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數的問題,如果抄被投訴人涉嫌違法,就要立案調查(別用偵查,這個詞不習慣),舉個例子,如果是買到過期食品去投訴,那就應該立案查處。如果服務態度不好什麼的,就沒法立案,因為服務態度的問題沒有法律依據。
Ⅱ 關於被顧客投訴工商公司虛假宣傳,工商局立案調查的問題
你可抄以從以下幾點爭取權益:襲
1、「他的朋友」無權要求賠付。因為他不是消費者,他既不是實際購買者也不是委託他人購買者,消費者是在國外的那個人。
2、「他的朋友」有權舉報京東虛假宣傳。如果成立處罰主體是京東而不是你。因為「48小時產生快遞單號」是京東的承諾。
3、虛假宣傳有些勉強。單憑一筆交易就認定,太過牽強,應做為工作疏忽或其它客觀情況處理,這是個例,除非48小時普遍不能產生快遞單號。否則京東為什麼要做出賠償規定呢?
4、應給消費者一定的補償。
Ⅲ 請問,消費者給12315打舉報電話後工商局是不是可以不用立案調查
這個要看是投訴什麼樣的事,正常是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調解,調解不成的話,你們專去法院打官司。
如果這期間屬涉及到經營者有違法行為的話,照常理,應該立案調查,而消費者作為舉報方也好,投訴方也好,有權要求工商部門出具回執單,但是工商部門口頭回復,比如給你打個電話回復之類的,也是可以的。
Ⅳ 投訴後工商局不處理可以起訴工商局嗎
如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侵犯,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投訴後,工商機關應回立案進行答調查,並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或者不屬於工商機關管理的,應告知當事雙方向人民法院訴訟或者向有管轄權的機關投訴。
《 工商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如果確實是工商局行政職權范圍內的事情,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Ⅳ 投訴到工商局被投訴能不理會嗎
如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侵犯,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
投訴後,工商機關應立專案進行調屬查,並進行調解。
調解不成的,或者不屬於工商機關管理的,應告知當事雙方向人民法院訴訟或者向有管轄權的機關投訴。
如果接訴後不在法定時間內處理,該行為是違法的,當事人可以向其上級工商機關或者紀檢部門投訴,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鏈接:《 工商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第三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處理消費者投訴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Ⅵ 對商家進行舉報後,工商局立案調查了,我可以要求查看調查記錄嗎
可以查看處理結果
舉報商家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義務,名正言順。舉報屬實,立案調查;舉報不屬實,原則上回答復舉報人,不屬實的情況(前提是舉報是留下了聯系方式)。如果商家打擊報復,可聯系當地公安機關處理。
Ⅶ 工商局敗訴,工商會不會再立案調查嗎
應該是不會的。既然工商局已經敗訴了,那麼就證明這個案子他們已經說了,他不可能在臉重新調查這個事情。但是都有可能他們會因為這個事兒記恨你,再找別的茬那倒是有可能的。
Ⅷ 工商局投訴後怎麼處理
您好:
怎麼向工商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消費者向工商部門投訴可以參考該《辦法》。
(一)首先,消費者要清楚管轄方面的規定
1、消費者投訴由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經營行為發生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
2、消費者因網路交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3、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本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
4、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授權其派出機構,處理派出機構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
(二)其次,處理程序
1、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
2、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3、消費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出。
4、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投訴材料、授權委託書原件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應當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5、消費者為二人以上,投訴共同標的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為可以合並受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投訴 。
6、共同投訴可以由消費者書面推選並授權二名代表進行投訴。代表人的投訴行為對其所代表的消費者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投訴請求,或者進行和解,應當經被代表的消費者同意。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1)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2)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1)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2)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3)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4)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5)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6)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注意: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Ⅸ 工商局投訴多久會受理
七個工作日內
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五條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一)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二)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9)工商局受理投訴之後會立案調查嗎擴展閱讀: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後,當事人同意調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調解,並告知當事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事項。
第十八條 調解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主持。經當事人同意,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邀請有關社會組織以及專業人員參與調解。
第十九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調解人員是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與當事人有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投訴公正處理的,應當迴避。
當事人對調解人員提出迴避申請的,應當及時中止調解活動,並由調解人員所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
第二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調解,可以要求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提供證據,必要時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調查取證。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消費者權益爭議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
第二十一條 調解過程中需要進行鑒定或者檢測的,經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交由具備資格的鑒定人或者檢測人進行鑒定、檢測。
鑒定或者檢測的費用由主張權利一方當事人先行墊付,也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承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調解過程中,需要委託異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協助調查、取證的,應當出具書面委託證明,受委託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予以協助。
Ⅹ 工商局立案需要通知被立案人嗎
工商局立案不需要通知被立案人,立案後進行調查時才需要通知被立案人。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
第十八條 立案應當填寫立案審批表,同時附上相關材料(投訴材料、申訴材料、舉報材料、上級機關交辦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當事人提供的材料、監督檢查報告、已核查獲取的證據等),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辦案機構負責人指定兩名以上辦案人員負責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立案後,辦案人員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並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檢查。
首次向案件當事人收集、調取證據的,應當告知其有申請辦案人員迴避的權利。
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時,應當告知其有如實提供證據的義務。
(10)工商局受理投訴之後會立案調查嗎擴展閱讀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中規定:
第二十五條辦案人員可以要求當事人及證明人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其他材料,並由材料提供人在有關材料上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十六條辦案人員應當收集、調取與案件有關的原始憑證作為證據;調取原始證據有困難的,可以提取復製件、影印件或者抄錄本,由證據提供人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誤」、註明出證日期、證據出處,並簽名或者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