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上的初次注冊信息填寫錯了怎麼修改
不知道你是學生注冊還是單位注冊
省內院校畢業生注冊須知:
省內院校畢業生在注冊界面輸入畢業年度、畢業院校、身份證號、姓名完成身份驗證,並且設置自己的登錄帳號和密碼即可完成注冊。如出現身份驗證問題則聯系院系或者就業指導部門確認生源信息。
省外院校山東生源畢業生注冊須知:
省外院校山東生源畢業生,在注冊界面按照提示輸入真實、有效的生源信息,預注冊成功後持有效證件到生源地市人事部門審核。
1、生源資格審核需提供材料:
畢業前: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加蓋學校公章的「就業推薦表」原件;
畢業後:
1) 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 畢業證原件; 3) 報到證原件;
上述材料由他人代辦的,需提供代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省外院校非山東生源畢業生注冊須知:
省外院校非山東生源畢業生在注冊界面按照提示輸入真實、有效的生源信息和擬接收單位的情況(要求擬接收單位必須在網上已經開戶注冊的,否則無法完成正常注冊),即可登陸系統列印和維護《省外院校非山東生源高校畢業生來魯就業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
畢業生帶(1 ) 列印後的「申請表」;(2 )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部門審批蓋章的入學年《 ** 省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新生名冊》(復印件加蓋畢業學校印章);(3 )就業報到證原件(畢業離校前未簽發報到證的憑就業推薦表原件) 到山東省人社廳審核蓋章。審核通過後,畢業生就可以與「申請表」上的擬接收單位辦理網上簽約。詳情參見《省外院校非山東生源畢業生來魯就業網路操作須知》
如果是單位注冊的話
省內、外單位注冊須知:
用人單位點擊山東畢業生就業公共服務平台首頁「單位注冊」按鈕,選擇省內或省外單位後仔細閱讀省內、省外會員服務聲明並點擊「接受」,進入注冊信息填寫界面。填寫時需注意以下幾個選項:
1 、企業規模,填寫時可點擊「企業規模劃分標准」進行參考。
2 、行政區劃,該項是經查詢後選擇錄入,點擊錄入框,在查詢對話模框中輸入單位所屬行政區劃的關鍵字,查詢出來後,點擊行政區劃代碼即可。
3 、聯系電話,填寫時區號與電話號碼之間的「 - 」,要在英文輸入法下錄入。
4 、郵箱,填寫時要使用有效的郵箱,建議使用實名郵箱,這是做為密碼找回的重要方式。
5 、注冊類型,單位要選擇注冊類型,簽協議單位或非簽協議單位。簽協議單位可進行網上招聘(即可發布招聘信息進行招聘),也可進行網上簽約(即網上跟學生簽定就業協議書)。非簽協議單位,只能進行網上招聘,不能進行網上簽約。
6 、如果選擇簽協議單位必須填寫第三部分「單位簽約信息」。填寫完注冊信息點擊「確定」後,單位預注冊成功,須帶相關資料到隸屬的人事部門辦理開戶手續後才可登錄信息網。
7 、單位更改資料,(1 )單位如更改「單位基本信息」和「單位簽約信息」內容需帶相關資料到開戶人事部門辦理變更。(2 )單位如變更隸屬人事主管部門則需填寫變更申請,原開戶人事部門和接收人事部門蓋章後傳真到市或省人事主管部門辦理。
❷ 山東省人才服務中心辦理個人檔案代理的部門電話是什麼
電話: 。
❸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主要職責
(一)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就業援助制度和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制度;擬訂全省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政策;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四)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擬訂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組織擬訂全省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續辦法和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辦法;擬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政策並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報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建議草案;參與制定全省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政策。
(五)負責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六)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
(七)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制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健全落實博士後管理制度;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
(八)綜合管理全省引進國外智力、赴國(境)外培訓和留學人員來我省工作。擬訂全省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編報引進國外智力專項經費預算,並監督實施;負責全省出國(境)培訓項目及人員的審批、審核、備案和來我省工作外國專家的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重點出國(境)培訓項目和聘請外國專家規劃;擬訂吸引國(境)外專家、留學人員來我省工作或定居政策;管理非教育系統公派留學工作;指導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對外交流工作。
(九)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負責軍隊轉業幹部培訓工作;指導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十)負責行政機關公務員綜合管理;擬訂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援建地區、重點建設項目人員安置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國家榮譽制度,擬訂政府獎勵制度並組織實施。
(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民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十二)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節仲裁製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違法案件。
(十三)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❹ 急求:山東省人才服務中心辦理個人檔案代理的部門電話。
人事代理科:0531-88597972、8897
關於戶籍管理、職稱評審、保險代繳、畢業生簽約解約、版檔案轉出等業務權打這個電話
檔案管理科:0531-88597970、88932529
關於檔案轉入、借閱、轉正定級等業務打這個電話
市場交流課:0531-88597978、88950224
人才招聘、山東人才網等業務打這個電話
主要對外部門就是這些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❺ 山東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的電話是多少啊
山東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的電話是0531-66605934。
山東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的工作職責:
組織協調局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安全、保密、督查、維護穩定、應急管理、後勤服務等工作;負責政府信息公開、政務公開和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辦公室轉辦事項的辦理工作;推進電子政務及信息化建設工作;負責有關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
