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要起訴工商局的話,關於工商局本身的材料應該到哪裡去調取
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不同。
行政訴訟不需要被告的信息,只要寫准確名稱地點、法定代表人、聯系電話就可以。同時得有行政處罰決定。這些信息在當地政府的政務網上應該都可以找到!
㈡ 我不知情,可以起訴工商局嗎
如果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售了偽劣假冒商品是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但是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也就是賠償責任,你有賠償對方損失的義務,並且你可以就你的賠償數額向你進貨的供貨商追償。相關法條:《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㈢ 我可以起訴工商局嗎
可以起訴工商局,向法院申請行政訴訟,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你的產品給我看一下.還有你的程序對不對
㈣ 怎樣投訴工商局
一、工商的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只是起到調解作用,他們無權對消費糾紛作出任何的行政處罰或者行政命令,因為消費糾紛是民事糾紛,協商成功的話就解決,協商不成唯有中止調解,
就算你提出賠償一百萬,只要廠家同意,什麼問題都沒有,但是如果廠家連一毛錢都不願意賠償,工商部門也奈何不了他,唯有中止調解。
二、另外,你有許多講法存在偏頗之處。
1、決定把門寄給對方的工商,讓他轉交廠家退款;
=======================
工商部門沒有權力也沒有理由接收你自己執意決定寄去的門
2、工商和物流串通勾結擅自處理我的財產所有權
============
對方工商也怕麻煩想要造成我異地無法索賠起訴困難,將計就計讓他們寄過去我叫天天不應;
==================================
你既然寄門,如果物流部門取得合法經營資格,那麼把門送出去是理所當然的,但門被他們弄壞了,你可以要求這個物流部門賠償
談何串通?勾結?擅自處理財物?
3、門不需要對方工商同意就可以寄出去的,寄不寄那是物流部門做決定的,難道接受快遞的那一方可以要求物流的不要寄?
三、你要求把那門的玻璃給弄爛了的物流部門賠償你的損失,補償你的費用。
㈤ 如何告工商局
如果是登記方面的事由,如登記錯誤、撤銷登記等,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是工商局的行為侵害了你的權利,造成了損失,則提起民事侵權訴訟。
因為問題比較概括,只能大致如此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我要告他!我要讓工商局去罰他!要爆炸了,都不讓我活了。
我是個學法律的。我認為這家的做法沒有什麼違法的地方。
你這個問題應該放到營銷和經濟板塊。讓大神給你出出主意。比如,怎麼樣推銷自己。
㈦ 怎麼告工商局
1、向上級工商局投訴(找監察部門);
2、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專
3、地方民生熱線屬(如市長電話、行政監察平台、電台電視熱線)
4、廉政問題,找紀委、檢察院。
5、小問題,上互聯網曝光,前提是不要誹謗,有真憑。
㈧ 投訴後工商局不處理可以起訴工商局嗎
如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侵犯,可以向工商機關投訴。投訴後,工商機關專應立案進行調查屬,並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或者不屬於工商機關管理的,應告知當事雙方向人民法院訴訟或者向有管轄權的機關投訴。
《 工商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一)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二)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三)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四)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五)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六)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如果確實是工商局行政職權范圍內的事情,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㈨ 工商局被投訴怎麼處理
您好:
怎麼向工商部門投訴?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消費者向工商部門投訴可以參考該《辦法》。
(一)首先,消費者要清楚管轄方面的規定
1、消費者投訴由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經營行為發生地的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
2、消費者因網路交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也可以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3、縣(市)、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處理本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
4、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授權其派出機構,處理派出機構轄區內的消費者投訴。
(二)其次,處理程序
1、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投訴的日期等。
2、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3、消費者可以本人提出投訴,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提出。
4、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投訴材料、授權委託書原件以及受託人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應當由消費者本人簽名。
5、消費者為二人以上,投訴共同標的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認為可以合並受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投訴
。
6、共同投訴可以由消費者書面推選並授權二名代表進行投訴。代表人的投訴行為對其所代表的消費者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投訴請求,或者進行和解,應當經被代表的消費者同意。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1)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2)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1)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2)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3)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4)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5)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6)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注意: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二)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