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功能的成效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功能的成效

發布時間:2021-03-13 23:37:18

① 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仍是一道難題。觀念決定「錢」途,改革才有出路。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基礎設施領域的壟斷行為,採取BOT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法律、法規沒有禁止進入的基礎設施領域,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多元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系。

② 如何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一)高度重視,加強政府主導。城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於提升城市旅遊目的地形象、增強旅遊產業整體素質、把旅遊業培育成為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正式實施的《旅遊法》明確了縣級以上政府在旅遊公共服務等方面的職責。2011年,北京市政府投資為全市A級旅遊景區統一配套「九個一」,即:一塊以上五種語言導覽圖、一批旅遊公共廁所、一種以上特色旅遊商品、一冊景區導覽故事書、一批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一個旅遊咨詢服務中心、一支旅遊志願服務隊伍、一家北京禮物專營店、一套旅遊安全應急信息管理系統。廣西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上億元用於扶持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河北近年來堅持政府引導,把停車場建成景區第一道風景。江蘇、浙江、雲南等許多旅遊先進地區,都把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作為政府職責進行大力推進。省旅遊局也將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列為2014年全省重點旅遊工作之一。為此,建議市政府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給予高度重視,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定出台促進政策,大力推進全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根據《中國旅遊公共服務「十二五」專項規劃》,編制本市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發展規劃,統籌城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要輻射到鄉村旅遊連片發展的地區和重點鄉村旅遊點。結合本地實際,未來5年預計全市至少需要新建1個大型旅遊集散中心,5-8個集散分中心;新建改造20-30個旅遊咨詢中心;新建改建道路旅遊指示標識100-120塊,新建旅遊交通導覽圖10-15塊;規劃建設自駕車游營地2-3個;旅遊景區建設或改造達標星級旅遊廁所130-150處、達標遊客中心35-40個、生態停車場60-80處。在全市構建以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標識系統、自駕車游營地、景區服務設施為主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三)政策扶持,分類推進。城市旅遊基礎設施與文化、教育、衛生事業一樣,是公共服務設施,是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廣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和經營,提高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資多元化、經營市場化和管理社會化水平。建議對旅遊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分類施策,扶持推進。
旅遊集散中心:政府獨立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或者政府協調交通運營劃出地方,政府投資裝修、運營和管理;或者吸引企業投資建設、運營,政府在建設用地、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旅遊部門參與管理。
旅遊咨詢中心:積極探索運營模式,採取與通訊運營商、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大型商場等單位的客服中心合作,由政府統一規劃和監管,政府補貼部分建設運營資金,旅遊部門在業務上進行管理。
旅遊公共標識系統:對各類旅遊標識的建設,以各區縣政府、交通運輸部門為建設主體,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支持,住房城鄉建設、旅遊等有關部門配合共同推進。
自駕車游營地:按照財政適當補助的方式,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對市場化運作較為困難,但有必要建設的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可採用由政府提供土地、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的方式投資建設和管理。
旅遊景區服務設施:對景區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由景區負責籌資建設;旅遊主管部門按照《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GB/T18973-2003)、《旅遊景區遊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等國家標准,組織旅遊景區開展達標創建;對創建達標的星級旅遊廁所、遊客中心和停車場,政府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引導支持。

③ 中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哪些進步和不足

  1. 中國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2. 城鎮化建設不全面,人均收入水平不平衡 。

④ 如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優化配套、適度超前的原則,提前謀劃、抓緊建成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為推進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節約優先、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強化管理的原則,加強重點河流控制性骨幹工程及農田水利、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加快水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調度,合理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快重點流域水資源開發,全面完成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建設一批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和山區水庫,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加強以渠道防滲為主的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抓好土地整理、中低產田改造,實施南疆鹽鹼化耕地改良治理。加強重點河流和重點城市應急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加快完成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工程,啟動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易發區山洪災害得到基本治理。加強重點河流水文資源檢測與站點建設。 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實行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合理調整用水結構。

加快構建新疆與內地和周邊國家緊密聯系的鐵路、公路、民航、管道等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提升新疆在全國乃至中西亞地區交通運輸格局中的國際大通道和交通樞紐作用,為鞏固新疆在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安全大通道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堅持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布局,不斷調整電力結構,大力發展火電,科學開發水電,全面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推進堅強電網建設,盡快建成750千伏主幹網架,促進電源電網協調發展。加快實施「疆電東送」工程。

第一節 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進一步加強通信設施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寬頻接入,提高寬頻接入率,實現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加快數字廣播、電視的建設與改造,促進數字廣播、電視的普及覆蓋。加快光纖寬頻網路、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建設,促進「三網」融合。 以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為重點,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基本完成自治區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網路與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創建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第二節 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 積極推進電子政務信息化,加快建設和完善全區統一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初步建立形成以應用服務為目的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加快自治區重點業務系統和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工程建設。 支持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扎實推進農村信息化,構建統一的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平台。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高科研設備網路化應用水平,大力推進社會事務管理和城市社區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加快少數民族信息技術應用。

⑤ 如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

按照《決定》的精神,必須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
第一,必須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農村公共事業的水平。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就是要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公共資源,逐步改變城鄉分治的狀況,形成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建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保障機制,應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重點在增量調整上下功夫,逐步形成財政資金穩定增長格局。要根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層次性和受益范圍,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由於中西部地區財力較弱,應逐步減少和取消中西部地區涉農投資的地方資金配套。
第二,優先搞好農民最迫切需要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現階段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為城鄉居民提供與公共財政職能和國家財力相適應的最基本的公共產品。要重點支持與農民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關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農村飲水、農村公路、農村能源、農村環境治理等基礎設施。要完善相關政策,提高公共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水平,讓城市和農村、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的兒童都能獲得大體均等的義務教育資源,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提高農民醫療保障水平。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探索建立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解決好被征地農民和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完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

⑥ 斷題(1.0分)通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a

我國山區面積廣復大,約占我制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山區若不注意生態環境建設,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坡度較大的山區,不適宜開墾耕地,發展種植業;我們應加快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努力改善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可以因地制宜在山區地區發展旅遊業、采礦業,加快發展與山區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山區綜合開發層次.
故選:B.

閱讀全文

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功能的成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朝暉花園 瀏覽:55
創造者錦綸廣東 瀏覽:268
馬鞍山紋綉 瀏覽:399
蕪湖合並馬鞍山是 瀏覽:485
嗨氏畫師版權問題 瀏覽:982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