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鞍山現在的發展情況如何聽說馬鋼現在不怎麼景氣馬鞍山與安慶相比,哪個發展更好
馬鞍山和蕪湖自從和合肥瓜分巢湖後都成了跨江大城市,安慶建國前原是跨江城市卻被省會合肥一步步打壓現在在江北岸。馬鞍山是南京的後花園,鋼鐵產業發達,躋身合蕪馬經濟圈。安慶就靠一個污染十分嚴重的石化,而且石化創收交給北京極少給安慶,安慶鐵路交通位於京九線分叉上,去哪都不方便要到懷寧縣或合肥轉車。綜上所述,馬鞍山發展的比安慶好,前景也比安慶好
『貳』 馬鞍山概況
馬鞍山城市簡介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大門,與江蘇南京接壤。建市於1956年,現轄三區一縣,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總人口124萬,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經濟實力較強城市。
自古以來,馬鞍山作為六朝古都南京的畿輔,荊州至建康的門戶,在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市郊古鎮採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中國歷代戰爭的天然博物館之稱。歷史上以少勝多,以文勝武,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南宋文臣虞允文以一萬八千人大破完顏亮金兵六十萬,即發生於此。如果說戰爭體現了歷史的滄桑,那麼,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的吟詠,就是歲月的貯存的瑰寶。詩仙李白,留戀這里的山水之美,人情之醇,在這里寫下了船頌千古的五十多首詩篇。民間更有李白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美麗傳說。馬鞍山鍾靈毓秀,從六朝開始,但是的許多貴族就把這里當作終老之地。被列為八十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東吳名將朱然墓,是諸多六朝貴族墓葬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墓中出土的精美漆器及繪畫作品,填補了從漢代至三國時期的美術史的空白。馬鞍山境內的青山,是南齊大詩人、宣城太守謝朓十分鍾愛的地方,他曾築室山南而居,謂之「山水都」,後人稱青山為「謝家青山」。詩仙李白愛讀謝朓山水詩,「一生低首謝宣城」,遂有「宅近青山同謝公」的夙願。青山亦有幸終成詩仙長眠之所,為後人所共仰。歷史的積淀,為這里留下了眾多人文寶藏。昭明太子閣遺址、黃山塔、當代草聖「林散之藝術館」、廣濟寺、小九華等100多處人文景觀,都閃爍著獨特的光彩。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馬鞍山的山水因為蘊涵了深厚的人文而富有生氣。而人文的產生,正是來自於山水的滋養。馬鞍山西傍長江,中含一湖,眾多玲瓏剔透的青山點綴在城市四周。著名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對此有「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譽。山、水、城融為一體,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風韻的山水園林城市。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採石風景區,擁有令人神往的佳山勝水。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為休閑度假的勝地。被譽為城市明珠的雨山湖風景區,佔地1000多母,樹影湖光,使人有城市山林之感。馬鞍山作為全國十大鋼鐵工業基地之一,具有豐富的工業旅遊資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工業景觀一日游,成為馬鞍山旅遊業的一條特色,名牌旅遊線路,被批准為首批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為紀念詩仙, 弘揚民族文化,自1989年起,每年農歷重陽節,馬鞍山舉辦國際吟詩節。中國馬鞍山國際吟詩節已成為安徽省主要旅遊節慶活動之一。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將發展旅遊業作為調整全市產業結構和促進城市功能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幾年來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現代化城市旅遊功能、旅遊行業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500多年前的馬鞍山,被謝朓譽為山水都,在那200多年後,山水都又成為詩仙李白的終老之鄉,公元2000年,聯合國又給了這兒一個「迪拜改善人居環境範例良好獎」的桂冠。它餓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
『叄』 馬鞍山六十年來各方面的發展和成就
「十二五」,註定在馬鞍山發展史冊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華章。這五年裡,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馬鞍山全力「趕考」,奏響了「聚焦工業」的主旋律,釋放出「聚力倍增」的正能量,工業經濟交出一份亮麗「答卷」。
市統計局提供的最新資料表明,「十二五」時期,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高,實力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在逆境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
工業經濟總量增加最多
「十二五」時期,馬鞍山高擎「轉型升級」大旗,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強化新型工業主導地位,實施工業經濟倍增計劃,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助力工業經濟加快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雙管齊下,全市規模工業和億元企業迅速增加、活力迸發,實現了「兩個突破」和「兩個翻番」,成為馬鞍山工業企業數量增長最快、亮點最多的五年。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五年來,馬鞍山全面深入持久地開展服務企業活動,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企業培育步伐,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茁壯成長、突破千家。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激增至1053家(預計數,下同),比2010年(532家)增長了1倍,實現了「翻一番」。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壯大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現已成為引領馬鞍山工業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主力軍,是馬鞍山經濟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新增億元工業企業數量實現「翻一番」。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億元企業首次突破300家,由2010年(115家)的不足兩百家,猛增為2015年的397家,足足增加了282家,增長了2.5倍,呈現成倍增長良好態勢,實現了「翻一番」,形成了大企業支撐大產業、大產業推動大發展的良好格局。
