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外包決策

公共服務外包決策

發布時間:2021-03-11 10:49:29

公共服務外包的問題在哪兒


政府購買來公共服務」,源是指政府向社會上各類提供社會服務的組織公開招標購買社會服務,並根據後者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費用。因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生產,政府角色也由服務的生產者、提供者轉變為管理者、監督者,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公共治理模式。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
一是不公開招標,不公開競標。
二是發包方評議無一定之規,大扯猴皮筋。
三是承接者資質審查不嚴格或乾脆不審不查。
四是外包期間不公開中標文件,服務內容、服從標准、約定時限等含糊其辭,社會無以監督。

Ⅱ 什麼類型的公共服務可以"外包

美國高德納(GARTNER)咨詢公司定義:GARTNER按最終用戶與IT服務提供商所使用的主要購買方法將IT服務市場分為:離散式服務和外包即服務外包。服務外包又分為:IT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
ITO可以包括產品支持與專業服務的組合,用於向客戶提供IT基礎設施、或企業應用服務、或同時提供這兩方面的服務,從而確保客戶在業務方面取得成功。在最低程度上看,外包將包括某些IT管理服務,ITO則被進一步細分成數據中心、桌面、網路與企業應用外包等。
BPO是「把一個或多個IT密集型業務流程委託給一家外部提供商,讓他擁有管理和控制選定的流程。以上這些業務是基於已定義好和可測量的方法來執行的。」被外包給ESP的業務流程包括物流、采購、人力資源、財務會計、客戶關系管理、或其它管理或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功能等。
IDC公司定義:IDC公司認為IT服務市場由三個子市場構成:IT外包市場(ITO)、咨詢及系統集成市場(C&SI)以及技術產品支持市場(TPS).主要業務外包(BPO)市場包括采購、財務會計、培訓人力資源、客戶服務等業務流程外包服務。IT外包(ITO)市場和主要業務外包(BPO)市場共同組成了服務外包市場。

Ⅲ 外包決策要考慮的宏觀環境問題

摘 要

中文摘要: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很多企業必須想出一條既能保證企業生存發展,又能保持競爭優勢的出路。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己的非核心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以便集中精力於核心業務。因此,企業如何在充分認識物流外包的優勢和風險基礎上,對企業物流外包進行合理決策是一個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文首先在物流外包理論綜述的基礎上分析了企業物流外包的動因、阻因、優勢與風險,然後系統闡述了企業物流外包決策的分析內容,簡單介紹了相關的外包決策模型,具體提出了物流外包的決策程序,最後,結合中國企業物流外包的實際情況,指出我國企業物流外包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物流外包 決策分析 決策模型 實施對策



範文,請參考!

Ⅳ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政府外包即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 行政 工作 相關的技版術服務,為權 企業 、市民、各類市場組織和 社會組織 提供的公 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 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 通過簽訂 報酬 與服務數量、 質量 、 效率 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 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 市場主體 (社會組織主體) 的民事行為。

Ⅳ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和政府購買服務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服務有何區別,專家的基本觀點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政府購買服務屬於政府采購的范疇。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按照國際慣例,購買服務應執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是通行規則。
而在《政府采購協定》(GPA)規則中,多數服務項目被列入出價,例外並不多。以美國為例,作為例外的項目主要有:所有的運輸服務,包括發射服務;與政府設施或用於政府目的的私人所有設施,包括聯邦資助的研發中心的管理與運營服務;公共設施服務;研究與開發。
其次,政府購買服務與服務采購的內涵基本一致,但強調的側重點略有不同。政府購買服務強調的是投入方式,服務采購強調的是程序規范。
最後,從外延上看,二者略有差異,服務采購的主體范圍要大於政府購買服務。服務采購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事業單位采購的服務。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96號)的規定,行政機關、參照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納入行政編制管理經費由財政管理的群團組織,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提供公共服務。需注意的是,事業單位不能作為政府購買服務的主體,卻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

Ⅵ 什麼是公共服務外包

服務來外包是將其企事自業單位非核心的業務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團隊來承接其業務,從而使其專注核心業務,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對環境應變能力的一種管理模式。它包括商業流程外包(BPO)、信息技術外包(IT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

Ⅶ 什麼類型的公共服務可以外包由政府購買

政府服務外包是指政府把機關的後勤性服務,行政工作相關的技術服務專,為企業、市屬民、各類市場組織和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性服務等,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明確條件資質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開擇優承包的方式,通過簽訂報酬與服務數量、質量、效率相掛鉤且與規范考核評價結果相聯系的合同辦法,承包給有關市場主體(社會組織主體)的民事行為。‍http://ke..com/link?url=0uSE9T6QW6kpUx3prE25BnIzX_7YHCx0pt_zSZVmihCJ33-_Q-a

