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應該起訴誰
可同時起訴這三者。實際侵權人即投資人、注冊代理機構、被注冊的公司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主要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繼續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法律規定賠償性懲罰的,依照其規定。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3)《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4)《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工商部門給予公司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損害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對工商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撤銷公司登記行政許可。主要法律依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1)成都法院冒用身份證工商登記判決擴展閱讀
身份證被冒用注冊公司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的法律風險:
1、當事人真正要自己設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時會受到限制。根據《公司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一個自然人只能投資設立一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如果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注冊了公司,而在當事人真正想自己投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時就會收到限制而不能設立,進而給被冒用人帶來極大的麻煩。
2、可能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的規定,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時,債權人主張未繳出資股東,以及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或者發起人在未繳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同時,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因此,在認繳制注冊公司的制度下,如果冒用人僅以認繳成立公司而沒有出資到位,或者公司財產管理混亂,那麼被冒用人就有可能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九條規定,冒用他人名義出資並將該他人作為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冒名登記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被冒名登記為股東的承擔補足出資責任或者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公司注冊登記經過了行政部門的許可,具有法定的公示效力,在身份被冒用的情況沒有被相關部門糾正或者確認的情況下,被冒用人仍然存在承擔債務的風險。
3、可能會被工商行政機構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五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以上15%以下的罰款。
因此,如果冒用人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出資的,可以由工商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
2. 身份證被冒用,工商局審查不嚴可以起訴嗎
身份證被冒用,可以報警!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第十八條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本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所列行為之一,從事犯罪活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千元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單位有前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有前兩款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3. 借用身份證辦理工商登記不參與經營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借用身份證辦理工商登記,即使不參與經營的,發生糾紛後,也要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
根據《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6條規定:「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為當事人。有字型大小的,應在法律文書中註明登記的字型大小。營業執照上登記的業主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業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因此,即使登記業主不參與日常經營,對所欠債務不知情,也會作為共同被告被起訴。
身份證是證明個人身份的重要證件,出借給他人使用,就要對該出借行為負責;在實際經營人對外以個體工商戶的名義與他人進行交易時,交易對方從營業執照等外觀上無從判斷登記業主是否參與實際經營,所以,登記業主不能以自己沒有參與實際經營作為理由。
4. 冒用他人身份證注冊公司該怎麼定罪
屬於冒用他人身份證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規定: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2、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3、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第二百八十條之一: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盜用身份證件罪,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身份信息被冒用注冊公司維權方式:
1、取得相關證據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侵權人的行為造成被冒用人經濟損失或者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侵權人就可能涉嫌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偵查。
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要求工商部門撤銷行政許可,吊銷該公司的登記。
3、以工商部門給予公司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損害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對工商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撤銷公司登記行政許可。
4、以實際侵權人即投資人、注冊代理機構、被注冊的公司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網路
5. 別人冒用用我的身份證在工商局注冊了公司涉嫌虛假注冊,現在法院凍結了我的銀行賬戶
一邊到公安局報案,一邊與法院協商處理;如果執行已成事實,可以起訴追究工商局的責任。
6. 身份證被冒用工商局做法人代表,起訴做筆記鑒定筆記不是本人簽字,所有損失工商局能給予 賠償
如果對你造成了損失或者困擾,可以先報警,在無法抓到罪犯時候,法院起訴可以先起訴工商局,或者抓到了罪犯,連帶工商局一起起訴,沒有嚴格驗證身份證所有者,造成的損失工商局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於你無關
7. 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成為法人上了失信人名單,後傳單送回老家執行個人了,我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各地都有發生。關鍵的問題是:工商登記必須本人到場驗明真身(拍照)後才能登記。別人的身份證被登記為股東,甚至成為法人必定在申請時存在管理失位。可以讓對方舉證是身份證持有人本人進行的工商登記,否則無效。但是這里要提醒各位,身份證遺失必須立即報失,平時不要隨意出借身份證給別人。尤其要警惕那些走街竄巷以給點錢借用身份證幾天的人。
8. 他人冒用我身份證登記了公司監事,我現在決定起訴追究法人對我進行民事賠償!賠償標准根據什麼計算!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種事情細節方面的咨詢建議你直接找律師。
9. 請問:被人冒用本人法人名義、偽造編造法人知情委託書、偽造注銷工商登記全部材料手續、實施公司清產不清
你好:既然都是偽造的,可以起訴澄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