(5)山東省公共就業網上服務網擴展閱讀
山東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其他科室的工作職責和電話
一、政策法規處(掛行政審批辦公室牌子)
負責組織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負責相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 承辦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負責指導執法監督相關工作;負責行政審批事項的日常辦理工作;組織推動本部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職能轉變相關工作;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普及工作。
聯系電話:0531-66605907。
二、組織人事處
負責局機關、市公務員局和所屬事業單位的組織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工作;組織指導本系統的教育培訓工作。
聯系電話:0531-66605913。
三、發展規劃處
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並承擔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綜合調研工作;編制管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年度增人計劃;負責局機關綜合性文稿起草工作;負責綜合統計管理工作;負責新聞發布、新聞宣傳和信息工作。
聯系電話:0531-66605915。
四、財務審計處
編制部門預決算; 負責局機關、市公務員局財務、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所屬事業單位財務、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國際援貸款等項目資金管理工作。
聯系電話:0531-66605901。
五、就業促進處(掛高校畢業生就業處牌子)
擬訂全市就業創業和農民工工作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指導和規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組織起草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的相關規劃、政策;參與擬訂專項就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
推動落實農民工相關政策,協調解決涉及農民工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重大事件;參與擬訂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來我市就業管理政策。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指導全市大中專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創業工作。
聯系電話:0531-66605937。
❻ 山東省屬企業社保查詢網站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外國專家局):
(一)辦公室
組織協調廳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廳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督辦、政務公開、安全保密、維護穩定、應急管理等工作;受理、協調、督辦信訪事項。
電話:86911155、86013307(辦文)、86911156(信訪)
(二)人事處
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省公務員局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工作;組織指導本系統的教育培訓工作。
電話:86013903
(三)政策研究處
負責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的綜合調研工作;負責重要文稿起草工作;負責新聞宣傳和信息工作。
電話:86101062
(四)法規處
負責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負責廳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辦相關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咨詢工作。
電話:86013302
(五)規劃財務處
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管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計劃;負責編報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建議草案;參與擬訂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制度;負責有關信息規劃和統計管理工作;負責國際援貸款等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編制部門預決算;負責廳機關並指導直屬單位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電話:86074782
(六)就業促進處(農民工工作處)
擬訂就業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定農民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
電話:0531-86550728
(七)高校畢業生就業處
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指導全省大中專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
電話:0531-88597832
(八)人力資源市場與人員調配處
擬訂人力資源流動和市場發展政策;擬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制度;指導和監督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擬訂留學回國人員來我省工作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工作人員調配政策並按規定承辦有關工作人員調配工作;負責援建地區、重點建設項目人員選調派遣及內調人員安置工作;承辦為駐外使領館、商務機構選派工勤服務人員工作;負責非教育系統公派留學工作。
電話:0531-86921372
(九)省軍官轉業安置辦公室
擬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培訓政策和安置計劃,完善安置和培訓制度,負責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中央駐濟有關單位軍轉安置和培訓工作;負責協調轉業軍官隨調隨遷家屬子女的安置工作;指導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電話:0531-88923886
(十)職業能力建設處
擬訂全省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規劃、政策;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全省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完善職業技能資格制度;擬訂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政策、辦法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國家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審查認定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資格。
電話:0531-86914920
