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如何做好決策氣象服務
縣級氣象服務工作是最直接的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部門,其業務和服務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壞是評價整個氣象工作的關鍵性指標,直接影響著社會對氣象部門工作的評價優劣和認可程度。經過實踐,氣象服務在縣級需要改進以下幾點:(1)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擺脫傳統意義上的氣象服務的瓶頸。國民經濟生產的各行各業與氣象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認真分析氣象服務與各行業的之間的關系,找到服務切入點。(2)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擴大氣象服務覆蓋面。讓農民可以從更廣泛的渠道獲取氣象服務,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12121電話等渠道開展常規氣象服務;開展簡訊群呼和小區簡訊廣播、廣播電視插播和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等開展突發、災害性預警信息的發布。(3)積極探索建立部門聯動、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擴展氣象服務體系的內涵和外延。加強社會領域的法制建設,把氣象服務建設和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4)提升氣象服務品質。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豐富產品內容,加強服務的敏感性、針對性、多樣性和精細化水平,不斷拓展專業氣象服務。(5)通過區域自動氣象站建設合理布設氣象監測站點;加強氣象災情、情報收集;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監測與聯防,特別是做好乾旱、雪災、雷電等重大災害天氣監測。依靠雷達、衛星、加密站探測資料,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I臨近預報服務體系建設,以發展精細化天氣預報為突破口,做到定點、定時、定量相結合,增強突發氣象災害預測預警能力。
『貳』 淺談如何做好縣級氣象服務
縣級氣象服務工作是最直接的貼近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部門,其業務和服務水平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壞是評價整個氣象工作的關鍵性指標,直接影響著社會對氣象部門工作的評價優劣和認可程度。經過實踐,氣象服務在縣級需要改進以下幾點:
(1)創新思路,大膽探索,擺脫傳統意義上的氣象服務的瓶頸。國民經濟生產的各行各業與氣象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認真分析氣象服務與各行業的之間的關系,找到服務切入點。
(2)拓寬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擴大氣象服務覆蓋面。讓農民可以從更廣泛的渠道獲取氣象服務,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12121電話等渠道開展常規氣象服務;開展簡訊群呼和小區簡訊廣播、廣播電視插播和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等開展突發、災害性預警信息的發布。
(3)積極探索建立部門聯動、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擴展氣象服務體系的內涵和外延。加強社會領域的法制建設,把氣象服務建設和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4)提升氣象服務品質。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豐富產品內容,加強服務的敏感性、針對性、多樣性和精細化水平,不斷拓展專業氣象服務。
(5)通過區域自動氣象站建設合理布設氣象監測站點;加強氣象災情、情報收集;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監測與聯防,特別是做好乾旱、雪災、雷電等重大災害天氣監測。依靠雷達、衛星、加密站探測資料,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I臨近預報服務體系建設,以發展精細化天氣預報為突破口,做到定點、定時、定量相結合,增強突發氣象災害預測預警能力。
『叄』 淺談氣象如何為農服務求解
【摘要】:臨湘是一個農業大市,農業是臨湘經濟發展的基礎,而氣象為農服務是支撐臨湘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發展臨湘農業農村社會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勢下,為了鞏固農業在臨湘的基礎地位,促進臨湘氣象為農服務的發展,就需要加強氣象預測預報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的建設。(剩餘0字)
『肆』 公眾氣象服務的內容及方式有哪些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大致可分為4類:1、基礎性公共服務。人人都可享受的。如:供水、版供電、供氣、基本交權通設施(公路、鐵路、機場、公交車等)、基本通訊設施(通訊衛星、有線電視網路、電話網、寬頻網等),郵電、氣象服務(天氣預報、地震預報等)等。2、社會性公共服務。基本上也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如:教育、醫療、科普、普法、衛生、社會保險、環境保護、技能培訓等。3、經濟性公共服務。主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如:政務服務網站(讓國民了解事程序)、招商引資洽談會、高新技術交易平台、融資擔保、中小企業信貸服務等。4、安全性公共服務。如:軍隊、警察、消防、國安等。
