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立醫院的美容整形科都是私人承包的嗎
你好,現在公立醫院承包科室的情況比比皆是,很難辨認。
選擇的話,可以從醫院資質和臨床經驗這兩方面來考慮,這些都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依據。
網上虛假誇大信息較多,建議參考身邊有經驗的親戚朋友。
『貳』 營改增後,整形美容醫院提供的整形美容服務,銷售葯品,銷售化妝品是否免徵增值稅
納稅人銷售復或者進口貨物,除制以下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圖書、報紙、雜志、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農業產品、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納稅人兼營不同稅率的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率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從高適用稅率。
『叄』 美容院與整形醫院合作 法律責任是一起承擔嗎
您好。
是否共同承擔法律責任問題,首先需要確認雙方在合作之時,是否有簽版訂有合作協權議。合作協議上應該對法律責任的承擔問題有明確規定的。
如果協議沒有規定法律責任承擔問題,則就需要看具體情況。
給您舉例一種情況:
美容院通過給整形醫院介紹了顧客,從而從中賺取了提成費用。整形醫院在給該顧客進行整形服務之時,發生了醫療事故。
如果該整形醫院具有完整的醫療資質,則當然作為主要責任承擔方。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樣的情況下,美容院可以不承擔責任。
美容院明知整形醫院沒有醫療資質而介紹顧客的情況,需要美容院承擔責任。
希望可以幫到您。
謝謝。
『肆』 外科醫師從事美容整形外科工作是否超范圍執業
(一)臨床類別醫師執業范圍:
1、內科專業; 2、外科專業; 3、婦產科專業; 4、兒科專業; 5、眼耳鼻咽喉科專業;
6、皮膚病與性病專業; 7、精神衛生專業;
8、職業病專業; 9、醫學影像和放射治療專業;
10、醫學檢驗、病理專業; 11、全科醫學專業;
12、急救醫學專業; 13、康復醫學專業;
14、預防保健專業; 15、特種醫學與軍事醫學專業; 16、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專業;
17、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專業。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第三章 執業人員資格
第十一條 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醫師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醫師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醫師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 未取得主診醫師資格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伍』 營改增後,從事整形美容的醫療機構是否可以免徵增值稅
《財政部抄、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襲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三第一條規定:「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七)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接著,對「醫療機構」進行了定義和列舉,涵蓋了各類醫療結構,但未提到「營利性」「非營利性」等字眼。在對「醫療服務」的定義中,表述為:「醫療機構按照不高於地(市)級以上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制定的醫療服務指導價格(包括政府指導價和按照規定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的價格等)為就醫者提供《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所列的各項服務,以及醫療機構向社會提供衛生防疫、衛生檢疫的服務。」
也就是說,對於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免徵增值稅,不是針對公立還是私立醫院,而是在價格和服務范圍方面進行了限定。
營改增後,醫療機構從事「醫療美容」業務,未含在《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所列服務中,故無論以何種形式收取費用,均應按「服務業———其他服務」稅目全額繳納增值稅稅。
『陸』 請問是否三甲醫院的整形美容外科都是外包的
北京的很多三甲醫院的激光整形中心大都承包給私人了,福建老闆承包~
『柒』 美容整形注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整形醫院商標屬於第幾類?整形醫院商標如何轉讓?醫療整形行業市場近幾年需求明顯,現在女性對美容整形方面的關注也越來越不避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是女性,為了把自己打造成網紅,打造成明星,或者只是想要變的更美,都願意花錢為自己微整形或者整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對於美的追求也越發的提高了。整形美容行業在近年來可謂是風聲水起。進而催生出整形用品供不應求的態勢。那麼整形用品注冊商標時要注冊在哪一類上呢?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近幾年整形醫院蹭蹭蹭的就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里,那麼怎麼從大量的整形醫院中脫穎而出呢?就需要有一個叫得響的名字,有一個符合整形醫院的商標。
整形醫院屬於第44類商標,第44類醫療美容類商標注冊主要包括由個人或機構向人或動物提供的醫療、衛生和美容服務,這個類別,就是可以用於整形醫院的商標啦。
注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注冊(療養院,群組號:4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2.選擇注冊(整形外科,群組號:4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3.選擇注冊(美容院,群組號:4402)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4.選擇注冊(獸醫輔助,群組號:4403)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5.選擇注冊(骨科,群組號:4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6.選擇注冊(園藝,群組號:4404)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7.選擇注冊(眼鏡行,群組號:4405)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8.選擇注冊(醫院,群組號:4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9.選擇注冊(外科,群組號:4401)類別的商標有1件,注冊佔比率達11.11%
商標注冊總共分為45大類,需要根據具體的商品或服務來注冊商標
『捌』 美容院進行醫療美容屬於非法行醫嗎
如果美容院取得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登記機關核准開展醫療美容版診療科目,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權執業醫師應取得主診醫師資格就不算非法行醫,如果沒有取得就算非法行醫。
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容時要注意區分,進而選擇合適的美容機構。
生活美容:又稱「美容化妝」,是採用各種非醫學手段和方法來塑造和美化人體,無創傷性,不侵入人體,如皮膚護理、化妝修飾等,只需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開展醫療美容的醫療機構需要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登記機關核准開展醫療美容診療科目,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應取得主診醫師資格。文眉、漂唇、隆鼻、祛痘、注射美容針等都屬於醫療美容。記者采訪多位市民,均表示對此認識模糊,缺乏必要的了解。
『玖』 美容院與整形醫院合作犯法嗎
不違法,那違法什麼呀。
微整形可以在美容院進行,手術那必須得在醫院進行的。
因為美容院沒有手術設備,即使有也是最好是在醫院手術。
『拾』 美容整形醫院歸哪個部門監管
美容整形醫院歸衛生局監管。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衛生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四)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五)負責對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監督管理。研究監測各類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的重大危險、致病因素。
(六)負責對當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醫療服務項目開設、醫療新技術運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以及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等實施許可准入和監督執法。依法動員、組織公民無償獻血,監督管理采供血機構及臨床用血安全。
(七)負責制訂或審定(審核、批准)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護理、醫技及相關服務的質量標准、技術規范、職業道德規范,並實施監督和管理。
(八)依法管理醫療機構內部臨床葯事工作。協助價格主管部門制訂醫療衛生服務價格,負責監管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
(九)負責制定當地中醫葯工作發展規劃,促進中醫葯事業和中西醫結合工作的協調發展。
(十)研究制定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婦幼衛生、初級衛生保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十一)負責制訂當地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當地重大衛生問題研究和重點科研項目攻關,並指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負責當地與人群健康有關的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工作。
(十二)負責制定當地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指導、組織開展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和任職資格認證的有關工作;負責制定衛生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有關專業培養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
(十三)負責收集、發布當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等有關衛生信息和政務公開信息;組織開展醫學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四)負責管理幹部保健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管理醫療保險局。
(十五)負責有關行政復議受理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十六)承辦當地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