也可能在一定期限內分期繳納,故而實繳資本可能等於或小於注冊資本。
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對公司資本採納了一定程度上的授權資本制,即允許公司成立時股東只實際繳付一定比例的認繳資本,其餘認繳的資本在公司成立後的一定期限內繳清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夥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認繳出資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實繳資本
⑹ 合夥人認繳出資後,是否能減少對合夥企業的出
可以做一份出資份額轉讓,交工商局
⑺ 國家工商局關於設立登記合夥企業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設立合夥企專業需要提交以下材料:(屬一)全體合夥人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二)全體合夥人的身份證明;(三)全體合夥人指定代表或共同委託代理人的委託書;(四)合夥協議;(五)全體合夥人對各合夥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出資的確認書;(六)主要經營場所證明;(七)工商部門規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⑻ 普通合夥企業實收資本少於注冊資本合法嗎
普通合夥企業實收資本少於注冊資本,這種情況是合法的。注冊資本是企業注冊時認繳的資本,實收資本是企業股東已經實繳的資本。現在工商注冊實行認繳制 ,只要股東在一定期限內實繳就可以。所以會出現實收資本少於注冊資本的情況。
⑼ 有限合夥企業工商公示可以不公開認繳出資額嗎
認繳出資是需要公示的,認繳出資對普通合同人雖然對外是無限連帶,但對內可以按比例承擔債務。有限合夥人以認繳出資承擔有限責任。
⑽ 普通合夥企業是否可以沒有實收資本或不設注冊資金
河北正式推出「一元注冊企業」新政策
新華網石家莊2月6日電(記者楊守勇、王昆)從6日開始,河北省工商局正式推出「一元注冊企業」新政策,這意味著不論從事什麼行業的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注冊資金最低一元即可辦理營業執照。這是河北省工商局6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的消息。
河北省工商局副局長金洪鈞說,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相對於公司制企業來說,門檻低、限制少、易操作,是初始創業的好途徑。但社會對這兩種企業了解較少,並且在實際注冊登記工作中,往往會要求注冊資金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部分人創業。統計顯示,河北省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發展較慢。截至2008年底,全省私營企業已超過21.2萬戶,其中公司制企業16.7萬戶,約佔78.7%,但合夥企業僅有7000多戶,約佔3.4%,個人獨資企業3.8萬戶,約佔17.9%。
據介紹,河北省目前就業難、創業難、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等問題日益突出。為進一步推進全民創業,帶動就業,拉動內需,經過充分論證,決定取消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注冊資金限制,制定了「一元注冊企業」新政策,以激發全民創業熱情。省工商局印發的《關於「一元注冊企業」的通知》為此明確規定:「凡申辦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不受行業、資金限制,出資一元即可登記注冊,且無需審驗注冊資金。」
金洪鈞說,這一辦法進一步降低了市場准入門檻,使有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的人可以以最低的條件進入市場,最大限度地鼓勵支持企業發展。可以大大激發創業動力,在全社會樹立創業意識,營造支持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加快推進全民創業步伐。可以使更多的人投資創辦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增加企業總量和就業崗位,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大學生就業遭遇寒冬、農民工再就業陷入困境。省工商局日前出台《關於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努力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通知》,推出1元可注冊企業、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個體經營3年內免收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政策,積極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就地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業
據省工商局副局長張鐵軍介紹,為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省工商部門在此次政策進行了五個方面的突破:
一是取消個人經營出資限制,出資1元即可申報登記。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復員退伍軍人、殘疾人等申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受注冊資(本)金限制。
二是放寬企業名稱登記條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擴大經營規模,改變主體類型,新設為公司的,在名稱不重,主要出資人不變,原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辦理注銷登記的情況下,新公司可以保留使用原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和行業用語。
三是放寬企業出資管理。實行注冊資本分期繳付的公司,在注冊資本全部繳足前申請減少注冊資本(已繳付資本符合該類公司的設立條件),但不同時減少實收資本的,不需提交驗資證明。鼓勵高校畢業生以著作權、專利權等作為出資申辦企業。
四是簡化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手續。下放登記許可權,放寬經營場所權屬證明、營業執照有效期限制,促進個體工商戶快速發展。
五是對個體經營登記實行優惠政策。梵谷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復員退伍軍人、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的(建築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吧、氧吧等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自首次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對農民在農貿市場或者當地政府指定區域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免於工商登記。
特定群體可零成本「試營業」
去年年底,省工商部門曾推出個體經營試營業舉措,而這次出台的政策,對相應的規定進一步進行了明確,明確提出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復員退伍軍人、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可實行「試營業」制度。
對進行「試營業」的,於2010年底前,核發有效期為6個月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試營業期滿,經營狀況良好的引導其辦理個體工商戶或公司登記,要求繼續試營業的,經申請可再續延1次,有效期6個月。就是說,「試營業」的最長期限可達一年。在試營業期間,工商部門不收取任何費用,不納入驗照管理,輕微違規不予罰款,從而實現「零成本」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