『伍』 如何當好一名縣氣象局局長求答案
黃磊(山西晉中市介休氣象局)「沒有一無是處的職工,關鍵是用人所長」。基層台站人員少,作為領導用人選擇餘地少,如何能使僅有的10 多個人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這是一個極具探討的課題。我在工作中深信,沒有一無是處的職工,主要是看如何去發現各人的長處。我局有一個成績平平的職工對攝影有極大的喜好,單位為其配置了相機,結果僅2009 年他就在中國氣象報等媒體獨立完成9 篇報道。所以發現人才,重用人才,捨得放權,適當擴大下級自主權,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是促進氣象事業全面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陳明秀(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氣象局)「以業績論英雄,憑德才坐位置」。沒有一個好班子事業就不能快速健康發展,要把政治素質高、作風正派、廉潔自律、業務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組織領導能力強的優秀人員選拔到班子中來。加強班子建設,首先是要選好人,其次是要用好人。我是地方來的幹部,在用好班子成員方面做到通盤考慮,統籌兼顧,發揮整體效能。對副職要放職放權,使他們感受到自己在班子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個縣局長,必須把工作重心放在發展環境的營造上,爭取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對氣象事業發展的領導、重視和支持,妥善處理好與縣直部門、鄉鎮和主管部門職能科室的關系,搞好溝通和協調,注重宣傳推介,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履行好公共服務職能,塑造良好的部門形象。程林(安徽省桐城市氣象局)「用激情去鼓舞和感染職工一道工作」。人是有精神的,物質的財富容易得到和滿足,而精神的財富卻難以得到和滿足。基層氣象局工作千頭萬緒,作為縣局局長在統攬全局、搞好決策的基礎上,強化隊伍建設,提升團隊的執行力,做到凝聚人心幹事業。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努力為幹部職工打造展示自己才能的工作平台,鼓勵他們多出成績,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真正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真正讓人心思上、人心思進成為主旋律。首先是抓好全員學習,努力提高全體職工的整體素質。其次,抓好能力培訓。再次,抓好崗位練兵,以練促學。通過這些培養,不少市縣氣象骨幹從我們縣局走出去,走上了地市級氣象部門的領導工作崗位和關鍵業務崗位。李艷(重慶市酉陽縣氣象局)「走出大山意識,沖破峽谷思維」。解放思想,注重改革創新是中西部台站必須堅持的發展道路。路在人走,業在人創,事在人為,對於我們這種山區的氣象台站,雖然大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們地區經濟的發展,但它擋不住我們發展的步伐,作為局長,更要具備走出大山意識、沖破峽谷思維的勇氣,要有「精氣神」,因為你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你身邊的同志。我縣是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又是八百年州府所在地,具有濃郁的土家文化。我局建站於1937 年,有悠久的台站歷史,要把氣象事業發展與當地歷史文化有機結合,打造具有特色的酉州氣象文化。熊學彬(四川安縣氣象局)「公生廉,廉生威」。安縣氣象局過去歷史遺留問題多、內部思想混亂、在地方工作中一直難於打開局面,新一屆領導班子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立足根本,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按照「有為才有位」的工作思路,從加強匯報、加強公共氣象服務入手,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對氣象工作的重視和支持,逐步創造有利於安縣氣象事業健康發展的外部環境,理順單位內部的工作關系,形成了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的局面,經受住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和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等重大事件的考驗。在這些事件中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個人,氣象局也先後被市局、省局和中國局評為「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先進集體」,領導有威信,干群關系和諧,發展勢頭良好。張鵬(江蘇如皋氣象局)「要讓領導圍著事業轉,職工圍著領導轉」。作為縣局長,要管的事情很多,要講究領導藝術。過去我習慣於自己親自做很多事,結果一天到晚忙得團團轉,後來覺得應該讓職工圍著我來轉才對。作為一把手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謀劃大事上,經常學習領會上級的決策部署,看看周圍的兄弟市縣局在幹些什麼,結合本地的實際,按照「需要牽引、服務引領」的思路認真謀劃本縣的氣象事業的發展,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工作,真正把公共氣象服務落到實處。顧士龍(上海崇明氣象局)「服務跟著需求走」。崇明島原先是以農業為主的縣,近年來隨著上海的不斷開發建設,一些產業重新布局,如船舶修造業挪到了崇明,一些大型的供水設施和交通遂道相繼在崇明落戶或經過崇明,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也為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大力提升氣象服務能力,以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張智勇(江西寧都縣氣象局)「『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是縣氣象局長的重要責任」。 (供稿單位:中國氣象局培訓中心幹部培訓部)
