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共衛生人員按服務人口是多少
一般是千分之三到四。
『貳』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如何確定的
一、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根據以下內容確定的:
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考慮政府財政的最大支持能力,先確定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償標准。在此基礎上,國家找出對居民健康影響大、具有普遍性和嚴重性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實施健康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等多種因素,選擇和確定優先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資源應用於與居民健康關系最密切的問題上,使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簡介: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三、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人群: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叄』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質指數怎麼算
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一、體質指數公式: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通才凱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舉例:
例如: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千克,他的BMI=68/(1.75^2)=22.2(千克/米^2)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BMI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該指標考慮了體重和身高兩個因素。BMI簡單、實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 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准確性。
二、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4.99
過重:25-28
肥胖:28-32
非常肥胖, 高於32
由於存在誤差,所以BMI只能作為評估個人體重和健康狀況的多項標准之一。全美衛生研究所(NIH)推薦醫生參照以下三項因素評估患者是否超重。
BMI腰圍——測量腹部脂肪 與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LDL(「惡性」)膽固醇過高、HDL(「良性」)膽固醇過低、高血糖和吸煙。
由於BMI沒有把一個人的脂肪比例計算在內,所以一個BMI指數超重的人,實際上可能並非肥胖。舉個例子,一個練健身的人,由於體重有很重比例的肌肉,他的BMI指數會超過30。如果他們身體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減重。
三、BMI指數肥胖標准判斷:
世界衛生組織雖然規定有肥胖的標准,但這是以西方人群的研究數據為基礎制定的,不適合亞洲人群。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周北凡教授在剛出版的《大眾醫學》A7期上撰文介紹說,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群有關數據的匯總分析報告。
首次提出了適合中國成人的肥胖標准:體重指數大於等於24為超重,大於等於28為肥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85厘米,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厘米為腰部肥胖標准。
國際上通用體重指數(BMI)來衡量肥胖。體重指數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腰圍是衡量腹部肥胖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積的程度,而腹部脂肪的蓄積與一系列代謝異常有關。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的這項匯總分析報告表明:體重指數增高,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率也會隨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體重指數每增加2,冠心病、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分別增加15.4%、6.1%和18.8%。 一旦體重指數達到或超過24時,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異常等嚴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會顯著增加。
對於不同的人種,同樣的BMI可能代表的肥胖程度不一樣。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的BMI水平在整體上低於歐洲國家,但據多項研究表明,亞洲人在較低的BMI水平時已經存在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高的危險。也就是說,中國人在BMI低於25時,患高血壓的危險性就開始增加。
四、不適人群: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BMI的,如:
1、未滿18歲;
2、是運動員;
3、正在做重量訓練;
4、懷孕或哺乳中;
5、身體虛弱或久坐不動的老人。
如果認為BMI算出來的結果不能正確反映體重問題,請帶著結果與醫師討論,並要求做體脂肪測試。
『肆』 中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提高至多少
日前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司獲悉,2018年我國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回補助標准提高至55元。
據了解,新增經答費主要用於鞏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等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服務覆蓋面、適當提高服務補助水平、細化和完善服務內容;統籌安排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和健康素養促進兩個項目經費等。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完成2017年工作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各地要繼續做好12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著力提高工作質量,合理確定農村地區鄉村兩級任務分工,把各項任務抓實抓好。
『伍』 公共衛生35歲以上人群占本鎮人口的多少比例
社區總人口的1/2,應該就是35歲以上的人數
『陸』 如何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2012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啟動以來,我單位依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進一步做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現將2010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工作總結如下: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和要求制定各項工作考核制度、獎罰制度,提高了項目實施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心、積極性,為以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主要工作成績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制定方案。
根據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及《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結合我鎮實際我們成立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領導組成員做了具體分工。根據我鎮實際制定了我鎮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及項目運行計劃並能規范化運行。