企業數量增長,必然帶動經濟總量增加。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經濟規模持續擴大,總量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超600億元,由2010年的422.42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600億元,工業經濟規模總量繼續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超2000億元,由2010年的1497.86億元上升到2523.22億元。五年來,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增強,「十二五」期間全市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高達七成,是拉動全市經濟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
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工業經濟質量不斷提升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典型的工礦資源型城市,「十二五」以來,馬鞍山堅持自主創新,走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動搖,積極引導鋼企向非鋼領域轉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使得全市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
結構之優,在於非鋼產業比重大幅提升。五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做大、做實、做強非鋼產業,「給力」工業結構調整,非鋼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得到明顯提升。2015年,全市非鋼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六成,躍升至65.7%,比2010年(41.5%)提升了24.2個百分點。
結構之優,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五年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總量逐年壯大、工業產值屢創新高。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投資額突破百億元,達16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達420億元,比2011年(224.65億元)高出195.25億元,總量實現了翻番。尤為可喜的是,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比重不斷上升,2015年為16.5% ,比2011年(11.8%)提升了4.7個百分點,凸顯了工業轉型發展新成效。自2011年以來,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的年均增速為13.4%,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速(10.4%)3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成為推動全市工業加快發展的「新動力」。
結構之優,在於縣區工業經濟發展壯大。五年來,全市縣區、園區和新區競相發展,工業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縣區、開發區(新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63%大幅上升為2015年的85.2%,提升了22.2個百分點,呈現出多點支撐、多點發力、多點突破的增長新格局。優化結構為抓手,提升質量是核心。五年來,馬鞍山著力在節能降耗、降本增效上狠下功夫,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工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這五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始終保持在200%以上的高位運行。其中,2014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逼近300% ,高達297.81% ,2015年1-10月為267.37%;全員勞動生產率也同步提升,由2010年的33.1萬元/人提高至2014年的34.2萬元/人。與此同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虧損面由2010年的13.6%下降到2014年的12.3%。尤其是馬鞍山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2.58噸標准煤/萬元下降到2015年的1.74噸標准煤/萬元,標志著馬鞍山已經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工業經濟逆勢不斷上行
工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發展,要看應對挑戰的能力。五年來,在經濟總體下行和資源型城市轉型雙重壓力之下,馬鞍山工業經濟發展保持高位平穩較快增長格局。「十二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2.8%,比全市GDP增速高出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五年年均增速為10.4%,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尤其是在鋼鐵、汽車、水泥等重點行業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2015年,馬鞍山工業經濟依然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發展勢頭,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工業經濟發展,更要看耐力和後勁。五年來,馬鞍山工業投資、工業貸款均實現大幅增加,工業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2015年1-11月份,全市工業貸款規模(本外幣口徑,下同)超過300億元,達316.64億元,貸款總額是2010年同期(228.81億元)的1.4倍,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近百億。「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3000億元,達到3526.49億元,年均增速超過兩成,為20.4%。其中強勁增長的工業技改投資成為全市工業投資的新亮點。「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639.37億元,年均增速達24.5%。技改投資已成為馬鞍山工業投資的主導力量,成為打造馬鞍山工業經濟升級版的強大動力。
