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沒有工商局登記的股權證受不受法律保護
乾股,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你可以知識產權的形式出資持有10%,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持有情況最好載入公司章程並在工商局做變更登記,就受法律保護 。
「乾股」是指股東不必實際出資就能佔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額的股份。中國法律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中國不存在所謂的「乾股」。
社會上的錯誤認識:現實中有人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出資稱作「乾股」,這其實是沒有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資產價值。經過評估確認了價值的無形資產,在公司設立時,依法辦理了轉移手續的,應當認為是實際出資,而不是所謂的「乾股 因此,在中國公司中並無「乾股」。 如果是以無形資產出資的股份,你們最好到工商局做股權變更登記。
另外, 乾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個有效的贈股協議為前提。贈股協議的效力屬於股東之間的協議,和設立協議一樣對股東具有約束作用,贈股協議的內容也可以在章程上體現。由於股東並沒有實際出資,因此股東資格的確認完全以贈股協議為准,如果贈股協議具有可撤銷、無效、解除等情況,乾股股東自然就失去了股東資格,乾股股東的權利義務比如股利請求權、表決權由協議確定,但股東的義務,尤其對外義務同一般股東,理由是股東的登記具有對外公示性。但是乾股股東如果所受股份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況下,股份的受讓人也應對股份的出資義務承擔責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為正常股份,那麼首先認定獲贈股份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況下,才仍定為瑕疵股份。
一般情況下,乾股的取得和存在是以一個有效的贈股協議為前提。由於股東並沒有實際出資,因此股東資格的確認完全以贈股協議為准,只要贈股協議合法,就享有贈股協議中約定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如果乾股股東通過公司股東變更,在工商局登記備案,則會成為正式股東,完全享有股東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
希望可以對你有用
希望採納......
2. 工商注冊信息裡面查詢到的出資額,就是一定現實中真實的出資額嗎,還是只是為了約定股份比例做出的調整呢
這要注意股東投資和股東出資的區別,出資額只有經過工商登記後才生效,只要工商登記的出回資額為多答少,法律都是保護的,出資後的財產不再屬於股東個人財產,而是屬於公司的,知道公司解散才可以拿回。平時大家說的真實出資只能算是股東之間的內部規定,實質是股東之間可以約定利潤分配,對股東產生約束力,但是對第三方來說不產生效力,而是以工商登記的出資額為准。
3. 如何在工商系統里,查到 股份有限公司 的所有股東
可以到工商局調你們公司的檔案, 在企業信用網也可以查到
4. 與一個富商朋友創辦公司,工商登記持20%的股份,但實際並未出資,是由於工作能力而獲得,屬於什麼股東呢
按照你說的這個應該是分紅型的,
5. 工商局注冊了股東信息在法律意義上就擁有股權嗎
你好,股東資格原則上以工商登記為准。但是實踐中不可否認的是,存在有的出資人並沒有工版商登記,如內部權持股、股權代持等情形。
對於外部而言,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工商登記股東)之間關於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對外不具有約束力,外部的第三人若需向公司股東主張權利時,以工商登記股東為准,即可。
對於股東內部而言,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24 條規定,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工商登記股東)之間達成的約定,雖然對外不具有約束力,但在股東內部之間是有效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 工商注冊時我未簽字,注冊信息是大股東佔100%的股權,私下與我簽訂了15%的股權協議,我這15%股權有效嗎
理論上來說是無效的,因為這個公司跟你無關,你只有私下關系。
你這個協議的作用就是版:當達到協議條件權後,(協議條件我想應該是當你完成了什麼事情以後,才會給你股份吧,比如做成什麼事情,或者投資多少錢。)這個公司不把15的股權轉讓給你,你可以拿這個協議起訴這個公司。
如果在你沒有完成協議條件之前,這個公司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或者說就算你完成了協議條件,在股權沒有轉讓給你之前,也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
7. 在工商局可以查到股東在公司中的股份比例嗎
一、在工商局可以查到抄股東在公司中的股份比例。
可以上3月1日新上線的國家工商總局「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網址:http://gsxt.saic.gov.cn/
根據國務院年初注冊資本登記改革的最新要求,今年起,工商企業年度報告、工商部門對企業的行政處罰也可於此查詢。
8. 公司章程、工商登記記載的股東與股權證持有人不一致,股東身份以哪個為准疑難問題,請高手作答。
您好,您的問題已獲悉,我的初步解答如下:
首先,您的問題屬於股東身份確認范疇回,理論上答以是否實際出資為標准分為實質說與形式說兩種觀點;實務中也存在股東協議、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股權轉讓合同等不同證據的沖突。
其次,隨著司法實務的發展,近年來對於股東身份確認的司法審判多以形式說為准,因為股東既然是一種身份、公司既然是一個組織且具有法律人格,那麼股東成為公司的成員必須得到公司的認可,否則其僅為持股人、享有證券持有人的權利。
最後,鑒於司法審判實踐的經驗,以及上述對於身份的要求,理應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等「外觀主義法理」之原則加以確認。
順頌商祺
田嘉龍律師
9. 在工商局可以查到股東在公司中的股份比例嗎
可以查到 工商局查詢需要調企業檔案 需要攜帶公章和營業執照 但現在企查查和天眼查這些三方網站也是可以查到股東的股份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