二、健全制度,嚴格培訓,規范行為。
為了規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衛生部在總結各地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制定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就《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內容對全鄉鎮48個村衛生所(室)的鄉村醫生進行了為期10天的培訓學習,培訓採取老師講課和現場模擬填表的方式,通過培訓,使所有村醫都基本掌握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各項內容,為在我鎮順利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更好地為廣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九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運行。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居民健康建檔是基礎,我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上門隨訪服務等形式,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通過兩天的現場觀摩來看,健康檔案內容詳實、填寫較規范。截止2010年12月底已經為11643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檔,占轄區服務人口的48.1%。並按要求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2、健康教育
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我單位通過進村,為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並定期更新內容,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等健康教育活動。截止2010年12月底,設置健康教育專欄23塊,版面更新4次,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12次,舉辦健康知識講座12次。通過進行健康指導和干預,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一些群眾的不良衛生習慣,真正做到疾病從預防開始。
3、 預防接種
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預防接種工作的重點任務。為了做好此項工作,我們配備了《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規定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鏈管理制度並按照要求進行疫苗的領發和冷鏈管理,保證疫苗質量。對預防接種的人員(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護士或者鄉村醫生資格),進行了預防接種專業培訓。截至目前,兒童建接種卡165人,卡介苗接種165人,乙肝疫苗第一針接種165人,脊灰疫苗第一次接種165人,甲肝疫苗接種210人,麻風疫苗接種176人。通過接種使個體產生自動或被動免疫力,保護個體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發病。起到消除或消滅所針對的傳染病的目的。
4、傳染病防治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進行治療管理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傳染病報告和處理服務的主要內容,截止2010年12月底,乙類傳染病例報告4例,丙類傳染病例報告19例,及時報告傳染病人23例,配合專業機構治療管理結核病人15例。為傳染病的防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5、兒童保健
為了很好的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截止2010年12月底,0-36個月兒童建冊648冊,0-36個月兒童規范隨訪648人。
6、孕產婦保健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規定,每年至少為孕產婦免費開展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對孕婦進行一般的體格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健康等健康指導,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截止2010年12月底,已為懷孕12周之前孕婦建冊222人,隨訪管理孕婦222人,產後訪視222人。
7、老年人健康管理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主要內容。在居民健康建檔的一開始,我們就將老年人作為了重點人群來健康管理。截止2010年12月底,各項目實施單位已為轄區內65歲以上2421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占轄區服務人口的33.5%,通過健康知識宣傳65歲以上老年人都能自願接受體格檢查。
8、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主要是對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健康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並對他們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截止2010年12月低,已登記管理高血壓患者1695人,占轄區服務人口的35.9%,登記管理糖尿病患者270人,占轄區服務人口的35.8%。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對轄區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截止2010年12月低,實際管理精神病人303人在市精神衛生中心指導下對60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隨訪和健康指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1、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職責。要切實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的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職責,及時分析匯總上報項目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整改,確保項目工作全面有序健康發展。
2、加強業務指導,完善考核制度。根據工作要求做好對轄區村衛生所醫生的業務指導工作,提高檔案資料的質量.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健康意識。一結合實際,採取經常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目的是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減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促使廣大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二是以健康教育為手段,真心服務百姓為目的,特別是村衛生所工作人員通過健康教育和醫生上門隨訪服務,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醫療衛生知識,促進溝通,讓老百姓明白國家為全縣居民健立健康檔案、讓育齡婦女免費服用葉酸片預防神經管畸形、為孕產婦和3歲以下兒童免費體檢、為農村孕產婦分娩進行補助等等。這些都是國家為居民免費提供的服務。努力促使全鎮居民都能知道自己能享受到那些國家免費提供的醫療服務,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識,自覺的接受公共衛生服務。
『柒』 什麼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數不得少於100人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內,是深化醫葯衛生容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捌』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按照戶籍人口數還是按照常住人口數撥付給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按常住人口數算的,數據一般是居委提供,居委會定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