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衛生服務督查提綱

公共衛生服務督查提綱

發布時間:2021-03-22 20:51:46

⑴ 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管理辦法、問責制度、和日常監督檢查制度

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

一、健康檔案服務
社區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戶籍及非戶籍居民,尤其是0-36個月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均可獲得建立健康檔案的服務,用於診療活動及健康管理。
(一)居民健康檔案內容里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它醫療衛生服務記錄等。
(二)不同人群的建立方式不一樣,居民的健康檔案既可以通過入戶調查、疾病篩查、健康體檢等上門服務時在居民家中建立,又可以到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就診時建立。
(三)居民健康檔案的使用:已建檔居民到基層衛生機構復診時,應持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卡,在調取其健康檔案後,由接診醫生根據復診情況,及時更新、補充相應記錄內容。
二、健康教育服務
社區居民在社區服務機構每年可獲得不少於12種健康宣傳資料,觀看到不少於6種健康知識影像資料,參加不少於6次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每月可參加不少於1次針對各類重點人群及重點疾病的健康教育講座和健康指導。
三、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
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服務;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1歲以內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2次;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四、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
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服務,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包括1次孕早期隨訪,孕16-20周、21-24周各進行1次產前隨訪,孕25-26周、37-40周各進行一次產前隨訪。還可享受一般體格檢查、孕期營養及心理指導等孕期保健服務,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
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
65歲以上老年人登記,可獲得每年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指導和干預;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體育鍛煉、飲食、吸煙、飲酒、慢性疾病常見症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葯等情況;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告知居民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相應干預;對所有老年居民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和疫苗接種、骨質疏鬆預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指導。
六、預防接種服務
0-6歲適齡兒童可免費接種12種國家一類疫苗服務,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風、麻腮疫苗等;免費建立預防接種卡、證、簿;採取多種方式通知兒童監護人,告知接種疫苗的種類、時間、地點和相關要求。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腎綜合症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體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七、傳染病報告和處理服務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八、慢性病管理
35歲以上社區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自診可免費獲得測血壓服務;高血壓、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獲得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導;對確診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登記管理,每年獲得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每年至少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務
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可獲得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4次隨訪,獲得咨詢服務、康復和治療指導。

⑵ 誰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辦法><問責制度><日常督導檢查制度>

日常衛生監督制度

第十條 各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工作。衛生防疫機構對管轄范圍內的公共場所,施行衛生監督,並接受當地衛生防疫機構
的業務指導。
第十一條 衛生防疫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交給的任務。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由其上級主管部門發給證書
第十二條 衛生防疫機構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職責;
(一)對公共場所進行衛生監測和衛生技術指導;
(二)監督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指導有關部門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三)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場所的選址和設計進行衛生審查,並參加竣工驗收。
第十三條 衛生監督員有權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隱瞞。
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在執行任務時,應
佩戴證章、出示證件。

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為了搞好城鎮公共衛生,保護人民身體健康,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製訂本制度。
一、保持城鎮街道、草坪等環境整潔。大街小巷要經常清掃、保潔。主要街道、干線的大清掃工作,要在早晨六時(冬季七時)前做完,並隨時進行保潔。
在街道上不準傾倒垃圾、污水,拋棄動物屍體,堆置、晾曬、煎熬惡臭的物品(包括糞便)。對冬季馬路上的積雪,要由環境衛生部門組織,劃分區域,指定單位及時清除。運載散體、流體物料和垃圾的車輛,要嚴密苫蓋,不得沿途遺散。
二、及時處理垃圾。居民的生活垃圾,要倒入固定的垃圾容器或垃圾車,由專業隊伍運往指定地點。做到日產日清,車走地凈。
三、大力宣傳衛生知識,使人人尊重社會公德,維護公共衛生,不隨地便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紙、瓜果皮核,不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資金管理制度