『陸』 淺析如何提高氣象服務的水平
為迎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到來,3月19日,縣氣象局工作人員來到水灣鎮中心小學,舉辦氣象科普講座,為學生們普及氣象科普知識,針對氣象災害防禦等問題,講解了雷電、冰雹、寒潮、大霧等氣象災害的成因及防禦知識,並向學校贈送了氣象科普書籍和光碟。
據了解,今年3月23日是第53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近年來,無棣縣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氣象保障取得顯著成績。初步建立了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監測預警系統,突發氣象災害短時臨近預警能力明顯提高。建立了由1個國家級氣象站、4處沿海自動站、11處鄉鎮(街道)區域自動站、衛星接收系統、台站實景監控系統、農田土壤水分自動觀測站、風梯度觀測塔組成的綜合觀測體系。建立了公共服務平台,實現了12121、手機、電視、網路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氣象信息傳輸。組建了覆蓋全縣各鄉鎮(街道)氣象信息員隊伍和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送綠色通道。開展社區(村)氣象災害應急准備認證工作。擁有12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其中「三七」高炮11門,固定火箭作業點1個,流動火箭作業車1部。形成了人工增雨(雪)覆蓋全縣、對局部冰雹天氣可以進行有效防禦的能力。
『柒』 縣級氣象綜合業務改革對於基層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任務
縣級氣象綜合業務改革主要是實現兩個轉變:
一是氣象業務以觀測為主向公共氣象服務為主轉變;
二是氣象服務以部門為主向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共同參與轉變;
對於第一個轉變,就是要實現觀測業務自動化、一體化、集約化,公共服務規范化、標准化,而縣級業務人員少,所以就要求崗位多責化。要求縣級業務人員能搞保障(網路保障、設備維修、信息處理等),能搞服務(決策服務、監測預警、突發應急、農業氣象等),對縣級業務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工作重點從觀測轉向服務,所以各項制度、標准都需要完善。
對於第二個轉變,就是中國局提出的氣象服務社會化。主要任務是培育氣象服務市場,目前大家都處於探索階段。
『捌』 公共氣象服務到底是做什麼的
1、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產品的製作,承擔面向省級(全省性)媒體的公眾氣象服務信息和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承擔省級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服務信息發布工作;承擔省級(全省性)公眾氣象服務業務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承擔省級(全省性)氣象服務信息發布手段的建設和推廣等。
6、承擔對全省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業務指導;負責甘肅麥克氣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承擔全省氣象服務科學研究和合作交流等。
7、承擔省級公眾氣象服務的增值服務和專業有償氣象服務等。
8、承辦省氣象局交辦的其他事項等。
『玖』 如何提高縣氣象局氣象服務水平
為迎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的到來,3月19日,縣氣象局工作人員來到水灣鎮中心小學,舉辦氣象科普講座,為學生們普及氣象科普知識,針對氣象災害防禦等問題,講解了雷電、冰雹、寒潮、大霧等氣象災害的成因及防禦知識,並向學校贈送了氣象科普書籍和光碟。
據了解,今年3月23日是第53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近年來,無棣縣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和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氣象保障取得顯著成績。初步建立了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監測預警系統,突發氣象災害短時臨近預警能力明顯提高。建立了由1個國家級氣象站、4處沿海自動站、11處鄉鎮(街道)區域自動站、衛星接收系統、台站實景監控系統、農田土壤水分自動觀測站、風梯度觀測塔組成的綜合觀測體系。建立了公共服務平台,實現了12121、手機、電視、網路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氣象信息傳輸。組建了覆蓋全縣各鄉鎮(街道)氣象信息員隊伍和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站。建立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送綠色通道。開展社區(村)氣象災害應急准備認證工作。擁有12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其中「三七」高炮11門,固定火箭作業點1個,流動火箭作業車1部。形成了人工增雨(雪)覆蓋全縣、對局部冰雹天氣可以進行有效防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