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
一是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以上智能化產品已有較好的技術、產業基礎,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有望實現規模化發展,形成由點到面的突破,並帶動人工智慧技術在行業中的深入應用。
二是重點發展智能感測器、神經網路晶元、開源開放平台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軟硬體基礎。
以上這些產品或平台市場競爭力不強,是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對產業發展可能形成制約,亟待加快創新發展,夯實基礎,補齊短板。
三是深化發展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
製造業是人工智慧最先落地的行業之一,「中國製造2025」提出「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的明確要求。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製造業發展已取得積極進展,特別是在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推動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改造方面開展大量工作。《行動計劃》與「中國製造2025」緊密對接,進一步突出了需要加快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改造升級的具體任務,將為智能製造的深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准測試及知識產權服務平台、智能化網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保障等產業公共支撐體系,完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
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痛點問題之一就是缺少有效的行業資源訓練庫等公共服務支撐體系,業界普遍反映已經影響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及在行業中的應用。《行動計劃》注意到了這一關鍵問題,加大對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的支持,將形成有效引導,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2. 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和人工智慧有什麼關系嗎
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是未來的趨勢,可能會有人工智慧相關的企業在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上鏈入駐。
3. 人工智慧技術將如何影響智慧地球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
其實人工智慧對於智慧城市的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服務,隨著人工智慧的開發,在就業、醫療、文化、安居等方面的實用只會不斷的增加,經由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規范化,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可以給城市公共資源全市范圍共享,積極推動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協調高效運行,在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的同時,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升級。
2、綜合體,實用視覺採集和識別、各類感測器、無線定位系統、RFID、條碼識別、視覺標簽等頂尖技術,實現智能視覺物聯網,對城市綜合體的要素進行智能感知、自動數據採集,涵蓋城市綜合體當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燈光照明、信息通信和顯示等方方面面,將採集的數據可視化和規范化,讓管理者能進行可視化城市綜合體管理。
3、綜合管理運營平台,其實對運營平台的管理已經有項目落地了,天津市和平區的「智慧和平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台」包括指揮中心、計算機網路機房、智能監控系統、和平區街道圖書館和數字化公共服務網路系統四個部分內容,其中指揮中心系統囊括政府智慧大腦六大中樞系統,分別為公安應急系統,公共服務系統,社會管理系統,城市管理系統,經濟分析系統,輿情分析系統,該項目為滿足政府應急指揮和決策辦公的需要,對區內現有監控系統進行升級換代,增加智能視覺分析設備,提升快速反應速度,做到事前預警,事中處理及時迅速,並統一數據、統一網路,建設數據中心、共享平台,從根本上有效的將政府各個部門的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並對整個和平區的車流、人流、物流實現全面的感知,該平台在和平區經濟建設中將為領導的科學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作用。
4、智慧安居服務,進行智慧園區安居的調研試點工作,可以在一些小區中先進行試點,不過對於公共區、商務區、居住區等區域的需求必須顧及到,然後融合應用物聯網、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各種信息技術,發展社區政務、智慧家居系統、智慧樓宇管理、智慧社區服務、社區遠程監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務辦公等智慧應用系統,這樣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接近智能化。
4. ai人工智慧是什麼意思
人工智慧就是利用機器代替人。
當下已經走進了一個由數據智能驅動產業變專革的智能化時代,傳屬統金融、教育、交通等都將發生顛覆性改變。現在中國要實現更高質量的增長,除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外,更要通過『智能+』賦能基數龐大的傳統行業。
AI是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誰比誰強。而AI的核心是為用戶提供服務,如果只是一種數學模型或者一個演算法數據的比拼,沒有意義。
目前玉林的一些行業已開始有人工智慧的場景應用。比如,在火車站,旅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認證乘車。此外,還有銀行、醫院、超市等機構將人工智慧應用於相應場景,節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5.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已確認實施了嗎
據報道,日前相抄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確定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建設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4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專家表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就是在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體智能方面新的競爭,希望中國人工智慧平台可以領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