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聚焦公共服務流動人口

聚焦公共服務流動人口

發布時間:2021-03-16 09:49:12

A. 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是什麼

實現雙居工程,居住地管理,居民化服務

B. 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的具體內容

山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流動人口合法權益,加強和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居住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適用本辦法。
外國人、無國籍人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的居住登記,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跨縣(市、區)居住3日以上的人員。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具體確定納入服務管理的流動人口范圍。
第四條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遵循公平對待、便捷服務、合理引導、規范管理的原則。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健全覆蓋流動人口的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的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的發放、管理工作。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發放免收任何費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城鄉建設、房產管理、衛生、人口計生、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和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調配合,共同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等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應當協助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健全完善流動人口綜合服務管理平台,根據實際情況配備和充實流動人口協管人員。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接受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的委託,協助做好流動人口居住信息採集和居住證受理、發放等服務管理工作,集中為流動人口提供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教育等公共服務。
第二章居住管理
第八條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實行居住登記制度。
流動人口應當自到達居住地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等有效身份證件和有關材料,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居住登記。流動人口在賓館、酒店、旅店等旅館業內住宿以及在醫療機構住院就醫,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或者住院登記的,可以不辦理居住登記。
第九條流動人口擬在居住地居住30日以上的,公安派出所應當發放居住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發放居住證:
(一)未滿16周歲或者已滿70周歲的;
(二)在居住地就醫、探親、旅遊、出差的;
(三)在居住地全日制教育機構學習、培訓的;
(四)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在救助管理機構滯站的;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需要發放居住證的其他情形。
第十條居住證一人一證,有效期限分別為1年、3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本人申請,可以發放3年期居住證:
(一)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並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的;
(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
(三)已購買房屋或者已租賃房屋並持有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的;
(四)符合居住地落戶條件,尚未辦理戶口遷移的;
(五)可以發放3年期居住證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條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應當在流動人口入住後24小時內登記其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等基本情況,並在3個工作日內向公安派出所報告,督促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流動人口終止居住的,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應當自流動人口離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報告公安派出所。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聘用流動人口,應當自聘用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組織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與流動人口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報告公安派出所。
第十三條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將房屋出租人告知的承租房屋流動人口基本情況,在3個工作日內報告公安派出所,並督促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
第十四條從事房屋租賃的中介機構和從事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當自介紹成功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房屋出租人、承租房屋的流動人口或者僱主、受雇流動人口的基本情況報告公安派出所。
第十五條大型集貿市場、商品集散地管理機構應當自流動人口入駐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將流動人口基本情況報告公安派出所,並督促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
第十六條流動人口在縣(市、區)內變更居住地址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向現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居住變更登記。
第十七條居住證有效期滿需要換領的,流動人口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到公安派出所辦理換領手續。
居住證遺失、損壞的,流動人口應當及時向公安派出所申請補領或者換領。
第十八條流動人口申領、換領、補領居住證的,公安派出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發放居住證。
第十九條流動人口離開居住地到其他縣(市、區)居住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房屋出租人、用人單位等應當及時到公安派出所辦理居住登記注銷手續;流動人口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房屋出租人或者用人單位等辦理居住登記注銷手續。
第二十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公務時,經出示執法證件,有權查驗居住證,流動人口不得拒絕。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機構的工作人員在依法執行公務或者為流動人口提供服務時,經出示執法證件或者工作證件,可以要求流動人口出示居住證,流動人口應當予以配合。
除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公務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或者扣押居住證。
