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簽了入股協議但是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算是股東嗎
如果簽了入股協議但是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簽訂的協議對內是有效的,但版是,對外不能對抗第三人。
只是權就上述問題進行相關的解答,這個還比較復雜,需要了解一下具體情況。但是,不辦理工商變更,肯定會有一定的風險。例如:您投資入股但是未辦理工商變更,這期間出現其他的投資者,投資金額比您的大,可能公司會優先考慮對公司更有利的一方,直接做變更。您雖有入股協議,但是有一定的風險,公司可能會出現毀約的情況,不跟您繼續合作了,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合同的具體約定了。
⑵ 公司股東己交錢入股,但沒有工商局登記有效嗎
最好在工商登記,因為股東的話,他只對法律保護的。
⑶ 入股投資後沒有給工商登記股權,能把投資要回來嗎
那您當時投資的時候沒有簽訂合同嘛,如有,得看合同里如何約定。
⑷ 出資未經工商登記能否取得股東資格
陳某可以取得股東資格
因為法律對股東資格的保護並不是把工商登記作為唯一的、絕對的條件。法律賦予工商登記的效力是「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個人觀點只供參考
⑸ 投資到沒有工商執照的公司,想退出,該怎麼辦
是正規公司,98年注冊的老企業了!也通過了年檢手續!
110108001857146 企業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主體名稱: 中美興邦國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王亞妮 行政區劃: 海淀區
成立日期: 1998-10-29 注冊資本: 200 萬
經營期限自: 2001-10-29 經營期限至: 2021-10-28
登記機關: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 企業狀態: 開業
地址/住所: 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甲11號國家建築材料展貿中心三層K間
經營范圍: 技術開發。(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經許可的,經審批機關批准並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後方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未規定許可的,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
年檢年度: 2009 年檢結果: 通過
再有不明白就聯系我.(聯系方式在我的個人空間里!)
⑹ 公司只給我開具了出資證明書,但沒有在工商登記,是否合法
如果只是開具了出資證明書,而沒有在工商登記時,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出資人出資後,應該變更公司章程,新股東要在公司章程簽字,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然後到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變更出資人和出資額。
⑺ 沒有進行股東的登記算是公司股東嗎
股權依法轉讓後,是否進行登記,不影響股東轉讓的法律效力,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與公司沒有法律上的關系。
股東與他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並在公司股東名冊中進行變更的,股權即發生變動。原股東不再享有股東權。股權變更情況是否在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法律效力。但未經登記的,對不知股權變更的第三人沒有法律效力。
《公司法》
第三十二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7)投資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股東身份的取得依據的是當事人的約定,並不是工商登記。
那麼工商登記在股權變更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有重大事項發生變更,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增加股東、增加公司的注冊基本,均屬於公司的重大變更事項,都應依法修改公司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出具出資證明書和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手續。
由此,以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僅是公司的行政義務,不履行這一義務並不意味著否定內部出資人的股東身份,工商登記只是對抗善意第三人的一種公示方式。
在司法實踐中,有限責任公司未置備股東名冊,或者因股東名冊登記管理不規范,未及時將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記載於股東名冊,但以其他形式認可出資人或者受讓人股東身份的,出資人或者受讓人可以向公司主張權利。
股東向公司主張權利,公司僅以其未在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登記抗辯的,人民法院對其抗辯不予支持。
因此,你無須擔心自己的股東地位由於沒有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否定。但是,工商登記確認依然是個重要環節,經過工商登記,即可起到公示作用,可以有效對抗第三人。為了明確股東身份,以及防止日後可能發生的股東權利行使的受限,你還需要積極的要求公司依法履行有關登記義務。
如果公司依然消極應對,既不將你的姓名記載於公司股東名冊,也不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股權並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司法
⑻ 兩個人合作投資,沒有去工商局注冊,私下簽訂的協議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依然受法律保護,屬合夥協議。
這是一份代持協議,但是本協議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朋友把股權賣給別人,只要買受人是善意的,不知情的,那就不能讓對方退還股權,而且也不能向買受人追責。不建議這樣做,因為辦股權轉讓手續很很簡單。除非是公職人員,不能在外投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七條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8)投資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訂立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3、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4、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
5、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循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干擾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合同的法律特徵
①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②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③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④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⑼ 入股沒有在工商局備案及寫入公司章程,該合同有效嗎
該合同無效抄的。
根據《公襲司法》的第五條規定規定:現金入股是公司出資方式允許的范圍。如果是現金入股,需要將現金打入公司專門開立的驗資帳戶內,取得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證明。同時,公司股東會應該形成一份新的股東會決議,該決議因涉及增資,應該取得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股東的通過。
入股時需要在工商局備案及寫入公司章程,將公司的章程到公司登記注冊地的工商局留存備份,公司設立、變更都會引起章程內容的變化。
因此都需要向工商局重新提交一份新的章程或者章程修正案,章程上需有股東的簽字(自然人)或蓋章(法人)章程內容變更後如果未辦理備案,則新的章程只在公司內部有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9)投資沒有進行工商登記擴展閱讀:
入股注意事項:
如果想以股東的身份加入,必須修改公司章程,修改後的章程還要到工商機關備案。清楚是合夥還是公司,如果是公司,僅僅是股權裝讓。如果是合夥,還得加入之前該合夥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聘請法律顧問全面介入,保護利益的最大化。
⑽ 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我能否取得股東資格
問:我與本村的胡強、呂林合議成立一公司。我暫時無錢,提出等段時間再行出資,胡強、呂林表示同意,並在公司的章程中明確了我的股東身份。但公司成立後工商登記的股東只有胡強、呂林二人,且注冊資本也為二股東投資款之和。我一直不知自己未被登記,因此一年內數次以股東身份出資,公司均出具股款收據並多次向我分紅。請問我現在是否屬於該公司的股東?
讀者:文靜山
答: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此可見,工商登記只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和股份公司發起人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意義。記載於公司登記機關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並沒有創設股東資格的效果,就股東資格而言,工商登記並非設權程序,只具有對善意第三人的證權功能。只有在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東資格發生爭議的情況下,才具有實際的法律審判意義,當公司內部由於股東資格問題發生爭議時,工商登記的確認結果不具有確認股東資格的決定意義,其證明力並不比其他證據要高。確切地說,工商登記只能是在解決外部關系的股東資格糾紛中起到證據的作用。公司章程是在股東之間就股東資格及其權利義務發生爭議時,在各形式要件中具有優先的效力;而工商登記是在涉及公司股東與第三人的關系時,對股東資格的認定具有優先的效力。
因此,實際出資卻未被工商登記為股東不影響股東資格的取得,你現在還是公司的股東。江蘇邳州市人民法院衡永紅李曉東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