(十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擬訂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考核認定、考試政策規定並組織實施;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的綜合管理工作;負責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審批工作;組織實施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落實博士後管理制度;擬訂院士工作的有關政策規定並組織實施;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規劃和培養工作,承擔有突出貢獻專家及學術、技術帶頭人的選拔、管理有關工作;承辦院士人選的推薦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遴選、申報工作。
電話:0531-86062283
(十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
指導全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並組織實施;按照管理許可權,承辦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競聘、考核、獎懲等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省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事業單位招聘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政策。
電話:0531-86062552
(十三)勞動關系處
擬訂勞動關系政策;擬訂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全省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調控政策和實施辦法,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擬訂改革改制、關閉破產企業職工權益保障政策並組織實施;完善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擬訂最低工資標准並組織落實;指導勞動標准制定工作;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制度;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並監督實施;參與有關企業勞動模範推薦評選工作。
電話:86011958
(十四)工資福利處
綜合管理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工作;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管理省屬事業單位工資總額;負責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統一發放的審核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工作時間的確定及工齡計算的規定;參與指導協調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電話:86062613
(十五)養老保險處
擬訂全省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其補充養老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擬訂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和費基及養老保險費征繳政策;擬訂基本養老保險領取條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擬訂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個人賬戶管理政策;擬訂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事業發展規劃;擬訂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
電話:86905357
(十六)失業保險處
擬訂全省失業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擬訂失業人員登記管理辦法及其疾病、生育、死亡的有關待遇政策;建立失業預測預警制度;擬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
電話:86152123
(十七)醫療保險處
擬訂全省醫療、生育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擬訂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的范圍及支付標准;組織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資格標准;擬訂企業職工疾病、生育期間的待遇政策及標准;擬訂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
電話:86011276
(十八)工傷保險處
擬訂全省工傷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完善工傷預防、認定和康復政策;擬訂勞動能力鑒定辦法並組織實施;組織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擬訂工傷待遇政策,審定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傷殘等級。
電話:86013891
(十九)農村社會保險處
擬訂全省農村養老保險規劃、政策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的審核辦法並監督實施;指導監督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工作。
電話:86013760
(二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
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並組織實施;依法監督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組織查處基金管理的重大案件。
電話:86101187
(二十一)調解仲裁管理處
擬訂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監督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指導開展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依法組織處理勞動、人事爭議。
電話:86013539
(二十二)勞動監察處
擬訂全省勞動保障監察制度並組織實施;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指導全省勞動監察工作。
電話:86071295
(二十三)引智綜合處
擬訂全省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引智成果的評估、推廣和引智示範基地管理工作;承辦相關國際交流與合作事項;負責引進國外智力信息管理及宣傳工作;編報引進國外智力專項經費預算;協調處理引進國外智力重大事項。
電話:86095543
(二十四)外國專家管理處
擬訂全省外國專家來我省工作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國家和省專項經費資助的聘請外國專家計劃審核報批;組織實施國家和省聘請外國專家項目;負責外國專家的資格認可、來華工作許可及專家證的管理事項;承辦「齊魯友誼獎」的評選、表彰工作。
電話:86118334
(二十五)出國培訓管理處
擬訂全省出國(境)培訓管理辦法、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出國(境)培訓項目審核工作;組織實施重點出國(境)培訓項目;負責有關出國(境)培訓監督檢查工作。
電話:86105913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廳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電話:86908413
機關黨委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省公務員局的黨群工作,日常工作由人事處承擔。
省公務員局:
(一)綜合處