第二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買賣居住證或者買賣、使用偽造、變造的居住證,不得騙取、冒領、出租、出借、轉讓居住證。
第二十二條公安機關為流動人口中的育齡婦女辦理居住登記時,應當核查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沒有婚育證明的,應當及時通報給居住地人口計生部門;人口計生部門在核查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時,發現沒有辦理居住登記的,應當及時通報給公安機關。
第三章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第二十三條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將流動人口居住管理、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等納入居住登記制度,完善和擴大居住證的使用功能,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二十五條流動人口依法享有下列權益和公共服務:(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的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就業失業登記、就業信息查詢等服務;
(二)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相應的保障;
(三)國家規定的傳染病防治、兒童計劃免疫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四)國家規定的對育齡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基本項目技術服務;
(五)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六)按照規定參加居住地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定或者考試、職業(執業)資格考試、職業(執業)資格登記;
(七)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住房保障政策;
(八)居住地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給予的表彰和獎勵;
(九)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公共服務。
第二十六條流動人口持居住證,除享有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權益和公共服務外,還享有下列權益和公共服務:
(一)在居住地申領機動車駕駛證,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手續;
(二)在居住地辦理出入港澳地區的商務簽注手續;
(三)具有本省戶籍且在居住地居住滿一年的,可以在居住地申請普通護照、大陸居民往來台灣通行證及簽注、往來港澳通行證及團隊旅遊簽注;
(四)依法參加居住地社會組織和有關社會事務管理;
(五)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公共服務。
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居住證持證人享受公共服務的具體內容。
第二十七條流動人口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其適齡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應當與常住戶口學生同等對待。
第二十八條流動人口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條件的,可以申請常住戶口。
第二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做好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工作。
第三十條流動人口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加強流出人員的教育、培訓,保護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和商業服務組織應當為居住證的使用提供便利。
第四章信息管理
第三十二條建立全省統一的流動人口綜合信息服務管理平台,實現居住登記、計劃生育、勞動保障等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流動人口信息應當包括流動人口的姓名、性別、民族、公民身份號碼、常住戶口所在地和現居住地址、服務處所、政治面貌、婚姻狀況、計劃生育、勞動就業、受教育狀況、社會保障等內容。
公安、教育、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城鄉建設、房產管理、衛生、人口計生等部門和機構管理的流動人口信息,應當統一匯入流動人口綜合信息服務管理平台,實現信息共享。
第三十三條流動人口在申報居住登記時,應當提供真實、准確、完整的信息。
流動人口發現居住證記載的信息錯誤或者居住信息變動的,應當申請更正或者變更。
第三十四條公安機關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公共服務機構、商業服務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對流動人口信息予以保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查詢、使用流動人口信息。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辦法,法律、法規、規章已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流動人口未申報居住登記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1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辦法,房屋出租人或者其委託代理人未登記、報告流動人口居住或者終止居住情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用人單位未組織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或者與流動人口終止、解除勞動關系後未報告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物業服務企業未報告承租房屋流動人口基本情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違反本辦法,從事房屋租賃的中介機構和從事職業介紹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未報告房屋出租人、承租房屋的流動人口或者僱主、受雇流動人口基本情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本辦法,大型集貿市場、商品集散地管理機構未報告流動人口基本情況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法定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騙取、冒領、出租、出借、轉讓居住證的,由公安機關收繳居住證,處200元以上500以下罰款;行為人有非法所得的,處以非法所得1至3倍、最高額不超過30000元的罰款。
違反本辦法,非法收繳或者扣押居住證的,由公安機關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公安機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侵犯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所稱居住證,是指流動人口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合法居住的證明和享受權益保障、公共服務的有效證件。
居住證式樣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統一規定。
第四十五條本辦法所稱有效身份證件,是指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和臨時居民身份證等。
第四十六條流動人口在本辦法實施前已經依法申領暫住證的,在暫住證有效期內可以繼續使用,並享受本辦法規定的居住證持證人享有的權益保障和公共服務。
第四十七條本辦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山東省暫住人口管理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魯政發〔1995〕118號頒布,1998年4月3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90號修訂)同時廢止。
主題詞:公安人口管理辦法、
送:省委書記、副書記、常委,省長、副省長,省政府特邀咨詢。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法院,省檢察院,濟南軍區,省軍區。
各民主黨派省委。

