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收資本是不是一定要等於注冊資本
實收資本是公來司成立時實際收到的自股東的出資總額,是公司現實擁有的資本。由於公司認購股份以後,可以一次全部繳清,也可以分期繳納,所以實收資本在某段時間內可能小於注冊資本,但公司的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最終是應當一致的。
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的區別:
實收資本是企業實際收到的資本金。照理來說這二者是一致的,以前是要全部到位驗資後才能注冊的,但是為了照顧企業,降低了申辦企業的門檻,現在容許資本金分布到位,注冊資本=實收資本+未收資本,如果實收資本注冊後,注冊資本可以分期注入資金,但存入銀行賬戶就不允許抽逃資金。
㈡ 實繳資金到位後需不需要到工商局登記
工商登記改革實施後,實繳注冊資本不需到工商局做登記手續,但應在20日內登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做信息變更。
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企業信息公示工作,按照國家社會信用信息平台建設的總體要求,推動本行政區域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建設。
第五條: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推進、監督企業信息公示工作,組織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建設。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做好企業信息公示相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本條例規定做好企業信息公示工作。
第六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下列企業信息:
一、注冊登記、備案信息;
二、動產抵押登記信息;
三、股權出質登記信息;
四、行政處罰信息;
五、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前款規定的企業信息應當自產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2)實收資本要工商登記么擴展閱讀:
政府部門和企業分別對其公示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負責。政府部門發現其公示的信息不準確的,應當及時更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證據證明政府部門公示的信息不準確的,有權要求該政府部門予以更正。
企業發現其公示的信息不準確的,應當及時更正;但是,企業年度報告公示信息的更正應當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更正前後的信息應當同時公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現企業公示的信息虛假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接到舉報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進行核查,予以處理,並將處理情況書面告知舉報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依照本條例規定公示的企業信息有疑問的,可以向政府部門申請查詢,收到查詢申請的政府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書面答復申請人。
㈢ 實收資本發生變化要隨時去工商局做變更登記嗎
實收資本發生變化,如果屬於股東注冊資金逐步到位,就不要隨時去工商局做變更登記。
如果是注冊資本發生增資或減資,就要做變更登記。
㈣ 注冊資金與實收資本的關系是什麼
注冊資金與實抄收資本的襲關系就是一般情況下注冊資金與實收資本是一致的。
注冊資本是法律上規定的強制性要求,而實收資本則是企業在實際業務中遵循法律規定的結果,二者不是同一個概念,但在現行制度下,它們在金額上又是相等的。注冊資金可以支取3萬作差旅費,但要在年檢時歸還。否則年檢是過不了。
(4)實收資本要工商登記么擴展閱讀:
注冊資金與實收資本的主要區別有三:
一、性質不一樣。簡單理解就是注冊資金就是開公司的本錢,實收資本是公司的流水。
二、規定不一樣。工商檢查注冊資金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毛都不能少;實收資本一般和注冊資金都有差距。企業實有資本比原注冊資金數額增減超過20%時,應持資金使用證明或者驗資證明,向原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三、用途不一樣。實收資本(或股本)的構成比例是確定所有者參與企業財務經營決策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利潤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據,同時還是企業清算時確定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的依據。
參考鏈接:網路-注冊資金
網路-實收資金
㈤ 注冊資金與實收資本有什麼區別
注冊資本,抄是指合襲營企業在登記管理機構登記的資本總額,是合營各方已經繳納的或合營者承諾一定要繳納的出資額的總和。我國法律、法規規定,合營企業成立之前必須在合營企業合同、章程中明確企業的注冊資本,合營各方的出資額、出資比例、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比例,並向登記機構登記。
㈥ 實收資本如何認定現在實收資本實行認繳制。工商局也不辦理資本變更登記了,那企業的實收資本如何認定
有限公司現在不需要驗資,股份公司還需要的。不需要驗資的,以銀行蓋章的余額和流水作為注冊資金到賬證明。
㈦ 實收資本和注冊資本的區別
區別為:
1、注冊資本也可以稱之為法定資本,是公司制企業章程所規定的公司全體股東或者發起人承諾認繳的出資額數或者認購的股本總額,並且在公司登記機關中依法登記了的。
2、公司注冊資本,如果選擇認繳制的話可以一次或者分次繳足到位,但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總額度的20%,其餘部份在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之內繳足(規定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
3、而實收資本指的是公司全體股東已經投入到該企業的實際出資額。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注冊資本是公司全體股東的計劃出資額;實收資本是公司全體股東實際出資額在公司財務上的表示。
(7)實收資本要工商登記么擴展閱讀:
2006年新《公司法》實施後,注冊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
1.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 ——新《公司法》第26條
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且股東應當一次繳足出資額 ——新《公司法》第59-64條
3.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500萬元 ——新《公司法》第81 條
2006年《公司法》修改後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將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10萬―50萬元統一降至3萬元,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從原來的1000萬元降至500萬元。
且沒有採納授權資本制,但卻允許兩種公司的資本都可以分期繳納,而不必一次性繳足,只是要求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首期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而其餘部分必須在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5年內繳足。
2014年新《公司法》改實收資本驗資制為核准制,僅存27類金融相關企業仍需驗資注冊資本。
網路-注冊資本
㈧ 公司開業後有吸收了股東的投資,實收資本增加了,還需要到工商局變更登記嗎
是的,需要做股權變更登記,各股東的投資比例需要進行調整(如同比例增加的,比例不變)。變更登記後該投資才能被確認為公司股權,可能才能享有相應的權益和承擔相應義務。
㈨ 求問實收資本是否必須等於注冊資本
實收資本與注冊來資本的關系,要求兩自者應該一致。但實際上,兩者的數額並非在每一時期都相等,只有當投資各方按合同或章程規定繳足其認繳的出資額後,企業的實收資本才等於注冊資本。在投資者繳足出資額以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還可能會增加資本,如,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使實收資本不等於注冊資本。但由於我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企業的注冊資本應當與實有資本相一致。因此,企業實有資本比原注冊資本增加(或減少)超過20%時,應持有驗資證明等,向原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上面另有規定一般指可以允許分批繳付注冊資金,如果你企業不屬於上述范疇,就應該按規定交足注冊資金,否則第二年工商年檢會過不去,如果在公司成立的時候按規定繳付,驗完資後又抽回,那麼就屬於抽逃注冊資金了,也要在第二年驗資之前補回。
㈩ 實收資本是否必須等於注冊資本
實收資本與注冊資本的關系,要求兩者應該一致。但實際上,兩者的數額版並非在每一時期權都相等,只有當投資各方按合同或章程規定繳足其認繳的出資額後,企業的實收資本才等於注冊資本。在投資者繳足出資額以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還可能會增加資本,如,用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使實收資本不等於注冊資本。但由於我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企業的注冊資本應當與實有資本相一致。因此,企業實有資本比原注冊資本增加(或減少)超過20%時,應持有驗資證明等,向原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上面另有規定一般指可以允許分批繳付注冊資金,如果你企業不屬於上述范疇,就應該按規定交足注冊資金,否則第二年工商年檢會過不去,如果在公司成立的時候按規定繳付,驗完資後又抽回,那麼就屬於抽逃注冊資金了,也要在第二年驗資之前補回。