編制項目預算,並由財政、衛生部門審核後下達項目預算,規范資金使用。
二是資金核算制度。實行「專戶儲存,專賬核算」,並按照會計核算辦法和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管理特點,制定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會計核算條目,統一、規范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核算,確保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發揮最大效益。三是資金撥付制度。農村公共衛生資金按照「花錢買服務,辦事不養人」的原則,縣級財政預算安排的部分由縣財政預撥各鄉鎮衛生院,省級部分根據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預撥,年終根據督查考核結果按多扣少補的原則進行結算;四是資金使用反饋制度。根據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年度實施計劃,編制項目實施情況季報表,按季報送,為管理部門及其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五是專項督查監督制度。每年不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追效,並定期組織檢查考核,及時做出績效評價。六是檔案管理制度。資金核算檔案在年度結束後整理歸檔,項目管理檔案在項目結束後整理歸檔,完整保存農村公共衛生資金管理情況。

⑶ 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日常監督檢查制度

一、具體有包括的內容: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為重點,在自願的基礎上,為轄區常住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問題及衛生服務記錄等;健康檔案要及時更新,並逐步實行信息化管理。
2、健康教育
針對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詢服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並定期更新內容,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等健康教育活動。
3、預防接種
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炭疽疫苗、鉤體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4、傳染病防治
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5、兒童保健
為0-36個月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兒童保健1歲以內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6、孕產婦保健
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進行一般體格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等健康指導,了解產後恢復情況並對產後常見問題進行指導。
7、老年人保健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8、慢性病管理
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及用葯、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⑷ 如何寫公共衛生自查報告

一、先要寫出發現的問題點
二、需要提出解決問題點的方案。

以下為公共衛生自查報告的範例,可以參考:
拒城河衛生院「虛假健康檔案時間」自查自糾情況匯報
我院在接到濰坊市衛生局《關於轉發魯衛辦發(2011)2號文件的通知》(濰衛基婦【2011】2號)後,根據文件精神,認真布置學習,相關科室、衛生所、相關責任人人手一份文件,要求反復學習,認真領會精神,與自身工作情況相對照,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出不足與差距,進行分析討論,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實施擬定計劃並層層簽訂責任狀。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存在的困難與不足:
1、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工作熱情不高。
2、部分居民健康檔案、慢病隨訪不規范,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3、對社區衛生服務居民的滿意率和知曉率有待提高。
4、居民基本衛生服務認識存在距離,上門建檔和隨訪主動配合存在一定困難。
5、走進社區開展健康教育,60歲以上居民健康查體活動次數偏少。
6、實際建檔率低於要求值,僅達到25%。
7、部分居民健康檔案資料不真實完善。
二、規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切實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1、進一步提高認識,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事關醫改實施成效。我院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領導,落實各級工作責任制。要按照《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衛婦社發【2009】70號)、《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衛婦社發【2009】98號)、《衛生部關於規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指導意見》(衛婦社發【2009】113號)、《關於加強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的指導意見》、(衛婦社發【2009】98號)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發【2010】311號)等文件要求,細化實施方案,規范有序、保質保量地開展各項工作,切實讓居民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2、組織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成立醫改及公共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監督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包括健康檔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婦女項目等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的數量、質量以及真實性等。對各地督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對領導不力、監管不到位發生的違規行為要進行嚴肅處理、絕不手軟。
3、加強項目管理,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
我院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的各項制度,明確職責,加強對項目的統籌和統一領導,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目標,要根據衛生行政部門下達的工作任務,建立、健全機構內部考核制度,進一步明確分工,分解任務、落實到人,確保項目任務的落實。要根據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切實落實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加強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宣傳,使居民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內容和免費服務政策,並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⑸ 公共衛生下鄉督導存在問題有哪些

1、基本公共衛生及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組織領導和責任人員的落實情況。
2、基本內公共衛生及重容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和項目工作任務的分解落實情況,項目計劃執行進度情況。
3、項目的實施質量及工作真實性核查。
4、項目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
5、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規范情況。