工業經濟發展,還要靠大項目支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馬鞍山在建投資規模超1億元的工業項目已達70個。這些大項目的建設,不僅促進了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為全市經濟發展增添了後勁。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五年來,馬鞍山工業發展步履鏗鏘,取得成就振奮人心:一組組令人欣喜的數字指標,見證了馬鞍山工業經濟的輝煌成就;一個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釋放出馬鞍山策馬奔騰的強大活力。站在「十三五」新的歷史起點上,馬鞍山在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道路上必將邁出更加堅實有力的步伐。
『肆』 馬鞍山為什麼發展不如蕪湖呢
馬鞍山建市不到60年,無法和蕪湖較傳統大城市比,蕪湖的商業十分發達的,馬鞍山消費水平高是因為旁邊有
南京等江蘇浙江的大城市,才帶動了馬鞍山消費水平,不過錢多發展是總能發展起來的
,時間關系
『伍』 馬鞍山的發展怎麼樣
馬鞍山這幾年發展還是不錯的,消費指數連續幾年在安徽省內第一,GDP在安徽內也很靠前。受南京的影響較大,容是南京城市經濟圈的一員,GDP很大程度來自馬鋼。隨著馬鞍山長江大橋開建,將來受合肥的影響也較大。是皖江城市產業轉移帶的橋頭堡。
『陸』 馬鞍山這個城市怎麼樣
馬鞍山在全抄省的綜合實力襲絕對數一數二,說排不上前三是完全沒有依據的。區位優勢明顯,鄰江蘇南京和安徽蕪湖,是安徽長江沿岸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人均GDP長年位於省內第一。市轄當塗縣居安徽縣級地區三甲,縣轄博望鎮為中國刃具第一鎮,經濟實力雄厚,縣轄黃池鎮,太白鎮有國家級創新農業產業園。市轄採石磯為全國4A級風景名勝,自然環境別具一格。縣轄青山為詩仙李太白長眠之地,文化底蘊深厚。所以說馬鞍山是集重工業,現代農業,旅遊業,文化產業與一體的發達城市,潛力不可估量。我對馬鞍山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將其展現給全國人民。
『柒』 安徽馬鞍山有什麼發展潛力呢
另外馬鞍山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可以見證到很多特色的景點,比如小九華或者太白樓景區等,每處都有自身的特色之處,吸引了很多遊客來到此處留下足跡。除此之外它還有各種不同的美食,等到觀賞完美景後去品嘗下還是挺愜意的,種類豐富,口感很好,足以給味蕾帶來與眾不同的體驗。對於安徽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即將迎來一條新高鐵,未來發展不可限量,不知你怎麼看待這座城市呢?
『捌』 馬鞍山未來什麼發展前景如何
馬鞍山是以馬鋼為主的工業城市,從長遠來看必須解決過分依賴鋼鐵的發展模式,走新興的發展道路,前景還是很可觀的
『玖』 馬鞍山經濟特色及現狀
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走特色興區之路
發布時間:2007-11-05 點擊次數:69次
馬鞍山經濟開發區緊緊圍繞建設馬鞍山現代製造業基地中心區的目標,加大項目引進和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群體和四個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基地,顯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僅今年前10個月,累計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2億多美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超過80億元。
多年來,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充分發揮區位和本地資源優勢,堅持走發展特色經濟之路,著力圍繞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高檔食品和乳製品、機械深加工、電子和電子原材料、紡織服裝等五大主導產業和新材料、包裝、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給予政策上重點扶持,管理上重點保護,服務上重點傾斜,初步建起了開發區五大特色產業群體和四個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生產基地。如以星馬汽車公司、華菱汽車公司、福臻公司等為依託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今年1-9月共生產銷售混凝土攪拌車等各類專用車6328輛,約佔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40%;產銷華菱重卡底盤近1萬輛,位居全國重卡業前六強;福臻公司所生產的汽車專用模具已成為國內各主要汽車製造企業的首選;三家企業前9個月所實現的銷售收入達到了35億元,使馬鞍山市的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迅速在全國崛起,成為開發區新支柱新亮點,為馬鞍山市工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以萬馬、瑞慈、驚天、泰爾重工公司等為依託的機械加工產業,增長迅速,科技含量高,行業優勢顯著;驚天液壓製造公司生產的液壓錘和泰爾重工公司生產的大型軋鋼連軋生產線接軸等產品均屬國家高新技術產品,並擁有多項自主發明專利,位居國內同行業的前列。今年前9個月,該產業所創造的工業產值超過4億元,同比增速超過50%。2003年以來,通過引資建設起的以蒙牛乳業、雨潤肉製品等為依託的食品加工產業,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就在開發區崛起了亞洲最大的冰淇淋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僅今年前9個月,蒙牛乳業就實現銷售收入近11億元,同比增速80%以上,成為蒙牛華東市場的主要供應商。
『拾』 現在馬鞍山市城市發展如何了
呵呵,樓主你好
馬鞍山現在發展還是很好的
經濟方面,GDP產值和個人均值都是安徽省第一,這點是肯定的
不錯不錯,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