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區衛生服務中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有哪些
你好,各地和各地的政策不同,內容可能也稍有區別。我們這里公共今年開展的公回共衛生服務答包括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般是指針對普遍人群,沒有特殊限制的)和8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僅針對特殊人群)。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 免疫規劃 傳染病防治 兒童保健 孕產婦保健 老年人保健 慢性病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8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項目 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篩查項目 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 農村婦女住院分娩補助項目 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 農村改水、改廁項目 免費婚前檢查 農村集中式供水免費檢測
㈡ 十八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是哪十八項
主要包括城鄉居抄民健康襲檔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腦卒中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殘疾人康復管理、社區衛生診斷、日常信息管理、婦女保健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社區兒童保健、衛生知識普及、重點人群健康教育、疫情報告與監測。、一類疫苗預防接種、結核病防治、艾滋病與地方病防治和其它常見傳染病防治。就是這十八項,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㈢ 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范圍的內容是什麼
1.預防服務:根據服務對象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預防服務;
2.醫療服務:提供有效、經濟、方便的基本醫療服務。主要包括:
(1)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服務;
(2)急重症的救護和轉診服務;
(3)慢病病人、恢復期病人的治療服務;
3.保健服務:向社區重點保健人群提供相應的保健服務;
(1)婦女的圍婚、圍產、圍絕經期的保健服務;
(2)新生兒、嬰幼兒、學齡前、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的保健服務;
(3)老年人的保健服務;
4.康復服務:向慢性病病人、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
5.健康教育:開展各種健康教育;
6.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供計劃生育基本政策的宣傳、技術咨詢和指導等服務;
(3)寶雞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擴展閱讀:
意義:
第一、是提供基本衛生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第二、是深化衛生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
第三、是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迫切要求。
第四、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途徑。
原則:
1 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依據社區人群的需求,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2 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多方籌資,公有制為主導。
3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服務,健康促進。
4 堅持以區域衛生規劃為指導。引進競爭機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資源;努力提高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 、廣覆蓋、高效益,方便群眾。
5 堅持社區衛生服務與社區發展相結合。保證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
6 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點帶面,逐步完善。
㈣ 申辦社區衛生服務站有哪些要求
一、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配備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至少設口腔綜合治療台1台。
二、人員
(一)醫師:至少有1名取得口腔類別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後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從事口腔診療工作滿5年,身體健康的執業醫師。
(二)房屋設置要符合衛生學布局及流程:光固化燈、超聲潔治器、空氣凈化設備、高壓滅菌設備。牙科治療椅(附手術燈1個、痰盂1個、器械盤1個)1台,高速和低速牙科切割裝置1套,吸唾裝置1套,三用噴槍1支,醫師座椅1張,病歷書寫桌1張,口腔檢查器械1套。其中,臨床檢驗、消毒供應與其他合法機構簽訂相關服務合同,由其他機構提供服務的,可不配備化驗室和消毒供應室設備。
三、具有國家統一規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制定診所人員崗位職責。
四、向衛生局提交申請申請,包括:設置申請書;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選址報告和建築設計平面圖;資格證書和考試合格證書。
五、衛生部門同意後,發放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憑批准書到工商部門辦理名稱核准和登記。
㈤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來務項目有14項內容自。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5)寶雞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設置標准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原則
一、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築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新格局,必須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城市社區建設內涵。
二、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須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與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緊密結合,並充分利用中醫和西醫衛生資源。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的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四、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地市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以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設置,服務人口約3-5萬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方便覆蓋的區域,以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補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擇優鼓勵現有基層醫療機構經過結構和功能雙重改造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床位、基本設備、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衛生人力應按適宜比例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堅持社區參與的原則。
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立、運行應引入競爭機制。
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命名原則是:區名+所在街道名+識別名(可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命名原則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區名+社區衛生服務站。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五)提供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
(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
(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十一)提供康復服務。
(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一)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二)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居民需求、社區資源等可設置適宜種類與數量的床位。
(三) 具備開展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工作的基本設備以及必要的通訊、信息、交通設備,具體內容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四) 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配備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科室設置
設有開展全科診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和信息資料管理等工作的專門場所。
四、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 各類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
(二) 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三) 各類人員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
(四) 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各項技術服務工作規范。
(五) 家庭衛生保健服務技術操作常規。
(六)服務差錯及事故防範制度。
(七)會診及雙向轉診制度。
(八)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九)財務、葯品、設備管理制度。
(十)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管理與考核評價制度。
(十二)社會民主監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關制度。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60平方米,至少設診斷室、治療室與預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傳欄等設施,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三、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學培訓、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管理制度
參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㈦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7)寶雞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㈧ 社區衛生服務站申辦的條件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標准
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社區基本醫療服務。
二、床位
至少設日間觀察床1張。不設病床。
三、科室
至少設有以下科室:
全科診室、治療室、處置室、預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員
(一)至少配備2名執業范圍為全科醫學專業的臨床類別、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二)至少有1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有1名能夠提供中醫葯服務的執業醫師。
(三)每名執業醫師至少配備1名注冊護士。
(四)其他人員按需配備。
五、房屋
建築面積不少於15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體現保護患者隱私、無障礙設計要求,並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
六、設備
(一)基本設備
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心電圖機、觀片燈、體重身高計、血糖儀、出診箱、治療推車、急救箱、供氧設備、電冰箱、脈枕、針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滅菌設施、葯品櫃、檔案櫃、電腦及列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教育影像設備。
(二)有與開展的工作相應的其他設備。
七、規章制度
制定人員崗位責任制、在職教育培訓制度,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各項衛生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
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此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部分指標,作為地方標准,報衛生部核准備案後施行。
㈨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應該有什麼證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預防接種
4.0~6歲兒童健康管理
5。孕產婦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
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11.衛生監督協管
12.婚前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