⑹ 村站公共衛生工作督導記錄內容怎麼寫

我也是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人員,我覺得要鄉村醫生做好公共衛生工作,首先要明確鄉村醫生的責任是什麼,該怎麼做,然後是督導,加大督導力度工作質量會很快上來的,當然,鄉村醫補助費也很重要的。

⑺ 如何開展公共衛生工作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五項重點內容之一,直接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億萬人民健康,關繫到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各地要不斷提高對農村地區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領導,精心部署。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意見》的總體要求,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階段性目標,實行精細化目標管理。要根據各地不同地理特徵、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特點實行分類指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牽頭部門要統籌安排,做好相關協調工作,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轄區全面、規范地實施。各項指標業務主管部門要按職責分工認真履行職責,保證落實。

二、規范實施服務項目

各地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版)》(以下簡稱《規范》)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等要求,根據各項目不同特點和本地實際,認真組織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特別是對難點項目要組織力量重點突破。要根據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其責任分工,加強機構間協作,切實落實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健康檔案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要保質保量、按時規范地完成2010年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20%的要求。各地要制訂健康檔案管理的工作制度,完善保障措施,促進健康檔案的有效使用和科學管理。有條件的地區要逐步推進電子信息化進程,將健康檔案、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新農合即時結報等功能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對於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孕產婦健康管理和兒童健康管理等傳統服務項目,要在原來工作的基礎上與《規范》要求實行對接。對於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新增服務項目,要組織力量重點突破。鄉鎮衛生院要選派有經驗的臨床醫師參與項目的實施,發揮臨床技術支撐作用。對於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各縣(市)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與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以及鄉鎮政府、村委會的配合,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發揮各部門的優勢。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要加強對鄉、村兩級衛生機構的指導,共同做好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工作。

三、落實配套經費,加強經費監管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和財政部門的協調,按照《意見》中健全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的要求,盡快落實項目配套經費,使2010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到國家要求的15元的標准。

農村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應當採取先預撥、後結算的方式(預撥經費原則上不低於70%),將經費先行撥付至衛生機構,保證其有錢做事;其餘部分可根據績效考核結果撥付,體現獎優罰劣原則,並保證全部經費用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鄉、村兩級衛生機構承擔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數量確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在鄉、村兩級的分配比例(詳見附件)。要充分發揮村級衛生機構網底的作用,對其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落實補助經費。

各地要積極協調財政部門研究制訂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並加強對基層經費運行情況的監管,不得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用於葯品零差率銷售補助或變相補助等支出,確保專款專用。

四、加強對農村衛生人員的培訓和指導

各地要結合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按照《規范》的要求,組織開展好2010年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培訓,切實提高鄉、村兩級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技能。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也要高度重視,加大培訓經費的投入力度。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成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家技術指導組,負責農村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業務指導、技術咨詢。針對農村地區缺乏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情況,省級和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統籌協調轄區內精神衛生專業力量,加強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對鄉、村兩級衛生機構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相關知識的培訓。鄉鎮衛生院可組建由公衛醫師、臨床醫師等組成的服務團隊,包村包戶,全面做好村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覆蓋。

五、加強輿論宣傳引導

各地要加強對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宣傳發動工作,為實施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可通過廣播、電視、發放宣傳材料、張貼標語口號、製作板報牆報等多種形式,使農村居民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理解項目的意義並積極參與,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順利開展。通過宣傳教育,增強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和人員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六、強化監督檢查與績效考核

各地要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辦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工作。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對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檢查考核,每年進行1-2次,考核內容包括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數量、質量以及社會效果等,考核結果作為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發放的依據。縣級公共衛生和醫療機構指導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情況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一並考核。省級和市(地)級衛生行政部門每年對縣級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對項目實施較好的縣(市)可給予表彰和獎勵。我部將適時組織開展對各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情況的督查

閱讀全文

與公共衛生服務督查提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