組織起草有關公務員管理綜合性政策規定;擬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辦法;擬訂公務員申訴控告實施辦法;依法監督公務員法律法規實施情況;負責公務員信息統計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文電、機要、檔案和信訪等工作。
電話:86080052
(二)職位管理處
擬訂職位分類實施辦法和公務員非領導職務設置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辦法、公務員職務任免與升降、交流與迴避、辭職辭退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公務員日常登記、備案管理工作;依法辦理省政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決定任免工作人員的手續和省政府任免工作人員的有關事項。
電話:86902016
(三)考試錄用處
完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組織管理全省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考試錄用工作;擬訂新錄用人員試用期管理辦法;指導考試命題專家隊伍建設,負責面試考官資格認定管理工作。
電話:86021185
(四)考核獎懲處
擬訂公務員考核、獎勵、懲戒實施辦法;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國家榮譽制度,擬訂政府獎勵制度,審核以省政府名義實施的獎勵事項,指導和協調政府獎勵工作;承辦公務員榮譽稱號的授予、表彰事項;依法對公務員實施監督。
電話:86910207
(五)培訓教育處
擬訂全省公務員培訓和在職教育規劃、政策和標准並組織實施;組織公務員對口培訓、省直機關公務員培訓工作;擬訂公務員行為規范,推動職業道德建設和能力建設。
電話:86098447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在山東這邊用哪個招聘網站比較好
推薦上360簡約招聘網,免費發布招聘信息,預訂人才及准確匹配是網站特點。
❽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的報名流程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的報名流程的信息請到華圖查看,那裡有詳細的介紹。有老師的培訓,還收集了歷年的真題和熱點解析。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報名辦法:
(1)個人報名。報考人員請登錄嘉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點擊「2014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進入,如實填寫、提交相關個人報考信息資料,上傳個人近期證件照片,並將上傳照片加洗1寸3張備用。
(2)職位填報。報考人員應根據招聘職位條件要求,自願選擇填報相應招聘職位,每人限報一個職位;在網上初審前多次登陸填報信息的,後一次填報自動替換前一次填報信息。待審核期為2小時,自完成提交報名信息算起。報名時間截止後,招聘辦公室不受待審核期限制,可直接進行審核。 報名資格一經初審通過,不能更改。每個招聘職位的報考人數原則上不低於招聘計劃的3倍(對事業單位急需的個別稀缺專業和高層次人才,經縣招聘領導小組同意後,可適當放寬比例);若報考人數達不到規定比例,則按規定比例取消或核減相應職位的招聘計劃。報考人員應仔細閱讀《公告》及報考說明,認真填寫個人信息,因個人原因造成的錯報、漏報,責任自負。報考人員憑二代身份證報名,報名與考試時使用的身份證必須一致。報考者惡意注冊報名信息,擾亂報名秩序的,取消本次報考資格且3年內不得報考同類招聘考試。
(3)網上初審。縣招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資格初審,在報名期間(節假日不休息)查看網上報名情況,根據報考人員提交的信息資料進行資格初審,並在網上公布初審結果。對不符合報考條件而未通過初審的人員,說明理由;對報考材料不全的,註明缺失內容,並退回報考者補充;上傳照片不清晰的,退回報考者重新上傳照片。凡不符合報考條件報考者或不如實提交個人信息資料者,責任自負。
(4)現場確認及繳費。報考人員在網上提交報考信息後,請及時查詢報名資格初審結果。通過資格初審的人員,即可列印《2014年嘉祥縣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報名登記表》,於7月25日-27日攜帶本人身份證、畢業證及復印件、《報名登記表》(一式兩份)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建設北路55號)進行現場確認,辦理繳費手續,截止時間為7月27日17時,逾期視為放棄。現場確認者,繳納報名考務費40元,困難(特困)家庭畢業生報考,憑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2014年頒發的《特困家庭畢業生就業服務卡》和民政、人社部門發放的相關證明,免收報名考務費。
報考人員在辦理現場確認手續時,除出具上述材料外,由省實施的「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畢業生要出具縣以上組織部門考核認定的證明材料;「三支一扶計劃」的畢業生要出具山東省「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簽發的《招募通知書》和縣以上人社部門考核認定的證明材料;符合我縣安置工作條件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大學生退役士兵要出具縣民政部門認定的證明材料和《退伍證》及復印件。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❾ 臨沂在線人才網的服務
企業服務
臨沂在線人才網是中國山東人才市場唯一指定官方網站,依託國家級人才市場的豐富資源和廣泛影響,為企業精心打造高端招聘平台,為企業提供名企招聘、品牌招聘、熱點招聘、推薦企業、職位發布、急聘職位、查詢人才庫等網上招聘服務,巨幅的LOGO廣告和精美的招聘頁面設計,具有強大的品牌展示和信息傳遞功能,提高職位的曝光率,提供給企業最為便捷的求才途徑,使企業能更快更有效地找到符合條件的人才,真正將企業的人事部門從繁重而復雜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是企業招聘人才的最佳選擇。
個人求職
臨沂在線人才網為配合不同行業及求職者不同程度的求職需求,針對各個層次求職人員的特點提供全面的求職服務:發布職位招聘信息,是全區各類企業首選的招聘信息發布平台;強大的職位搜索功能,求職者能夠精確獲取所需職位信息;事業單位招聘專欄由山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權威發布山東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畢業生就業頻道針對畢業生特點,提供不需工作經驗的職位信息;構建山東區市縣人才網三級聯動體系,臨沂在線人才網的賬號可在山東12個市縣人才網通用,實現了全區范圍內的人才流動;同時還為求職者提供各類與個人求職有關的信息,包括人事代理、培訓、求職指導信息以及其他增值服務。
公共服務
臨沂在線人才網作為政府所屬的專業性招聘網站,是山東政府進行公共服務的窗口之一。因此在向求職者提供就業機會,向招聘企業輸送人才的同時,也肩負著重要的公共服務職能和社會責任。
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在畢業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臨沂在線人才網不僅設有專門為畢業生提供網上求職擇業服務的版塊,還將臨沂在線人才網最重要的信息(如現場招聘會預告、求職搜索條和最新招聘企業等信息)製作成標准模塊直接嵌入校方招生就業網的主頁。至今已實現與山東民族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經貿學院等十餘所重點高等院校聯網工作。
社會責任
免費畢業生指導和測評。臨沂在線人才網為畢業學生提供免費的職業指導、職業測評等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就業路上的種種疑惑,成功邁出求職第一步。
❿ 急求山東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上服務大廳的網址是什麼
1.在山東政務服務網站上注冊個人賬號(http://zwfw.sd.gov.cn/)
2.登錄山東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上內服務大廳(http://103.239.153.109/sdggfw/index.action),在檔案管理容頁面可進行個人檔案信息查詢及相關檔案流動業務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