Ⅷ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歐美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政府提供服務的低效率和壟斷性所產生的巨大壓力下,英、美、澳、日等歐美國家都逐步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重要環節納入到了政府改革的實踐框架之中,並取得了重大成效。
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提高政府效率的一種有效選擇。近些年來,雖然我國不少地方作了大量積極探索,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運行機制,以提高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健全的立法規定
在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均有國家層面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比如,美國就具有全世界最為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美國國會和有關部門制定了大約500 種政府采購法規,形成了以法律(法案、法令)、規章制度、行政和司法三個部分組成的制度體系。其中《聯邦政府采辦法案》和《聯邦政府采購條例》是政府采購法規體系的核心,統一規范了政府各機構的采購政策、標准、程序和方法。
在英國,自上世紀80年代撒切爾夫人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社會福利改革的一部分大范圍推開以來,無論是1997年上台的托尼·布萊爾將其常態化、制度化,還是如今執政的卡梅倫提出的「大社會」計劃,均在立法和政策上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後於1998年和2011年分別發布了《政府和志願及社會部門關系的協議》和《開放的公共服務白皮書》,通過選擇性放權,秉持公平性與多元化原則,改善公共服務,引領公共服務改革創新。
日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進程起始於2004年小泉內閣通過的《推進規制改革、民間開放3 年計劃》。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日本政府在公共服務購買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立法為先導的原則。《關於通過競爭改革公共服務的法律》明確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基本原則;《會計法》及相關法律規定了中央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地方自治法》及相關法規規定了與地方政府有關的購買服務程序,從而形成了關於政府購買服務的較為完備的法制框架。
在澳大利亞,對於社會部門的一般管制均以澳大利亞稅務局為核心,這就確保了澳大利亞慈善法律的真實價值是關注獲取利益。1997年頒布的《財政管理與責任法》和《聯邦服務提供機構法》規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這方面的細則。
公開透明的購買流程
一套公開透明的公共購買流程,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必然要求。經過多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大多已安排專項預算,通過一定的政府采購程序對私有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社會服務進行購買,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簡單來說,西方國家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政府對購買服務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選定購買的公共服務的范圍、項目,並確定相應的預算;其次,向社會公布政府購買的項目、購買價格、預算安排以及質量要求和各項服務指標等;再次,對投標進行資質認定,並運用招投標和委託等方式選定供應商、簽訂合同並實施相應的過程管理和監督;最後,對這些組織進行績效考核並按照績效進行結算。
當然,具體到每個國家而言,其流程可能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至少由6個環節構成:制定統一的單據格式、招標公告以及表述格式、對招標工作人員統一定位,詳細制定招標采購操作規程,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投標,交貨追查,進行采購審計和管理審計。英國的政府采購程序則包括8個階段:制定采購計劃,確定采購總負責人和配備律師、會計師或審計師,律師起草和在指定刊物上公布信息,接受咨詢,按標准確定合格供應商名單,招標或直接采購,按照合同監督供應商完成服務,獨立審計。
但不管怎麼變化,實現政府對非營利組織和社會服務組織公共服務的購買,「按照選定服務項目——社會公布——資質認定、招標管理——過程管理、監督——績效考核——結算」都是最基本的流程。
非壟斷的購買方式
在西方發達國家,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方式。例如,英國政府早在1990年公布的公共醫療和社區關懷法中就明確規定,中央政府撥付的特殊款項的85%必須以競爭招標的方式向私營或非政府組織購買。不過在加拿大,正式招投標並非最主要的方式,政府也經常採用直接向社會組織提供項目的方法。
競標可以幫助政府降低購買公共服務的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但不足之處是有可能引起政府雇員的反對,需要建立起相關過渡的政府雇員機制。除公開競標外,在涉及專業性較強的公共服務時,西方發達國家還會採用協議定標的方法,如對監獄、醫院等服務的購買。
在美國,合同外包則是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主要形式,被廣泛應用於社會服務領域。在合同外包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購買服務經歷了由設計型合同向績效型合同的轉變。設計型合同的特點是政府為投入和過程付費,政府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嚴格約束社會組織的行為;績效型合同則是通過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質量、效果等的評估付給費用。20 世紀9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念取得主導地位後,績效型合同出現並普遍使用,使為公民提供的服務和項目質量最大化,便於有效測算項目和服務的最終產出。
另外,不管採取哪種購買方式,政府都應逐漸從公共服務直接生產者的角色中淡出,而更多地承擔起公共服務規范和制度制定者的責任。以英國政府做法為例,2001 年,布萊爾政府設立了公共服務改革辦公室,與公共服務決策部門、執行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相關部委制定購買服務政策,下設具體的部門執行。同時,實行了中央與地方「分治」,使地方政府擁有了更多的公共服務決策權。在社會層面,獨立顧問團、專業消費者組織和行業自律協會在完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體系,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樣就形成了中央政府制定規劃、各級政府部門具體執行和社會團體予以輔助的政府購買服務管理體制。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外包決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
馬鞍山寶龍華庭地基 瀏覽:324
著作權歸什麼部門管 瀏覽:84
上帝創造世界聖經故事 瀏覽:170
呼市工商局到萬達廣場坐幾路車 瀏覽:58
馬鞍山朝暉花園 瀏覽:55
創造者錦綸廣東 瀏覽:268
馬鞍山紋綉 瀏覽:399
蕪湖合並馬鞍山是 瀏覽:485
嗨氏畫師版權問題 瀏覽:982
馬鞍山一銅陵動車 瀏覽:550
商標相似是不是侵權 瀏覽:676
借款糾紛二審答辯狀 瀏覽:990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