C. 什麼是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是指鎮街道(社區)計生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掌握准確的流動人口信息,為流動人口做好衛生計生宣傳、生育證件辦理、服務項目通告等工作,並對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需求進行分析,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撐。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根據計生機構提供的流動人口服務對象信息,從保障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和流動人口最迫切需要的服務項目入手,突出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轄區內持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建立健康檔案並提供便捷的衛生公共服務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

為流動適齡兒童及時建卡並開展預防接種,負責向計生機構反饋服務對象的服務項目、內容、結果等相關信息,使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信息內容更為全面,質量不斷提升。

(3)聚焦公共服務流動人口擴展閱讀

流動人口衛生和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內容

一、建立健全流動人口健康檔案。為在轄區居住6個月以上的流動人口建立家庭健康檔案,掌握流動人口的健康狀況。

二、加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為轄區內居住滿3個月的0-6歲流動兒童建立預防接種檔案,為流動適齡兒童及時建卡、接種。根據傳染病防控需要,開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補充免疫、群體性接種和應急接種工作。

三、加強流動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為在轄區居住6個月以上的流動孕產婦、兒童建立保健管理檔案。強化育齡婦女孕情監測、葉酸補服、圍產期保健、孕產婦早孕建卡、孕期保健、高危篩查、住院分娩和產後訪視等工作。

完善0-6歲流動兒童家庭訪視、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嬰幼兒健康管理、學齡前兒童管理及健康問題處理等兒童保健服務。

四、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開展計劃生育法規政策宣傳倡導、技術服務、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獎勵優待等服務項目,重點落實國家規定的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為流動育齡人口提供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科普宣傳、免費發放避孕葯具及健康指導服務。

D. 如何做好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服務工作

建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隊伍。在完善城區計劃生育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流動人口服內務管理網格。在辦事處容計生辦設立流動辦,確定流管員,在每個社區及小區設置專職流管員一名,負責本轄區各個路段、市場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同時在各個小區聘用小區計劃生育負責人,協調管理各樓院中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網格,實行了網格化管理。

E. 流動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必須辦居住證嗎

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F. 什麼是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推進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為六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流動人口健康專檔案,為轄區居住6個月屬以上的流動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及時掌握流動人口的健康狀況;
二是開展流動人口健康教育,提高流動人口健康素養,引導流動人口更好地接受服務;
三是加強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為轄區內居住滿3個月的0-6歲流動兒童建立預防接種檔案,對入托入學流動兒童嚴格查驗預防接種證;
四是落實流動人口傳染病防控措施,對建築工地、商貿市場、生產加工企業等流動人口密集地區,加強傳染病監測工作,及時處置傳染病疫情,切實落實流動人口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的免費救治政策;
五是加強流動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為流動孕產婦和兒童建立保健管理檔案;
六是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使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獲得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宣傳倡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獎勵優待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

G. 如何有效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探索與實踐

、有效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探索與實踐,方法如下: (一)以人為本,促進融合。要立足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廣大流動人口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對流動人口實行屬地管理,做到與轄區戶籍人口同服務、同管理,使流動人口融入社區,實現流動人口與當地居民的和諧相處。 (二)公平合理、...基本均衡。堅持底線公平、機會均等,切實保障流動人口育齡夫婦實行計生的基本權利,保障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著力縮小與戶籍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差距。 (三)量力而行、積極有為。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公共財政承受能力,制定實施合理的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准。著力優化配置公共資源,努力提高計生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和水平。 (四)政府主導,統籌推進。要發揮各方優勢,加強人口計生與綜治、公安、教育、民政、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相關部門的政策銜接,積極探索創新體制機制,整合部門管理力量和信息資源,同時鼓勵民間、社會資本參與計劃生育公共產品服務,形成政府主導、公共財政為主體、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模式。 (五)因地制宜,重點突破。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目標、任務和工作規劃,在領導體制、綜合決策、居住證管理、社區登記、信息共享、投入保障、服務網路、城鄉統籌等一個或多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創新,完善「均等化服務、科學化管理」的服務管理模式。

H. 流動人口可享受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有哪些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國務院農民工辦、民政部、財政部日內前聯合發布《關容於做好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流動人口中全面落實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先落實好流動人口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健康檔案、計劃生育、健康教育6類基本公共服務。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政策統籌、保障有力、信息共享、科學評估」的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運行機制。
(參考資料: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1/25/c_127248301.htm)

I. 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含哪些內容

我們這包括免費的孕檢,免費的節育措施,孩子的免費疫苗。生育服務登記等等。

J. 四川省流動人口人員人事檔案公共服務平台的鏈接誰有,給我一個鏈接啊

網頁鏈接有鏈接的,點這個進去注冊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聚焦公共服務流動人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